22、出家菩萨首重(2)
四、莫以在家身相衡量善知识
星云法师云:
禅宗不立语言文字,实在因为语言文字不能表达自性真如的本来面目。六祖惠能大师当初未到黄梅时,就能听经解义,但对自家大事并未契入;到了五祖那里,虽终日在磨坊里作苦役,不曾阅经读藏,但终能明心见性,可见悟道非从文字上得。藏陉楼上的禅者,虽不看经,却能老实修行,每日只管打坐。藏主慈悲,劝其阅藏;禅者无奈,只得以悟境相示。禅,不限于文字,只要认真参究,廓然贯通,一样可以悟出本来面目。(佛光《没时间老》页38)
平实云:世间人愚痴无智,总爱在表相上衡量善知识;有人因见禅者不识字,便生轻疑之心。便如此一星云法师所举示公案中之禅者,不为藏经楼主所重;亦如当年广钦老和尚初到台湾,名气尚未显扬之时,多有知识分子轻之;后来见广老确有过人之处,亦不能真懂广老所说之法理,方才改其不信之心。
亦有许多法师心存声闻心性,以僧宝自居,而不能知胜义菩萨僧之真实义,每因善知识身现在家相,便心存轻视之意,随意取笑。乃至亲见等觉菩萨时,亦复心存轻视,仗著身著僧衣而不肯礼拜;此如《大唐西域记》中所戴天军阿罗汉,以神通力,携比丘同至兜率天宫弥勒内院亲见弥勒菩萨时,彼比丘因见弥勒菩萨现天人相,头戴天冠,身穿天衣,非是出家相,便以自己身著僧衣,自恃僧宝表相,而轻视弥勒菩萨胜义僧宝,不肯礼拜弥勒菩萨。由是缘故,虽凭天军阿罗汉之神力相助,三度亲上天宫得见弥勒,终不礼拜;弥勒菩萨见彼比丘始终因为执著僧衣而有慢心,不曾止歇,是故三度见其来谒,终不令其得证般若密意,乃至明心之根本无分别智亦无。如是凡夫僧人,亲见等觉菩萨时尚且不敬,则此时若有法师得我法已,仍然不敬平实,乃至得法之后无根诽谤平实者,亦是正常之事,无足为奇!
如是愚人,古今一同,是故平实今世因示现在家相故,遭致部分出家法师轻视抵制;乃至传以宗门正法,给与辅佐扶持之后,仍受轻视与否定;唯有少数善根深厚之法师心中肯定认同,不生轻心。由此缘故,感叹末法之际欲将宗门正法回归寺院,以助出家法师弘扬正法者,极为困难!凡此皆由彼等出家法师心存法主之想所致,以为自己是正法之住持者,认为居士不应住持正法,认为居士将正法传彼之后便应立即退隐,不许居士老师继续弘法,是故不同意平实传与彼之后继续弘扬正法,不愿平实等待缘熟之后退隐,主张平实应当立即退隐。
殊不知大乘法中,等觉菩萨多属在家相者,现出家相者可谓“少有”也;乃至五十二阶位之菩萨,亦多属在家者,难得见有出家菩萨。观乎华严五十三参中之菩萨辈,始自初参之初住位,末至第五十三参之等觉位,唯有五参是出家菩萨,其余皆是在家菩萨;观乎 世尊此生示现成佛,尚且先行娶妻生子,然后厌离而出家成佛;观乎未来弥勒菩萨将以在家身示现人间,然后出家,一夜成佛。平实往世知得此理,便不再执著出家身分,愿以在家身而修学佛法;虽然常愿出家,但仍以“若不出家,便致佛教之衰亡者,便即出家”为原则,守持此一原则而修佛法。
何故须立如是愿,乃因为在家身相住持胜妙佛法时,容易受人轻贱,则往世所有罪业皆得迅速消亡,如《金刚经》佛之所说也!亦因此故,易于消除性障而发起圣性,是故愿以在家之身相,继续进修后世之佛道。唯除 世尊有命必须出家。然而如是正理,非是多数人所能为之,非是多数人所愿行之;谁人不欲出家受人恭敬礼拜供养?然而大乘菩萨修证阶位越高者,则越发远离如是表相之执著。如是正理,唯有深入研究华严者方能知之也!
禅宗之禅,尚且离文字相、语言相,更何况在家出家之表相?何必在身相上著眼?岂不闻六祖云:
善知识!若欲修行,在家亦得,不由在寺。在寺不修,如西方(极乐世界)心恶之人;在家若修行,如东方(娑婆此土)人修善。
君不见维摩诘大士之家眷成群耶?而不妨碍其为等觉大士也!达摩大士亦云:
若不见性,念佛诵经持斋持戒亦无益处;念佛得因果,诵经得聪明,持戒得生天,布施得福报,觅佛终不得也。若自己不明了,须参善知识,了却生死根本。若不见性,即不名善知识。若不如此,纵说得十二部经,亦不免生死轮回,三界受苦,无出期时。p.42
又言:
若见自心是佛,不在剃除须发,白衣亦是佛。若不见性,剃除须发亦是外道。
复次,真实心者,在家出家悉皆具足,何分高下?复次,在家悟得真实心时,现见自己与未悟之出家众真实心无异,平等平等;彼诸出家法师若有证悟者,其真实心亦与自己无异;乃至现见自己之真实心,亦与粪坑中之屎蛆无异,皆是平等平等;由如是现前照见故,遂有下品平等性智之初分现起。此是一切真悟者之亲眼所见,现观一切贵贱众生之真实心平等平等,尚且不分三界六道众生高下,何须更分出家在家贵贱?
在家众尊重出家众之弘法任务,出家众尊重在家众之护持正法,如是互相尊重,佛教方能得兴;非单由出家众能兴佛法也!亦非单由在家众能兴佛法也!若出家众中无有正法,当由在家众身负住持正法之任务,当由在家众将正法传回出家众中;出家众既由在家众证得正法,不应翻来排挤传与正法之在家上师,方是知恩图报主人天师范也!否则即成欺师灭祖之人,尚且不具儒家尊师重道之世间轨范,何有修学出世间正道之资格耶?更如何当得人天之师范耶?
复次,若自己不能自参自悟,要由在家菩萨处学法而后得悟者,则已显示自己之慧学……等皆远不如在家菩萨;则将来之摧邪显正,或者有人前来意欲推翻正法时,仍当倚赖在家菩萨之鼎力护持;自己既须由他而悟,非如他之自行得悟,则知自己之慧学等修持,绝无超胜于他之理。当知未来面对破法者,亦必定尚须仰赖于他,焉得不思恩义,反而加以排挤、诽谤?在家弟子若是由出家法师处证得正法,则当努力护持助己证悟之出家法师,千万勿起念欲自己建道场,勿作“由自己住持正法”之想,当以助师弘化为己任。如是互相尊重,佛教正法方有光明之远景也!若是受人利诱,攻讦传与自己正法之根本上师,诽谤传授正法与自己之上师,则是益发显示自己之愚痴无智、不识恩义,种性低劣,何能令有智弟子深信倾服?又何能助益于佛教正法之弘传?则令佛教正法之弘传,难有光明之前景也!
霍山禅师则不如是,早已除却在家出家之分别,乃至对于前来求法之在家弟子,亦可以亲自礼拜之,以为机锋。有文为证:晋州霍山景通禅师,一日因某在家行者上问:“如何是佛法大意?”霍山禅师乃礼拜求法之行者。行者大惊,问曰:“和尚为什么顶礼俗人?”霍山禅师答曰:“你没看见《金刚经》说:‘尊重弟子’吗?”
此公案中,霍山禅师之礼俗人,虽然是禅门机锋,然而若是未曾破除身相执著之人,何能如此?由此可知霍山禅师修为之一斑也!只如那在家弟子上来求法问道,欲证佛法大意;佛法大意者谓佛法之主体识如来藏也!霍山禅师闻此一问,为何却顶礼那俗家弟子?若人不会此意,即是未破初参之凡夫,是人不解佛所说意。学人若来求问祖师西来意,平实总教伊礼佛去,一似霍山景通禅师之礼拜俗人。尔星云法师既道是悟者,作么生说个礼拜俗家弟子底道理?这在家弟子与尔星云大师一般不会,霍山禅师便轻轻放过,但向伊道:“汝不见道:‘尊重弟子’?
一般大小善知识与诸学人,皆未将真实心与佛性分清楚,含糊笼统。不明真实心而求见佛性者,每堕觉知心之感觉中,每堕觉知心之见闻知觉性中,只是感受妄心之觉知性尔,不能眼见真实佛性之存在,便将明心认作一念不生之觉知心,便将见性当作见闻觉知性之感觉,与眼见佛性者迥异,只成个凡夫随顺佛性尔,有何眼见佛性可言耶?如是见闻知觉性,乃是生灭法,身死即灭,眠熟闷绝时即无,正死位及二种无心定中皆断灭,求得何用?复又是众生不断烦恼之凡夫位中必有,而且是不修佛法时便有之,乃是我见之内涵所摄者,何须求之?
真实佛性即不然,乃至众生闷绝、不醒人事之时,眼见佛性之菩萨,亦能分明亲见彼闷绝者之佛性分明现前,故说见闻知觉性乃是凡夫所随顺之佛性,不是十住菩萨所眼见之佛性也。如是见性者,方是《大般涅槃经》所说之十住菩萨眼见众生所有佛性也!亦即是《圆觉经》所云之“未入地菩萨随顺佛性”也!是故明心与见性二关,有其迥异之处,不可同日而语,不可等视而观。
亦有明心之人,悟后便生大我慢,不信余所说理,心中如是认定:自己亲见如来藏现行运作之体性时即是见性。不知如是之见性者,乃是《六祖坛经》所说亲见众生成佛之体性而已,而非经中所说十住菩萨眼见佛性之境界与正理也!由于不信余所说眼见佛性之境界与正理故,便主张道:“明48心即是见性,见性即是明心,二者并无不同,所以明心以后不必再求见性。“如是之人,名为浅机新学菩萨,尚未于真善知识具有完全之正信,此世终将无缘眼见佛性,唯有继续坚持“明见如来藏现行运作之体性即是见性”之邪知邪见,终将继续坚持“亲见成佛之性时即是见性”之邪见,难有眼见佛性之因缘也!
明心云何异于眼见佛性?谓明心之后复又眼见佛性者,可以现观闷绝、眠熟位之众生,其真如心体阿赖耶识继续不断运作时,亦有佛性同时存在现行,非唯得见闷绝、眠熟者之真如心体存在运行;乃是如来藏存在运行之时,别有佛性同时现行运作,可由明心及眼见佛性者所现观,如来藏与佛性同时并行运作不辍,而非唯有如来藏现行运作;此一境界,非诸明心者所能现观与了知,必须明心之后加以眼见佛性之人,方能现观与了知也;由是故说明心者只是亲见众生之如来藏具有成佛之性,只是明心之境界,与眼见佛性之境界迥然大异,不可妄谓明心即是见性,不可妄谓无此二关也!
不明真实心者欲见佛性,难过登天。学人戒诸恶行而修十善业道者,不论外道或是佛门中人,必得生天;然而欲求眼见佛性者,难于登天数百倍也,不可作容易想!如今且劝学佛人,先求明心,再见佛性。
若欲明心,求悟之法无如礼佛,尔星云法师—佛光禅师—何不每日殷勤礼佛忏悔业行?但得十年如一日,至心殷勤行之,焉得不悟?唯除懈怠不信,敷衍了事。若如是精勤行之十年,犹未能悟,则已显示大师破法之业障深重无比,难可救转,非是平实所授禅悟之法有谬也!
〔公案原文〕晋州霍山景通禅师 有行者问:“如何是佛法大意?”师乃礼拜。行者曰:“和尚为什么礼俗人?”师曰:“汝不见道:‘尊重弟子”?”
五、出家菩萨以勤求大乘见道为要务
大乘法中出家之人,不可执著声闻出家表相,凭恃声闻出家戒而轻慢一切人;当知一切贩夫走卒、老少在家弟子,皆是吾入之大善知识,能助吾人明心乃至见性故,虽然彼等并不自如。
大乘僧宝欲免大乘佛教在家化者,当以勤求大乘见道为要务,莫以兴建大道场、大学院为务,莫以研究佛学为务,莫以抵制证道居士为务。大乘法师若于大乘法中不能见道,纵使全体表相僧宝串联结合为一大力,倾此全力以抵制证道之一居士,终不能抵挡大乘佛教演变成在家佛教之洪流,终不能消灭居士所弘之佛陀法教也。此谓大乘法教威力无比、胜妙奇特,二乘无学圣人全体合力以辨独一证法之居士,尚无启口之余地,何况今时大乘表相僧宝尚在凡夫位,我见具在,仍被三结所系缚,解脱智及般若智俱皆未生,而能抵制证法之居士以成其功,未之有也!依实质言之,唯有受学一途,别无他路可以进向。
唯有促成大乘法中已出家领受菩萨戒及声闻戒之法师,于大乘法中实修而得见道,然后方能与见道之居士团体互相扶持、互相制衡,方能免除宗门正法被破坏,方能免除广大佛子继续被误导,方能免除佛教资源被出家人或居士某方单独垄断。在法师与居士互相扶持、互相指正之状况下运作,大乘佛教方有较广阔之发展空间及前瞻性。
出家僧团之没落,或居士团体积弱不振,皆非大乘佛教之福,更非大乘学人之福,必使一方独拥佛教资源而日趋腐化没落故;藏密黄教之兴,实亦肇因于此,非唯法义之邪谬而已。江灿腾教授于《台湾当代佛教》书中所陈台湾显教四大教团诸多弊病,亦肇因于此。
欲免出家僧团之腐化,当务之急者有二:其一为扶持真正见道之大乘居士团体,使能制衡未悟言悟之出家僧团,以免假藉僧宝之尊贵身分而误导众生。其二为帮助出家僧团中有悲心之比丘二众,早日证悟大乘第一义谛;并于悟后详尽教授一切种智唯识之学,令诸比丘二众亲证及与现观,使其深入证验一切种智,则未来出家僧团仍有宗门正法之清流继续绵延,不致遭彼凡夫大法师等人完全腐化。若能双管齐下,确实执行,大乘宗门正法之弘传与绵延,方不致断绝。对于海峡两岸之出家大师、名师,平实已经绝望,彼等十之八九已被名缰利锁所缠,难得脱离。不如寄望于年轻一代之法师,彼等心怀理想、为法出家、厌恶腐败、拒绝染污,肯实事求是故。
只如出家之人,不事生产,一切所需来自居士供养,是故食存五观,当忖自德能否应供?是故应当勤求证悟大乘宗门第一义谛。若有他人指正自己法义之错误,当疾比对圣教经论,有错则改,无过则勉。莫因指正者现居士相,便生恼恨,诬指为诽谤僧宝。有智之人略加探究,即知究系诽谤僧宝?抑或摧邪显正?或法义辨正以救众生?出家法师应速勤求证悟,方有能力检点居士所言之邪正,方不辜负身上所披福田衣及居士众之供养。
若不速求证悟,而孜孜于大道场之兴建,而皓首穷经、作佛学之研究,而每年耗费台币千万元,动员大批人力召开国际佛学会议,聘请未真修实证之各国佛学教授,聚集一堂纸上谈兵,以邀世界令名等,终非久长之计。人生苦短,不数年后,即须结算一生功过,所作教相等有为之法虽有福德,不足抵偿一生误导佛子之大过,届时又当何所依凭?
只如诸方居士,虽然十之八九未悟,处处听受出家比丘开示,然却不妨成为未悟及错悟比丘之善知识。譬如有僧新到,参礼金陵龙光院澄祀禅师;师问:“什么处来?”僧答:“从江南来。”师问:“你渡江时,有没有顶礼渡你过江来的船夫?”僧问:“和尚为什么教我礼拜渡江的船夫?”师曰:“那渡江的船夫是你的善知识。”
只如渡江的船夫明明是个凡夫俗子,贪著五欲,镇日为衣食奔忙,既不曾断除我见,又不曾见道明心,因什么道理说他是此僧之善知识?未悟船夫既可是此僧善知识,未悟之凡夫居士又何尝不可为未悟法师之善知识?金陵禅师如是开示,实有启蒙之利。且道:佛法利、害在什么处?于此若道不得而自谓为悟、暗示为已悟圣者,尽是笼罩人。
一般禅人喜欢到处逛道场,东奔西走,南参北访,不断走作;但见某道场有千儿、八百人处,便道是大善知识、是大道场。不知最大最好的道场,各在你我身中;从来不知亦不见有情无情处处说法、不停说法,不知最好、最大的善知识就在自己身中。
且道:什么处是未悟有情不停宣说无上大法?
上座若来士林相看,咱便陪汝士林街上走一遭,共听贩夫走卒宣说第一义谛。
上座若会,见一切行人皆应顶礼;
若见猫姊、拘兄,亦应一并顶礼。
“上座会么?”
“不会!”
“走路也不会!”
〔公案原文〕金陵龙光院澄忋(ㄍㄞˇ)禅师 有僧新到,师问:“什么处来?”曰:“江南来。”师曰:“汝还礼渡江船子么?”僧曰:“和尚为什么教礼渡江船子?”师曰:“是汝善知识。”
六、应使法羲辨正风气存在——法义愈辨愈明
自《禅门摩尼宝聚—公案拈提》第一辑出版以来,毁誉交加,有褒有眨。谦虚开明、实事求是、谨守佛戒、精通经藏、不犯大妄语业之教界老前辈,以及志求智慧、不随名师人云亦云、能独立思考之有智佛子,则于末学多所褒奖,宠誉再三。至于刚愎封闭、不肯面对真相、违犯佛戒、方便大妄语之部分名师、大师,以及志求智慧却盲从名师而人云亦云、不能独立思考之愚昧佛子,则不能面对现实、不肯对照圣教量,而对后学私下言语诽谤,多所贬抑;要皆不敢为文具名公开指正。(编案:《禅门摩尼宝聚》已于二○○三年增写而更名为《宗门正眼》。)p.60
当知法义愈辨愈明,若无法义辨正之风气继续存在,则诸师若以外道常见取代佛门正法时,将成为鱼目混珠之时代,则必发生花钱买真珠时却总是买到鱼目的情况;佛教走到那个时节,买到鱼目之广大佛子,往往仍然坚持自己花大钱买到的不是鱼目,而是真珠;乃至愤而公然辱责欲将真珠赠与他的好店家,丝毫知恩、感恩之心亦无。
当今公开宣称开悟之大师、及方便宜示自己开悟之名师,往往私下言语毁谤平实及法。然而诸师既称证悟圣者,若于后学所说不能认同,应当登门训谕,或为文具名辨正,往复酬答;并于刊物上公开显示来往辨正之内容,以供学人及前辈评监,方是正途。若只敢私下或法会中作莫须有之人身攻击,或将摧邪显正之义举,诬为谤僧、谤法,而不敢为文具名公开质疑辩论者,岂止有失名师、大师之风范?亦乃一再错失第一义谛之修证机缘,障碍广大佛子修学了义正法因缘,更乃远种未来世障道之无量因缘,何益自他?
然亦有大师实事求是,未尝大妄语,亦不敢方便大妄语;知之则知之,不知者则藏拙不说;故于后学所说,虽因未证而不敢公开褒奖,然亦未尝私下稍作贬语。
十余年来,有诸大师、名师数众,未悟示悟、未证谓证,笼罩学人;自知未悟而方便示悟,于悟之知见及悟之内容、乃至求悟之方向等,悉对学人强不知以为知,作许多错误之开示引导,以盲引盲而兼方便大妄语,其罪甚重;偶有名师故将后学摧邪显正救护学人诸事诸业、诬为谤僧谤法者,乃使无智学人因其名闻四海而予信受,转述其不实诽谤之言,阻碍大乘宗门正法之弘传,明知此是诽谤法宝及贤圣,而故意为之,罪加一等。一切有智学人当有主见,自行检取经典正论对照辨正,莫随名师错解、违背经义之语,以免自障圣道。
只如海峡两岸显密诸宗、南洋北地大小二乘,公开宣示证悟或方便暗示证悟之诸多大师、名师、活佛、法王、仁波切、上师、阿罗汉等,既道是悟,可还解得庐山石大公案么?若解不得,即是虚诳惑之言,小心后报。
庐山归宗道诠禅师,时住九峰,有僧问云:“九峰山中还有佛法也无?”师云有。僧后问曰:“如何是九峰山中佛法?”师答云:“九峰山中底石头,大底大,小底小。”请问诸方自谓开悟之大禅师、大法师、大居士、大活佛、大法王、大仁波切、大金刚上师、大阿罗汉等,还知庐山禅师悟处?若不知者,名为想像开悟、名为未破初参、名为大妄语、名为未证大手印、大圆满,则汝等对于第一义谛之开示、引导,皆名误导众生。误导众生者,于自于他俱无利益,何有可执著者?
汝等大师诸人,莫道庐山禅师是指能见石大石小底心,莫道是指能听石大石小开示语言底心,莫道是指能知石大石小底心。若往生极乐面见弥陀时道是此心,平实保汝当时头脑七花八裂,莫昧语好!
诸方大禅师、大活佛若觅平实间取此语,平实便牵其手同进正觉讲堂。进得门来先问:“会么?”若犹不会,便教他礼佛去。礼佛已若还不会,便拉他手,指示云:“你这五根手指,长底长,短底短;粗底粗,细底细。”
上座会么?
三重公案!
〔公案原文〕庐山归宗道诠禅师 有僧问:“九峰山中还有佛法也无?”师曰:“有!”僧曰:“如何是九峰山中佛法?”师曰:“山中石头,大底大、小底小。”
本文标签:出家菩萨(2)
本文关键字:出家,菩萨,首重
相关阅读
- 上一篇:04、确保您的权益-捐赠器官应自我保护
-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