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手机版 | 如来藏网:倡导正知正见正修正行的学佛门户网站

热搜: 涅槃  三乘菩提  菩提  悟道  公案  十信

当前位置:如来藏网>无尽灯>生死无常>自我>

如何修三福净业?(2)

[自我]  发表时间: 2015-08-08 21:05 点击: [放大字体正常缩小] 关闭
出世法宝:是指四谛缘生、六度诠旨。四谛是指苦圣谛、苦集圣谛、苦灭圣谛、苦灭道圣谛。谛即真实的义理。真理谓之“谛”。所以苦、苦集、苦灭、苦灭道,为佛陀所说的四种真实道理,谓之“四谛”。这是佛子们都知道的佛法,不必解释。
缘生是指十二因缘以及因缘生、因缘灭。十二因缘从无明开始,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因取所以有“后有”;有“后有”就有生;有生便有老病死忧悲苦恼。这十二因缘,环环相扣;形成过去、现在、未来三世,绵绵不断。十二个环扣在一起,也形成过去的念,现在的念与未来的念。念念相续不断,因此而有众生的轮迥。
另外,学佛必须了解:因果不离因缘,所谓“缘起缘灭”。学佛人如认同一般人所说的“如是因,如是果”,则称为佛门外道。“如是因,如是果”是对没有修行的一切众生而言。佛子们应当了解因果之中,不离一切的缘。因缘果报之中有善因、恶因,有善缘、恶缘及善果与恶果六种状况,每一种又因为其因和缘、善与恶的大小程度千差万别,从而引发了各种无法逆料的不同果报。所以说:因缘果报不可思、不可议,惟佛与佛乃能究竟了知。这就是因缘法。
所以一般人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恶之家必有余殃。”而佛门内却不这样说。因为过去生的因与缘有所不同,而果就不可思议。因缘有差别而产生不同的果报。《大宝积经》有偈说:“假使百千劫,所造业不亡,因缘际会时,果报还自受。”是说在所造的业尚未消亡的状况下,因缘际会时,必定要受报。但假如其业原为恶因,如开车不慎撞死人而不逃避;赔偿其眷属外,并与其结法缘,为他助念与超渡,使他因而往生西方。亡者到了西方,满心欢喜而到达不退位之后,必心存感恩而欲报恩。结果是恶业净缘而成就了净果。所以说:因为缘的不同而造成果的变化,就是缘生之法。
一切世间的各种法、相、事、物都是因缘生灭。众生业力所感之因,加上众缘和合之缘而成就了今天的世界。当缘散坏时,一切的现象随即变化。因此,因果不离因缘。缘起缘灭;此生故彼生,此灭故彼灭。凡事皆不离缘起之法,故谓缘生。
六度诠旨:是指菩萨修行六度,与四谛缘生不同;四谛是声闻法,缘生为缘觉法,而六度诠旨是菩萨法门。六度为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与智慧。布施有财布施、无畏布施与法布施;财施是赈济贫穷以及助成一切的善业。无畏布施是施予众生安稳、没有恐怖。譬如刚下过雨,路上有一只蚯蚓爬到路边,我们发起侧隐之心,将其捉回草丛即是。又如帮助老人、残障者过马路等。而法施为佛法的布施;把我们所学的佛法告知有缘的人,使其同蒙法利。布施为菩萨修行的第一度,也是最重要的一部份,一个人想要求得禅定、智慧的功德,如果过去生没有做好布施,今生就会有许多的障碍。
布施之外,尚须持戒。众生因个人的因缘不同,而分别受持各种不同的戒。如环境不许可,可先持受五戒的少分戒或多分戒;待因缘成熟时,再持满分戒。五戒具足受后,可再受菩萨戒。但在受菩萨戒之前必须取得父母与配偶的同意,才能避免受戒后产生“重戒不犯,轻戒不断”的情况。
菩萨戒在见道以前必须取相受。取相受者若想不犯戒比较困难,必须非常谨慎、非常清净,才勉强守得住。菩萨戒的意旨在于摄心,声闻戒则主要在于戒止身口的恶业,即使心动了,只要身口不做,就不算犯戒。而菩萨戒只要有犯戒之念即为犯戒,所以在受持以前,须先将戒条了解清楚,一旦持戒后就须坚持到底。持戒而犯,不愿意舍戒的人,最多不过下地狱受苦,受苦之后不久究竟解脱,也比凡人众生好得太多。如果已见道的人,可以在佛像前自誓受戒,不但今生受持,也尽未来际受持。总之,持戒的目的在于使我们身心清净,不犯威仪,让我们勤学菩萨五明之学,能够起心动念饶益众生。
持戒后须修忍辱行,忍辱有生忍与法忍。生忍就是对于一切众生合理的要求能够接受;对不合理的要求也不生气,尽力去办到。一般人能够任劳但不能任怨,生忍学不来;念佛人既然修大乘佛法,就应当学。所谓法忍:譬如一个人学会了一个好的法门而告诉众生,但不为众生接受,便知众生因缘未到,而不生气,能自得法乐;如遇到有缘的人,就详尽地传授给他。又如修习佛法,能不畏惧深妙的法门,而坚忍不辍地深入修习。所谓无生法忍:一切亲见佛性者皆已分证无生;因见性者最多不过一世来回,明心者最多不过七世来回,就能究竟解脱。想要修无生法忍,必须先从事上修无生忍。已得无生忍之后,能忍受众生的怀疑与诽谤。无生法忍就是不害怕一切深奥的法门,如实修证之后能安忍于无生之法中。能忍辱者才能精进修学无生法忍,否则没有多久的时间就会退失。精进的人,时时刻刻不离佛法,尤其必须有长远心。有长远心者才是真精进的人;因其能忍,乃至一生精进学佛,都无所证,也不退失。能够精进的人,烦恼渐渐减少,定力开始显现。经过布施除贪,持戒而心不躁动,忍辱而能够精进,加上修学禅定的法门,而产生禅定的功夫。
禅定不外修止与修观、止观双运等。有了基本的禅定功夫,智慧才得以显现,没有禅定的功夫而讲修学智慧,都是意识思惟枝节,不是真实智慧根本。菩萨六度所说的智慧,是指真心本性,即中国禅宗所说的“禅”,禅是智慧,是般若而非禅定。
以上所说就是六度。六度所显扬的、所解释的宗旨都能明白清楚,称为“六度诠旨”。
“四谛缘生”是声闻法与缘觉法,“六度诠旨”是菩萨法,这些法如果能够实证,便能得到解脱,所以称为出世法宝。
出世僧宝:为四向五果的菩萨及十地菩萨,称为大乘菩萨僧。四向为初果向、二果向、三果向、四果向,五果是指初果须陀洹到四果阿罗汉和缘觉(即辟支佛),十地菩萨是指别教初地至十地的菩萨。四向四果之中有出家、有在家的菩萨。声闻初果到四果大多现出家相,菩萨初果到四果大多现在家相。缘觉、辟支佛只有出家相而无在家相。初地菩萨到十地菩萨多现在家相。这四向五果及十地菩萨不论是现出家或在家相,都是出世僧宝,叫做大乘菩萨僧。
3)世间住持三宝
凡是泥塑、木雕的佛像,以黄金珍宝璎珞等种种庄严,用做我们修行的工具,称为世间住持佛宝。黄卷赤轴,三藏十二部经典称为世间住持法宝。剃发着染衣,离世俗的家,住进佛寺的,就是世间住持僧宝。
如果有人对于世间住持三宝生起烦恼的,也可将出世三宝与自性三宝作为究竟皈依。不可因为对世间住持三宝起烦恼而离开佛法。
其实以上三种三宝都可由自性三宝所含摄,世间住持三宝乃至出世间三宝都由自性三宝(理体三宝)所含摄,故自性三宝才是最究竟的皈依处。此外皈依自性三宝,不仅仅是指自己的自性三宝,还有普遍存在于宇宙之中无量无边自性三宝,应该等同皈依。宇宙中所有一切有情生命的本体都相同,因此能生同体大悲。
以三宝为依归之后,才可能念佛;不依归于三宝,不可能念佛。对佛不了解、不信任,无法念佛。对于佛所讲的法不了解,不能生起解信,念佛就不会恳切。对于世间住持僧宝与出世僧宝不能够产生信仰、信赖,就不会接受这二种僧宝所弘传的念佛法门,就不会去念佛。所以要修持念佛法门,乃至仅仅为求生极乐世界,都必须先受持三皈。受持三皈,须先了解什么是三宝,然后皈依三宝,最后才能俱足众戒。
2、俱足众戒
对在家人而言,是指五戒及菩萨戒。
五戒的重要,是因为它是一切戒的基础。所谓五戒为不杀、不盗、不淫(在家为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前面四种称之为性戒,后一种称为遮戒。性戒与我们的本性相关,遮戒为遮止我们不去犯戒。酒能乱性,酒戒仅有佛教才有,是为了防止我们不犯其它的重戒。五戒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们与五常相关,五常是人间的根本,所谓仁、义、礼、智、信。不杀生是仁、不窃盗是义、不邪淫为守礼、不妄语是可信的人,饮酒的人满口酒话,人多不信,常常坏事情,故不饮酒的人是有智慧的人。
五戒俱足,可以保住人身。如果违犯五戒,不能保住人身。要想学佛,必须生生世世保住人身,所以五戒为一切佛子所必须受持。对于念佛人尤其重要,必须保住人身做为修行的工具才好修行。在其它五道很难念佛,人间好念佛。人的基本条件具足了,才有可能修行佛法,才能够顺利往生极乐;乃至于在此世间证得圣位之前,更须先要具足做人的条件,所谓人成而后成圣。
此外,见道的人因已有道共戒,故以三聚净戒尽未来际受菩萨戒即可。如果有佛子不离四念处而修五停心观,得以证得初禅以上的境界,虽有定共戒,受菩萨戒时,仍然必须取相受。有道共戒的人可以称为具足众戒。如果仅仅求生生极乐的人,若有定共戒,也可算是具足众戒。比丘戒、比丘尼戒为出家戒,在佛世可不须取相受。佛陀当年制戒是因事渐制。佛入灭之后,一切的出家戒必须取相而受。
佛入灭前,曾告诫弟子们,重戒要持,小小戒可舍。小小戒的弃舍,是因为各地方人情、义理、法律不同,导致事实上不可能受持而不得不舍戒。所以佛说:“我所未制戒,他方认为应行者,不得不行。我所己制戒,他方认为不应行者,即不应行。”这就是重戒不能舍,小戒则应视当时当地情况、因缘不同而作判断。例如戒杀生,杀人是犯重戒,杀畜生是犯轻戒,其余四个戒,可以依照这个来解读。又例如菩萨戒中有一戒为“窃盗僧祇物”;优婆塞戒经中有“窃盗招提僧物”,所谓“僧祇物”“招提僧物”为出家人的东西,或佛寺之物;就菩萨戒而言,窃盗佛教四方常住共有之物或盗取四方行脚僧宝之物为重罪,此戒不能舍。若某地认为此戒应当要舍,我们也当明舍暗持。若某地认为某些轻戒为干犯国家法律、违背善良风俗,如果不舍弃,将立即为害佛教的存在与佛法的弘扬,这就应当要舍了。所以具足众戒应当要有轻重戒的判断、并视当时状况而衡量它能否受持,不要被戒的表相及戒条所束缚。持戒的目的在于清净身、口、意而达到解脱,如果被戒束缚,身心不能清净,就表示我们持戒有问题,观念不正确。以上是说佛戒的受持应当尽量圆满,名为具足众戒。
3、不犯威仪
学佛的人要很注意威仪,在办公室应避免打情骂俏,插科打诨也应看轻重。幽默就可以,不要流于鄙俗。服装要整齐,不可仅着内衣裤站在门外与人聊天;也不可整日烟不离口、或喝得醉醺醺地还劝人念佛,如此,别人会认为他在说酒话,一定不愿和他念佛,所以威仪非常重要。
学佛人五戒中有一个遮戒——不饮酒戒。若为保养色身,方便修行,必须喝药酒是可以,但必须在定时、限量、限次数的条件下喝。不可借口治病,就一日三瓶而不知节制。喝药酒时要仰头往口中一倒就下肚,不要起心动念品尝味道,这样才叫服药酒。
学了念佛就不要再饮酒划拳、打牌、下棋、抽烟,因这些与念佛不相干。尤其是赌博,呼三吆六,遭致倾家荡产、身败名裂,而且心在贪念上更与念佛不相应。学佛后不要进出声色场所,在那种地方,会使我们受他人影晌,道念消逝,导致生生世世轮回。对好朋友、或配偶、或子女,为表示亲热而在路上攀肩搭背行走也应避免。但有的状况要随缘,如果配偶不是念佛人,出门喜欢和自己牵手,就不要故意甩掉,导致家庭不和睦,那就过当了。
有些较调皮的人,看到流浪狗躺在路旁睡觉,忽起恶作剧心态,一脚踢去,痛得狗哀哀嚎叫,马上逃离,这是虐待众生。念佛人应该长养慈悲心;此举虽无杀害之心,但也不应有恶作剧心态。这种心态可能影晌来生,造成修学佛法上的一种逆缘,也是个人威仪上的伤害。
三、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
1、发菩提心
发菩提心有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对一般人而言,皈依三宝,在佛前发四弘誓愿——“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就是发菩提心。第二个层次的发菩提心是:真正的发成佛的心,而成佛是从明心见性开始,所以发求悟的心就是发菩提心。第三个层次:是愿明心见性,并开始去修行、去体究念佛直到明了真心,见了佛性,这叫亲见自性弥陀,这才是真发菩提心。
发过第一个层次菩提心,就开始学念佛。念佛除了可以求生极乐世界外,也可求莲品高升;不要满足于下品往生,而要求上品往生。兹引述《华严经》卷十四记载:“无量无数劫,菩提心难得,若能一心求,究竟无上道。设于念念中,供养无数佛,不知是方便,彼犹非供养。若闻如是法,诸佛从此生,无量劫受苦,决定求菩提。”这是说明,想要求菩提心现前,非常的困难;要经无数劫,不三心二意,无不散乱心,真实发心、一心一意地去求,最后才可以究竟无上道。所谓“无上道”即“菩提”。“菩提”——这个不是东西的东西,又称之为“真如”、“智慧”。从初发心到究竟成佛都是同一个“真如”,它不变异、不生灭、不来去,所以说它是究竟的。世出世间一切圣者的所求所证,无非是这个“自性弥陀”,所以称之为“无上道”。
本文标签: 本文关键字:如何,三福,净业,如何,三福,净业,养父母,奉侍,师长,心不
讲座文稿
愿所有功德回向:

自归依佛,当愿众生,体解大道,发无上心;自归依法,当愿众生,深入经藏,智慧如海;自归依僧,当愿众生,统理大众,一切无碍。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所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Copyright © 2015-2018 如来藏 www.rulaizang.cn 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150208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