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播放:
各位电视机前的菩萨们:阿弥陀佛!
先问候大家!各位现在所收看的节目,是由佛教正觉同修会为各位准备的《三乘菩提之胜鬘经讲记》,也就是本会 平实导师的著作《胜鬘经讲记》的导读课程。
在上一集的节目中,我们谈到了如果只见到诸法现前的缘,这是难以成就四圣谛的现观的。接下来,那么到底什么是苦集谛的道理呢?我们还是引用前面舍利弗尊者在《中阿含经》中的开示:【诸贤!云何爱习、苦习圣谛?谓众生实有爱内六处:眼处,耳、鼻、舌、身、意处,于中若有爱、有腻、有染、有着者,是名为习。】(《中阿含经》卷7)因为众生有爱着,所以轮回苦的种子就不断地蕴集,这个道理大家都懂,但是爱习造成苦习的详细道理,才是修行人应该深细观行的重点。经文说什么是苦集谛呢?就是世间众生实实在在地爱恋自己的内六处,也就是自己的眼处,耳、鼻、舌、身、意处的内六处,又叫内六法,也就是六种内相分,于其中有爱、沉腻、贪染而执着,透过一次又一次的熏习而蕴集。圣弟子如此如实地照见觉了于「集」,就是因爱而集、因苦而集,蕴集了未来轮回不断的业种,这就是爱习、苦习的集谛。
集谛内在的原因,是因为众生爱自己五蕴身的内六处,透过内眼处、内耳处,乃至于内意处的内六处,对于内六处的现行与运作有所贪爱,连一秒钟也无法舍离,所以会不止息地累积了未来轮回的苦种子,因此叫作「大苦蕴集」,这才是真实的集谛。
集谛成就后,所应修学的灭谛,就是要灭却自己对于内六处的爱着。舍利弗尊者接着说:【云何爱灭、苦灭圣谛?谓众生实有爱内六处:眼处,耳、鼻、舌、身、意处。彼若解脱,不染不着,断舍吐尽,无欲、灭、止没者,是名苦灭。】(《中阿含经》卷7)「什么是爱灭、苦灭圣谛呢?就是世间众生实实在在地爱着于自己的眼、耳、鼻、舌、身、意内六法。但是如果众生能够从爱内六法中去解脱,对于内六法不再爱染、不再贪着,而能够断舍,就象是把身中的秽物彻底地吐出来,于内六处我、我所无所欲念,止灭了内六处的爱完全消失,这就叫作苦灭。」多闻圣弟子能够明了照见觉察于此,而能断尽一切内六处的贪爱与染着,这就是爱灭、苦灭的灭圣谛,对于我与我所的种种不再爱染了。
所以,修行集谛与灭谛的核心,都是在于众生对于自己的内六处,也就是内六法的爱着不断,这就是苦集谛。反过来说,断除了这个爱着,断尽了一切对于内六处的贪爱与染着,若能如此,则是苦灭谛。
那么内六法到底包含哪些部分呢?三界中的一切法都可以摄归于内六处,因为一切法都得经由内六法而显示,世尊在《杂阿含经》里说到:【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有生闻婆罗门往诣佛所,共相问讯,问讯已,退坐一面,白佛言:「瞿昙!所谓一切者,云何名一切?」佛告婆罗门:「一切者,谓十二入处,眼色、耳声、鼻香、舌味、身触、意法,是名一切。若复说言此非一切,沙门瞿昙所说一切,我今舍,别立余一切者,彼但有言说,问已不知,增其疑惑。所以者何?非其境界故。」时,生闻婆罗门闻佛所说,欢喜随喜奉行。】(《杂阿含经》卷13)
好,这是说,以多闻出名的生闻婆罗门来请问 世尊:「什么是一切?一切法是哪些?」佛就告诉他:「一切法就是十二处,一切法都是十二处而来的;也就是一切法在眼、耳、鼻、舌、身、意的外六处与内六处。」佛说:如果对方不认同佛所说的十二处就是一切法,而认为在十二处之外还有别的法,那么对方其实也只是在胡思乱想,根本说不出还有什么能外于十二处的法。为什么呢?因为外于十二处的法,也就是外于内六处与外六处的法,那不是对方现前的境界,所以对方必不能知。
说得更详细一些,众生爱着于自己的内六法,将内六处、内六法的运作当作是真实,当作是我的一部分,甚至变成了我所拥有的,我所能够依靠的功能差别,而成为我身体运作的一部分。我与我所的运作,都是依于这样的内六处而成就的。反过来说,若是没有内六处的功能,这个人也就不成为一个有情了,所以内六处的运作又可以叫作六身。
那么集谛的六六法是怎么运作的呢?在《杂阿含经》中 世尊说:【谛听!善思!有六六法,何等为六六法?谓六内入处、六外入处、六识身、六触身、六受身、六爱身。】(《杂阿含经》卷13)一切的世间法就是六六法,六六法是怎么运作的呢?六外入处加上内六入处共为十二处,六识有了了别的能力,然后根尘相触成了六触身;然后六触之后就会有六受身、六爱身,这就是内六法的运作,也就是由六识身、六触身、六受身、六爱身而成就。受与想是连在一起的,一般人在受了以后,必然产生了想——了知。最后的六爱身又叫六思身,合在一起就是受、想、思,其实就是受蕴、想蕴与行蕴。
以眼睛为例,外色尘入眼根是眼的外入处,转变为大脑中的影像是眼内入处,再经由眼识身的运作,出生眼触身、眼受身、眼爱身,一一分别完成;一般人就将这样子「眼」这一句法的六身、六个阶段当作是我,是我所能运作的功能;但是色尘、眼识身、眼触身、眼受身、眼爱身,都是因缘和合而成的法,它都不是真实的我。【如是耳、鼻、舌、身、意触生受非我。……如是,比丘!当如实知眼所作、智所作、寂灭所作,……。】(《杂阿含经》卷13)也就是眼、耳、鼻、舌、身运作所涉及的范围,乃至于意识涉及的范围,以及到底寂灭应该是什么样的内容,明白了以后,这样子就能够开发神通正向于涅槃,正确地朝向涅槃的方向。
换一个方法说,以眼、耳、鼻、舌、身、意六个面向,各自运作,前后会经历了外处、内处、识身、触身、受身与爱身,这就是众生法界的全部内容;众生以此六乘以六叫作六六身。众生的心行,必定落在这六六法之中,这就是苦集谛;苦集正是由此内六法、六六身所蕴集,其实就是我与我所的蕴集。反过来说,如果能够断除了这样六六身的现行,则成就了灭,就是入了无余涅槃,这就是灭谛的道理。
以上所说的内六法的运作,是从外六处、内六处,也就是六识身、六触身、六受身、六爱身,总为六六法,就是集谛的众苦蕴集。有情如果离开这样的六六身,也就没有什么东西可以蕴集了,只要众生还保持着六六身的运作,未来轮回的种子就不断,这就是「集」;反过来说,如果能够断尽这个六六身的运作,这个就是「灭」的实证。
以上所说就是集谛与灭谛的内在道理,那么依着灭谛的道理灭尽了五蕴内六身,好像是什么都没有了,这样子是不是就如同印度的外道所说「断灭一切就成为涅槃」呢?如果是的话,那么佛教不就与一分印度的断灭外道成了同见、同解、同一涅槃了吗?所以值得我们注意!前面在引用舍利弗尊者说四谛的经文,尊者最后强调了,四谛的成就必须是不离于「如」。不论是成就阿罗汉之前,或者是成就了阿罗汉入了无余依涅槃,都不离于如、不离于如如,如如就是真实,就是不动。灭尽了一切法,五蕴法统统没有了,但不是断灭,而是有其真实,有不动者,这是与外道最大的差异。
那么这个「如如」是什么呢?在前面的经文中,我们也曾经看过 世尊说:【彼但有言说,问已不知,增其疑惑。所以者何?非其境界故。】(《杂阿含经》卷13)即使是能入无余涅槃的阿罗汉,对于这个如如也是问了也不知道,因为如如并非阿罗汉的现量境界。世尊在《阿含经》中的许多地方,在讲说阿罗汉入涅槃的修证时,都提到了「如、真实、本际」一类的话语,告诉弟子们「涅槃不是外道所想象的那一种断灭的虚妄法,而是有其真实分、有其本际」,其实就是指出了在解脱道之外,尚有更为广大的佛菩提道。对于能够灭尽苦集、断尽十二处的阿罗汉,这个如如仍然不是他所能体会的境界,是阿罗汉所不能知的,那就是诸法的本源——也就是大乘菩萨才能够实证的真如。
所以,成佛的菩提分法中,分为声闻菩提与大乘菩提,声闻菩提的极果是能够入无余依涅槃的阿罗汉,而大乘菩提的究竟果则是成佛。声闻菩提依着四圣谛的现观成就而证果,而四圣谛的观修所缘的对象,是自己的五蕴身、十二处、十八界。四圣谛这样的妙法,并不是众生与生俱有的,而是后天经由善知识的教导指引才能够了知的。四圣谛的修行缘于五蕴法、缘于六六身,现观五蕴法上的苦谛、集谛;最终依着道谛的方法去灭尽一切的五蕴、十二处、十八界,而永不再现起。
所以,四圣谛是修行人本来没有,最终也会随着五蕴一起灭尽的法。所以解脱道的四圣谛,它是一个后天学习得来的工具,象是一条后天得到的法船,是用来帮忙灭尽五蕴的工具;当五蕴都灭尽后,度过了轮回大河之后,这一条法船也就随着一起丢弃了。所以解脱道中的四圣谛只是一种方便安立的法,本来无有,未来也会随着五蕴法一起消失而入涅槃。不能说涅槃之中还有四圣谛,这样子涅槃就不成为涅槃了,因此四圣谛叫作「安立谛」。
然而,大乘菩提也要依着四圣谛而证声闻果,可是大乘法中除了要实证解脱道里面全部的内容外,更重要的是要现证万法的根源——真如如来藏;这不是阿罗汉的境界,是阿罗汉所不能现观的如如,他得靠着佛菩萨的指引,才有可能现证——现前照见自己的真如。
今天时间的关系,就先为各位介绍到这一边。谢谢大家!
阿弥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