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分类
- 1. 菩萨正行概说
- 2. 菩萨正行的基础——依止如来藏一实境界
- 3. 菩萨正行的基础——人天善法的修行
- 4. 如何由人天善法转入菩萨道修行?
- 5. 菩萨正行的基础——认识三宝的真实义
- 6. 十信位——具足对佛教三宝及佛法的信心
- 7. 具足十信位——初发菩提心
- 8. 三品菩提心的抉择
- 9. 初发心菩萨应具备的条件及修学要点
- 10. 菩萨修行以发起菩萨性为首要
- 11. 菩提是什么?(上)
- 12. 菩提是什么?(下)
- 13. 菩萨为何发菩提心?(上)
- 14. 菩萨为何发菩提心?(下)
- 15. 发心后首应亲近真善知识
- 16. 浅谈因果(一)
- 17. 浅谈因果(二)
- 18. 浅谈因果(三)
- 19. 生因与了因
- 20. 大悲为菩提生因
- 21. 菩萨生悲因(上)
- 22. 菩萨生悲因(下)
- 23. 悲与大悲
- 24. 应先修悲行六度
- 25. 修悲之方便
- 26. 实证解脱分的关键
- 27. 解脱分法体
- 28. 简择解脱分的见地
- 29. 退失菩提之因
- 30. 菩萨解脱超胜二乘
- 31. 菩萨的解脱分
- 32. 菩提的四个种子
- 33. 增长菩提种子
- 34. 炽然菩提种子
- 35. 求于菩提的四事
- 36. 更有四事来求菩提
- 37. 菩提心与佛道因缘
- 38. 法性:别相与总相
- 39. 如来断习气与异熟生死
- 40. 究竟行
- 41. 如来一念破二障
- 42. 具足智因、智果
- 43. 具足因智、时智、相智
- 44. 具足身心二力
- 45. 出家菩萨分别三种菩提
- 46. 菩萨僧团四众平等
- 47. 菩萨戒含摄出家戒+修三十二相业(一)
- 48. 修三十二相业(二)
- 49. 修三十二相业(三)
- 50. 修三十二相业(四)
- 51. 菩萨应如何发愿是为智者?(上)
- 52. 菩萨应如何发愿是为智者?(下)
- 53. 菩萨具足哪些条件得名为法财长者?(一)
- 54. 菩萨具足哪些条件得名为法财长者?(二)
- 55. 菩萨具足哪些条件得名为法财长者?(三)
- 56. 菩萨具足哪些条件得名为法财长者?(四)+ 何谓假名菩萨?(上)
- 57. 何谓假名菩萨?(下)
- 58. 何谓实义菩萨?(一)
- 59. 何谓实义菩萨?(二)
- 60. 何谓实义菩萨?(三)
- 61. 如何使菩萨道心更坚固不退?(一)
- 62. 如何使菩萨道心更坚固不退?(二)
- 63. 如何使菩萨道心更坚固不退?(三)
- 64. 如何使菩萨道心更坚固不退?(四)
- 65. 如何使菩萨道心更坚固不退?(五)
- 66. 如何使菩萨道心更坚固不退?(六)
- 67. 菩萨如何自利利他?(一)
- 68. 菩萨如何自利利他?(二)
- 69. 菩萨如何自利利他?(三)
- 70. 菩萨如何自利利他?(四)
- 71. 菩萨如何自利利他?(五)
- 72. 菩萨如何自利利他?(六)
- 73. 菩萨如何自利利他?(七)
- 74. 菩萨如何自利利他?(八)
- 75. 菩萨如何自利利他?(九)
- 76. 菩萨如何自利利他?(十)
- 77. 菩萨如何自利利他?(十一)
- 78. 菩萨如何自利利他?(十二)
- 79. 菩萨如何自利利他?(十三)
- 80. 菩萨如何自利利他?(十四)
- 81. 善引然后度之(上)
- 82. 善引然后度之(下)
- 83. 在家出家增上和合(一)
- 84. 在家出家增上和合(二)
- 85. 在家出家增上和合(三)+八法自他兼利(一)
- 86. 八法自他兼利(二)
- 87. 八法自他兼利(三)+如何得八法(上)
- 88. 如何得八法(下)+八法之三净缘(上)
- 89. 八法之三净缘(下)
- 90. 持戒以远离后世恶缘
- 91. 什么是“菩萨的庄严”?
- 92. 菩萨应该如何成就“自他庄严”?
- 93. 菩萨应该如何成就“福德、智慧庄严”?
- 94. 菩萨“福德庄严”与“智慧庄严”的关系为何?
- 95. 菩萨有“福德与智慧庄严”的妙用为何?
- 96. 菩萨为什么应观“福田”与“贫穷田”而布施?
- 97. 菩萨摩诃萨六度到彼岸的例证
- 98. 菩萨另一分的福德智慧庄严
- 99. 菩萨能庄严无上菩提的五个法门等
- 100. 菩萨具足福智庄严之后所生的相貌
- 101. 菩萨应如何教化弟子? (一)
- 102. 菩萨应如何教化弟子? (二)
- 103. 菩萨应如何教化弟子? (三)
- 104. 菩萨应如何教化弟子? (四)
- 105. 菩萨应如何教化弟子? (五)
- 106. 菩萨应如何教化弟子? (六)
- 107. 菩萨应如何教化弟子? (七)
- 108. 菩萨应如何教化弟子? (八)
- 109. 菩萨应如何教化弟子? (九)
- 110. 菩萨应如何教化弟子? (十)
- 111. 正受优婆塞戒的条件(一)
- 112. 正受优婆塞戒的条件 (二)
- 113. 正受优婆塞戒的条件 (三)
- 114. 正受优婆塞戒的条件 (四)
- 115. 正受优婆塞戒的条件 (五)
- 116. 正受优婆塞戒的条件 (六)
- 117. 正受优婆塞戒的条件 (七)
- 118. 正受优婆塞戒的条件 (八)
- 119. 正受优婆塞戒的条件 (九)
- 120. 正受优婆塞戒的条件 (十)
- 121. 菩萨依正信正解修持净戒
- 122. 菩萨依真善知识精进正法摄持净戒
- 123. 菩萨以慈心摄持净戒
- 124. 菩萨依悲心摄持净戒
- 125. 菩萨坚固菩提正行摄持
- 126. 息恶法则(一)——修念佛心增长悲慧
- 127. 息恶法则(二)——观如来七胜事
- 128. 息恶法则(三)——了知如来十号功德
- 129. 息恶法则(四)——深会如来愿行
- 130. 息恶法则(五)——念佛清净因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