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手机版 | 如来藏网:倡导正知正见正修正行的学佛门户网站

热搜: 涅槃  三乘菩提  悟道  菩提  公案  十信

当前位置:如来藏网>影音>三乘菩提系列讲座>三乘菩提之宗通与说通

64、“三界唯心万法唯识”之意涵(一) 正圜老师

视频播放:
视频下载链接(点击右键"另存为")
 
音频播放:
音频下载链接(点击右键"另存为")
 
由 正圜老师开示
 

各位菩萨:

阿弥陀佛!

欢迎收看正觉教团的电视弘法节目,目前正在演述的是 平实导师所写的成佛之道《宗通与说通》。在前面一个单元中我们举述了《以佛法研究佛法》书中不如理作意的部分加以阐述,说明不仅四阿含中处处说到有阿赖耶识,在极多的大乘经典中更是处处说有阿赖耶识,并且举出世尊圣教来证明阿赖耶识才是生死流转的主体。如果否定了七八二识的存在就无法使因果相续,当然也就没有有情众生的生死流转了,因为意识觉知心只有一世,在今生中阴身入胎以后就断灭了,不能去到下一世。因此不论是意识心、意识细心都是不能执持往至下一世的心体,唯有第八阿赖耶识才是有情众生生死相续的主体。

有了以上的了解,从这个单元开始,我们将以 世亲菩萨所写的《大乘百法明门论》中的偈来说明,为什么第八阿赖耶识是一切法的根本?也就是要阐述“三界唯心,万法唯识”的道理。

首先,我们来看看这首偈是如何说的,偈曰:【一切最胜故,与此相应故,二所现影故,三位差别故,四所显示故。如是次第。】(《大乘百法明门论》)

这首偈的意思概要的说,是指三界中的一切有漏法,以及一切无漏有为法,都因八识心王而有;乃至无漏无为法,也是因八识心王而显;如果离开八识心王就没有一切法可得,所以说万法唯识。十方三世一切的有漏无漏法既然都是因为八识心王而有而显,八识心王又是依第八识及无明而出现于三界,而无明业种以及上烦恼随眠,也是由各自有情的第八识所执持,而借缘变现色身及山河大地,因此说三界唯心;也就是说三界唯依第八识心而有,依第八识心而变现,以第八识为根本。

各位菩萨,以上简单说明“三界唯心,万法唯识”的意思,让大家先建立一个粗略的概念,菩萨们如果能够确实了解“三界唯心,万法唯识”的道理,那么修学三乘佛法就不会落入我见、边见等错误见解之中。

接下来我们就依据论文的次第,来说明其中的详细意涵。论曰:“一切最胜故”。为什么说一切最胜故呢?意思是说八识心王乃是三界一切法的根本,如果没有八识心王,就没有十方三世的一切万法。所谓八识心王就是指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以及阿赖耶识。《成唯识论》卷一云:“识,谓了别。”也就是说这八个识都具有了别的功能。在这八种识中第八识称之为心,第七识称之为意,前六识则称之为识,而这八个识均为一心所含摄,也就是第八阿赖耶识。一切有情一心之中都同样包含了八个识,而这八个识的功能各不相同,彼此和合运作如似一心,因而使得一切有情,能够在世间造作诸业酬偿业果。

各位菩萨,为了使大家对“一切最胜故”的八识心王有进一步的认识,我们就先以欲界的人间为例来作说明,人间的有情必须有阿赖耶识及意根末那识入胎,然后执持受精卵,借着母血供给之四大,渐渐变现五色根,这五色根包含了五胜义根大脑,然后随着五色根的渐渐圆满,就令意根能够接触法尘,然后生起意识,意识生起之后,就令前五识俱起或渐起,如是而具足八识。如果不是八识心王具足的话就不能具足领受人间的六尘境界,就称之为残障者。意思是说,一般的人间有情都是八识心王具足的。

介绍过欲界的人间有情之后,我们再来谈谈色界天的情形,色界四禅天的境界必须有第八识所变现的色界天身,然后六七八识在等至位中安住,才会有色界四禅天的等至境界,也就是说,必须有第八识所变现的色界天身,而后八七六识及眼识、耳识、身识共同在等持位中现行运作,才会有色界天人的法会以及一切的身口意行,假使没有眼、耳、身、意、末那、阿赖耶等六个识,就无法具足色界天的一切境界。

至于无色界天境界,则必须有意识安住其境,才会有无色界天境界现前,也才有无色界的有情存在。然而意识在这四天中已经非常微细,称之为意识细心,乃至于非想非非想定天的意识,名为意识极细心,也都是不离于意根而存在,如果离开第七识意根,意识便无法现起,因为意识要依意根触无色界天境界法尘而后才能现起,是以意根为根的缘故,然而意根不是自在的心无法执持无色界天的异熟果种,必须要依第八阿赖耶识才能现行运为,因此说无色界天不能离于六七八识而有,必须依于六七八识之现行运为才能有无色界天有情及无色界天的境界存在。

各位菩萨,从以上所说人间境界、色界天境界、无色界天境界的状况来看,我们就可以知道,如果没有八识心王,就无法成立三界六道的一切有情,傍生及饿鬼道有情也都是同样的道理,所以说眼等八识乃是三界万法之王,三界万法都是由于八识心的缘故而辗转生起,所以我们称八识为心王,也因此而说“一切最胜故”。有漏法如是,无漏法亦复如是。

接下来,我们继续来说明四圣法界中佛法界的情形。譬如最后身菩萨在人间成佛以后,其身口意行都已经是纯无漏了,但却仍然是有为法称之为“无漏有为法”,这种无漏有为法,同样必须八识心王具足现行运为,佛世尊才能在人间托钵、饮食、尝味、嗅香,乃至度众说法,所以说佛地的八识心王仍然是“一切最胜故”。又譬如菩萨阿罗汉和俱解脱阿罗汉入了灭尽定,此时前六识俱灭,离见闻觉知,犹如眠熟闷绝而无息脉,状若死亡,然而《阿含经》佛说:【灭尽定中有不离身识,身不烂坏,识不离身。】意思是说在灭尽定当中仍然有不离身的识,所以有根身才不会烂坏,也就是说在灭尽定当中仍然有七八二识存在,这仍然是不离于八识心王啊!

以上所说的是佛以及入灭尽定圣者无漏有为法的情形,接下来我们来说说有漏法的无想定。凡夫们的佛弟子入于禅定之中,由于不解三乘菩提的缘故,仅能断除意识心我见而无法断除身见,因为害怕断灭,所以不舍色界天身,因此就以断灭觉知心我作为涅槃,于是就在四禅位中灭除了觉知心我,在定中息脉俱断,以为是入了无余涅槃,然而实际上却是入了无想定;同样的在人间证得无想定的外道也是一样,以这定中无息无脉无见闻觉知状若死人的状态,以为是入涅槃,然而实际上同样是无想定。世尊开示说:【在此无想定中,仍然有不离身识,识不离身,所以身不烂坏。】因此说无想定中仍然有七、八二识存在,然而这种无想定的境界仍然不是涅槃境界,因为在入定三个月五个月以后,仍将因为忽然生起一念,想要了知色身坏了没有而再度现起意识心等六个识,这时又将重新堕于人间的六尘境界之中了。

各位菩萨,综合以上所说,我们可以知道,三界的一切身、觉境界都是不得离于八识心王而有,如果离开了八识心王,连六根都不可能出生,何况会有命根存在呢?没有六根,没有命根,又如何能出生万法呢?所以说八识心王乃是一切法中之最胜者,因为三界一切法都是依八识心王而得以出生,八识心王乃是一切法之所依,也就是说由于有八识心王,所以才有三界一切法的出生。如果没有八识心王,就没有十方三世之一切万法了;如果没有八识心王,也就没有三界六道的一切有情。有漏法如是,无漏法亦复如是。因此说眼等八识乃是三界万法之王,三界万法都由于八识心的缘故而得以辗转生起,所以八识叫作心王,因此称之为“一切最胜故”。

介绍过一切最胜故的八识心王以后,我们继续来说明“与此相应故”,所谓“与此相应故”是说八识心王与此五十一心所法或多分或少分相应各不相同。这五十一个心所法可以分为六类,第一类称为遍行心所法,有五个法,也就是触、作意、受、想、思;第二类是别境心所,也有五个法,就是欲、胜解、念、定和慧;第三类则称为善心所,有十一法,包括了信、惭、愧、无贪、无瞋、无痴、精进、轻安、不放逸、行舍和不害;第四类则称为烦恼心所法,有六法,包括了贪、瞋、痴、慢、疑和恶见;第五类则是随烦恼心所法,有二十个法,又可以分为小随烦恼、中随烦恼和大随烦恼等三种,小随烦恼有忿、恨、恼、覆、诳、谄、憍、害、嫉和悭等十种,中随烦恼则有无惭、无愧等两种,大随烦恼有不信、懈怠、放逸、失念、不正知、散乱、惛沉、掉举等八种;第六类则称为不定心所法,有四个法,包括悔、眠、寻和伺。那什么叫作心所法呢?所谓心所法就是指心所有法,也就是心王所有的法,简称为心所,又称为心数法,在五位百法中居第二位,也就是指八识心王所相应之法。

各位菩萨,接下来我们来说说心所与心王之间的关系,根据窥基大师在《大乘百法明门论解》中说:“所谓心所有法者,具有三义,一、恒依心起。(也就是心王生起时,心所同时俱起,心王若无时,心所决定不生。)二、与心相应。(心王和心所,所依同, 所缘同,行相相似,起同时,因此祂们彼此才能相应。)第三、系属于心。(以心王为主,心所系属之,心王有自在力为心所之所依,也就是说由于心王与心所之间具有以上的三种关系,所以才名之为心所。)”

各位菩萨,以上所介绍的是,心所有法的意涵以及心所法可以分为六类,总共五十一个心所法。接下来我们就来略说一下这六大类心所法的大致情形。第一类是遍行心所,什么叫作遍行呢?所谓遍行,遍就是周遍,无处不至的意思,行是心行,也就是能缘之心游履于所缘之境,合起来说就是周遍起行的意思,也就是说,心若生时这五个心所相应俱起,因此称为遍行。遍行总共有五法,也就是触、作意、受、想、 思。这个遍行五法,遍行于三界六道,遍行于四圣六凡,遍行于八识心王之一一识,遍行于一切时而未曾间断,遍行于一切善法、染法、无记法中所以称为遍行法。除了出世定的灭尽定中灭除意根之受想二法以外,其余一切定中都是七、八二识具足五遍行法。这五法乃是八识心王之体性,由八识心王生,非离八识心王而有这五遍行法单独现行运为,因此说五遍行法与八识心王相应。

介绍完五遍行之后,接下来我们继续说明心所有法的第二类,也就是别境心所法,别境有五法,包括欲、胜解、念、定和慧。什么叫作别境呢?别境的意思是说,这五个心所,所缘的境各各不同,不像遍行心所都是同缘一境,因此称为“别境”。譬如欲心所﹐缘所乐境;胜解心所﹐缘决定境;念心所,缘曾所习境;定心所,缘所观境;慧心所,则缘于前四境,以拣择为性。这能够让人了别六尘境界相的五个心所法﹐并不是遍一切识都相应,所以不名遍行;不遍一切时现行运为,所以不名遍行﹔在眠熟、闷绝、二无心定乃至正死位等五位中断而不现所以不名遍行。这五种别境心所法与意识完全相应,五别境心所法中的每一法﹐都有少分或多分功能和前五识相应,最后一个慧心所的部分﹐少分与末那相应,前四个欲、胜解、念、定则与意根完全不相应,意识则是与每一个别境心所法都相应,所以觉知心的祂不但有五遍行也有五别境心所法相应,所以祂能作很广大的了别,也能作很微细连贯的思维与整理,如果想要让祂只注意一点点,祂也可以,这就是祂的特性,意识虽然是虚妄法,但是也是我们修行要用祂来修学佛法亲证实相的重要关键。

非常谢谢菩萨们的收看,今天就说到这里,下次再会。

阿弥陀佛!

【浏览量 675次】
栏目分类
愿所有功德回向:

自归依佛,当愿众生,体解大道,发无上心;自归依法,当愿众生,深入经藏,智慧如海;自归依僧,当愿众生,统理大众,一切无碍。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所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Copyright © 2015-2018 如来藏 www.rulaizan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50208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