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宝福主编的《佛学大辞典》里这样解释“禅定”一词:“禅为梵语禅那之略,译曰思惟修。新译曰静虑。思惟修者思惟所对之境,而研习之义,静虑者心体寂静,能审虑之义。定者,为梵语三昧之译,心定止一境而离散动之义。即一心考物为禅,一境静念为定也。……今总别合称而谓之禅定。”
由以上解释可以看出,“禅”与“定”本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禅是禅那的简称,又译作静虑,从字面上理解,就是在静中思虑的意思。这种思虑与定相应,它与人在散乱状态中随缘逐境去打妄想、做判断推理不同,所以也译作思维修,是一种修行,不是散乱的思维妄想。定,又译作三昧、三摩地、三摩提,指的是单纯的“心定止于一境”的状态。禅与定是有区别的,如果在定中同时有思维审虑的能力和作用在,就叫作禅;如果在定中没有思维审虑的作用,心止一处、清清明明、一念不生,那是单纯定的状态,不能称之为禅。
这个解释是对“禅定”概念比较准确、全面的解释,但在长期的佛法传承中,禅定一词经常被用作四禅八定的简称,或作为定学的代名词,所以延袭到今天,禅定的概念已经基本偏于定的解释,而缺失了审虑的含义。但是,为了随顺大众的这种用语习惯,本文在讲到“禅定”一词的时候就专指单纯的修定之法(定学),而讲到禅宗的禅时,则用 “禅法”“禅悟”“禅慧”等词语来表述,以示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