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我见为何一定要有未到定?(2)
那后面的话,这个修无常想,要来观无常想、来修于慈悲,后面还要很不放逸,心不放逸,最后才能够断除瞋恚。这样子的整个断除瞋恚的一个过程,基本上一定是有定、有慧。从最前面的心得决定,因为忆佛念的功夫慢慢成就,你能够恶来不报,能够先以定动,定动以后住在忆佛念的当下,再依于你动中的定力的成就,你能够在恶来不报的当下,还能够面对这个恶境界法,而能够观无常想。观于无常,观察众生色身无常,观察众生的六识无常,观察我依于根尘触而有了这些声音的体会、内容的了知也是无常,无常之法。对于无常之法,不管起贪、瞋、痴,那都只是在增益更多的生死轮回;因为这样的了知,您就会在日常生活当中,烦恼慢慢的降伏、性障慢慢的消除,定力当然就越来就越增加。这样的定力增加,也会帮助您在家里,您在无相拜佛忆佛的当下。因为所谓的不定,就是对于前五尘的攀缘,所谓的不能入于定,就是因为前五尘的攀缘,乃至于说我能够离开前五尘,可是你还在妄想;那你这个妄想,意识本身这个散位独头的、散乱心的意识本身,它一样是攀缘于前五识的。譬如说过去,依于前五识而有的那一些回忆,乃至未来基于前五识要面对的那些境界的贪求,譬如明天我要去哪一边吃?我要去哪一边玩?我要看电影,我要吃什么好吃的?我要去买个棉被,我要去买什么一个衣服,有很好的触感。这些虽然是散位独头的意识,可是仍然不离五尘的攀缘。
所以只有像我们刚刚所说的,您对于在生活当中的烦恼,因为能够有初分的定力生起,然后慢慢您再运用烦恼,于日常生活当中能够先恶来不报,然后来观无常。观于无常,所谓的修无常想,然后再次第,您最后才能够远离贪、瞋、痴在日常生活当中性障的慢慢消除。因为有定、有慧,定慧等持,先以定动,后以智拔,这样对于前五尘乃至对于六尘不好的这些心所有法的对治。养成习惯之后,这样一个习惯性也会让您在无相忆佛念佛的当中,您的定力,因为您已经了知这些六尘妄想境的攀缘,都是增加生死过咎,无益于自己生命的解脱。这样的一个心得决定,更会让你在无相拜佛、忆佛的时候,容易有十种次第功夫成就。这样的功夫继续深入下去,您动作就有一个现象:您无相拜佛的动作,一定会越来越慢。不是自己刻意的放慢,是因为心思,特别是这个意识心的攀缘。当然意识的背后,一定有意根的运作,那这不是我们这一回合要演说的主要范围,我们就姑且略过。
因为意识对于过去的五尘、对于现在的五尘、对于未来五尘贪爱、攀缘,越来越被这个忆佛念给降伏住了。不是像外道的这个石头压草,而是了知它的无常、苦、空、无我,而不去攀缘执着。这样的一个决定性、一个决定心生起之后,您忆佛的动作会越来越慢,很自然的可能就一拜之间,您从原先一拜可能一、两分钟,慢慢的、自然而然的,因为心思慢下来了,这个身行自然也就慢慢的越来越缓慢,而能够一拜一、二十分钟。而在这个一拜之间,都不会生起其他的妄念,那么这个时候我们就说,因为你能够净念相继,你不是住在妄想之中,您净念相继,一直保持着忆佛念,您又能够远离五尘的攀缘;以这样的定力,我们就说您有未到地定。未到地定这个佛法名相的解释,就是未到初禅地的一个定力,未到地因为就四禅来说,初禅有初禅的地,也就是有所谓初禅的境界,二禅也有二禅的境界,三禅也有三禅、四禅也有四禅各自互别的境界,每一个禅都有根本禅──禅定,就是我们叫作根本定。根本定之前会有一个所谓的近分定或者方便定,换句话说,您证得欲界定,还在欲界的层次的时候,您入了未到地定了,这个未到地定特别是指初禅的近分定或是方便定,习惯上大家都把初禅之前的近分定或方便定,特别指称为未到地定。
那当然刚刚说过了二禅、三禅、四禅,在二、三禅之间,在三、四禅之间,也都有一个中间定,一个所谓的近分定或方便定。不过同样的依于通俗的用法,我们经常只是把中间定,用来界定说明是初禅之上二禅之下或者之前那一个无寻而有伺、无觉而有观的近分定,或是方便定。简单地解说完这个未到地定,既然是未到,表示你尚且没有断掉,真实的断掉欲界的这些贪爱烦恼,不过依于这样的未到地定的生起,基本上所谓的五盖,您已经是大分的远离了,不过还没有完全能够伏除,所以您的初禅终究是还没有生起。因为初禅是色界天的境界,是色界天人所证得的禅定,而依止禅定的功德或是福德而往生到色界天,成为色界天的初禅、二禅乃至四禅的天人。色禅天人他是中性身,色禅天人也不需要饮食,纯粹以禅悦为食。我们刚刚也说过了,您五盖不断,或是至少不以像外道的方式压制住、伏除住;这个五盖,所谓的贪欲盖、瞋恚盖,所谓的睡眠盖,所谓的掉悔盖,所谓的疑盖。特别是第一个,相应于欲界境界法,这个男女欲、这个色欲,这个贪欲盖;当然贪欲盖,有时候我们也方便把饮食包括进去,不过贪欲盖终究主要的还是指于让您我系缚在这个欲界层次,有男女身的差别,有男女之间这种淫想的这一个境界,特别以它来区分,跟色界天人是中性身,他没有男女淫合这件事情。
刚刚已经简单的解释过未到地定这个名义,也跟菩萨们简单的讲说了未到地定的证得,是有怎么样的过程。而依于无相念佛,为什么您能够依于在生活当中,定力慢慢生起而能够对治烦恼,先以定动,后以智拔,而远离五尘的攀缘。渐渐的你不只在生活当中能够作到这样子的摄心为戒;你的定力的发起了,慧力慢慢生起,连带的因为对于五尘的远离,您在忆佛拜佛的当下,定力也一定能够慢慢的能够增长,终究能够净念相继,能够一拜之间能够大概可能至少也要十几二十分钟,乃至有的人一拜三十、四十分钟,而不会有相应于前五尘的妄念生起,能够清净的住于这个净念相继的忆佛念。那么这种情况下,我们就说您具足了断我见所需要的未到地定,这一种定力的基础。
前几个单元,我们已经简单讲说过了,凡夫因为着相,着于生灭相,着于人相、我相、众生、寿者相,在于四种相上面就取像为真、执梦为实,把自己、把别人、把这些影像当真了,把这些影像的互动当真了,当然就在生灭法上面起了生灭相的贪爱执着;就依于贪瞋痴三毒,而造作了身口意行诸多的善业或是说恶业;那即使是善业,相应于天、人的善业,一样是没有办法解脱轮回,一样是所谓的杂染法,不能证得无漏。凡夫如是,而外道呢?外道自认为我只要离开语言、文字、声音、影像相,离开这诸多相,那我就是离于四相,那我就是证得清凉解脱寂静,我就是证涅槃了。这样子的以定为禅,当然不是正确的一个修行方式。只有菩萨能够真实依于断我见之后,再来明心而证得生命的实相、法界的实相。依这个实相心的证得,而能够明心,而能够见性,而能够通达于总相智与别相智,而终究能够永伏性障如阿罗汉;乃至发十无尽愿,具足一分的无生法忍,具足初地菩萨所需要具足的福德,而成为初地欢喜地菩萨,真为佛子,真正是生于如来家,因为一定会被佛授记什么时候会成佛。
菩萨们既然是要以明心为大乘见道的基础,可是之前我们已经说过了“我见不断,明心非真”。如果您明心之后,却没办法转依所证得的这个实相心涅槃心,依之而上修别相智;乃至地上菩萨所应要修学的道种智,或有时候翻译成道相智;乃至圆满道种智,成就佛地所证的一切种智,那您这样子的一个明心,那就是假明心了。过患就在于您明心之前,您并没有如实断我见,所以我们才说:“我见不断,明心非真”,您所明的心不是真实心。因为您明心之后不能转依,您还有路可退,你一定会退到生灭法当中,继续执着五阴十八界当中的某一法为我、为我所拥有,而就在这上面起贪瞋痴、起生灭相的执着,这样子的明心是没有意义的。这一点要请菩萨们要牢记,不要犯了很多人曾经犯过的这一个过失。
菩萨们既然依于这个无相念佛拜佛,乃至成就未到地定;乃至依于未到地定,而能够断除我见,证得所谓的小乘的初果;乃至依于这个小乘初果的断我见,而成就大乘菩萨真正见道,所谓的真见道的明心。我们现在就要来讨论一下这样子的说法,有没有什么论典的依据,有没有什么经论的依据;乃至在经论的证据提出来之后,我们再依于四念处,因为之前几个单元都有提到四念处跟未到地定的关系;乃至四念处,如何在第三个阶段观心无常,观六识心。特别是观察这个五俱意识,乃至这个定中意识心是无常,来实证断我见。不要再错误地,特别是以意识为我,为我能够去体会、去了知、去攀缘、去听、去看、去触、去闻、去嗅,因为种种众生世间的烦恼—财、色、名、食、睡—不可能离开六识心而能够存在。
我们先来看看论典证据的部分,当来下生 弥勒尊佛在《瑜伽师地论》卷69有提到:“复次,唯依诸静虑及初静虑近分未至定,能入圣谛现观,非无色定。所以者何?无色定中奢摩他道胜,毘鉢舍那道劣,非毘鉢舍那劣道能入圣谛现观。”奢摩他是止,毘鉢舍那是观。换句话说,我们所谓的静虑,严格讲只限于色界所证的这个初禅、二禅、三禅、四禅,新的翻译就翻译成静虑。这在 玄奘大师所翻译的六百卷的《大般若经》中,都是用这样子的翻译。在四空定所谓的无色定当中,我们说它是定多慧少,所以它能够止,它止的力量比四禅还高;就跟我们之前有提到的,那一个欝头蓝弗,他证得的第一有定,三界当中的第一有定,非想非非想定,他能够止,可是他观行的能力……。其实止观在某方面的话,我们可以说它相应于定跟慧;止比较跟定有相应,毘鉢舍那——观,比较跟慧有相应。那就跟我们之前提到的一切烦恼,生活当中的一切烦恼,“先以定动,后以智拔”。先以定来动摇烦恼;烦恼好像一个坚固的一个树木,您要拔除一棵树木,绝对不可能由下而上,这样子垂直拔起;您一定是跟拔牙一样,一定要先动摇它造成它脱臼,类似骨折这样的一个道理,然后你才能够把这一棵树在土壤松摇动摇之后,才能够拔除于它,整个去断除这样子的一个烦恼。所以我们说一切烦恼,先以定动,后以智拔;先以止,来止心于一处,在止于一处当中,再以智慧的观察,再来毘鉢舍那、再来观察,然后来证得这些实相般若。
譬如来说,我们现在所说的,最基本的要断我见,那前面所说的《瑜伽师地论》所说的诸静虑,诸静虑当然是指初静虑,第一静虑就是初静虑,就是初禅,乃至到第四静虑——四禅;或是说除了初静虑诸静虑之外,您也可以依于初静虑,也就是初禅,它的近分定,特别称为未到地定,能够依于四禅,乃至依于初禅前的未到地定,而能够证入圣谛。圣谛就是圣人所说的真实的道理。四圣谛所谓的苦、集、灭、道,能够分分的,能够定慧去观察,定慧等持去观察,现前证得这个实相。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不是只有文字的般若;而是有依于定慧等持,而生起的观照的过程,以文字般若而观照般若,而证得实相般若。从这段论文,我们可以很清楚的看到,要能够入圣谛现观;以小乘来讲,你要能够证沙门四果。从初果的须陀洹断三缚结,断身见、疑见、戒禁取见,身见在这边其实就是指我见;换句话说,你要证沙门四果,您要入圣谛现观,您一定必须要有诸静虑,乃至于最低最低的一个条件,定力上的条件,您要证得初禅前的近分定,也就是未到地定。这样的论文已经很清楚地为我们证明了。
我们这一个单元的题目,为什么要断我见证初果一定要有未到地定?除了大乘的《瑜伽师地论》,当来下生 弥勒尊佛所演说的这个《瑜伽师地论》之外,我们再引用其他的小乘论。小乘虽然没有明心,可是小乘同大乘菩萨一样,一样是要断我见才能够证初果;以《俱舍论》来讲,论文的内容主要是相对于所谓的《大毗婆沙论》。《大毗婆沙论》是五百阿罗汉所造,已经证得沙门四果,第四果的阿罗汉。所谓的小乘的无学圣人,他不可能连初果断我见都还会讲错,所以虽然这是小乘法,虽然我们说“我见不断,明心非真”,我们主要是在修学大乘法;可是在这个我们单元的题目“断我见必定要有未到地定”方面,我们无妨可以引用阿罗汉所造的论,乃至引用这一个世亲菩萨还没有回小向大修学大乘之前所写作的这一本《俱舍论》,这是在评破说一切有部的《大毗婆沙论》的一个《俱舍论》;《俱舍论》又被称为小乘里面的聪明论,是小乘集大成的一本论述,我们就来看看这个《俱舍论》。
世亲菩萨所造的《俱舍论》里面相应的内容有哪些:“静虑律仪由得有漏根本近分静虑地心,尔时便得,与心俱故。无漏律仪由得无漏根本近分静虑地心,尔时便得,亦心俱故。”这里的静虑律仪,指的就是定共戒;这里的无漏律仪,指的就是道共戒。这里的有漏、无漏,简单来说,外道并没有真实断我见,不是修学三乘菩提,他的六根还会有漏失,他对于意识虚妄我还没有认知,一定还会依这个意识而取禅定,乃至取种种境界法为我,他没有断除我见,他没有办法断除生死轮回;所以他虽然证得四禅八定,乃至证得这边所谓的四静虑,也就是四禅,乃至证得所谓的初禅之前的近分、近分定,也就是未到地定,他一样没有办法解脱轮回。刚刚说过了静虑律仪就是所谓的定共戒。那么另外一个律仪,《俱舍论》文这边提到的无漏律仪,另外一个名称,另外一个翻译,也叫作道共戒,道共戒就是与道共在一起,相聚一起而生起的这一个戒。因为证得法界实相了,以声闻人来讲,他的法界实相当然不是指如来藏心,声闻人的见道只是在于五阴十八界,特别是意识心的生灭无常上面,去实证去亲证,去心得决定。可是因为他毕竟是断我见,他毕竟地地增上能够成为阿罗汉,能够成为小乘的无漏无学,能够解脱生死。所以我们一样把他称为是无漏律仪——道共戒,他有小乘的见道。
相关阅读
- 上一篇:从十种行来观察苦圣谛
- 下一篇:修行人断我见的七种方便善巧
阅读排行
讲座文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