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分半座与迦叶共坐因缘 1(二)
尔时,世尊在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为众说法,天、龙、鬼神、四辈弟子,严整具足,于是摩诃迦叶,垂发弊衣,始来诣佛。世尊遥见叹言:“善来,迦叶!豫分半床,命令就坐。”
迦叶进前,头面作礼,退跪自陈曰:“余是如来末行弟子,顾命分坐,不敢承旨。”
大众佥2 念:“此老道士有何异德,乃令世尊分坐命之?此人俊 3 乂 4?唯佛明焉。”
于是如来察众所念,欲决所疑,广论迦叶大行齐圣,世尊又曰:“吾以四禅,禅定息心,从始至终,无有损耗;迦叶比丘亦有四禅,因禅得定意。吾以大慈仁爱一切,迦叶体性亦慈如此。吾以大悲济度众生,迦叶比丘大悲如此。
吾以四禅三昧而自娱乐,无有昼夜。何等为四?一者、无形三昧,二者、无量意三昧,三者、清净积三昧,四者、不退转三昧;迦叶比丘亦有是三昧。
吾本乐六通,今已得六通;迦叶比丘亦得六通。何等为六?一者、四神足念,二者、悉知一切人意,三者、耳彻听,四者、见众生本,五者、知众生所趣行,六者、诸漏皆尽,今已无畏,三界独尊。
吾以四定表彰法御,何等为四?一者、解定,二者、智定,三者、慧定,四者、戒定,名色皆灭,梵迹 5 独存,无忧嬉 6 想,生死根断;迦叶比丘亦复如是。”
世尊又曰:“过去久远,时有圣王名文陀竭,高行晖世,功勋感动,忉利天帝钦其异德,即遣车马,诣阙迎王;王乘天车,忽然升虚,天帝出迎,与王共坐,娱乐尽欢,送王还宫。”
佛告比丘:“尔时天帝者,大迦叶是也;文陀竭王者则是吾身。往昔天帝以生死畏座令吾并坐,吾今以无上正真法御之座报昔功德。”佛说本昔,加以圣德显比丘迦叶,一切解脱,皆发无上正真道意,法教名远,莫不乐受。
注1 《中本起经》卷2〈大迦叶始来学品〉第十二(CBETA, T04, no.196, p.161,a17-b20)
注2 音“千”,皆也,乘也,众共言之也。(节引自《增修辞源》,台湾商务印书馆)
注3 大正藏用“?”,中国藏经宋元明版本用“俊”,“?”音“圳”,通“隽、俊”,才智过人者曰俊。(节引自《增修辞源》,台湾商务印书馆)
注4 大正藏用“又”为错植,依中国古本《赵城金藏》、《乾隆大藏经》更正为“乂”。“乂”音“义”,贤才之称。“俊乂”谓才德出众的人。
注5 大正藏用“迹”字,今使用现代字“迹”代替。
注6 大正藏用“憙”字,悦也(节引自《增修辞源》,台湾商务印书馆),今使用现代字“嬉”代替。
语译:
在某个时节,世尊在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为大众说法,天、龙、鬼神以及四辈弟子们,皆是严肃整齐、威仪具足。这时摩诃迦叶尊者,垂著长发穿著弊垢的衣服,刚来到此处面诣佛陀。世尊远远看见迦叶尊者就赞叹说:“来得好啊!迦叶!我预先分好半边床座,顾命令你就坐。”
迦叶尊者进前且对佛头面作礼,然后退回原处而胡跪,自己陈述说:“我是如来的末行弟子,您顾命分半床而让弟子坐,弟子不敢承接旨意。”
大众全都一心这样想:“这个年纪老迈的修道人是有什么殊胜特异的德行,乃能让世尊分与半床命其而坐?还是此人有什么才智过人之处呢?这唯有佛陀才能明达吧!”
于是如来察觉大众所疑之念,想要决断大众之所疑惑处,因此广泛讨论迦叶尊者的伟大行谊,以及完备达到的圣境,世尊又说:“我释迦牟尼是以实证四禅的禅定证境来止息心动,从始至终都无有损耗散乱;迦叶比丘也同样有四禅的实证,因这个禅定实证而得决定意。
我释迦牟尼是以大慈来仁爱一切众生,迦叶比丘的体性也是如此地慈爱众生。我释迦牟尼是以大悲来济度众生,迦叶比丘的大悲也是如此。
我释迦牟尼是以四种静虑的三昧正受功德而自娱乐,这样无有昼夜。是哪四种静虑三昧呢?第一是无形三昧,第二是无量意三昧,第三是清净积三昧,第四是不退转三昧;迦叶比丘同样也有这样的三昧。
我释迦牟尼是本乐于六种神通,如今已得圆满六神通;迦叶比丘也是同样得证六神通。是哪六种神通呢?第一是四神足念的神足通,第二是悉知一切人意的他心通,第三是耳能通彻听闻的天耳通,第四是能见众生本生的宿命通,第五是了知众生所趣行的天眼通,第六是于种种烦恼漏失全部皆尽净的漏尽通,如今已经全部通达自在而无畏,是三界中独尊。
我释迦牟尼是以四种定,来表示彰显对于诸法的统摄驾御,是哪四种呢?第一是对法的胜解得决定,第二是于尽所有性的智功得决定,第三是于如所有性的慧德得决定7,第四是于戒得决定,于名色的烦恼执著普皆灭尽,慈悲喜舍四无量的清净梵行之迹是独存洁白,无有忧愁嬉笑戏论丛闹之想,三界生死后有的根源已经断尽;迦叶比丘亦如是实证解脱。”
注7 《瑜伽师地论》卷74:【问:诸菩萨慧云何?答:于所知境通达如所有性故。问:诸菩萨智云何?答:于所知境通达尽所有性故。】(CBETA, T30, no. 1579, p. 709, a11-13)
世尊又说:“在过去久远劫以前,那时有一个转轮圣王名字叫作文陀竭,他崇高之德行乃辉映于世间,善功伟勋而感动于人天,忉利天帝钦仰这位圣王的殊异德行,即派遣天车天马,前往转轮圣王的宫阙来迎接文陀竭王;圣王即乘坐天车,这样忽然升上虚空之中,忉利天帝就出宫来迎接,并且与转轮圣王共坐天主宝座,这样在忉利天中娱乐受用,并且尽情欢喜,然后才送转轮圣王还回人间的宫阙之中。”
佛陀告诉众比丘:“那个时候的忉利天帝,即是现在的大迦叶;而那时的文陀竭王,则是我释迦牟尼的前身。往昔的忉利天帝是以生死有畏的座位令我与他并坐,而我如今是以无上正真法御的狮子之座,回报往昔的功德。”佛陀述说这个因缘的本昔,并加以说明圣者德行来彰显迦叶尊者,当时一切在场者皆实证解脱,并且全都发起誓愿成就佛道的无上正真道意,世尊正法之教因此而名闻远播,听闻者莫不乐于信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