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乘菩提概说 五蕴概说与色蕴
叶正纬老师
https://video.enlighten.org.tw/zh-tw/a/a06/1704-a06_016
各位菩萨:阿弥陀佛!
欢迎大家继续收看“三乘菩提概说”系列。我们继上一次跟大家谈八正道之后,今天要继续跟大家谈“五蕴”。
五蕴的另外一个说法是五阴。为什么有时候用“蕴”,有时候用“阴”呢?“蕴”这个字主要指的是说,这五项〔色受想行识〕的内容,其实每一项都是聚集而成;它并不是一个完全不变的实体,它是聚集而成,并且在聚集之中,会有许多的变化,这叫作“蕴”。那之所以用到“阴”这个字,阴就是遮盖的意思,这个意思就表示,当我们提到“五阴”这件事情的时候,必然指的是,这五项内容会在不同的程度上,遮障了我们认识这个世界,乃至于认识我们自己真实的样貌,所以我们说这是五“阴”。所以,在不同的场合,我们会说这个是五“蕴”或这个是五“阴”,这就是为了要指出它们的特性时;比方偏说聚集的特性的时候,我们会说它是五蕴;但是如果偏于遮盖的特性的时候,我们就说它是五阴。
那五蕴或五阴,我们说它的内容总共有五项,也就是色、受、想、行、识五项内容。那这五项内容,各位观众您也许想:这五项内容,不知道跟我们现在所觉知的这个状态有没有什么连结呢?我们就尝试著用举例的方式让大家了解。
比方说,各位观众现在正在看电视节目,正在听我说法,那么各位观众在电视机前面,不管您是正坐著听,还是站著听,还是以怎么样的方式,您必然都可以觉知到,现在在听、在看这个电视节目的同时,您的色身其实都有一定的程度是跟这件事情相应的—有一个姿势或者是举措在里面。所以我们说,这个五阴里面的“色”,各位可以把它很简单地想,最简单、最直接的理解方式就是我们的色身。
接下来讲所谓的“受”。受最直接的理解就是感受。比方说我们现在谈到了五阴的内容,如果您前一阵子在一些场合上,刚好有看到一些佛教的书籍,上面有谈到所谓感受的种种[内涵]的时候;那您听到今天刚好要说到五蕴里面的受,您必然会有一个(心里面会有一个)感受起来,说:“啊!刚刚好这个就是我想听的内容。”或者您听了今天讲的内容之后,或许您心有同感的话,心里面生起了欢喜的心,那也是感受。
再过来是“想”。想就是思想、想像、想念的想。实际上“想”这个字,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出现的比例非常非常地高。但是回归到我们现在所谈的例子来说,各位观众在看现在这个电视节目时,一边在听的时候,其实一边也在跟著我举的例子在设想情境,想办法要理解我现在说的内容;所以在您的脑海中,其实已经有许许多多的想、许许多多的思惟在进行著,这些我们都可以把它简单地划归在“想”这个部分。[编案:经云:“想亦是知。”]
那接下来是“行”,也就是行动的行。一般我们说“行”这件事情的时候,当然指的就是在说它是一个多时刻连续的一件事情叫“行”。比方我们说,当我们持续在看现在这个节目的时候,这是一种“行”,因为我们不管是色身也好—我们的色身现在因为正在看节目而维持目前的状态;或者是说我们正在想办法理解这部分内容的时候,我们脑袋里面的思惟正在持续地进行;这些部分我们都可以把它划归在“行”这个部分。
那最后呢,是五蕴的最后一个蕴,叫作“识蕴”。“识”这个字最简单的界定就是了别。所以我们看到任何的事情,尝试去了别的时候,这里面的作用就叫作识。所以这个识蕴的本身,对于我们观众们现在正在看电视节目的这个例子来说,识蕴祂的作用是什么呢?其实我们如果回过头来看五蕴里面的色、受、想、行、识,可以很清楚地发现,“色”指的就是我们的身体这种偏向于物质类型的组成;而受、想、行、识,谈的全部都是我们心理的作用。受、想、行、识虽然都指的是心理的作用,可是这些心理作用(所有的一切心理作用)的根源,都是在于“识”有了别、分别的作用;如果没有“识”了别、分别的作用的话,我们一切的心理作用都没有办法继续[运作]。[编案:识蕴包括眼耳鼻舌身意六个识,也就是我们的见闻觉知心。]
比方说,我们现在看到了一件事情觉得欢喜,有了喜的感受、有了乐的感受的时候,这个时候我们就要问:为什么我们能够分辨这个事情?当然这里面就一定有“识”的作用。并且这个“识”的作用还能够了别目前这个境界到底对我们来讲是顺应我们的意思,还是违逆我们的意思;所以这里面牵涉到的也是有所谓的了别。又譬如说,我们也许碰到了一些事情之后,往往随著岁月的变迁,我们会觉得说,经过一段时间之后景物全非,不禁触景伤情;这类型的感受,同样地,我们首先要能够分辨现在的这个境界是我们曾所历经的境界,并且要能够分辨这个境界跟过去我们记忆中的境界,已经有了很大的差别,所以我们才会觉得人事全非;然后接下来呢,因为人事全非的关系,所以我们才接著会有伤感的情绪。
所以像这类型的,从我们刚才举的例子来看,可以说我们所有的心理作用、所有心理运行的状态,其实它根本上全部都是识蕴[的作用]。因为我们是分分秒秒,或者更精确的说,是刹那刹那在了别、分别;正因为“识”有这些了别、分别的作用,所以才能够让我们有心理的作用。所以,在受、想、行、识这四项心理的内涵里面,其实它最根本最根本的就是识蕴,就是识这件事情、能了别这件事情。
回过头来看我们刚才谈到的“行”。“行”则是指在一连串时间中,透过时间所连续进行的心理活动。而“受”跟“想”对各位来讲,可能都比较容易掌握,也就是感受是什么,或者说我们想到的是什么,我们思想的是什么。“受”跟“想”所说的部分比较偏向于,比方说,我们对一个境界所产生的受,或是对一个境界[相了知]所产生的想。但是如果说我们把受跟想,乃至于我们一切的心理现象,透过时间的连续,我们在谈它所造成的这些事情的时候,就会变成谈的是“行”这件事情。简单来说,比方以“色”这件事情来讲,光视我们的色身,其实色身基本上也是在时间中有一个连续的行的作用;比方说,我们要从甲地走路到乙地,那这个时候,我们就是要让我们的色身不断地走—在时间的进行当中,不断地让色身移动,达到从甲地到乙地的目的;所以这个部分也是属于色身的行。所以行这件事情,其实既包含了我们色身的连续不断的这些状态,当然也包含了我们心理上连续不停的状态。
所以,以上就是用很简单的方式,让大家了解五蕴:色、受、想、行、识。那再提醒大家,“色”指的最简单的解释就是我们的这个色身[五根];“受”,就是我们的感受;“想”就是我们的思想,或是我们的欲想、我们想做什么事情,都叫作想;“行”指的就是,不管是我们的色身或是我们心理运行一段时间的连续状态,我们把它概括称为行;“识”,指的就是我们的心理,祂所有心理作用中最根本的作用就是分别、了别。
那为什么现在我们要跟大家谈五蕴这件事情?最主要是因为,五蕴它的内涵之所以会分成色、受、想、行、识这五项内容,其实最主要的就是我们佛陀的一个方便善巧;佛陀藉著五蕴这个法,让大家能够更深刻地认知到,平常我们所感受到的“我”(“我”就是我们的“我”这个字),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因为我们其实不论在世间[生活中],或是许多的书籍上,我们都可以看到,关于“我”这件事情其实是众说纷纭的。不过在佛教里面,佛陀因为要帮我们大家快速地了解、快速地掌握“我”到底是什么,所以佛陀告诉我们,可以从色、受、想、行、识这五项内容,去精确掌握什么叫作“我”。
所以关于对五蕴的认识,我们一定要认知的(第一个要正确认知的)就是:这色、受、想、行、识五项内容,可以完整的函盖一切众生[受用与认取]的“我”。不管是今生的我们(比方说我们现在是生为人身的“我”),或者是,比方说我们看到的周围的这些傍生,像是狗儿、猫儿,那狗儿猫儿相对它自己的觉知来讲,其实也都不出于色、受、想、行、识这五项内涵。或者是,我们可能也知道,有一些众生他因为福报大并且定力又好〔编案:指证得初禅乃至四禅〕的原因,所以他因为这样而往生到色界天;那么生在色界天的众生[色界天人],当然就是说他的整个形态跟样貌,跟我们人间的众生[人类]大致上相同,可是实际上由于色界跟欲界不一样的关系,所以当然还是会有差别;但是不管差别如何,色界的众生,所有一切他所感知到的“我”,也都不出于色、受、想、行、识这五项内容。同样的,如果再因为定力好得不得了〔编案:指证得四空定〕,然后往生到无色界天去的话,即便是生到无色界天之后,这个色的部分已经没有我们在人、天[欲界、色界]所看得到的这些色的内涵了,所以在无色界天的时候,其实都只剩下心理的部分;但是即便如此,仍然可以用五蕴里面剩下的,关于心理层次〔所感知到我的部分],特别是关于识蕴的这个部分,来予以完整的解说。所以我们才会跟大家说,关于五蕴,应该要认识的第一个正确的观点就是,这五项的内涵,可以函盖所有一切的众生我。
那么要谈这个“我”,当然就是因为我们这里先谈的是声闻菩提,声闻菩提有很重要的功德作用,就是要对治烦恼、减轻烦恼,乃至于最后能够究竟解脱烦恼〔编案:此谓“究竟”是依声闻菩提的方便说〕。在这里我们没有太多的时间,跟大家分析烦恼真正的关键或是真正的来源,但是我们要先跟大家说,烦恼其实它很大的根源都是在“我”的身上。不管我们今天碰到哪一个烦恼,我们都可以用最简单的方式来说:每一个烦恼都是我们跟外界接触,或是跟一个境界接触,所产生的不顺意的状况,那么我们可以把它叫作烦恼。既然每一件烦恼,都是所谓的(我们自己所觉知的)“我”跟外面的境界接触而产生的结果,所以如果要谈到对治烦恼的话,当然“我”这件事情就是一个最有利于掌握的关键。并且我们甚至要跟大家说(虽然我们今天没有时间说明,但是我们要跟大家直接的说),就是下定论的跟大家说:其实烦恼真正的根源是在于“我”,而不是在于境界。既然这样,所以当我们谈到要对治烦恼的时候,当然要先能够精确地掌握什么是“我”。刚才已经跟大家讲了,三界所有一切众生的蕴我,都不出于色、受、想、行、识这五项内容,所以,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接下来的几个讲次,要花时间跟大家介绍五蕴。
首先,我们先直接看看色蕴。色蕴,当然就精确的色蕴的定义来说,除了我们的这些感官机制之外,还包含我们所接触的境界;如果用佛教的术语来说,也就是五根加上我们所接触的六尘,都是划归在色蕴的范围。不过为了让各位观众能够更简单的掌握,我们就不妨用里面最狭隘但最能直接了解的说法,那就是我们的色身。所以您今天能感受到的所有身体的一切组成,都是可以划归在色蕴的范围。
那色蕴的性质呢?第一个,我们来看看色蕴的性质。色蕴有好些个性质,比方说它会有所谓的坚性,就是“地”;我们说最主要有四个特性(色蕴有四个特性),就是地、水、火、风。“地”谈的就是坚性、保持,比方说我们的骨骼、肌肉、内脏、毛发,乃至于我们的牙齿等等,这些都具有坚固的特性、有保持的特性,这就是地性。当然同时我们也有“水”性,比方说我们身体里面会有血液,会有体液、尿液,会有唾液等等,这些都是所谓的水性、湿性,因为它具有溶、摄的这些特性。那除了地跟水之外呢,我们的色身还会有所谓的“火”性,也就是所谓的暖,或者是成熟〔编案:指促进饮食消化等作用〕,这其实从我们的体温上就可以感受到有所谓火的特性在里面。那再过来是“风”,风指的就是动或是成长的特性,比方说我们在念念之间都有呼吸,然后我们的身体在活动的时候,我们的心脏会把血液打出来,藉著血液流动的关系,把营养分带到全身各个部分;血液的流动跟呼吸,甚至我们所谓的神经传导作用,全部都是所说的动的特性,所以我们把它划归在“风”。
所以一般来讲,我们在佛教里面谈到色蕴的时候,我们都会说它具有四大的特性,就是地、水、火、风。但是关于这些细部的分析,限于时间的关系,我们先不跟各位详细地分析这四大的状况。不过我们至少要跟大家建立的基本观念就是,这四大的四项内涵—地、水、火、风四项的内涵,应该把它视为是我们要了解色蕴的时候所应掌握的性质;因为我们在看色蕴的时候—从每一个点、每一个面去看色蕴的时候,它几乎都是一定会有地、水、火、风这四项特性存在。然而,虽然说色蕴的本身是可以用地、水、火、风来描述,可是却不应该把地、水、火、风就视为是一个坚固不变的、像是一个[化学]元素这样似完全恒常不变的实体,这就已经不是我们现在讲的本意了。
接下来我们说,正因为由于整个色蕴是四大所成,如果我们认真去看的话,其实在色蕴里面,色身本身是有很多事情值得我们关注的。比方说,我们平常大家都会宝爱色身,非常的爱惜这个色身,可是这个色身,如果我们从它的源头来看,起源是从父精母血而来的;或者从这个色身本身所摄取的食物[之消化过程]来看;或者是我们色身本身,如果我们把现在看到的光鲜亮丽的外表把它拿掉之后,再往里面看的话,我们往往会看到的是,有许许多多会让我们觉得非常污秽的事情在里面。所以,整个色身这样看起来,我们就说色身其实本来它的本质就有许多不净的成分在里面,再加上色蕴的本身其实每一个时刻都在无常的变化著;正因为这样子,所以色身的本身,其实我们应该用正确的态度来看待它,也就是说,色身不应该成为我们在面对自己的人生时,所最应该依持的;因为色身的衰败、无常,本来就是自然的事情,再加上我们也知道(每一个人都能了解到),老、死又不是我们能够控制的;甚至我们现在在电视机前面正在看电视的时候,所仰赖的这个色身,其实它目前的状态,这一切存在的背后也需要许多的因缘才能够成就,让我们现在能够以这样的色身继续地生存或继续地修道。所以说,关于色身这部分,不应该是我们宝爱的重点。
我们如果在谈后续的修行的时候,往往需要先建立一个基础的概念,就是:色身只是我们修道的一个道器而已,只是一个器具而已。并且,如果有正确的观念的话,我们都应该知道,其实每一个人既有无量的前世,也有无量的后世;所以色身这件事情,只是我们在无量的生死之中,在目前的状态所暂时拥有的色身而已。所以,把它看清楚这一点,看清楚它的无常;然后再看清楚它不净的一面之后,其实我们应该用更正确的态度来看待我们的色身,也就是色身只是我们修行的一个器具而已。
接下来就是关于色这件事情,当然我们最后要特别跟大家说:凡是色蕴,既然所有的色蕴它都是无常变化,都是因缘所成,时候到了就一定会散坏,它既然具有这些特性的话,所以,所有关于色蕴的事情,必然也都不会是一个恒常的实体,不值得让我们为了它,要去把所有一辈子的精力花上,去投注、去追求。除了色身之外,我们刚刚其实也告诉大家了,实际上我们扩大来讲,跟物质世界所有一切有关的东西也都是一样,它们都是无常、会变坏的;这个当然就包含我们打坐看到的任何境界,其实都不是我们应该要去执著的。所以,不管是我们打坐的时候看到什么样的虹光啦,或者是我们发现有看到什么明点等等,那些全部都只是我们所见到物质世界的一个样貌[编案:或只是意识的虚妄想],那些自然就会是无常、变坏,不是我们真正修行人应该追求的标的。
所以,关于色蕴的部分,最后为大家总结,我们用《金刚经》的一句话来给大家总结。《金刚经》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1所以请大家不要执著于色蕴。
好,今天就先说到这里。
阿弥陀佛!
-------------------
1《大正藏》册8,页749,上24-25。
https://video.enlighten.org.tw/zh-tw/a/a06/1704-a06_016
各位菩萨:阿弥陀佛!
欢迎大家继续收看“三乘菩提概说”系列。我们继上一次跟大家谈八正道之后,今天要继续跟大家谈“五蕴”。
五蕴的另外一个说法是五阴。为什么有时候用“蕴”,有时候用“阴”呢?“蕴”这个字主要指的是说,这五项〔色受想行识〕的内容,其实每一项都是聚集而成;它并不是一个完全不变的实体,它是聚集而成,并且在聚集之中,会有许多的变化,这叫作“蕴”。那之所以用到“阴”这个字,阴就是遮盖的意思,这个意思就表示,当我们提到“五阴”这件事情的时候,必然指的是,这五项内容会在不同的程度上,遮障了我们认识这个世界,乃至于认识我们自己真实的样貌,所以我们说这是五“阴”。所以,在不同的场合,我们会说这个是五“蕴”或这个是五“阴”,这就是为了要指出它们的特性时;比方偏说聚集的特性的时候,我们会说它是五蕴;但是如果偏于遮盖的特性的时候,我们就说它是五阴。
那五蕴或五阴,我们说它的内容总共有五项,也就是色、受、想、行、识五项内容。那这五项内容,各位观众您也许想:这五项内容,不知道跟我们现在所觉知的这个状态有没有什么连结呢?我们就尝试著用举例的方式让大家了解。
比方说,各位观众现在正在看电视节目,正在听我说法,那么各位观众在电视机前面,不管您是正坐著听,还是站著听,还是以怎么样的方式,您必然都可以觉知到,现在在听、在看这个电视节目的同时,您的色身其实都有一定的程度是跟这件事情相应的—有一个姿势或者是举措在里面。所以我们说,这个五阴里面的“色”,各位可以把它很简单地想,最简单、最直接的理解方式就是我们的色身。
接下来讲所谓的“受”。受最直接的理解就是感受。比方说我们现在谈到了五阴的内容,如果您前一阵子在一些场合上,刚好有看到一些佛教的书籍,上面有谈到所谓感受的种种[内涵]的时候;那您听到今天刚好要说到五蕴里面的受,您必然会有一个(心里面会有一个)感受起来,说:“啊!刚刚好这个就是我想听的内容。”或者您听了今天讲的内容之后,或许您心有同感的话,心里面生起了欢喜的心,那也是感受。
再过来是“想”。想就是思想、想像、想念的想。实际上“想”这个字,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出现的比例非常非常地高。但是回归到我们现在所谈的例子来说,各位观众在看现在这个电视节目时,一边在听的时候,其实一边也在跟著我举的例子在设想情境,想办法要理解我现在说的内容;所以在您的脑海中,其实已经有许许多多的想、许许多多的思惟在进行著,这些我们都可以把它简单地划归在“想”这个部分。[编案:经云:“想亦是知。”]
那接下来是“行”,也就是行动的行。一般我们说“行”这件事情的时候,当然指的就是在说它是一个多时刻连续的一件事情叫“行”。比方我们说,当我们持续在看现在这个节目的时候,这是一种“行”,因为我们不管是色身也好—我们的色身现在因为正在看节目而维持目前的状态;或者是说我们正在想办法理解这部分内容的时候,我们脑袋里面的思惟正在持续地进行;这些部分我们都可以把它划归在“行”这个部分。
那最后呢,是五蕴的最后一个蕴,叫作“识蕴”。“识”这个字最简单的界定就是了别。所以我们看到任何的事情,尝试去了别的时候,这里面的作用就叫作识。所以这个识蕴的本身,对于我们观众们现在正在看电视节目的这个例子来说,识蕴祂的作用是什么呢?其实我们如果回过头来看五蕴里面的色、受、想、行、识,可以很清楚地发现,“色”指的就是我们的身体这种偏向于物质类型的组成;而受、想、行、识,谈的全部都是我们心理的作用。受、想、行、识虽然都指的是心理的作用,可是这些心理作用(所有的一切心理作用)的根源,都是在于“识”有了别、分别的作用;如果没有“识”了别、分别的作用的话,我们一切的心理作用都没有办法继续[运作]。[编案:识蕴包括眼耳鼻舌身意六个识,也就是我们的见闻觉知心。]
比方说,我们现在看到了一件事情觉得欢喜,有了喜的感受、有了乐的感受的时候,这个时候我们就要问:为什么我们能够分辨这个事情?当然这里面就一定有“识”的作用。并且这个“识”的作用还能够了别目前这个境界到底对我们来讲是顺应我们的意思,还是违逆我们的意思;所以这里面牵涉到的也是有所谓的了别。又譬如说,我们也许碰到了一些事情之后,往往随著岁月的变迁,我们会觉得说,经过一段时间之后景物全非,不禁触景伤情;这类型的感受,同样地,我们首先要能够分辨现在的这个境界是我们曾所历经的境界,并且要能够分辨这个境界跟过去我们记忆中的境界,已经有了很大的差别,所以我们才会觉得人事全非;然后接下来呢,因为人事全非的关系,所以我们才接著会有伤感的情绪。
所以像这类型的,从我们刚才举的例子来看,可以说我们所有的心理作用、所有心理运行的状态,其实它根本上全部都是识蕴[的作用]。因为我们是分分秒秒,或者更精确的说,是刹那刹那在了别、分别;正因为“识”有这些了别、分别的作用,所以才能够让我们有心理的作用。所以,在受、想、行、识这四项心理的内涵里面,其实它最根本最根本的就是识蕴,就是识这件事情、能了别这件事情。
回过头来看我们刚才谈到的“行”。“行”则是指在一连串时间中,透过时间所连续进行的心理活动。而“受”跟“想”对各位来讲,可能都比较容易掌握,也就是感受是什么,或者说我们想到的是什么,我们思想的是什么。“受”跟“想”所说的部分比较偏向于,比方说,我们对一个境界所产生的受,或是对一个境界[相了知]所产生的想。但是如果说我们把受跟想,乃至于我们一切的心理现象,透过时间的连续,我们在谈它所造成的这些事情的时候,就会变成谈的是“行”这件事情。简单来说,比方以“色”这件事情来讲,光视我们的色身,其实色身基本上也是在时间中有一个连续的行的作用;比方说,我们要从甲地走路到乙地,那这个时候,我们就是要让我们的色身不断地走—在时间的进行当中,不断地让色身移动,达到从甲地到乙地的目的;所以这个部分也是属于色身的行。所以行这件事情,其实既包含了我们色身的连续不断的这些状态,当然也包含了我们心理上连续不停的状态。
所以,以上就是用很简单的方式,让大家了解五蕴:色、受、想、行、识。那再提醒大家,“色”指的最简单的解释就是我们的这个色身[五根];“受”,就是我们的感受;“想”就是我们的思想,或是我们的欲想、我们想做什么事情,都叫作想;“行”指的就是,不管是我们的色身或是我们心理运行一段时间的连续状态,我们把它概括称为行;“识”,指的就是我们的心理,祂所有心理作用中最根本的作用就是分别、了别。
那为什么现在我们要跟大家谈五蕴这件事情?最主要是因为,五蕴它的内涵之所以会分成色、受、想、行、识这五项内容,其实最主要的就是我们佛陀的一个方便善巧;佛陀藉著五蕴这个法,让大家能够更深刻地认知到,平常我们所感受到的“我”(“我”就是我们的“我”这个字),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因为我们其实不论在世间[生活中],或是许多的书籍上,我们都可以看到,关于“我”这件事情其实是众说纷纭的。不过在佛教里面,佛陀因为要帮我们大家快速地了解、快速地掌握“我”到底是什么,所以佛陀告诉我们,可以从色、受、想、行、识这五项内容,去精确掌握什么叫作“我”。
所以关于对五蕴的认识,我们一定要认知的(第一个要正确认知的)就是:这色、受、想、行、识五项内容,可以完整的函盖一切众生[受用与认取]的“我”。不管是今生的我们(比方说我们现在是生为人身的“我”),或者是,比方说我们看到的周围的这些傍生,像是狗儿、猫儿,那狗儿猫儿相对它自己的觉知来讲,其实也都不出于色、受、想、行、识这五项内涵。或者是,我们可能也知道,有一些众生他因为福报大并且定力又好〔编案:指证得初禅乃至四禅〕的原因,所以他因为这样而往生到色界天;那么生在色界天的众生[色界天人],当然就是说他的整个形态跟样貌,跟我们人间的众生[人类]大致上相同,可是实际上由于色界跟欲界不一样的关系,所以当然还是会有差别;但是不管差别如何,色界的众生,所有一切他所感知到的“我”,也都不出于色、受、想、行、识这五项内容。同样的,如果再因为定力好得不得了〔编案:指证得四空定〕,然后往生到无色界天去的话,即便是生到无色界天之后,这个色的部分已经没有我们在人、天[欲界、色界]所看得到的这些色的内涵了,所以在无色界天的时候,其实都只剩下心理的部分;但是即便如此,仍然可以用五蕴里面剩下的,关于心理层次〔所感知到我的部分],特别是关于识蕴的这个部分,来予以完整的解说。所以我们才会跟大家说,关于五蕴,应该要认识的第一个正确的观点就是,这五项的内涵,可以函盖所有一切的众生我。
那么要谈这个“我”,当然就是因为我们这里先谈的是声闻菩提,声闻菩提有很重要的功德作用,就是要对治烦恼、减轻烦恼,乃至于最后能够究竟解脱烦恼〔编案:此谓“究竟”是依声闻菩提的方便说〕。在这里我们没有太多的时间,跟大家分析烦恼真正的关键或是真正的来源,但是我们要先跟大家说,烦恼其实它很大的根源都是在“我”的身上。不管我们今天碰到哪一个烦恼,我们都可以用最简单的方式来说:每一个烦恼都是我们跟外界接触,或是跟一个境界接触,所产生的不顺意的状况,那么我们可以把它叫作烦恼。既然每一件烦恼,都是所谓的(我们自己所觉知的)“我”跟外面的境界接触而产生的结果,所以如果要谈到对治烦恼的话,当然“我”这件事情就是一个最有利于掌握的关键。并且我们甚至要跟大家说(虽然我们今天没有时间说明,但是我们要跟大家直接的说),就是下定论的跟大家说:其实烦恼真正的根源是在于“我”,而不是在于境界。既然这样,所以当我们谈到要对治烦恼的时候,当然要先能够精确地掌握什么是“我”。刚才已经跟大家讲了,三界所有一切众生的蕴我,都不出于色、受、想、行、识这五项内容,所以,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接下来的几个讲次,要花时间跟大家介绍五蕴。
首先,我们先直接看看色蕴。色蕴,当然就精确的色蕴的定义来说,除了我们的这些感官机制之外,还包含我们所接触的境界;如果用佛教的术语来说,也就是五根加上我们所接触的六尘,都是划归在色蕴的范围。不过为了让各位观众能够更简单的掌握,我们就不妨用里面最狭隘但最能直接了解的说法,那就是我们的色身。所以您今天能感受到的所有身体的一切组成,都是可以划归在色蕴的范围。
那色蕴的性质呢?第一个,我们来看看色蕴的性质。色蕴有好些个性质,比方说它会有所谓的坚性,就是“地”;我们说最主要有四个特性(色蕴有四个特性),就是地、水、火、风。“地”谈的就是坚性、保持,比方说我们的骨骼、肌肉、内脏、毛发,乃至于我们的牙齿等等,这些都具有坚固的特性、有保持的特性,这就是地性。当然同时我们也有“水”性,比方说我们身体里面会有血液,会有体液、尿液,会有唾液等等,这些都是所谓的水性、湿性,因为它具有溶、摄的这些特性。那除了地跟水之外呢,我们的色身还会有所谓的“火”性,也就是所谓的暖,或者是成熟〔编案:指促进饮食消化等作用〕,这其实从我们的体温上就可以感受到有所谓火的特性在里面。那再过来是“风”,风指的就是动或是成长的特性,比方说我们在念念之间都有呼吸,然后我们的身体在活动的时候,我们的心脏会把血液打出来,藉著血液流动的关系,把营养分带到全身各个部分;血液的流动跟呼吸,甚至我们所谓的神经传导作用,全部都是所说的动的特性,所以我们把它划归在“风”。
所以一般来讲,我们在佛教里面谈到色蕴的时候,我们都会说它具有四大的特性,就是地、水、火、风。但是关于这些细部的分析,限于时间的关系,我们先不跟各位详细地分析这四大的状况。不过我们至少要跟大家建立的基本观念就是,这四大的四项内涵—地、水、火、风四项的内涵,应该把它视为是我们要了解色蕴的时候所应掌握的性质;因为我们在看色蕴的时候—从每一个点、每一个面去看色蕴的时候,它几乎都是一定会有地、水、火、风这四项特性存在。然而,虽然说色蕴的本身是可以用地、水、火、风来描述,可是却不应该把地、水、火、风就视为是一个坚固不变的、像是一个[化学]元素这样似完全恒常不变的实体,这就已经不是我们现在讲的本意了。
接下来我们说,正因为由于整个色蕴是四大所成,如果我们认真去看的话,其实在色蕴里面,色身本身是有很多事情值得我们关注的。比方说,我们平常大家都会宝爱色身,非常的爱惜这个色身,可是这个色身,如果我们从它的源头来看,起源是从父精母血而来的;或者从这个色身本身所摄取的食物[之消化过程]来看;或者是我们色身本身,如果我们把现在看到的光鲜亮丽的外表把它拿掉之后,再往里面看的话,我们往往会看到的是,有许许多多会让我们觉得非常污秽的事情在里面。所以,整个色身这样看起来,我们就说色身其实本来它的本质就有许多不净的成分在里面,再加上色蕴的本身其实每一个时刻都在无常的变化著;正因为这样子,所以色身的本身,其实我们应该用正确的态度来看待它,也就是说,色身不应该成为我们在面对自己的人生时,所最应该依持的;因为色身的衰败、无常,本来就是自然的事情,再加上我们也知道(每一个人都能了解到),老、死又不是我们能够控制的;甚至我们现在在电视机前面正在看电视的时候,所仰赖的这个色身,其实它目前的状态,这一切存在的背后也需要许多的因缘才能够成就,让我们现在能够以这样的色身继续地生存或继续地修道。所以说,关于色身这部分,不应该是我们宝爱的重点。
我们如果在谈后续的修行的时候,往往需要先建立一个基础的概念,就是:色身只是我们修道的一个道器而已,只是一个器具而已。并且,如果有正确的观念的话,我们都应该知道,其实每一个人既有无量的前世,也有无量的后世;所以色身这件事情,只是我们在无量的生死之中,在目前的状态所暂时拥有的色身而已。所以,把它看清楚这一点,看清楚它的无常;然后再看清楚它不净的一面之后,其实我们应该用更正确的态度来看待我们的色身,也就是色身只是我们修行的一个器具而已。
接下来就是关于色这件事情,当然我们最后要特别跟大家说:凡是色蕴,既然所有的色蕴它都是无常变化,都是因缘所成,时候到了就一定会散坏,它既然具有这些特性的话,所以,所有关于色蕴的事情,必然也都不会是一个恒常的实体,不值得让我们为了它,要去把所有一辈子的精力花上,去投注、去追求。除了色身之外,我们刚刚其实也告诉大家了,实际上我们扩大来讲,跟物质世界所有一切有关的东西也都是一样,它们都是无常、会变坏的;这个当然就包含我们打坐看到的任何境界,其实都不是我们应该要去执著的。所以,不管是我们打坐的时候看到什么样的虹光啦,或者是我们发现有看到什么明点等等,那些全部都只是我们所见到物质世界的一个样貌[编案:或只是意识的虚妄想],那些自然就会是无常、变坏,不是我们真正修行人应该追求的标的。
所以,关于色蕴的部分,最后为大家总结,我们用《金刚经》的一句话来给大家总结。《金刚经》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1所以请大家不要执著于色蕴。
好,今天就先说到这里。
阿弥陀佛!
-------------------
1《大正藏》册8,页749,上24-25。
本文标签:
本文关键字:
相关阅读
- 上一篇:没有了
- 下一篇:三乘菩提之佛典故事供佛功德_须曼花衣随身产缘
推荐文章
最新收录
讲座文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