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手机版 | 如来藏网:倡导正知正见正修正行的学佛门户网站

热搜: 涅槃  三乘菩提  菩提  悟道  公案  十信

当前位置:如来藏网>电子报>正觉电子报>第141期>

为报师恩,当求正法(连载17)----庆吉祥居士

[第141期]  发表时间: 2018-08-27 23:40 点击: [放大字体正常缩小] 关闭
释证严的师父释印顺所承袭的藏密应成派中观思想,乃是双具常见与断见的“六识论”外道邪说,他们全然不懂也不信受 佛陀所说——贯通三转法轮圣教的核心—第一义谛—第八识如来藏,因此成了无修无证的佛法门外汉,乃至于成就了破坏三宝、误导众生等重大恶业而不自知。释证严信受释印顺依此六识论邪见而建立的人间佛教 1,当然就跟著不信有如来藏可证,不信有极乐世界,不信有地狱……,且她近年来已不安分于世间法上教人为善、推广慈善济贫的事业,将原本奥妙深广的佛教法义“浅化、世俗化、学术化”且是外道化了,这是在造作破坏 佛陀正法,促使正法失传与衰灭的严重过失与恶业。
证严法师既认同释印顺“人间佛教”的思想,且所说所作偏在世间慈善,不仅于佛法的三乘菩提无所修证,甚至对佛法的基础知见也无所确知,才会不断地求取有漏的世间法,譬如她多年来广作国际化的慈善事业以求取诺贝尔和平奖的光环,追求世间的名利地位而落入五欲等外我所之中,与佛教的法道相违背;她甚至对佛经妄加解说,譬如在《心灵十境》中,望文生义的诠释菩萨十地的理趣与修证,将凡夫境界妄称为初地圣者乃至佛地境界 2。幸有深具道种智的圣位菩萨予以辨正而挽救之:证严法师者,乃是不学无术之人:根本未曾知解佛菩提之般若智慧,乃至参禅破参所须之功夫与知见俱无,未曾破参明心,未证自心如来藏,尚且未入菩萨七住位中,竟敢妄言十地菩萨之修证,暗示大众:自身实已是初地以上之菩萨。复又未曾知解二乘菩提,根本未断我见,未入声闻初果,亦不具大乘别教六住菩萨之功德,而言能知能解佛菩提道之十地境界者,未之有也!故其《心灵十境》书中所言十地境界者,乃是痴人说梦之言,唯得言为梦话尔!(《佛教之危机》,页274-275)
正觉对慈济释证严的批判与辨正,乃站在弘护佛法及救护众生的立场,出于善意的规劝,切愿慈济信众能回归佛教正法;因为众生无始以来的生死轮回,都曾互为亲眷,彼此有恩有缘,真善知识又岂能见彼误导信众,相将入火坑却不予救护?每个人在过往无量劫中,都曾犯下无数罪过、造作无量恶业,乃至五逆十恶、毁谤三宝,而沦堕于三恶道中;证严法师今生有幸而得人身,且发心出家,虽因释印顺的误导而偏离正法,但却有值遇真善知识出兴于世的福德因缘,只要肯信受善知识苦口婆心的劝导,就有改“邪”归“正”的契机:慈济功德会如果想要离开这种将佛教世俗化的破坏佛教的恶业,就必须研求三乘菩提,就必须教导信众:“行善之余也应修学三乘菩提亲证之道,应每日将行善的功德回向亲证三乘菩提。”不应再认同印顺的人间佛教的世俗化邪见,应该教导信众赶快远离印顺的人间佛教的邪思。(《佛教之危机》,页57)
这是善知识至心恳切之言,也是由于感念四重恩而惜众生如赤子,故而为有心学佛的证严法师及慈济信众们的未来无量劫生死,所设想的一条正确的出路。祈愿在佛菩萨慈力护念加持之下,能令证严法师幡然悔悟,回心向道,并引领广大的慈济信众归入三乘菩提的正法中;如此,过去、今生乃至未来无量劫之慈善济贫的福德,才有了胜妙的归宿——不仅仍有世间的福报,还成为修习正法、成就道果的资粮,这才是证严法师对自己、对信众、对社会、对她的师父释印顺,乃至对佛门、对三宝,最正确、最圆满的报恩 3。请释证严赶快回归佛教正道、回归三乘菩提正法,别再误导信众,否则辜负信众的礼拜、崇敬、供养、护持,未来长劫多世的不可爱异熟果报,将来就悔之已晚了。
以下,再从佛教义学的几个方面来辨正慈济“宇宙大觉者”相关思想的不如理、不如法 4。
1、宇宙
【慈济团体多年来举办浴佛节的活动时,是以所谓“宇宙大觉者”的半透明塑胶雕像作为所浴之“佛像”,而此雕像大多数人都能看得出来乃是以证严法师的形像来雕塑的,除了证严法师的身形像貌之外,尚有一个地球的模型,整座雕像就是证严法师一手持钵、一手伸出状似加持摸触地球的模样。依据网络查得的资料:此雕像创作源自慈济花莲静思堂内的讲经堂佛像“佛陀洒净图”。“佛陀洒净图”以 佛陀不舍地球人间,以慈悲与智慧广度众生,为艺术创作核心理念。而立体版的“佛陀洒净图”又称之为“宇宙大觉者”,创作核心理念则是依证严法师的希望:“我们的佛像是能够表达‘人间佛教’理念的‘现代佛陀’。”设计雕塑而成。又“佛陀洒净图”或“宇宙大觉者”的意思则是说:佛陀左手持钵代表智慧,装著智慧法水要洗涤众生的烦恼,右手抚摸地球代表慈悲。末法众生垢重,加速地球被破坏的速度,导致天灾人祸不断,佛陀不忍地球受毁伤,不忍众生受苦难,不断的倒驾慈航来度化人心。疼惜抚摸地球,肤慰众生,洒净地球。】(《从一佛所在世界谈宇宙大觉者》,页8-10)
这样的说法,暗示了这座雕像的那个人,就是不断地“倒驾慈航”来地球人间示现的“佛陀”,而这个“宇宙大觉者”雕像又是以证严法师的身形相貌雕塑而成的,这或许是证严法师自认的,又或是慈济团体刻意让人联想释证严就是“倒驾慈航”示现的“佛陀”,且还是个适应“人间佛教”的“现代佛陀”。因此,慈济持续推行的环保菩提,保护地球等作为,显然也与释证严这位“现代人间佛陀”的“示现”有关。然而,若真要避免地球受毁伤,并不是单从地球外在环境的改善即可,因为器世间是随众生心而变化的,要能“保护地球的环境”,就得从一切生存于这个地球的众生(尤其是人类)心所相应种子的净化来改变,如《维摩诘经》所说“心净则佛土净”5,要从能感应地球这个生存环境的根本来净化,也就是众生心如果清净了,则世界也将随之转变为清净,如此才能真的改善地球环境。然而,任何一个世界都有成、住、坏、空的现象,佛陀不可能不知此理,所以 佛陀若倒驾慈航来地球降生,也不是为了不忍地球受毁伤,或为了疼惜地球,更不是为了洒净地球而降生。况且,这个娑婆世界有超过百亿个以上的人间(地球),佛陀并没有不断倒驾慈航来地球示现的历史记录与因缘,因此“慈济团体”的这种辩解,是牵强附会、一厢情愿的说法。
诸佛乃为了要开、示佛的知见,令众生能悟、入佛的知见 6,以此一大事因缘而降生人间;释迦如来是观察此界众生得度之因缘成熟了,才来此受生,转大法轮,说胜妙法;当化缘圆满就示现大般涅槃,而留下了最重要的三转法轮之“法舍利”,让后世学人于佛法的修证上有所依循与验证;并且在末法时期法灭之前,一个有 佛陀法舍利的小世界中,只须一位地上菩萨来住世教化众生就足够了。因此,释迦世尊不会再三示现受生于同一个小世界中〔编案:事实上也没有哪个小世界的众生会有那么大的福报,能感得佛陀再三地示现降生。〕;况且,这样的示现“生身”入灭,是为了警醒众生“世间无常、四大苦空”,并发起人身难得、佛法难闻的稀有心,而厌离五阴,精进修行 7。因此,慈济“佛陀洒净图”所说,乃是刻意制造的虚言,让人有不当的联想,也是不解佛意的曲怪之说,于法、于理皆说不通。
佛陀有种种神妙功德,可化现无量无边的身相,当然不能以任何一种形像来框定;然而诸佛福德、智慧究竟圆满的功德,却不是任何众生能显现的,也不是任何人以己意所能思惟、议论;且诸佛若示现为三界至尊的佛身,必是具足圆满三十二相八十种好,而传统上以悉达多小太子的身像作为浴佛的圣像,实有其深意,如《太子瑞应本起经》卷上:
到四月八日夜明星出时,化从右胁生,堕地即行七步,举右手住而言:“天上天下,唯我为尊。三界皆苦,何可乐者?”是时天地大动,宫中尽明。梵释神天,皆下于空中侍。四天王接置金机上,以天香汤,浴太子身。8
悉达多太子出生时所说的这个“我”,即是一切众生各自本有的如来藏心;而 释迦如来于菩提树下示现成佛之际又云【一切众生具有如来智慧德相】9,同样是说众生这个“本来、自性、清净、涅槃”的如来藏真我,本自具足一切法的功能差别,与如来地“常、乐、我、净”的无垢识是同一个第八识心体;这是每个众生各自具有而无上尊贵的“真我”,故称“天上天下,唯我独尊”。《华严经》云【心、佛及众生,是三无差别】10,这“心”也就是在说四圣六凡一切有情—不论是见道圣者或是异生凡夫—皆同样具有的如来藏心—第八识—因地又名阿赖耶识,也就是佛地的无垢识。11 佛陀降生人间就是要为众生开、示,令众生悟、入,这个“唯我独尊”的如来藏真心,所以才出兴于世。因此,“我今灌沐诸如来,净智功德庄严聚,愿彼五浊众生类,速证如来净法身”的意义 12,就是随喜赞叹 如来的无量功德庄严,并发愿同证这个诸佛与众生本无差别的如来藏——涅槃妙心、清净法身、真如佛性,实证此心是为入佛道内门之基础而能勤修大乘佛菩提,广作无量无边佛事,教令一切众生“皆发无上菩提心,永出爱河登彼岸”13。然而,不了解这些内涵的众生及“慈济人”,却盲从于敬沐所谓的“宇宙大觉者”,正是不知所以而“拿香跟拜”,如此就名之为——迷信。
再看这座雕像中的宇宙,也只是这个地球;若释证严与慈济人认为所谓的宇宙就是地球,佛法也只在地球有,而且只有人类能修行,也只能在地球行菩萨行,那就符应了释印顺所倡导矮化、俗化、人本化的“人间佛教”及“人菩萨行”的主张,以此“即人成佛”的错误观念来修行,则所成就的也是凡夫外道法的“人间佛陀”。这就是为什么释印顺敢以《看见佛陀在人间》的传记名称来默认自己“成佛”,释证严也踵随其后自立“宇宙大觉者”的雕像来让信众膜拜灌沐,自诩为自觉、觉他的圣者。若此时此世界真的有此二“佛”并世,岂非人类之福?然此二“佛”往昔可曾被诸佛或 释迦如来授记?可曾为众生开示了什么样的佛法?未来他们的“佛法”是如何传承?这些都是成佛必要的前提,若 佛陀开示的经典中无有关于此二“佛”名号等内容的明确记载,则彼二“佛”即是妄自建立并僭称“成佛”。
慈济人或许辩解说:“宇宙大觉者”只在表示释证严如佛陀一样的有智慧、悲悯众生及地球。但是,佛陀的智慧只有诸佛才能与之相等,余如等觉、十地菩萨皆不能及,至于十地以下诸菩萨,以及辟支佛、阿罗汉等就相距更远了 14;何况是未断“我见”的凡夫,那就是作梦也难以想象,又岂可妄自尊大、僭用尊号?且不论慈济人如何辩解,就其以释证严像貌而塑成之“宇宙大觉者”作为浴佛的“佛像”,又说是三节合一的日子(佛诞日、母亲节、慈济日):在人生道上完成人格;人格成,佛格也成。天天是母亲节,要尽孝道;天天是佛诞节,要感恩;天天是慈济日,要精进,懂事、懂理,更重要的是要身体力行。15
依此文所说,释证严将这三个节日合一,又扩大为每天都是,表面上是一种鞭策与提醒——勉励大众每天都在这三节的意义(慈济定义为尽孝、感恩、精进)下生活,而实质上却是让佛陀的尊贵性以及“浴佛节”的殊胜纪念性都被消解、模糊了;而且,若每天都在过节,就等于没有了节日的特殊性及象征性,那也就没有于特定日子施设节日及进行相关活动的必要了,那慈济又何须每年举办所标榜之“三节合一”的活动来灌沐“宇宙大觉者”?再从另一方面来看,这又何尝不是将“佛诞日”世俗化而等视于母亲节及慈济日的作为?其实,慈济人感恩的是那个雕像所代表的释证严;而佛陀教令弟子们浴佛,不只是为了让人感恩,乃是为了让大众藉此培植学佛的福德与善根,目的是为了让众生能出离三界生死之苦,能成为实义菩萨,能弘传佛法,让正法可以久远住世、普遍弘传,如此 佛陀来人间示现八相成道才有殊胜难得的意义。况且,若真的感念佛恩——启发我等法身慧命的出生与成长,则必须所修、所行皆如实依佛之教诲,才能得见“法身”现前,也才有“慧命”可以成长。
至于说“人格成,佛格也成”(人成即佛成)这句话是有问题的,因为“人格”与“佛格”何止天壤之别,岂可等而视之!一般所谓的人格就是人的品格,而人之所以为人,就是有不同于旁生等恶趣有情的特质,所谓“人之异于禽兽者几希”,这微小的差别就在于身为人所应有的心性,也就是儒家所提倡的伦理等德行;然而,成就“人格圆满”的凡夫众生,依然是具足佛法所说的根本烦恼—包括贪、瞋、痴等三毒—而受诸苦恼,唯有佛法才能教导众生如实了知、观察并断除这些我见、我执等各种烦恼而解脱于三界生死,这些道理是远比儒家的思想以及西方的人本心理学都更深刻、更细微的内容!因为这些根本烦恼都含藏在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遇缘现行而随时影响著人们的身口意行,这是不具佛法正知见的一般人无法察觉及对治的,即使是世间圣者亦然;纵然以儒家存心养气或化性起伪之类的功夫,也不能有效观行及断除这些烦恼,顶多只能成就“人格”完美的世间圣者,却无法帮助众生断我见,更遑论成佛。因此,所谓的“人格成”只是生而为人且作人的格完成,这样最多也只能说是“人上人”之世间圣贤,但他的三毒烦恼依旧存在,既断不了“我见”,出不了“三界”,更不必奢谈大乘菩提的解脱功德与实相智慧。然而,“佛格”却是要经历三大无量劫来圆满菩萨道五十二位阶的修行才得以成就的,诸佛都是完全断尽一念无明所含摄的一切粗细烦恼与无始无明上烦恼(烦恼障与所知障/见思二惑与尘沙惑)16,当然不会有贪、瞋、痴的现行与随眠;因此,人格与佛格截然不同,差别极大,岂可妄说在人道上完成人格,就等于成就佛格?其实,四圣六凡这十法界各有其“格”,众生造作了何种善恶业行,就会相应于六道的果报差别,因而有地狱格、饿鬼格、畜生格、人格、天格或修罗格,不可无知地错乱因果而混淆视听。即使以世间法为例来看,也不会说“小学格成,博士格也成”,更何况是差距甚远乃至不可思议的“人格”与“佛格”呢?佛陀圆满具足三十二大人相、八十种随形好、十力、四智圆明、四无所畏、十八不共法等等无量无边功德 17,这是久经如恒河沙数阿僧只劫勤修一切世出世间法乃得成就,岂是世间圣贤一世—纵使其典范能流传百代,亦终归于无常磨灭—的“人”格者所能比拟?
既然释印顺与释证严师徒二人都自称成“佛”了,却不知这两位“现代佛”,可有二千五百多年前 释迦如来之功德及智慧?是否也十号具足?而释印顺这位前“佛”曾否为“宇宙大觉者”释证严这后“佛”授记?彼等之正法、像法、末法各住世多久?几会说法?各度多少弟子?而这些都是必须说明的重点,因为,为下一位绍继佛位的补处菩萨授记,是诸佛的常法,不可能遗漏。但是,观乎慈济及释证严之所行、所说的内容,皆不符应于诸佛应有之身口意行的示现,显然这位“宇宙大觉者”,若不是错会了自己的果证,就是踵随其师窃取“佛”之令名以博取世人之恭敬,并宣示“慈济佛国”的成立;这也让人联想到西藏喇嘛教之众多“活佛”、“法王”以及诸多的“喇嘛佛国”净土〔案:如“乌金净土”、“空行净土”等等〕,都只是虚有其名而无实质的戏论诳言。
又此“人间佛陀”所倡导的“人间佛教”,将广大无边的宇宙限缩于地球,将遍十方三世的佛法局限于地球人间;这样狭隘的见解有两个过失:一者,拨无十方诸佛国土;再者,无有其他世间能有佛法。然而,经论中每云:十方三世一切佛,一佛教化一世界(一个银河系);如《佛说阿弥陀经》数云:【如是等恒河沙数诸佛,各于其国,出广长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说诚实言……。】18 显示了东西南北上下等等十方,都有无量无边诸佛刹土,一一佛世界都各有一佛住持。19 而经中也说:帝释天有“善法堂”,常为天人演说佛法,释迦世尊亦曾于善法堂中为母亲说法 20;况且佛住人间之时,亦常有天人来礼拜 佛陀,或请法、供养、赞佛,处处都可证明确有天人,也必有“天界佛教”。此外,诸佛常为学人开示“施论、戒论、生天之论”等,表示人可以因为修种种善业而生天受乐;世尊的庄严报身目前也仍住于色究竟天宫为诸地菩萨说法,当来下生 弥勒尊佛(一生补处的最后身妙觉菩萨)也在欲界的兜率陀天说法……,这些都说明了此娑婆世界除了地球人间之外也有其他太阳系的人间,还有诸多天界也有佛法得以闻熏修学;更有他方无量无边的佛世界存在,若不信佛语圣教之开示者,是为外道、非佛弟子。若如释印顺与释证严师徒,将佛法限缩在地球人间,等于变相地削去了天道、阿修罗道,若又不信有地狱、饿鬼道,则欲界的六凡业道就已不完整,何况合四圣法界而成的十法界,当然亦不能成立了。彼等师徒这般窄化、浅化了的佛法,甚至不如一神教,一神教至少还相信有天上的父(上帝)与堕落的天使(魔鬼撒旦)等别道有情的存在,其信徒也希望死后可以生天堂享福,也害怕下堕地狱受苦;而慈济的信众们一辈子布施行善,却连生天的希望也不敢有,诚可哀悯。如此,必将使得佛法中方便施设的五乘法只剩下最粗浅的人乘,而天乘、声闻、缘觉、佛乘等法皆被割弃,因此既无三界可解脱,亦无实相可亲证,那也就永不可能有真正的二乘学人及菩萨行者,更无人可以成阿罗汉,遑论能成佛;如是 佛所说的解脱道及佛菩提道将不再被此界人间所知,则彼等所成就的谤佛破法之过失大矣!
2、觉者
什么是觉者?《佛说华手经》卷6〈求法品 第20〉云:
舍利弗!如来慧者,正觉究尽,无有错谬,故名佛慧。是佛智慧,无边无量阿僧只劫求之乃得,故名为觉。舍利弗!何故如来名为觉者?一切众生长寝生死,若过、若没,不能通达,唯有菩萨独能觉悟,故名觉者。又舍利弗!正觉诸法故名觉者。21《大智度论》卷65〈诸波罗蜜品 第44〉说:【佛(秦言觉者、知者),何者是?所谓正知一切法、一切种,故名觉。】22
又《大乘起信论》卷上云:
言觉义者,谓心第一义性离一切妄念相。离一切妄念相故,等虚空界,无所不遍,法界一相,即是一切如来平等法身;依此法身,说一切如来为本觉。以待始觉立为本觉,然始觉时即是本觉,无别觉起。立始觉者,谓依本觉有不觉,依不觉说有始觉。又以觉心源故,名究竟觉;不觉心源故,非究竟觉。23
由上所举经论可知,觉者乃是能够觉知了悟真实法的人(也就是真实义菩萨),或者能正知一切法、具足一切法功能差别的智慧而得究竟的菩萨,则称为佛。真实心第一义的体性,是恒离一切妄念相,如虚空界而无所不遍。是故,五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乃至十法界等一切法,归结根本都只有一相,就是一切如来的平等法身——真实心如来藏,依此法身如来藏心离一切妄念而出生、而建立一切法,故说一切如来为本觉;这是相待于始觉,而立本觉之名。然而,始觉所悟的也是这个本觉,并无别的真实心可觉起。依于自心如来的本觉而说有众生的不觉,由于无始以来的不觉,所以众生第一次悟自本心而说之为始觉。又因诸佛究竟觉悟——完全了知自心本源故,名为究竟觉。因此,所谓觉者,至少是要能亲证诸法实相,能现前观察真实法—如来藏—阿赖耶识法相的人 24,才能称为觉者。
又《瑜伽师地论》卷18 云:世尊依昔示现修习菩萨行时,所有最极难行苦行,非方便摄勇猛精进;又依示现坐菩提座,非方便摄勇猛精进断遍知故,说如是言:“天!汝当知我昔如如虚设劬劳,如是如是我便减劣;如如减劣,如是如是我便止住;如如止住,如是如是又被漂溺;与此相违,应知白品。”此中显示修苦行时,非方便摄勇猛精进,名曰劬劳;行邪方便,善法退失,名为减劣;既知退失诸善法已,息邪方便,说名止住;舍诸苦行,更求余师,遂于嗢达洛迦、阿逻茶等邪所执处随顺观察,故名漂溺。复于后时坐菩提座,弃舍一切非方便摄勇猛精进,所有善法遂得增长;如如善法既增长已,如是如是于诸善法不生知足,不遑止住,于所修断展转寻求胜上微妙;既由如是不知足故,遂不更求余外道师,无师自然修三十七菩提分法,证得无上正等菩提,名大觉者。25
依经论的开示可知,唯佛才能称为大觉者。宇宙中既然有无量佛刹(无量三千大千世界),各佛刹也只能有唯一的大觉者住持佛法,如同此娑婆世界有清净法身 毗卢遮那佛、圆满报身 卢舍那佛、以及千百亿化身 释迦牟尼佛应化示现于各个小世界以度众生;而且十方诸佛之功德皆平等平等,无高下、大小、强弱……之差别,唯应众生之根性、福德而有不同的示现。因此,慈济以“宇宙大觉者”来称呼释证严,即是公开宣称释证严成“佛”了。然而,这位“大觉者”竟然不知意识心是生灭法,不能永存不坏,竟于著作中说“意识(灵魂)却是不灭的”26,不论释证严是无知或为了诱引信众“捐赠器官”,这些话已成就妄说佛法(谤佛、谤法)及欺骗众生的罪业。如此说法亦显示释证严连解脱道初果向的正知见都没有,就不可能断我见,何况是大乘佛菩提道的开悟明心,是堕在意识妄觉的凡夫,却敢自认是“宇宙大觉者”,真不知未来长劫三涂苦果之可怖!
3、诸佛具足十号
学佛人若略有佛法常识,即知佛具足十号,譬如《菩萨善戒经》卷3〈菩提品 第8〉:
如来具足十种名号。……无虚妄故,名为如来;良福田故,名为应供;知法界故,名正遍知;具三明故,名明行足;不来还故,名为善逝;知二世间故,名世间解:一者国土世间、二者众生世间;能调伏众生身心恶故,名无上士调御丈夫;能为众生作眼目故,能令众生正知正法,正义正归,为诸众生广说义故,能坏一切烦恼苦故,能破众生疑网心故,开示诸法甚深义故,一切善法根本故,是故名为天人之师;知善法聚、不善法聚、非善非不善法聚,是名为佛;坏魔波旬故,能得难得如来身故,名婆伽婆。27
经论所开示佛的十号中并没有“宇宙大觉者”这个名号,这不免让人质疑:“宇宙觉者”只是释证严这位“现代佛陀”所自创而独有的称号;而浴佛节时,释证严既以“宇宙大觉者”之称谓来让信众灌沐她的塑像,那就应具足诸佛十号的一切功德,并以此利益一切众生:“若能专念如来十号,佛于彼人常在不灭,亦得当闻诸佛说法,并见彼佛现在四众,增长寿命、无诸疾病。”28 今以此反问慈济人:“您忆念这‘宇宙大觉者’,可有如是功德之显现?”次问慈济人:可曾听闻此“大觉者”说过与诸佛平等之法?例如,诸佛皆说:命终时意识将灭,五阴六识皆去不到未来世,只有业异熟果报等著众生去承受 29。慈济人是该信受 释迦世尊所说的“意识有生有灭”,或信受证严所说“意识却是不灭的”呢?从佛经的开示及有情生命现象的事实来说,人往生后此生的意识就永远断灭了,而重新投胎后藉缘再出生的五阴,已是全新的色身与意识(包括前五识),所以后世的意识不记得前世事,这就是所谓的“隔阴之迷”。今生的意识是藉由全新的色阴果报身而出生,不曾参与前世的任何事,也不能投生到下一世,所以一般人都不了知过去世的生老病死、喜怒哀乐。意识若是不灭的,将如何解释隔阴之迷?释印顺云:“既受胎阴……从迷入迷者多”,也许这就是隔阴之迷的一种解说吧!……阴是五阴——五蕴。我们的身心自体,佛分别为五阴:色阴、受阴、想阴、行阴、识阴;众生在生死中,只是这五阴的和合相续,没有是常是乐的自我。这一生的身心自体是前阴,下一生的身心自体是后阴,前阴与后阴,生死相续而不相同,所以说隔阴。30
释印顺对“隔阴之迷”的理解,大致上依文解义似乎也无大错,可既然前阴与后阴不相同,那是谁在生死的现象中相续?当然是不生不死的根本识,也就是第八识如来藏。然而释印顺否定了贯通三世的第七识与第八识存在,则前后世的五阴身心要如何生死相续现起?后世五阴又岂能自生乃至无因而生?而且意识心为识阴所摄,既然“没有是常是乐的自我”,其自意妄想“意识细心不灭”的主张显然不能成立。
况且,如果“意识细心”能前后世相续,又哪有“隔阴之迷”的现象?释印顺是要认同“孟婆汤”的神话吗?显然释印顺始终不曾察觉他的这些说法是自相矛盾的!所谓的“隔阴之迷”就是因为前后世的五阴—包括一切粗细意识—是不同的,而有贯通三世能生五阴的第八识存在,因此才有前世五阴造业、后世五阴受果(异作异受)的生死相续。所以,此世的意识于往生后是永远断灭的,因而有隔阴之迷;若有宿命通(报得或修得),例如三明六通之大阿罗汉,虽能知过去生种种事(于过去多世或少世无隔阴之迷),若回心大乘再次受生于人间,仍不免隔阴之迷,须是三地满心以上发起三昧乐意生身的菩萨才能永离胎昧 31。
由此亦可证明,有情必具有贯通三世而能含藏一切法种的心识存在。然而,释证严却同样不懂圣教所说,也来自创新解:心识灵魂舍此投彼,从“此”到“彼”的过程就是“阴”。“此生此世也会有‘隔阴之迷’——如记忆会随著时间淡化、消失;也有人以清净心发善念,但之后受外境引诱,心灵愈益迷茫、不断造业,终至迷失在欲海之中。这都是‘迷’,障蔽了清明的智慧。”32我们有隔阴之迷,活生生的现在,都由不得自己,何况舍此身,灵魂脱体时,这念的无明一动,无明缘行、行缘识,那个行,他就跟著它走去,灵魂很笨,在八识,这八识里还是很糊涂的识,不管你做好的,做不好的,都藏在这第八识,第八识叫做藏识,第八识就是什么东西堆积最多,要倒出去的时候,就是堆积最多的它会先出去,这由不得自己。33
(1)从“此”到“彼”的过程就是“阴”——也就是“心识灵魂”去投胎后,到来世出生的整个过程就是“阴”。虽然说这个过程也是“阴”,但“过程”却只是“行阴”,而非“隔阴之迷”所说的“五阴”,可见她是不知此“阴”是指五阴(蕴),而以为是阴暗、无知之义,所以才说:“此生此世也会有‘隔阴之迷’——如记忆会随著时间淡化、消失……。”如此解释,也就证明了她认为这过程是暗无觉知的,也就是她以为意识于此时仅是失去记忆的暗无觉知,并不是不存在了,所以她才说“意识却是不灭的”。释证严所说的舍此投彼的“心识灵魂”指的就是现在能觉知的意识,也就是她所说“却是不灭的意识”。但是,佛陀的圣教都说意识在入胎时随著中阴消灭就完全灭了,她后来又改口说“灵魂很笨,在八识,这八识里还是很糊涂的识”,显然她是妄想著失去记忆暗无觉知的意识,就是可以入胎的第八识,但她这种种说法都是错误的。再说“灵魂”乃是民间信仰及外道(包括藏密)所说的生命之实体,但那大都是对中阴身的误认;虽然释证严也说到第八识,却无知于第八识真心的体性,甚至不知第八识这个“名相”的内容是什么?不知佛法所说的“三界唯心,万法唯识”之第八识,并不是世俗所说的灵魂或中阴身!34 释证严无知地将民间信仰与佛法名相乱凑,既不符于事实,也悖离了佛法。
(2)此生此世也有“隔阴之迷”——这样的说法更显示释证严因为不知阴是五阴,所以衍生出第二层、第三层乃至无量的误解,才会认为说:同在此生亦有隔阴之迷,如记忆的淡化、消失,或善念的退转、迷失。然而这都只是今生同一个五阴的问题,前后的“记忆”与“善念”虽有变化,却仍在同一期寿命、同一个五阴身之内,并非生死之“隔阴(隔世)”,释证严的这种说法,完全是错解文义的虚妄联想。依佛法的正知见来看,所谓隔阴之迷主要是指:此世识阴非即来世识阴,故云隔阴;由隔阴故有胎昧,不复能忆前世事,故名隔阴之迷。35
《杂阿含经》卷9 开示:【眼因缘色,眼识生。所以者何?若眼识生,一切眼、色因缘故。耳声因缘、鼻香因缘、舌味因缘、意法因缘意识生,所以者何?诸所有意识,彼一切皆意、法因缘生故。是名比丘!眼识因缘生,乃至意识因缘生。】36 也就是说,识阴六识都要藉根尘相触为缘才能由根本因第八识如来藏出生;当人类的五色根(眼耳鼻舌身)因死亡或损坏而不堪用了,六尘相分不能再生起了,则“识阴”也随之不能现起而消灭了。识阴乃随众生的根身而有,也就是要有“眼等五色根与五尘相触”,还必须有“意根触法尘”才能由第八识如来藏流注识阴的种子而出生,因此,识阴是“依他起性”的,不能自在、常住。此世的色身毁坏之后,识阴六识因为五色根已不能运作而必然消失,这一世的五阴身就死亡了;重新投胎、再世为人之后,新的色阴已与前世非一,识阴也就随之不同,是故必不能忆知过去生的一切内容,这就是佛法所说的“隔阴之迷”37,所以释证严说“同一世中也会有隔阴之迷”实在是荒谬绝伦的说法。由此亦可知,意识在正死位及其他四种无心位(眠熟、闷绝、无想定、灭尽定)是必定断灭 38 的,释证严于此全无所知而乱说“意识却是不灭的”,岂可自称为“宇宙大觉者”? (待续)
-------------------------------------------------------
 
注1 释印顺的人间佛教与佛菩提道的差异,请详见 平实导师著,《人间佛教》,正智出版社,2014 年3 月,书中的详尽开示。
注2 详释证严著《心灵十境》对菩萨十地境界的描述。
注3 关于正觉同修会针对证严法师的法义辨正与善言规劝,详细内容可参阅:平实导师著,《随缘》,佛教正觉同修会,书中论述。及游正光老师著,《真假外道》〈第二章:将佛法世俗化、浅化的证严法师〉,正智出版社,2009 年2 月。
注4 以下论述节录及改写自高正龄老师著,《从一佛所在世界谈宇宙大觉者》,佛教正觉同修会,2015 年8 月。
注5《维摩诘所说经》卷上〈佛国品 第1〉:“如是!宝积!菩萨随其直心则能发行,随其发行则得深心,随其深心则意调伏,随意调伏则如说行,随如说行则能回向,随其回向则有方便,随其方便则成就众生,随成就众生则佛土净,随佛土净则说法净,随说法净则智慧净,随智慧净则其心净,随其心净则一切功德净。是故宝积!若菩萨欲得净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则佛土净。”《大正藏》册14,页538,中26-下5。
注6《妙法莲华经》卷1〈方便品 第2〉云:“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舍利弗!云何名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诸佛世尊,欲令众生开佛知见,使得清净故出现于世;欲示众生佛之知见故,出现于世;欲令众生悟佛知见故,出现于世;欲令众生入佛知见道故,出现于世。舍利弗!是为诸佛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大正藏》册9,页7,上21-28。
注7《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4〈厌舍品 第3〉:“诸佛出现起悲愍,欲令众生厌世间,汝今已获难得身,当勤精进勿放逸。”《大正藏》册3,页307,下5-6。
注8《大正藏》册3,页473,下1-3。
注9《大慧普觉禅师语录》卷16,《大正藏》册47,页878,中20-21。
注10《大正藏》册9,页465,下29。
注11 正觉教团法界弘法,正文老师演述,《三乘菩提之学佛释疑》(三)第37集,〈佛教说众生平等,佛与众生有无差别?〉(上)http://video.enlighten.org.tw/zh-TW/a/a11/2443-a11_037
又佛教正觉同修会,台南共修处法义组著,《假如来藏》:“若论本来自性清净法身,乃‘心、佛、众生,三无差别’,故说不可说异。然而若论如来功德法身,佛与众生何止相差十万八千里?故曰不可说一 ,如此方是‘不可说一、不可说异’之真正义理。”佛教正觉同修会(台北),2006 年8 月初版二刷,页153。
注12《浴佛功德经》:“我今灌沐诸如来,净智功德庄严聚,愿彼五浊众生类,速证如来净法身;戒定慧解知见香,遍十方刹常芬馥,愿此香烟亦如是,无量无边作佛事;亦愿三涂苦轮息,悉令除热得清凉,皆发无上菩提心,永出爱河登彼岸。”《大正藏》册16,页800,下1-5。
注13《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卷1:“众生悉有如来藏,三宝于是现世间;一切有情入佛智,以性清净无别故。佛与众生性不异,凡夫见异圣无差;一切众生本清净,三世如来同演说。其性垢净本无二,众生与佛无差别;空遍十方无分别,心性平等亦复然。……当知第一法宝即是摩诃般若解脱法身。复次,慈氏!应知第二法宝者,谓即戒、定、智慧诸妙功德,所谓三十七菩提分法,……以修此法而能证彼清净法身,当知此即第二法宝。”《大正藏》册8,页868,上7-中24。菩萨证悟此根本心如来藏后,于一切时中,皆能现前观见此无我之清净法身恒常显现其真实而如如的体性,因此能有中道的观行,而发起般若波罗蜜多——诸法实相的智慧。
注14《无量义经》〈说法品 第2〉:“善男子!是则诸佛不可思议甚深境界,非二乘所知,亦非十住菩萨所及,唯佛与佛乃能究了。”《大正藏》册9,页386,下7-8。《法华经》〈方便品 第2〉:“唯佛与佛,乃能究尽诸法实相。”《大正藏》册9,页5,下10-11。《佛说无量寿经》卷下:“如来智慧海,深广无涯底,二乘非所测,唯佛独明了。”《大正藏》册12,页273,中7-8。
注15 慈济全球信息网:http://www.tzuchi.org.tw/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view=article&id=586%3A2009-05-08-04-03-26&catid=81%3Atzuchi-about&Itemid=198&lang=zh,撷取日期:2014/8/7。
注16 正觉教团法界弘法,正源老师演述,《三乘菩提概说》第104 集,〈二种无明的究竟断尽〉http://video.enlighten.org.tw/zhTW/a/a06/1703-a06_104
注17《梵摩渝经》:“四无所畏、八声、十力、十八不共法、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不足一事者亦非佛矣。吾今以具,无一不足,故号为佛。”《大正藏》册1,页885,中17-19。
注18《大正藏》册12,页347,中20-22。
注19 编案:每个银河系只会有一尊佛住世,下一尊佛的降生必定是前佛的正法、像法、末法都已过去,佛陀的法舍利已经灭没久远之后了;而更多的时劫是无佛出世的,所以能值遇诸佛或生于像法乃至末法,仍有佛陀正法住世的时劫,是极为稀有难得的,并且需要有广大的福德因缘才能相应乃至亲证。
注20《大唐西域记》卷4:“昔如来起自胜林,上升天宫,居善法堂,为母说法。”
注21《大正藏》册16,页172,上6-11。
注22《大正藏》册25,页521,下25-26。
注23《大正藏》册32,页585,上7-14。
注24 此中深妙殊胜之义理,请参阅 平实导师著,《起信论讲记》第一辑,正智出版社,2014 年2 月。
注25《大正藏》册30,页378,上13-中1。
注26《生死皆自在》页111:“对佛家来说,躯体虽然终归败坏,意识(灵魂)却是不灭的,我们实在不必害怕死亡。”慈济文化出版社,2007.5初版36 刷。
注27《大正藏》册30,页976,上23-中7。
注28《文殊师利问经》卷下,《大正藏》册14,页506,下15-17。
注29《佛说大乘流转诸有经》:“至命终时意识将灭,所作之业皆悉现前。譬如男子从睡觉已,忆彼梦中所见美女影像皆现如是。大王!前识灭已,后识生时,或生人中,或生天上,或堕傍生、饿鬼、地狱。大王!后识生时,无间生起;彼同类心,相续流转,分明领受所感异熟。大王!曾无有法,能从此世转至后世,然有死生业果可得。”《大正藏》册14,页950,上20-27。
注30 释印顺著,《华雨集》第四册〈中国佛教琐谈:隔阴之迷〉,正闻出版社(新竹),1993 年4 月初版,页182。
注31 学人若想深入了解“胎昧”及“隔阴之迷”的问题,可请阅 平实导师著,《宗通与说通》,正智出版社,2011 年5 月。
注32 释证严上人开示于2012 年3 月16 日,《慈济月刊》545 期,〈释证严上人衲履足迹〉http://www.tzuchi.org.tw/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view=article&id=9139%3A2012-07-04-02-13-38&catid=63%3Amaster-footprint&Itemid=349&lang=zh
注33 衲履足迹--20131102 恒持诸善法?长养诸善根
http://neptuner.666forum.tw/t7196-topichttp://www.daai.tv/daai-web/master/content.php?id=36549
注34 学人若想深入了知“灵魂”以及“轮回的主体——第八识如来藏”的差异及关系等等问题,可在正觉官网
http://video.enlighten.org.tw/zh-TW/a/a07/1863-a07_122,收看由正礼老师所宣讲的:《三乘菩提之学佛释疑(一)》第122 集,〈佛教相信灵魂的实在吗?〉有详实的开示。
注35 平实导师著,《宗门正道》,正智出版社,2012 年8 月。
注36《大正藏》册2,页57,下18-22。
注37 真心新闻网:探讨达赖十四世关于转世认证的公开声明-第四则:轮回的真相与隔阴之迷http://www.enlighten.org.tw/trueheart/409
注38“意识于五位中必灭,谓于眠熟时、闷绝时、正死时、无想定时、灭尽定时。……是故意识非是常住不坏之法。”平实导师著,《狂密与真密》第一辑,正智出版社,2013 年8 月。
本文标签: 本文关键字:
推荐文章
讲座文稿
愿所有功德回向:

自归依佛,当愿众生,体解大道,发无上心;自归依法,当愿众生,深入经藏,智慧如海;自归依僧,当愿众生,统理大众,一切无碍。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所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Copyright © 2015-2018 如来藏 www.rulaizang.cn 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150208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