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手机版 | 如来藏网:倡导正知正见正修正行的学佛门户网站

热搜: 涅槃  三乘菩提  菩提  悟道  公案  十信

当前位置:如来藏网>电子报>正觉电子报>第130期>

救护佛子向正道(连载66)---- 游宗明老师

[第130期]  发表时间: 2018-08-26 00:35 点击: [放大字体正常缩小] 关闭
论释印顺说“菩萨”是后起的名词
 
释印顺在《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 1书中说:【经近代的研究,“菩萨”这个名词,显然是后起的。……在西元前二世纪,对于成佛以前的释尊,没有称之为菩萨……这一名称,约成立于西元前二00年前后。(第 125~130页)】释印顺为何要妄说在西元前二世纪,对于成佛以前的 释尊,没有称之为菩萨?以及他为何要主张说菩萨是后来才有的名词?首先,来看看他在《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自序中所说:
从“佛法”而发展到“大乘佛法”,主要的动力,是“佛涅槃以后,佛弟子对佛的永恒怀念”。佛弟子对佛的信敬与怀念,……在意识上,从真诚的仰信中,传出了释尊过去生中的大行——“譬喻”与“本生”,出世成佛说法的“因缘”。希有的佛功德,慈悲的菩萨大行,是部派佛教所共传共信的。这些传说,与现实人间的佛——释尊,有些不协调,因而引出了理想的佛陀观,……从怀念佛而来的十方佛(菩萨),净土,菩萨大行,充满了信仰与理想的特性,成为大乘法门所不可缺的内容。(第 3~4页)
由释印顺的这段论述来看,很显然地,他认为佛法的内涵其实只有解脱道,大乘佛法是从“佛涅槃以后,佛弟子对佛的永恒怀念”而—发展—出来的;所谓“希有的佛功德,慈悲的菩萨大行”都只是源于对 佛“真诚仰信”的“传说”,因此“菩萨”的名称正是伴随著大乘佛法而建立的,也就是说,释印顺他是否定经典中佛陀往昔行菩萨道的本生故事之实有,并且要推翻佛世时就有“菩萨”存在的事实,这都是他企图要建立“大乘非佛说”而施设的谬论,因为如果没有菩萨的真实存在,就等于没有成佛的大乘法道,如此一来,
“佛”这个称号就变成只是名言施设而已,其实质与二乘极果的阿罗汉就没有不同,因此只要修学小乘解脱道成就了阿罗汉果,就是学佛完毕了!这样一来,什么大乘的明心开悟、眼见佛性、破牢关等等,乃至菩萨修行五十二位阶,都只是后世佛弟子创造出来的,当然也就可以不必要修学与理会了。而且这样的主张,在释印顺的书中随处可见。譬如,他在《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中又说:
在佛陀遗体、遗物、遗迹的崇奉中,佛的崇高伟大,被强力的宣扬起来。佛与弟子间的差别,也被深深的发觉出来。发现‘阿含经’中,佛以求成“无上菩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anuttara-samyak-sa?bodhi为目的;与声闻弟子们以涅槃为理想,似乎有些不同。……佛与声闻弟子所证的正法,是没有差别的。(第 129页)
若照释印顺的说法,因为佛与声闻弟子的差别是被传说所创造宣扬出来的,所以阿罗汉所证其实等同于佛,小乘与大乘其实只有自利与利他的差别,就如同他在《佛在人间》书中说的:【在佛法中,声闻乘重在断烦恼,了生死,著重于自己身心的调治,称为自利。……大乘道……只是著重利他……所以凡不为自己著想,存著利他的悲心,而作有利众生的事,就是实践菩萨行,趣向佛果了。】 2 因此,更有阿谀谄媚之言词将释印顺的传记以“看见佛陀在人间”为副书名,来讨他欢心博其关爱;而释印顺以一个我见具在的凡夫身,竟然也大喇喇毫不客气地接受了!然而,佛教的成佛是这样子的吗?
今时有部分佛教界的四众弟子之所以会有把证阿罗汉果当作是成佛的这种邪见,大多就是受到释印顺这种错误思想的误导。然而,一切证得解脱道极果的阿罗汉,都知道自己与佛的殊胜功德完全无法相提并论,因此佛世时的诸多阿罗汉都对佛无比恭敬,更没有那一位真正的阿罗汉敢在佛示现入灭后宣称自己成佛,换句话说,会把证阿罗汉当作成佛的人一定是没有实证解脱果的无明凡夫。
凡是有基本佛法正知见的学人都应当知道,解脱道的实证即使是最钝根的初果人,也只要七次的人天往返即可取证阿罗汉果而出离三界生死,若是精进的利根人更是一世即可成办,这与菩萨要历经三大阿僧祗劫之五十二位阶成佛之道的修行,才能渐次具足圆满佛菩提道成就究竟佛果,二者在修行所需的时劫上就有著显著的差异;而且解脱道与佛菩提道的实证内涵浅深狭广之差距悬殊,解脱道行者只要在信受佛说有涅槃本际真实不灭的前提下,观修蕴处界虚妄、苦、空、无常、无我,确实断除三缚结成初果,再进断五下分结及五上分结即可取证阿罗汉果。阿罗汉已经把意识、意根的分别我执、俱生我执的现行全部断尽,所以舍寿时能够不再出生后有而入无余涅槃;然而菩萨不仅在入地前亦必须证得阿罗汉果,于舍寿时有能力入无余涅槃而不入,并且菩萨在第七住位时开悟明心即已实证阿罗汉所不知不证的涅槃本际——第八识如来藏,更要在悟后依于般若总相智,进修别相智、道种智乃至究竟圆满一切种智,还得要百劫修相好,具足成佛所需的无量无边不可思议之广大福德,如是定慧、福德具足圆满才能成佛。
这些依于实证真如方能渐次增长的胜妙智慧,都不是二乘圣者所能少分了知的,而且菩萨在入地后已经开始分分断除阿罗汉所不能断的习气种子随眠,更在生生世世自利利他的菩萨行中,因为广度众生而成就了种种璎珞庄严,乃至地地转进而究竟断除二障,成就福德与智慧究竟圆满的佛果,这些菩萨道所修、所证的内涵,都不是心量狭小的声闻人所能思能议的。有正知正见的佛弟子都知道,佛陀当然具足阿罗汉、辟支佛之所证,所以必然具备阿罗汉乃至辟支佛的称号,但阿罗汉、辟支佛却不能僭越而妄称为佛,因此绝对不会相信“阿罗汉等同于佛”这样的荒谬说法!既然阿罗汉不等于佛,而且现见有已经成佛的释迦如来,那当然就有成佛之前的释迦菩萨,所以“菩萨”当然不会是后起的名词。而且,即使是声闻人所结集的四阿含诸经中都记载了许多世尊往昔的本生故事,这些迥异于解脱道修证的菩萨道经历,就是 世尊成佛之前的修行过程。况且“菩萨”一词在阿含诸经中更是经常出现,怎么可以说“在西元前二世纪,对于成佛以前的释尊,没有称之为菩萨”?未成佛前的菩萨道行者,若不称为“菩萨”,那么要称为什么?而且释印顺竟然说这些由声闻弟子所结集的“本生”或“譬喻”的阿含部经典,同样也只是后世的“传说”,这正充分显示出了释印顺他只迷信自己,因为他连自己所定义为“原始佛法”的四阿含诸经,其实也是存疑而不完全信受的,这样言语颠倒且于十信位尚未满足者,徒然具有声闻僧的表相,实际上连称为佛弟子都还不够资格,迷信自己的世智聪辩而广造邪说谬论,因此成就未来多生多劫的三途苦果,实在令人叹息!
菩萨之称谓是佛教对已发成佛大愿之佛菩提道修行者的通称,《佛地经论》卷 2云:【又缘菩提萨埵为境故名菩萨,具足自利利他大愿,求大菩提利有情故。又萨埵者是勇猛义,精进勇猛求大菩提故名菩萨,此通诸位。】 3 也就是说,从初发心的凡夫菩萨到等觉、妙觉菩萨,成佛前五十二个位阶的修行者都是菩萨名之所含摄。佛世时的 文殊菩萨、普贤菩萨、观音菩萨、维摩诘菩萨、弥勒菩萨等等,这些佛经中所记载的诸大菩萨,所在多有,都是真实存在的,并非佛灭度后才有,而且关于这些大菩萨的记载,也并不是只在第二、三转法轮的大乘经典才会出现,而是在初转法轮的阿含诸经中就有了,譬如《增一阿含经》卷 44有记载 弥勒菩萨被授记成佛的事:【尔时,弥勒菩萨于兜率天,观察父母不老、不少,便降神下应,从右胁生;如我今日右胁生无异,弥勒菩萨亦复如是。兜率诸天各各唱令:“弥勒菩萨以降神生。”】 4 又譬如阿含部的《央掘魔罗经》中,不仅记录了 文殊师利法王子与央掘魔罗的对话,并且在卷 4中更明确提到菩萨的圣号:【尔时,世尊说是经已,诸天、龙、神、声闻、菩萨及波斯匿王一切众会,皆慕央掘魔罗行及文殊师利菩萨行,愿生彼国,皆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踊跃欢喜。】 5而且,就像诸佛具足十号,菩萨也因为具有别别功德而拥有不同称号,譬如:尊者(因为菩萨也实证解脱果故)、大士(因为菩萨具诸多伟大功德力又多现在家相故)、法王子(菩萨是如来法王之子,可以绍隆佛种、续佛慧命故),所以经中的记载有时候是以这些不同称号来尊称诸大菩萨的,其中“大士”与“法王子”的称号是不共二乘阿罗汉的,而阿含诸经中这些名相也屡见不鲜(为免繁琐故不一一列举,读者自行查阅即知),现见初转法轮时期就有诸大菩萨与会,并且佛陀于当时也已经有菩萨法的提示,这绝对是无庸置疑的。
然而主张“大乘非佛说”的人,就连阿含诸经中有关于菩萨的记载都故意忽视甚至否定,当然他绝对不愿承认真实有 观世音菩萨的存在,就算今天正觉同修会中明明已经供奉了一颗观世音菩萨的血舍利,事实俱在他们也会毁谤说那是玻璃假造的。不但观世音菩萨的血舍利可以证明,确实有这一位大菩萨曾经以人身来这个地球示现,在人间辅佐 释迦世尊广度众生;而且古今观世音菩萨化现救护众生的事迹,更是不胜枚举,经典中更不乏观世音菩萨开示之记载而留存下来成为“法舍利”。这一颗观世音菩萨的血舍利的存在,正好可以佐证经中的记载,并破斥释印顺等人认为佛世时没有
“菩萨”的说法,证明 观世音菩萨不是佛陀涅槃之后才出现的,而是佛陀应世时就确实存在了。观世音菩萨的血舍利在正觉供奉著,对于以护持平实导师弘扬如来藏正法、共同荷担复兴佛教大业为己任的菩萨们来说,无疑是一种很大的鼓舞与支持。同时更证明佛及诸大菩萨示现入灭后,绝对不是如同阿罗汉般灰身泯智的一切都灰飞烟灭,虽然你已看不到释迦佛的应身,但释迦佛的庄严报身卢舍那佛尚在色究竟天为诸地菩萨说法,而释迦佛的自受用身,也就是法身毘卢遮那佛也是真实存在而永不坏灭的;诸大菩萨亦复如是,常住世间度化有情无有穷尽。
《佛说大般泥洹经》卷 3云:【复于阎浮提现般泥洹而不毕竟入于泥洹,众生皆谓如来永灭,而今如来法身常住,非变易法、非磨灭法,诸佛常住示现泥洹。】 6 经中如此明白的开示,释印顺却公然主张世尊已经“灰飞烟灭”,分明是不信受佛语真实的增上慢者,这样的人所说的“佛法”,有智者岂会相信。无智者信受释印顺的说法,而认为佛世时没有“菩萨”这名词,所以也就认为佛世时没有 观世音菩萨存在,当然就不会接受有菩萨留下来的舍利子,但是对佛菩萨有清净信的佛弟子们,就能从这颗观世音菩萨的血舍利来再次证明,经典中关于佛世时确实有 观世音菩萨示现于人间的记载真实不虚;佛世时这些大菩萨的存在都是真的,不是虚妄想像出来的,而正觉讲堂正是因为传承弘扬著世尊的法舍利,才能感得世尊骨舍利及观世音菩萨血舍利等的到来。而那些主张大乘非佛说的人,不承认有观世音菩萨,也不相信有阿弥陀佛,所以释印顺在《净土与禅》书中说:【阿弥陀佛……说得明白些,这实在就是太阳崇拜的净化,摄取太阳崇拜的思想,于一切——无量佛中,引出无量光的佛名。】 7 这是很严重的谤真实佛、谤了义法、谤菩萨僧(诽谤宣扬如来正法的善知识),不管出家或在家的佛弟子乃至外道,毁谤三宝都是极严重的恶行,未来多生多劫都将承受极不可爱三途果报,绝对不可以等闲视之。
“菩萨”这两个字是 bodhisattva的中文音译,意思是:于佛菩提道上勇猛精进勤求证得究竟佛果的过程中,依于大愿自利利他、自觉觉他的大心有情;而菩萨的真实义更是贯穿整个成佛之道的修学过程。所以若能信受佛语,则既然有释迦牟尼佛以及十方世界诸佛的真实存在,当然菩萨也绝对是真实存在的;也就是说,没有经历菩萨道五十二位阶的修行,就没有成佛的可能。佛陀在世的时候,依于此娑婆世界五浊众生的根性,先教导二乘菩提,待众多弟子已确实能够取证解脱果,大众对佛已具足信心后,才深入教导大乘佛菩提,表面上菩萨好像只有修学大乘法,然而事实上大乘法的修证必定含摄解脱道,二乘法必须依于大乘法才能存在,也就是解脱道的内涵原本就只是大乘佛菩提道的一小部分;所以说,其实佛陀初转法轮时所开示的二乘法,就是为了让弟子四众接下来能够渐次修学菩萨法的前方便,因此说佛陀一开始教导的就是大乘菩萨法——成佛之道,只是依于众生根性的需要,先以解脱道方便摄受众生进入佛法中,二转、三转法轮时期,诸多声闻人回小向大就都成为菩萨了,释印顺等人又怎么可以如此睁眼说瞎话,毁谤说“菩萨”是后来才有的名词!
佛来人间示现的目的,就是要教导众生成佛之道,但是菩萨从初发菩提心修行大乘法到成佛的时间要三大阿僧祗劫,可说是非常、非常、非常的久远,心量狭小的人就会害怕这三大无量数劫的生死苦,所以佛陀先方便为说二乘菩提,让弟子四众先修学解脱道、取证解脱果,有了出离于三界生死轮回的能力,于佛法有信心、对生死苦不再害怕之后,再为大众开示唯一佛乘的道理,让大众发起爱乐欢喜佛菩提之心,于是愿意回小向大修学菩萨道,直至究竟圆满成就佛果。十方三世诸有情之根性、因缘千差万别,所以有些菩萨是先修声闻解脱道,而后回小向大进求佛菩提果,声闻解脱道虽然是佛陀所方便施设的小乘法,然而其内涵却也是每位菩萨所必修的。那些只愿意闻熏、修学声闻解脱道小乘法的人,都是心量狭小的定性声闻人;乃至是错会解脱道之增上慢愚痴凡夫,才会去反对菩萨的大乘法。可是,菩萨绝对不会否定小乘解脱道的声闻法,因为每一位真正的菩萨都知道,解脱道只是佛菩提道中一小部分的内涵,修学大乘法就函盖小乘法所修学的解脱道,这些都是菩萨所要学习与亲证的,这样才能具足圆满成佛之道。
菩萨是不可以被否认的,因为十方世界有无量无数诸佛已经走过了这菩萨五十二阶位的成佛之道,也有更多正行于菩萨道或即将要走上成佛之道的菩萨存在;菩萨就是觉有情,而且一切世间诸佛菩萨最有情了。为什么?因为诸佛已究竟圆满了定、慧、福德,一切诸佛之所行纯粹只是为了利益众生,对诸佛自己已无功用,但一切诸佛却仍然常住世间度化有缘众生无有止尽;而菩萨不但自己想要成就佛道,也想要帮助一切众生都能成就佛道,这分情是纯一清净的大慈大悲之至情,是惊天地撼鬼神的,是令人赞叹顶礼的!既然有佛道可成,怎么可以说没有菩萨这个名称?就算初发心刚信佛的小菩萨,也是一个尊贵种性的菩萨,至于等觉、妙觉菩萨当然不仅是极为尊贵而且稀有难得,更是所有佛弟子都该至诚一心归命礼敬、尊重赞叹的。
声闻人所集结的阿含诸经,对菩萨的记载也到处可见,如 世尊说祂还没有成佛的时候,就是当菩萨。
《增壹阿含经》卷 14:
世尊告曰︰“昔我未成道时,曾为菩萨,有鸽投我,我尚不惜身命,救彼鸽厄。”8
《长阿含经》卷 1:
佛告诸比丘︰“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吾当为汝分别解说。比丘当知,诸佛常法,毗婆尸菩萨从兜率天降神母胎,从右脇入,正念不乱。当于尔时,地为震动,放大光明,普照世界,日月所不及处皆蒙大明,幽冥众生各相睹见,知其所趣。时,此光明复照魔宫,诸天、释、梵、沙门、婆罗门及余众生普蒙大明,诸天光明自然不现。”9
《长阿含经》卷 2:
复次,阿难!若始菩萨从兜率天降神母胎,专念不乱,地为大动,是为三也。复次,阿难!菩萨始出母胎,从右脇生,专念不乱,则普地动,是为四也。复次,阿难!菩萨初成无上正觉,当于此时,地大震动,是为五也。10
《长阿含经》卷 5:
童子告曰︰“汝乐闻者,谛听!谛受!当为汝说。”告诸天曰︰“如来往昔为菩萨时,在所生处聪明多智。”11
《七佛经》:
彼菩萨摩诃萨从兜率天下降阎浮,入母胎时,部摩夜叉高声唱言︰“此大菩萨、大威德、大丈夫,舍天人身及阿修罗身,处彼母胎而受人身。”如是四天王天、忉利天、夜摩天乃至梵辅等天,闻此唱言“菩萨降神处母胎中”,皆悉来集。12
《杂阿含经》卷 23:
时,王闻神所说,欢喜施十万两珍宝而去。又将王入城里,语言︰“此处菩萨现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庄严其体紫磨金色。”时,王向此处作礼,兴种种供养。……又示︰“此处菩萨学堂,此处学乘象,此处学乘马、乘车、弓弩,如是学一切伎术处。此处是菩萨治身,此处菩萨六万夫人游戏处,此处菩萨见老、病、死人;此处菩萨坐阎浮提树下,坐禅得离欲,树影不离身,父王向其作礼。此处菩萨将百千天神出城而去,此处菩萨脱璎珞,与车匿遣马还国。”13
《增壹阿含经》卷 15:
世尊告曰︰“如来在世间,应行五事。云何为五?一者、当转法轮,二者、当与父说法,三者、当与母说法,四者、当导凡夫人立菩萨行,五者、当授菩萨别。是谓迦叶!如来出世当行此五法。”14
《增壹阿含经》卷 19:
尔时,弥勒菩萨至如来所,头面礼足,在一面坐。尔时,弥勒菩萨白世尊言︰“菩萨摩诃萨成就几法而行檀波罗蜜、具足六波罗蜜,疾成无上正真之道?”佛告弥勒︰“若菩萨摩诃萨行四法本,具足六波罗蜜,疾成无上正真等正觉。云何为四?于是菩萨惠施佛、辟支佛,下及凡人,皆悉平均不选择人,恒作斯念︰‘一切由食而存,无食则丧。’是谓菩萨成就此初法,具足六度。……复次,弥勒!菩萨布施之时,普及一切,不自为己,使成无上正真之道,是谓成就此三法,具足六度。……若菩萨摩诃萨行此四法,疾成无上正真等正觉。是故,弥勒!若菩萨摩诃萨欲施之时,当发此誓愿,具足诸行。如是,弥勒!当作是学。”15
由上所略举几段经文可知,阿含诸经中不但经常出现“菩萨”之名,而且很明显的,经中佛所开示的菩萨之所修、所行、所证的内涵均迥异于解脱道;也就是说,世尊在初转法轮时期不仅已经隐覆密意开示有涅槃本际的存在,而且也常常为四众弟子讲述佛往昔行菩萨道的种种故事,以及诸佛菩萨的众多殊胜功德,目的即在于使二乘人能对佛菩提逐渐生起欢喜爱乐之心,使其心量渐渐增长广大。因此,当佛二转、三转法轮正式宣演大乘般若乃至唯识种智之胜妙义理时,才会有越来越多的声闻弟子发起大菩提心回小向大,乃至能明心见性,甚至渐次转进而登地,亲证菩萨诸圣智境界,也因此才有《法华经》中诸多弟子被世尊授记成佛;由此可知,佛在阿含时期就已经不露痕迹地悄悄在四众弟子心田种下大乘佛菩提的法种。释印顺既然只承认他所认为的“原始佛教”也就是指四阿含诸经的记载,如今却又公开否定他所说为“原始佛教”四阿含诸经中这许许多多的记载,公然主张“菩萨是后起的名词”,岂不是明白地表示对佛及经典的不信受,这样的“印顺倒师”连四不坏信都没有,根本就不具有三归依的戒体,连表相僧宝都还谈不上,有智慧的人当能明辨而远离其所说的种种恶邪见。所谓“信为道源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学佛人想要于三乘菩提有所实证,必定都先要以对佛的清净信为基础,若没有具足对佛的清净信,纵使熟读三藏十二部经,乃至能说得一大藏教,终究只是知识空言,毫无佛法修行之功德受用,甚至如释印顺等辈更是处处错会而妄说佛法,因此造下谤佛破法的大恶业,终究难逃未来长劫的三途果报,如是自害害他真是可怜愍的愚痴人。
释印顺以为否定了菩萨及大乘法的存在,则佛法当然就只剩下解脱道而已,那样就能成就“阿罗汉等同于佛”的妄想,然而他却不知道,如果否定了大乘的成佛之道,也就等于同时否定了声闻解脱道,哪里还会有阿罗汉可证!因为解脱道必须依于菩萨所亲证的诸法本源第八识—如来藏—涅槃本际才能存在,不能外于实相心第八识如来藏而能有三界世间乃至解脱道出世间诸法的生显。因此,当释印顺否定了菩萨、否定了大乘、否定了第八识而说有解脱道可修、有阿罗汉可证,就都是戏论妄想,既没有解脱道的实质内涵,更遑论能有初果断我见乃至阿罗汉出离三界生死的实证功德可说。三乘菩提的修证都不能外于根本心第八识如来藏而有,解脱道的修证虽然不用亲证第八识,但一定要信受佛语开示有涅槃本际第八识真实不灭,否则涅槃即成断灭,如果阿罗汉对无余涅槃乃是本际真实、恒常不灭的圣教生起一丝一毫的怀疑,舍寿时必定会因为于内有恐惧而无法取证无余涅槃,既无法成就出离三界生死的解脱果,当然也就不是真正的阿罗汉;由此可见,释印顺对于解脱道的正理其实具足无明,才会不明白解脱道为佛菩提道所含摄的道理,也才敢诽谤佛在经中所开示的真实理而成为“不净说法者”。如《佛藏经》卷中〈净法品第 6〉有云:
舍利弗!不净说法者有五过失,何等为五?一者自言尽知佛法,二者说佛经时出诸经中相违过失,三者于诸法中心疑不信,四者自以所知非他经法,五者以利养故为人说法。舍利弗!如是说者,我说此人当堕地狱,不至涅槃。……是故舍利弗!不净说法者得罪极多,亦为众生作恶知识,亦谤过去未来今佛。舍利弗!置此阎浮提众生,若人悉夺三千大千世界众生命,不净说法罪多于此。何以故?是人皆破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助魔事,亦使众生于百千万世受诸衰恼,但能作缚,不能令解。当知是人于诸众生为恶知识,为是妄语,于大众中谤毁诸佛。以是因缘堕大地狱。教多众生以邪见事,是故名为恶邪见者。16
但愿所有信受乃至弘扬释印顺邪说者,都能谨记 佛在经中所开示的真实语,不再成为不净说法的恶知识、恶邪见者,导致自他未来长劫尤重纯苦的三途果报;更愿佛门四众都能信受佛语真实,依止于了义正法及真正的善知识,则不仅自己能早日圆满三乘菩提的见道因缘,更是广大众生之福!
学佛的目的就是要成佛,不是要成为定性阿罗汉,不回心的定性阿罗汉本来就没有能力住持佛法,而且这些自了汉舍寿必定入无余涅槃,当然也不可能住持解脱道法。在佛示现入灭后,世间若不是还有菩萨摩诃萨住持如来藏正法同时宣说解脱道正理,则一切佛法都将掩没,当然也不会有解脱道可修可证;就算是初果到三果的定性声闻圣者,舍寿后虽然尚未入无余涅槃,却也都往生天界了,若不是菩萨再来住持三乘佛法,人间想要再找到个声闻圣者当真是缘木求鱼、了不可得,所以解脱道其实也是必须要依止于贤圣菩萨才能弘传及实证。因此说,不回心的阿罗汉不可能成就佛道,而只有菩萨才能在生生世世自利利他广度有情的菩萨行中渐次迈向成佛之道。是故当知,有佛可成当然就一定有菩萨,菩萨不只是一个名词而已,而是有菩萨的真实义,世尊成佛之前亦是菩萨,所以不可以说 世尊之前没有菩萨,而菩萨是一直都存在的,可以说不但是有佛教就一定会有菩萨,而且即使是在世间已经没有正法住持的漫漫长夜,菩萨也不会入无余涅槃,只是菩萨们都往生到其他有佛法的地方去了,所以菩萨绝对不是后起的名词,而是无量劫以来就一直存在的,这是不能否认的事实。(待续)
-----------------------------------------------------------------
 
1释印顺著,《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正闻出版社,1994年 7月七版。
2释印顺著,《佛在人间》,正闻出版社,2000年 10月新版一刷,页 109~112。
3《大正藏》册 26,页 300,上 21-24。
4《大正藏》册 2,页 788,上 29-中 4。
5《大正藏》册 2,页 544,中 4-7。
6《大正藏》册 12,页 871,中 22-25。
7释印顺著,《净土与禅》,正闻出版社, 2000年 10月新版一刷,页 23。
8《大正藏》册 2,页 616,中 8-10。
9《大正藏》册 1,页 3,下 13-20。
10《大正藏》册 1,页 16,上 4-9。
11《大正藏》册 1,页 31,中 19-21。
12《大正藏》册 1,页 152,中 26-下 2。
13《大正藏》册 2,页 166,下 22-页 167,上 8。
14《大正藏》册 2,页 622,下 11-16。
15《大正藏》册 2,页 645,上 29-中 24。
16《大正藏》册 15,页 793,中 12-页 794,下 13。
-----------------------------------------------------------------------
 
勘误公告
《正觉电子报》第 128 期第55 页 救护佛子向正道专栏(连载六十四)之〈论释印顺说佛法之宗本〉一文,其中第5行的内容“当太平天国祸乱导致八国联军侵华,联军将要攻入北京之时”,因校对编辑作业疏忽,部分文字内容的查证未能落实,以致成为历史纪录的引证错误,原文应为“当太平天国之乱以后,清末的朝廷益发腐败无能,民心思变,使得社会上种种乱象不断,乃至有义和团祸乱导致八国联军侵华,联军将要攻入北京之时”,特此公告更正,并郑重向读者大众致歉!
本文标签: 本文关键字:
推荐文章
讲座文稿
愿所有功德回向:

自归依佛,当愿众生,体解大道,发无上心;自归依法,当愿众生,深入经藏,智慧如海;自归依僧,当愿众生,统理大众,一切无碍。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所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Copyright © 2015-2018 如来藏 www.rulaizang.cn 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150208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