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手机版 | 如来藏网:倡导正知正见正修正行的学佛门户网站

热搜: 涅槃  三乘菩提  菩提  悟道  公案  十信

当前位置:如来藏网>成佛之道>三乘菩提概说>

第14集 佛法八正道之正念 正纬老师开示

[三乘菩提概说]  发表时间: 2015-04-21 23:04 点击: [放大字体正常缩小] 关闭
各位菩萨:
阿弥陀佛!
欢迎大家继续收看“三乘菩提概说”。我们今天继续来跟大家谈八正道的概念,并且我们今天对于八正道里面的正念当作主要的解说内容。
首先我们看看,一般来说,在我们谈到的所谓的念这件事情的时候,在从世间的角度,乃至于说从世间联结到佛法的角度,我们经常会听到所谓的六念法,也就是念佛、念法、念僧、念施、念戒、念天。这些六念法里面,念这个字也就是表示,希望大家在具备了正确的知见之后,然后能够念兹在兹,把它放在变成念头里面很重要的成分。
比方说念佛来讲,我们希望大家,既然是要亲近佛法的话,当然就希望大家,要经常把佛菩萨广度众生的这些大慈大悲的这些行谊,跟祂所发的悲愿,经常把它放在心里面,感念诸佛菩萨为众生的付出;并且希望自己也能够像佛菩萨一样,然后地地增上,为众生作更多的事情,这是念佛。
念法的部分,当然也有牵涉到说,当我们自己在亲近佛法之后,逐渐领略到佛法的胜妙之后,希望也能够念兹在兹,把我们所学到的这些佛法,内化变成自己的知见;乃至于说,我们的起心动念都能够符合于佛法,甚至都能够发挥佛法这些精神,这是念法。
念僧的部分,当然就是说,要能够,因为毕竟我们现在所学到的法,虽然都是两千五百多年前由 佛陀所传下来的,但毕竟我们在这一辈子里面所能学到的佛法,是透过现在这一世的老师来学的;所以这个部分,我们在念僧这个部分,其实有很大的一部分成分是要尊师重道。如果不是透过现在的这些老师的话,我们恐怕很难学到佛法的全貌。当然有些人也许会说,我们在字眼上面不是写的是一个“僧”字吗?那僧字岂不是指的就必须是僧团里面的出家的这些比丘跟比丘尼吗?实际上,如果按照佛经里面正确的解释的话,这个僧,只要能够持佛法正义的,能够把这个佛法正义掌握得很好,并且能够教导大家的,都可以列入到这个僧的范围;甚至我们说,如果真正能够掌握到般若经里面所有的内涵,掌握到般若经里面所谈的如来藏的义理,这样的僧甚至我们会给他一个名字,叫作胜义僧。哪怕这样子的一个人,他并没有现出家相,他也许跟你我一样,都一样是带发的在家人;可是由于他真正掌握到佛法的核心,也就是如来藏的义理,并且能够善于教导众生;所以这样子的人,其实按照 佛陀的开示,也应该要列入胜义僧的范围。所以我们说,念僧的这件事情,不是根据这个人所显现的表相来看,而是要根据他所弘扬的法,到底是不是符合 佛所说的为主。
接下来是念施的部分,最主要 佛陀念兹在兹的,还是看到我们现在娑婆世界的众生有很多人其实福报都不够;当我们福报不够的时候,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就会遭遇到许多的难处;如果这个难处超出了我们现在的心念所能负荷的范围的话,往往我们连想要亲近佛法的念头,都很难生得起来。所以,佛陀希望大家,要把施——布施的这件事情,要常常念兹在兹,常常要作的事情。因为这样作,才能让我们这一世有机会能够改变我们的业因,然后让我们有机会能够处理好日常生活的这些事情,然后有闲暇的时候,就可以开始来亲近修习佛法。并且,布施还关系到我们未来世的种种的利益,所以 佛陀希望大家,要把施——布施的这件事情,把它放在重要的念头地位。
接下来,当然是另外一个是戒。戒的部分呢,当然如果您还没有真正开始学佛的话,戒这件事情或许对您来讲是比较模煳的。不过至少我们应该这样来讲,佛陀曾经明确的讲说,如果守五戒的话,可以保住未来世仍然能够保住人身。所以基于这个点,哪怕您是刚开始学佛的人,建议您对于五戒范围也要多去了解,最好也都能够持五戒;毕竟持了这件事情,如果未来世能够继续保持人身的话,岂不是就这样赚到了下一世的人身了吗?所以,对各位刚学佛的观众来讲的话,其实我们鼓励大家要尽量持守五戒。另外,对于已经学佛的人来讲的话,这个戒的范围就更广、更大了。佛戒其实是 佛所制定的,帮助所有的学佛人快速成就的方法。所以,戒是让大家学佛能够学得安稳,并且让这一世我们看到的,所有一切的佛教团体能够稳固住世的重要的支柱。所以我们说,佛陀希望我们对于戒这件事情,一定也要念兹在兹。
所以,这个意思就是说,凡是任何的学佛人,戒这件事情,必定是不可以轻忽的;并且,不会因为有任何的我们说简单口头所说的道理,就可以来开脱。比方说,戒里面有一个很明显的要戒,戒什么呢?戒邪淫这个罪。戒邪淫这个戒呢,很明显的就告诉我们,也就是说,如果有人告诉我们说,因为佛法里面讲一样特别的境界,希望我们一起来参与修所谓的双身法的时候;那么这个状况呢,请大家一定要谨慎,一定要三思!这个时候,大家第一念就要生起了警戒心。因为我们一再的提醒大家,在学佛的这个过程里面,戒是一直都必须要持守的;并且这个戒的内涵,不会因为今天我们要证什么特殊的果位,证什么特殊特别的境界,而去违背到世间的伦理道德的。所以,碰到这样的事情的时候,建议各位观众要马上远离。这个是念戒。
最后当然就是念天。其实在佛法里面,天界并非是一个久居的场所,不过因为天界有种种殊胜的果报;那之所以会能够生天,最基础最基础的,一定要我们有相应的福报。那这个福报呢,如果是在透过布施而来的福报,当然就是这个部分,所生的天就是在我们所知道的欲界天里面;如果是透过禅定的境界的修习所累积来的福报,当然我们就会上生到跟禅定相应的诸天的境界里面。佛陀之所以会把天这件事情放在六念里面,其实就是为了要让我们知道说,好好的去端正我们自己,好好的累积福报,其实就已经保证你接下来会有可爱的未来世的果报在等着你。当然,如果真正认真学习的佛弟子会知道说,其实念天的种种的福报,只是一种过渡的方便;其实我们真正想作的,并不是要留在天界享福,而是要继续修学佛法。
这个是所谓的六念,这个其实也是在正念的范围里面。不过一般在声闻菩提里面说正念,其实更多的时候是用四念处来去解释正念。四念处就是身念处、受念处、心念处跟法念处。
四念处最主要它的这个修法,第一个要观身,要去观行自己的身体是不净的——观身不净。那这一项就是要对治我们认为自己的身体,很宝爱自己的身体,很宝贝自己的身体,乃至于说对自己的身体深深的执着不舍。这个部分是观身不净要作的功夫。
第二个念处就是所谓的观受是苦,观我们所得到的各式各样的感受都是苦。这个部分最主要是要对治着,让我们不要执着于对于五欲世界的种种的觉受。这个部分当然,如果我们直接去看这句话的话,我们往往会觉得说,那是不是不要去有乐受就好了?可是我们在日常生活里面的受,其实除了乐受之外,也一样会有其他的苦受,不是吗?我们要跟大家讲的是,观受是苦的这件事情,这个苦这个字其实唿应到的是苦圣谛里面的苦的意义。这个苦的意义呢,不仅仅是我们在享受的这个觉受本身对于觉受的感觉而已,其实它所牵涉到的还有所谓的各个受本身它的本质的状态;正因为这些是本质状态考量,所以观受是苦的这件事情才是回归苦圣谛的精神。
第三个念处,就是所谓的观心无常。观心无常就是要观我们的心识整个的运作的过程,其实祂是经常经常的在变化,并没有一个常态的、一个所谓的这个常态的这个心,可以让我们去执着的。所以,这个部分是对治着我们以为心的运作、我们这心行是常的这种错误的知见。
最后一个念处,就是所谓的法念处,是要观一切的法都无我。这个法在解脱道的范围里面,谈到的就是蕴处界这些事情;所以我们在谈解脱道里面谈说观法无我的这件事情的时候,谈到的也是蕴处界里面没有一个真正恒常主宰的我存在。那对治的当然就是,众生往往都会觉得我是很真实恒常存在的这个错误的见解。但是这件事情,观法无我的这个四念处观,如果放在声闻菩提里面的时候,观法无我的这个内涵,就是在观蕴处界没有所谓的这个我们所认为的我这个存在。可是,这个部分跟我们在大乘或是在佛菩提道里面的法无我的层次并不相同,实际上法无我的层次是更深一层的。
好,那这个里面呢,我们再给大家总结一下。就是四念处里面的身、受、心、法这个四个观行,最主要的是要来对治所谓的净、乐、常、我,这个四个不正确的见解。所以从这点来看的话,不知道各位观众是不是有想起来说,我们好像经常在大乘法里面有听到所谓的常、乐、我、净这个四个字呢!可是为什么在这里面修四念处观的时候,是要让我们对治常、乐、我、净这个四个字呢?这里面我们就刚好把它当成另外一个例证,来告诉大家解脱道跟佛菩提道之间的关系。
我们说,应该正确的知见应该是说,解脱的知见是学佛一定要具备的。正如同我们前面给大家举过的例子,解脱就如同说我们一开始要学世间的学问的时候,我们可能都是从最简单的,像一加一等于二的这种算术开始学习;可是等到我们学足、具足了世间一切学问的时候,回过头来再来看一加一等于二的时候,其实我们完全了然于心,什么时候一加一是要等于二,什么时候一加一不应该等于二,这些事情呢,在我们具足了一切世间学问再回头来看的时候,就能够一目了然;可是,一加一等于二的这么简单的事情,却是我们学习的一个开端、一个入门。所以同样的,从解脱道来讲,我们在学解脱道的时候,告诉大家要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以用这个四个观法来帮我们对治常、乐、我、净,这个是我们在解脱道里面会希望大家能够作得到的。可是,一旦大家已经真正明心了,乃至于见性了,明心见性之后,才是真正开启了佛菩提道的修学的关键;一旦我们明心见性了之后,回过头来再来看解脱道的时候,我们就知道说,为什么在解脱道的时候,我们会谈的是要对治常、乐、我、净,可是到了佛菩提道之后,我们却要告诉大家,实际上真正菩提的境界却是常、乐、我、净。
这个里面我们用一个不是直接解释,但是举例的方式让大家了解,在解脱道要让大家作的是一个基础,是一个行门;可是你一旦到了佛菩提道之后,回过头来对于解脱道的道理,会有更深广的看法跟更深广的理解。到那个时候解脱道已经具足了明心的这个基础之后,你再去看解脱道的时候,你就知道说,其实解脱道里面讲的要对治常、乐、我、净,跟佛菩提道讲的说菩提的境界是常、乐、我、净,这两件事情根本一点都没有违背,只是在字面上看起来它们是完全相反的。那是因为一般的人,一般的人不了解解脱,甚至完全没有明心见性,也不了解佛菩提,自然而然对于佛法的解释只能够依赖名相;所以看到解脱讲要对治常乐我净,那又看到佛菩提讲要常乐我净的时候,这个时候就以为两边的说法是刚好相反的。其实如果我们学到它的真正义理的话,会发现说,所有的解脱道其实完全函盖在佛菩提里面;所以,要对治常乐我净,或者要找到常乐我净的菩提,本质上都是同一件事情。这个是跟大家从身、受、心、法去讲。
因为我们刚才有提到了解脱道跟佛菩提道彼此之间的关系,那我们跟大家讲说,关于这个部分的理解,如果要从佛菩提道去体会、去接近佛法的话,那么前提就一定要,至少要能够找到每一个人的清净本心;也就是找到《金刚经》里面所说的这个金刚心是什么,或者找到《心经》里面那个所谓的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的这个心之后。找到了这个心之后,你才能够真正了解佛菩提道说的常乐我净,为什么跟解脱道里面讲的这个要对治常乐我净,完全都不相违背。
所以,在这个事情上面,我们就告诉大家说,关于身、受、心、法的解脱的修行,仍然是一个完全正确的修行方式。并且我们要进一步跟大家说,所有的不管是身念处、受念处、心念处、法念处,所有对治一切的现象,其实把它汇归到最后,四念处就是要藉由身、受、心、法四种实际观行的方式,要帮助大家要离于我见、离开我见,让大家能够离开我见;甚至透过彻底的观行,让大家不仅断了我见,而且还能够有机会能够断我执。所以这个部分,当然就是整个回归正确的理解,还是要对于我见要有所掌握。
除了这个部分之外,我们也要更进一步,如果我们从佛法——整个的佛法来看四念处的话,其实这个四念处除了念兹在兹让自己的修行能够断我见,在解脱道上面有所增益之外;如果我们放在佛法的范畴上面去看四念处的话,其实我们还是应该要以众生无量世的究竟福祉,当作我们念兹在兹的一个念头。那这个部分呢,我们就牵涉到,不管是解脱道的正念,或是佛菩提道的正念,如果我们把我们的眼光放在所谓的为众生未来无量世的究竟福祉着想的话,那么我们就要问了:到底怎么样替众生着想呢?所以,真的要替众生着想的话,对于我们自己来讲,我们一定要先学习正确的佛法知见;所以就是要回归我们之前讲的正见、正思惟的这些事情,我们要先稳固好自己的基础之后,接下来才能够积极主动的来帮助别人。那么在这个部分也提醒大家,所谓的积极主动的帮助别人这个范围,应该是永远都是以众生的究竟福祉当作考量。
本文标签:正念(24)八正道(57)六念法(10)四念处(14) 本文关键字:八正道,正念,六念法,四念处
讲座文稿
愿所有功德回向:

自归依佛,当愿众生,体解大道,发无上心;自归依法,当愿众生,深入经藏,智慧如海;自归依僧,当愿众生,统理大众,一切无碍。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所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Copyright © 2015-2018 如来藏 www.rulaizang.cn 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150208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