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手机版 | 如来藏网:倡导正知正见正修正行的学佛门户网站

热搜: 涅槃  三乘菩提  菩提  悟道  公案  十信

当前位置:如来藏网>成佛之道>阿含正义二>

第040集 五出要界(下) 正莉老师

[阿含正义二]  发表时间: 2019-06-17 22:42 点击: [放大字体正常缩小] 关闭
各位菩萨:阿弥陀佛!
欢迎您收看“三乘菩提之阿含正义”,今天我们要继续上一集所讲的五出要界。五出要界就是欲出要、瞋恚出要、嫉妒出要、色法出要以及身见出要;这五种出要的方法,对于已经在解脱道上证得初果、二果,接著想要进一步,证得三果、四果的学人来说,这是一个重要的内容。
佛在《中阿含经》卷21里面,对于这五出要界就有详细的开示,我们来看看经文是怎么说的:
阿难!我本为汝说五出要界。云何为五?阿难!多闻圣弟子极重善观欲,彼因极重善观欲故,心便不向欲、不乐欲、不近欲、不信解欲。若欲心生,实时融消、燋缩转还,不得舒张;……舍离,不住欲;秽恶,厌患欲,观无欲,心向无欲,乐无欲、近无欲、信解无欲。心无碍、心无浊、心得乐、能致乐;远离一切欲及因欲生诸漏烦热忧戚,解彼、脱彼,复解脱彼;彼不复受此觉,谓觉因欲生,如是欲出要,阿难!是谓第一出要界。
因为这段经文比较长,也由于时间的限制,我们经文就用摘录的方式来呈现,这段经文的大意是这样:佛告诉阿难说,这五种出离的重要方法,那多闻圣弟子是非常重视、善于观察五欲的过患,因此他的心就不再趣向于五欲,不再爱乐五欲、不再接近五欲、也不再信解那五欲有什么样的胜妙受用。那么由于欲出要、欲出离的缘故,如果爱乐五欲的心生起了,立刻就要把它融化消失掉,也就是要把欲心烧焦萎缩掉,就这样去舍离五欲,不住在五欲的境界里面,心里觉得五欲是污秽的、可厌恶的,深深觉得五欲是修道上的一个障碍与灾患,就这样去观察确定自己心里面是无欲的,心是趣向无欲、爱乐无欲、接近无欲,并且信解无欲的功德。这个时候心里也就没有罣碍、也没有混浊,非常清明的--心里确实已经离欲,因此就发起初禅了,获得初禅境界中的身乐。
这个时候已经远离一切五欲、以及五欲所产生的种种功德漏失,同时也远离热恼和忧戚,已经解脱五欲的系缚,不再领受欲界五欲的觉受,这就是五欲出离的重要方法,这就是佛说的第一种出要界,叫做“欲出要”。这欲界中的五欲,其实是属于五蕴的我所,那五蕴当中又以识蕴六识最为重要,因为祂是领受五欲诸法的自我己身;佛说:这识蕴六识是缘生法,是修学解脱道的行者所要舍弃的生灭法,必须永远自我舍弃以后,才能获得声闻涅槃。那既然连识蕴六识都要舍弃了,更何况是识蕴六识所领受的五欲我所,那更是应该要舍弃的。
接着,五出要界的第二种,瞋恚出要。同样是在这一部《中阿含经》里面,佛的开示,因为时间的局限,我们就不再念经文,就直接作大略的说明。在经文里面 佛告诉阿难说:那多闻圣弟子是非常重视、善于观察瞋恚,因此就不再趣向于瞋恚、也不再爱乐瞋恚、不再接近瞋恚,也不再信解瞋恚的功德作用,那瞋恚有什么样的功德作用呢?譬如它会让人家觉得恐惧、害怕,所以如果瞋恚心生起了,立刻就要把这个瞋恚融化消失掉,要把它烧焦萎缩掉,不能让它舒张开来;这样从此就舍离瞋恚,不会住在瞋恚的境界里面,觉得瞋恚是污秽的、可厌恶的,从此就厌离瞋恚,觉得瞋恚是修道上的一个严重的障碍以及灾患。
就这样去作观察,确定自己已经没有瞋恚,心是趣向于没有瞋恚的境界,是爱乐没有瞋恚、接近没有瞋恚的境界,并且信解那没有瞋恚的功德受用。这时候心里没有罣碍、也没有污浊,心里获得安乐,因为已经远离瞋恚,并且发起初禅了,获得初禅境界中的身乐,那么从此就远离一切瞋恚,远离瞋恚所产生的种种漏失,也远离热恼和忧戚。也因为已经解脱于瞋恚所产生的系缚,从此就不再领受那瞋恚所产生的觉受,这就是瞋恚出离的重要方法,这就是 佛说的第二种出要界,叫做“恚出要”。
接着五出要界的第三种,嫉妒出要。在这部经文里面说的是“害心出要”,那道理是一样的,因为人们往往是由于嫉妒别人而产生了害心,同样的我们底下就大略的作个说明。佛告诉阿难说:那多闻圣弟子,是非常重视、善于观察害心,因此就不再趣向于害人害己,也不再乐于害人害己、也不再接近害人害己的事情,更是不再信解那害心会有什么好的功德作用,也不再信解那害心对道业会有什么样的帮助。所以如果害心生起了,立刻就要把它融化消失掉,要把它烧焦萎缩掉,不能让它舒张开来,那这样从此就舍离害心,不再住于害心里面,觉得害心是污秽的、可厌恶的,从此就厌恶害心,觉得害心是解脱道上的一个障碍以及灾患。
就这样去观察确定自己心里已经没有害心,心是趣向于无害,爱乐于无害、接近于无害,并且信解无害心的功德,乃至心里不再对那曾经伤害过自己的恶人有所罣碍了。这个时候因为心里已经没有污浊的害心,觉得自在安乐,这样子就能导致初禅身乐的生起,那么从此就远离一切所有的害心,也远离因为害心所产生的种种漏失、以及热恼和忧戚,完全解脱于害心的掌控,从此就不再领受害心所引生的觉受,这就是害心出离的重要方法,这就是 佛说的第三种出要,叫做“害出要”。
接着,五出要界的第四种,色法出要。这个色法主要是指欲界中的色阴和五尘,同样的我们也大略地作个说明。佛告诉阿难说:那多闻圣弟子是非常重视、善于观察色法,就是因为非常重视、善于观察色法,因此就不再趣向于色法,不再爱乐色法、不再接近色法,也不再信解那色法会有什么样的功德。所以如果贪爱色法的心一旦生起,立刻就要把它融化消失掉,就要把它烧焦萎缩掉,不能让它舒张开来,那么从此就舍离了色法的贪爱,不乐安住在色法里面,觉得色法是污秽的、可厌恶的,心里厌恶色法,觉得色法是解脱道上的一个灾患。所以心趣向于没有色法的境界,爱乐于没有色法的境界,接近于没有色法的境界,也信解那灭除色法的涅槃境界;由于心里对色法已经不再有所罣碍了,也没有贪爱、污浊,心里是爱乐于没有欲界色,这样就能导致初禅的身乐出生,所以从此就远离一切欲界色,并且远离欲界色所产生的种种漏失,以及热恼和忧戚。已经完全解脱于欲界色,不再领受这个欲界色的觉受,这就是色法出离的重要方法,这就是 佛说的第四种出要,叫做“色出要”。
各位菩萨,关于这个色出要,佛在《杂阿含经》卷10第268经里面也有相关的开示,在这部经里面 佛说:必须先如实了知色阴的内容,然后再去探究色阴的积集、色阴灭除后的境界,色阴被自己贪爱的滋味、色阴存在的过患,以及色阴出离的方法,对这些都能够如实了知以后,那么就不再爱乐、贪著五阴了。同样的,对于受阴、想阴、行阴、识阴的内容,也要如实地一一去了知,并且一一去作观行,这样才能如实断除对于五阴的贪爱执著,这样才是解脱道的正修行,所以五出要界的最后一个,就是“身见出要”,我们底下也大略地作个说明。佛说:善观己身,这个是指善于观察自己的五阴身;佛告诉阿难说:那多闻圣弟子是非常重视、善于观察己身,也就是非常重视、善于观察自己的五阴身,那么心里就不再趣向于自己的五阴身,不再爱乐于自己的五阴身、也不再执著自己的五阴身,也不再信解自己的五阴身存在能使自己出离三界。
所以如果贪爱自己五阴身的心生起,立刻就要把它融化消失掉,要把它烧焦萎缩掉,不能让它舒张开来,心里完全舍离五阴身的贪爱,不乐于安住在五阴身中,觉得五阴身是污秽的、是可厌恶的,那么从此就厌恶五阴身,觉得五阴身的存在那是解脱道上的一个灾患。
不过讲到这里,我们要特别提出一点说明,我们现在所讲的内容是阿含解脱道,所以这里所谓的厌恶五阴身,舍弃五阴身、不再领受后有,这是说解脱道行者的最后归宿。换句话说,定性的四果阿罗汉舍寿之后,不再入胎受生,不再受生于欲界天、色界天乃至无色界,也就是不再有任何五阴或四阴存在了,一切自我都全部灭尽了,只剩下第八识如来藏,独自存在那无境界的境界,这样才是实证无余涅槃。可是对于一切修佛菩提道的菩萨来说,菩萨是不能厌恶五阴身、也不能舍弃五阴身,否则就无法成就究竟佛道了。因为五阴身是修道的重要道器,也就是说:我们这里所谓的厌恶五阴身,是针对那二乘声闻解脱道的修法,这个大前提,请各位菩萨留意,不能混淆了。菩萨对于五阴身虽然不能贪爱执著,但菩萨也不能厌恶五阴身、更不能舍弃五阴身,因为五阴身是修道的一个道器。
我们把话题再拉回来说二乘声闻解脱道的行者,他厌恶五阴身,觉得五阴身的存在,那是解脱道上的灾患,所以心趣向于灭除五阴身,乐于没有五阴身、接近没有五阴身,也信解灭除五阴身的涅槃境界,心里对五阴身已经没有罣碍,没有五阴身贪爱的污浊,心里觉得解脱的快乐,那么从此就远离那由于贪爱五阴身所产生的种种漏失、以及热恼和忧戚,已经完全脱离五阴身的系缚,不再领受那由于贪爱执著五阴身所产生的觉受,这就是五阴身出离的重要方法,也就是 佛说的第五种出要,叫做“己身出要”。
那意思就是说:灭除自己使得五阴身完全不存在了,舍报之后不再生起一丝一毫的来世五阴,连三界里面最微细的非想非非想定中的离念灵知心也永远灭尽了,这才是无余涅槃。也就是说完全灭尽一切色阴,一切受阴、想阴、行阴、识阴也都统统灭尽了,这才是真正的无余涅槃。所以说如果有人想要以意识觉知心一念不生入住无余涅槃,那就跟解脱道的取证相违背了,那就是未断我见的人。总而言之,这五种出要是针对那对于五蕴的我所贪爱执著非常强烈的人,所要作的一个特别加强的观行,因为有的人在听闻正法的正知见之后,也确实作了观行,我见也已经断除了,却一直无法取证三果、也无法断尽我执--无法取证四果。可是在解脱道的修证上,断除我执证四果阿罗汉,那是最初、也是最终的目标,可由于对五欲等法的贪爱执著始终无法断除,因此就不能永离欲界爱,三果的功德也就一直无法生起了。所以 佛就特别教导这五种出要界,为了让佛弟子在断我见以后可以依这五种出要界,进一步来断除五蕴我所的执著,进一步取证三果心解脱、乃至四果慧解脱,这就是 佛施设这五出要界最主要的目的。
各位菩萨:凡是已经断我见证初果,已经进入二果薄贪、瞋、痴的学人,如果始终不能断除欲界爱的我所执、也无法断除我执,那么对于这五出要界就要加以留意,并且要确实地付诸实行。所以最后佛又交代阿难说:
【阿难!此五出要界,汝当为诸年少比丘,说以教彼。若为诸年少比丘说,教此五出要界,彼便得安隐,得力、得乐,身心不烦热,终身行梵行。】(《中阿含经》卷21)
时间的关系,今天就讲到这里。
阿弥陀佛!
 
本文标签: 本文关键字:
讲座文稿
愿所有功德回向:

自归依佛,当愿众生,体解大道,发无上心;自归依法,当愿众生,深入经藏,智慧如海;自归依僧,当愿众生,统理大众,一切无碍。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所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Copyright © 2015-2018 如来藏 www.rulaizang.cn 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150208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