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一切佛子应护正法
我们在第三节里面举出将近五十则宗门公案拈题,是此师尚未开悟明心的确实证据。一切真悟之人一望而知他没有开悟,当然---悟得不真的人除外。由本章第一、二节列举之教门开示,亦可证实他未曾证得真心本性,前六章之辨正亦处处证实他尚未开悟。譬如体用不分--此师对真如与佛性的体用分不清楚。他注解《维摩诘经》时又说佛性是肉眼看不见的。(月溪法师著︰维摩诘所说经疏全集111页),可见他的见性是“闻见佛性”,不是禅宗和《大般涅槃经》所讲的眼见佛性。他对禅宗所讲的证悟、理悟以及悟的层次深浅、悟的三关也不明白;他不知道悟后起修--道之次第;又不知道真如佛性与见闻觉知之关系;他又不懂转识成智的道理,又错解一念无明与无始无明,他又不明白理障和事障,又不明白三身四智和一心三身。
又常常错解经典、变造经文,乃至以错悟凡夫未悟言悟,竟然诽谤地上菩萨所造的《大乘起信论》为伪论。然后又错解《金刚经、心经、楞伽经、维摩诘经》,误以为这几部经是讲佛性,却不知道这几部经完全是在解说真如本体,而不是说佛性。所以他的开示、语录、注疏、表解等错误百出。
我手上现在有他的开示及著作十八本,其中有一些是很多种合订为一本。详细阅读下来,发觉他所讲的内容大同小异,而自相矛盾的地方非常多。我们无法一一列举出来。因他自相矛盾及错解经典的地方很多,所以导致信受他所开示“佛法”的人,或被误导、或无所适从。
例如︰他讲《楞伽经》时,说前八识不可破(月溪法师讲楞伽经69页)。在同一部《楞伽经》里面又解释说“阿赖耶识灭则前七识俱灭”(月溪法师讲楞伽经68页)。他写《大乘绝对论》时又说要将八识否定,连识的本身也应该破除。(月溪法师著︰大乘绝对论350页)。有时说一念无明是无始无终,不可能断、不可以断、不必断,有时却说小乘中乘断一念无明。有时又说要捣碎庵摩罗识才能见性。在在都可以证明他既没有贯通佛教经典,也没有明心、更没有眼见佛性。如果是眼见佛性的人,他讲佛性的时候,绝对不会违背《大般涅槃经》而说佛性离见闻觉知,因为《大般涅槃经》讲佛性不离见闻觉知。他若有眼见佛性的话,就不会讲“佛性非肉眼所能见,故见同无见”的外行话(月溪法师著︰维摩诘所说经疏全集111页)。因为《大般涅槃经》明明告诉我们肉眼可以看见佛性:“十住菩萨眼见佛性、诸佛如来眼见佛性。”在教学修习实证上也证明肉眼可以看见佛性。因为他悟得不真,才会说“悟后由真如佛性做主”这种外行话。
还有更甚者,在他所写的经疏里面,将真正证悟者之修证加以否定。如果他的否定是正确的话,那一切大乘了义经典就错了,佛世尊也错了。后人如果信受他,则将来悟后阅读他的开示以后,只好把真正悟得的本心丢在一边,而另外往本心之外再去寻觅本心。如此一来,后人参禅必会落到两条路上去:
第一、是学他以想像来的“一点不动,遍满虚空”的心做为本心。但是此心不可得,即使修到佛地,也不是“一点不动,遍满虚空”,而是“犹如虚空,遍一切处”,两者是截然不同的。
第二、则是落到无妄想无妄念的、一念不生常寂常照灵觉心之中,误以为就是佛性。但这是妄心识神作用,不是本心,不是佛性。如果相信他的开示语录,将来的人就很难证悟,很难获得无生智。
如果像他一样错会,自以为悟,而又相信他所说一悟就是究竟佛,和释迦佛相同,那就不免会犯下大妄语的恶业。《菩萨璎珞本业经、如来藏经》说这种人必定会落于地狱之中,求出无期。修禅参禅本是善因,如今因为误信他的开示,以善因而得大恶果,令人悲悯,佛子自当戒慎。
此师将有情众生真正的本心予以否定,认为绝对不是祂。如果他所说是正确的话,那么佛所说的诸多了义经就应该要烧掉。如果他说的对,《景德传灯录、续传灯录、指月录、续指月录》应该烧掉,《大宝积经、大集经、楞伽经、楞严经、圆觉经、维摩诘经、大般若经、大般涅槃经、瑜伽师地论、成唯识论、如来藏经、深密解脱经、金刚三昧经、无上依经、大乘同性经、大乘显识经、不增不减经、不退转法轮经、鸯掘摩罗经》都应该烧掉。因为此师所说恰与这些经论所说相反。此师否定佛陀正法,他造下这种大妄语及破坏佛陀正法的大恶业,不下地狱也难。
此外,真如佛性是佛世尊无上甚深密意,即使弥勒菩萨也不敢明说,何况吾人?《大宝积经》卷110,佛云︰“诸比丘从今以往,于不信前勿说此经;求经过者,慎勿示之。于尼乾子、尼乾部众诸外道中亦勿说之。不恭敬渴请,亦勿为说。若违我教,亏损法事,此人则为亏损如来。”
佛在《大宝积经》中说本心的时候,已有吩咐不可向外道及一般人说,即使是佛子来求,如果他不是恭敬渴请,也不可以为他解释,何况明说?如果冒然明讲,那就是“亏损如来”。亏损如来的重罪,谁都担不起。
若遇修炼神通之人,更须谨慎,不可轻易为他宣说。其故有三︰
一者修得神通之人容易因通生慢,定多慧少,难见佛性,亦难明心。
二者神通观色而不能观本心,观境界而不能观本心,他心通亦不能观得自他一切有情之本心,设为明说,彼亦不能信受,必致诽谤。
三者修神通之人多喜求有,追求境界,心境界是无所有、无所依、无所住之空性,虽能寂然而随缘应物,但却不在妄心知觉之中,不落于境界之中,故乐求境界之人难与真心本性相应。所以我们不应对修学神通乐求境界之人明说密意。
真如非神通所能观照,佛性非天眼所能看见。真如就是三十二相里面的不见顶相。一切神通外道、持咒仙人乃至大梵天也无法观见这个本心。所以尽管神通非常广大,如果没有悟,还是一样找不到这个本心。他无法猜测、无法揣摩解脱的菩萨,他所悟的本心究竟是什么?不能猜测十住菩萨如何眼见佛性?因此我们已经见道的人,平常相聚在一起也要尽量避免用语言文字明说。避免那一些有神通的声闻人和有神通的外道,用神通潜在我们身边窃听,避免他们听闻后因为不信而诽谤如来正法,请大家尽可能不用明说的方式而探讨祂。
为了护持正法的缘故,末学说此《护法集》,一切佛子如果尚未亲证,或者悟错了,或者虽然亲证而没有具足差别智、择法眼和摧邪显正智慧的人,千万不要仿傚末学评断说法之人。如果误解误说误判的话,必定会障碍他人修证正法,乃至退失正道,未来无量生之果报无量惨痛。如果被我们否定诽谤的人是真实证悟者,那么我们免不了要因此下地狱受报,求出无期。
佛子们如果有人想要否定末学所弘扬的正法,应该要三思而后行,以免舍报的时候,悔之不及。
如前所述,诽谤正法者,将来受苦无量。佛子应以世尊以往惨痛经历互相警惕,莫作二说云:“此法菩萨应学,彼法不应学。”免受无量地狱剧苦,悔之已晚。更莫学此法师诽谤唯识阿赖耶识非真,若诽谤阿赖耶识非真,即是谤如来藏;谤如来藏者即是谤菩萨藏,即成舍一切善根,入一阐提趣。
譬如今人有 未开眼者,不明祖师已悟未悟,随意选取大藏经中似已开悟祖师之语录著作,未请示已开眼善知识便予印行。佛子不知,并皆随喜赞助,广为流通;欲修集功德却反而铸成毁佛正法重大共业,未来无量生,恐不免恶报。此中虽有过去生破法因缘导致今生续造此业,然亦不免令人唏嘘感叹,而不得不于此大声呼吁︰一切佛子欲重印祖师著作流通者,务须谨慎明辨该祖师已悟 未悟,亦须判别其著作是悟前所作或悟后所作,以免招祸,百劫受苦。
例如近来有人印赠《唯心五种》一书,收录五种说心歌诀或长文,其中有正有讹,乃至有否定佛之正法者,其弊甚大。未开眼者不能分辨,盲目信从,永无证悟之日;设有所悟,必致“错悟”而成就大妄语业,流弊无穷。倡印者以助成谤菩萨藏之大恶业,后果严重。
当知《唯心五种》书中永明延寿禅师之《唯心诀、定慧相资歌、警世文》固属正说,但第四文《高丽国普照禅师修心诀》所述真心则落于见闻觉知之中,谓“能见闻觉知必是汝佛性。”又云:“诸法皆空之处灵知不昧,即此空寂灵知之心是汝本来面目。”
学人应知︰离语言文字妄想妄念而空寂灵知之心乃是定心,犹是意识妄心,《瑜伽师地论》说之甚详。犹有灵知,即非本心。灵知之心有觉有观有知有照,不是真心。《维摩诘经》云:“法离见闻觉知。”又云:“不观是菩提。”“不会是菩提,六入不会故。”空寂灵知之心能觉能观,能体会六入,此非真心。而彼《修心诀》叙述真心佛性内容则体用不分,故知普照禅师非是悟者,错将定心误为真心。
又如第五文,元朝释知讷法师撰《真心直说》亦错。彼说真心妙体云︰“真心本体超出因果,通贯古今,不立凡圣,无诸对待,如太虚空,遍一切处。”然一切有情真心非能遍一切处示现,未到佛地故。
《八十华严》卷30云:“譬如真如遍一切处。”乃是佛地境界,非菩萨七住明心或初地明心所得境界,恐众生误会故,于卷30内又云:“譬如真如是佛境界。”虽已提示,依然有许多人误会。若道每一有情众生之真心遍一切处示现者或说为遍满虚空者,此人不是真悟之人。
一切有情之真心本体,若未修至佛地者,皆名为如来藏。如来藏即是八地以后之庵摩罗识或异熟识,即是七地以前之阿赖耶识。在此阿赖耶或异熟识如来藏中,具有成就如来法身之能变功能,故云︰“如来藏中藏如来。”
经云︰“藏识佛地中,其相亦如是。……在于菩萨身,是即名菩萨;佛与诸菩萨,皆是赖耶名。佛及诸佛子,已受当受记,广大阿赖耶,而成于佛道。”又云:“阿赖耶识亦复如是,是诸如来清净种性,于凡夫位恒被杂染。菩萨证已,断诸习气,乃至成佛常所宝持。”故知真心即是阿赖耶识。此识断尽一念无明而进入第八地时改名为异熟识或庵摩罗识,成佛时名为“广大阿赖耶”,改名为无垢识---真如,方能于十方虚空无所障碍随处应现,方便说为遍一切处。此阿赖耶识一体三名,成佛时方名真如,未成佛前通称为如来藏,住于有情身中,遍十二处十八界,名为遍一切处,非如太虚空遍一切处。
《如来藏经》云:“我见众生种种烦恼,长夜流转,生死无量。如来妙藏在其身内,俨然清净如我无异。”释知讷著《真心直说》则说“遍现俱该沙界”,违佛旨意,乃是将佛地真如境界与菩萨证悟之阿赖耶或异熟识境界互相混淆,致生错会。便主张应止息妄心,以妄心不动而处于无语言文字妄想状态为真心,故主张十种止息妄想妄念法门以为禅法,乃曰:“以上十种做功夫法不须全用,但得一门功夫成就,其妄自灭,真心即现。”
殊不知见闻觉知之妄心从来是妄,息灭妄想妄念后依旧是妄心,即使灭却觉知,依然是妄。真心并非灭除妄想妄念的妄心转变而成,真心一向与妄心同时并存;吾人开悟而找到真心时,亦不妨碍妄心之起心动念与觉观知照。故《六祖坛经》云:“惠能无伎俩,不断百思想,对境心数起,菩提恁么长。”释知讷不明真心与妄心和合之理,不明真心故,便劝人“以灵知为自心,误认妄念。”
由《真心直说》文中种种错谬,知释知讷法师非是悟者。我今仅说其错之大者,其余似是而非之处尚多,未具择法眼者不能知之。虽然如是,释知讷要且不曾诽谤如来藏---菩萨藏。而正统十二年大天界蒙堂比丘于《真心直说》文后撰一短文为跋,虽仅一页有奇,却已造下诽谤如来藏、菩萨藏之大恶业,令人唏嘘。佛子务必引以为鉴,敬慎戒惧。应时时警惕自己︰若非亲证,若非 真如,万勿轻易非毁唯识。以免因修善业净业反得恶果,于未来无量世中受大苦恼。欲重印及流通祖师之开示语录或著作时,务必详细检查求证,以免犯下“破菩萨藏”之地狱共业,成一阐提人。
蒙堂比丘跋云:“夫心者是世间出世间万法之总相也。万法即心之别相,然其别有五︰一、内团心,……二、缘虑心,……三、集起心,……四、赖耶心,……,五、真如心,……。以上五心,前四皆妄,念念生灭。后一是真,三际一如。”
然世尊于诸经中说阿赖耶识是如来藏,即是真心,未成佛前不名真如。证已渐修,断除习气,历经十地,分证法身,到于佛地,改名真如,依旧是同一本体,故不可说如来藏--阿赖耶识是妄心。
若否定阿赖耶识,说祂是妄心,欲于阿赖耶之外另觅真心,必不可得,便成心外求法,永不能证悟。如此误导佛子,诽谤阿赖耶识,即是诽谤菩萨藏。因为阿赖耶识之八识心王、五法三自性、七种性自性、七种第一义、二种无我等法,皆从阿赖耶识生,乃是菩萨藏之根本。若毁弃阿赖耶心,即成断灭,菩萨藏一切诸法亦归幻灭,佛成妄说;故劝人毁弃阿赖耶识者即是谤菩萨藏,即是谤佛。
《楞伽经》卷一佛云:“大慧!一阐提有二种︰一者舍一切善根,二者于无始众生发愿。云何舍一切善根?谓谤菩萨藏,及作恶言︰此非随顺修多罗毘尼解脱之说。”今蒙堂比丘非毁菩萨藏之根本--阿赖耶心,即成舍一切善根,成一阐提人,令人为他扼腕。自古至今,世间佛子无量百千,以欠缺福德及慧力因缘,大多不知阿赖耶识即是如来藏,便拥护假名善知识,共同诽谤真正的如来藏--阿赖耶识与异熟识,皆因恶慧所致也。
本文标签:
本文关键字:第四,一切,应护,正法,我们,三节,里面,举出,将近,五十,
相关阅读
- 上一篇:第三节 由宗门公案的开示证知某师未破初参
- 下一篇:跋:呼吁及忏悔
推荐文章
阅读排行
讲座文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