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手机版 | 如来藏网:倡导正知正见正修正行的学佛门户网站

热搜: 涅槃  三乘菩提  菩提  悟道  公案  十信

当前位置:如来藏网>无尽灯>佛教养生>其它>

入地的菩萨与阿罗汉在福德、智慧以及利益众生上的差别

[其它]  发表时间: 2019-07-17 21:08 点击: [放大字体正常缩小] 关闭
其次,如果杀阿罗汉,罪又比杀母重。这在《梵网经》所列的七逆,就是出佛身血、杀父、杀母、杀和尚、杀阿阇梨、破羯磨转法轮僧以及杀圣人中,那就相当于是杀圣人;是指杀阿罗汉或杀初地以上在家、出家的胜义菩萨僧。这其中如果是杀诸地菩萨,罪就比杀阿罗汉重,因为阿罗汉舍报就入涅槃,除非他已回小向大转变成为修大乘佛菩提道的菩萨,否则仅此一生能利益的众生是有限的;而诸地菩萨在入地之前,就已断尽我执思惑,烦恼障习气种子已不再现行,有能力能入无余涅槃解脱三界生死,但因勇发十无尽愿,纵使虚空有尽,而利乐众生的愿却永无穷尽,因而留惑润生永不入涅槃,世世再来受生。从入初地开始,直到成佛的两大阿僧祇劫,能利益的众生无量无数,不可限量。
 
再者,从阿罗汉与菩萨累积的福德与智慧资粮的差异来说,诸地菩萨早在六住位将满心而明心见道前,从初住位就已开始外门广修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的菩萨六度;明心不退入第七住位后,进入内门广修六度万行,持续经过了十住、十行及十回向位,前后整整一大阿僧祇劫都在这上面修,乃至入地后还是继续修这六波罗蜜多,甚至加修方便、愿、力、智四波罗蜜多,再经两大阿僧祇劫以圆满六波罗蜜多。而阿罗汉虽然断了我见,进而更断了我执,能出三界轮回生死,却不以修习六度波罗蜜为必要,纵有所修也是随缘而修,所以他所具有的福德资粮比之诸地菩萨,可谓相差不可以道里计,差太远了。
 
又菩萨修学佛菩提道,于六住位明心见道时,已证法界实相心如来藏的总相,发起根本无分别智的总相智,有了大乘无生忍;然后从第七住位开始,修学别相智,广修后得无分别智,直到见道通达进入初地,这时对于佛菩提道修学的内涵与次第已经完全清楚,真正开始修道位道种智的修学;接着分证诸地无生法忍,地地增上直到圆满道种智,究竟成佛具足一切种智。
 
而阿罗汉所证的智慧称为一切智,不论是属于慧解脱或是俱解脱的阿罗汉,都是由于声闻一切智中的十智或九智而得解脱,证得解脱果。一切智的十智就是世俗智、法智、类智、苦谛智、苦集谛智、苦灭谛智、苦灭道谛智、知他心智、尽智还有无生智。其中这个知他心智,并不是在讲他心通,而是说从自己所证的智慧,来了解众生的心境,那叫作知他心智。那九智则是十智中少了无生智;虽然有解脱果的身证,但是没有无生智,他就不能为众生说法。这声闻的一切智,都属于出三界生死的解脱道智慧,但却只是佛菩提智里面的极小部分的智慧,只能断分段生死的烦恼,完全不涉及法界实相的亲证,不牵涉到佛菩提道所讲的无生法。因此阿罗汉纵使证得声闻解脱智的十智具足,对于大乘菩萨所证的般若总相智,尚且不能稍稍了知,何况之后的别相智及种智。
 
反之,修大乘佛菩提道的菩萨,见道明心必须先证第八识如来藏,然后就能现起般若智的法智与类智。再由这般若的法智与类智,必能同时发起解脱果十智中的苦、集、灭、道智,还有知他心智。然而就佛菩提道修学来说,这还只是相见道位修证的别相智而已,到了见道通达入地前,必定会具足解脱果的十智。所以从智慧证境来比较,阿罗汉与诸地菩萨也是不能相提并论的。
 
更何况重要的是,声闻法是要取灭的,证得阿罗汉果后,他如果不灭除蕴处界,就不是证无余涅槃,不但蕴处界要灭掉,所证的解脱智十智也全部要灭掉,才能够入涅槃。因为如果这十智不肯灭,他就必须保持着意识心和意根,才能使声闻解脱的十智继续存在。当他必须保持着意识心与意根,就必须重新再入胎,那他的生死流转可就永远要持续下去。所以阿罗汉若是要行涅槃行,到临命终的时候,是要把包括自己所证的解脱智十智在内的一切全部都给灭掉,结果就是解脱道的所修与所证,就连阿罗汉自己也无法住持。反而是要修证含括了解脱道的佛菩提道的菩萨们,因为永不入涅槃,而能同时住持解脱道的法道。从这以上的种种的理由,就可以证明平实导师在《优婆塞戒经讲记》中说:“杀诸地菩萨的罪业,又比杀阿罗汉重。”确实是诚实语,绝非虚诳语。
 
《梵网经》中的七逆,比五逆增加了杀和尚及杀阿阇梨的罪,这两个罪与杀圣人的罪来比较,因为和尚是指修学佛法的受业本师、亲教师,也就是一般所说的导师。而阿阇梨则是受业时教授威仪的轨范师、教诫师,都是我们佛道修学的师长,跟父母一样是属于报恩田。如果造作了杀和尚及杀阿阇梨的逆罪,原则上罪业应该不比杀圣人重。但是如果自己的和尚或阿阇梨,本身就是初地以上的圣人,也就是以犯七逆罪的对象来说,他同时兼有了和尚与圣人,或阿阇梨与圣人的身分,这时如果犯了杀和尚、杀阿阇梨的罪,那就有所不同、逆罪的轻重会依照和尚、阿阇梨所证菩萨阶位高低而定,结果一定比单纯杀一位相同阶位的圣人,所得逆罪还要来得重。比如说:和尚、阿阇梨是初地菩萨,那杀和尚、阿阇梨的罪,一定会比同样杀一位初地菩萨,但他不是自己的和尚、阿阇梨来得重。因为已证初地的和尚、阿阇梨,既是功德田也是我们的报恩田,是兼具这两层重要的身分缘故。
 
------《三乘菩提之菩萨正行(二)》  <第109集 逆罪的轻重(上)>  正源老师
本文标签:逆罪(12) 本文关键字:逆罪
推荐文章
讲座文稿
愿所有功德回向:

自归依佛,当愿众生,体解大道,发无上心;自归依法,当愿众生,深入经藏,智慧如海;自归依僧,当愿众生,统理大众,一切无碍。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所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Copyright © 2015-2018 如来藏 www.rulaizan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50208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