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手机版 | 如来藏网:倡导正知正见正修正行的学佛门户网站

热搜: 三乘菩提  涅槃  悟道  公案  十信  菩提

当前位置:如来藏网>故事>佛经故事>法句经故事>

不放逸品.第二品(2)

[法句经故事]  发表时间: 2015-05-08 22:04 点击: [放大字体正常缩小] 关闭
(注)本故事说明人不应该过度追求无法增进修行的事物。大迦叶企图要了解的事无法帮助他证悟生命的实相。佛陀不断提醒他的弟子们要确实参透生命的实相,努力解脱生死轮回,其他的追求都不是增上法。人可以透过察觉而证得阿拉汉果。一旦成为具有无上智慧的究竟圣者(如佛陀),自然具足这些能力。
-----------------------------------------------------------------------
修行的目的
众生放逸,智者精进;众生昏沉,智者清醒,
智者超越愚痴的人,就像赛马超越老弱的马匹。 (偈 29)
两位比库从佛陀那里得到禅观的指导后,到森林里的一处精舍去禅修。其中一位比库心不在焉,只知在火旁边取暖,整个初夜只知向年轻的沙马内拉谈话而浪费时光。另一位虔诚的比库则善尽比库的职责:初夜时经行,中夜时休息,后夜则再度禅修。由于他的精进和正念现前,所以很短的时间内就证得阿拉汉果。
结夏安居结束后,这两位比库回去向佛陀顶礼问讯。佛陀问他们如何安居?懒惰又心不在焉的比库说另一位比库只是躺着休息、睡觉而浪费时间。佛陀就问道:「那么你自己呢?」他回答说自己在初夜的时候,靠在火旁边取暖,然后就整夜没睡。但佛陀太清楚他们两人安居的情形,所以就对懒惰的比库说:「你明明懒惰、心不在焉,却说自己精进努力、正念现前,而你的同修精进努力、正念现前,你却说人家懒惰、心不在焉。你就像羸弱、步履缓慢的马,而你的同修则是强壮、脚程敏捷的马。」
-----------------------------------------------------------------------
玛伽为何往生为帝释
帝释因为不放逸,所以成为诸天王;
精进受人赞叹,放逸受人诃责。
有一天,离车国的摩诃利王子,前来聆听佛陀讲解《帝释所问经》。佛陀的生动叙述,让王子以为佛陀一定见过帝释。为了确认,他就问佛陀。
佛陀回答道:「摩诃利!我确实认识帝释,也知道他为何成为帝释。」佛陀就告诉摩诃利,身为诸天王的帝释的某一前世是摩卡拉村子一位名叫玛伽的年轻人。他和三十二位同伴从事很多的社会公益活动,如铺路、建公共休憩房舍等,一生中并奉行七项义务:
1.奉养父母、2.尊敬长者、3.言语温顺、4.不背后说人闲话、5.慷慨大方、不贪婪、 6.实话实说、7.不动气
由于玛伽在那一生中具足无数的善业和正确的德行,所以往生为帝释。」
-----------------------------------------------------------------------
智慧之火
精进的比库,害怕放逸而勇猛精进,
犹如大火,烧尽一切结。
有一位比库得到佛陀给他的禅观指导后,就到森林里去禅修。虽然努力修持,但却只有非常小的进展。他感到沮丧、挫折而返回祇树给孤独园,希望佛陀能给他进一步的指引。路上,他遇见熊熊大火,于是就跑到山上去观察火势。正当火势漫延时,他突然领悟到,就像火烧毁一切东西,究竟智慧也会解除生命中大大小小小的束缚。
这时候,佛陀明了这比库的意念,就放光,出现在比库面前,告诉他:「你现在的思考方向是正确的,继续努力吧!就如大火烧毁一切障碍,系念在前的比库解除所有的结 (注)。」这比库听完佛陀的说法后,正念现前,思考佛陀的告诫,不久之后,就证得阿拉汉果。
备注:
有十种结(束缚):身见、疑、戒禁取、贪、瞋、色爱、无色爱、慢、掉举和无明。前五项称为五下分结,较轻微,后五项则称为五上分结,较严重,一旦证得预流果,则解脱五下分结中的前三项,其余二项则在证得一来果时,会减轻,但证得不还果时,才会涤除殆尽。
五上分结则只有证得阿拉汉果后,才能予以涤除。
-----------------------------------------------------------------------
知足的比库
精进的比库,唯恐放逸,
所以不容易堕落,而趋近涅槃。
尼珈玛西提舍出生在舍卫城附近的一个小村庄,并且在当地长大。出家之后,他过着非常简单的日子。化缘时,他就到原来亲友居住的村子,并随缘接受人家的布施。他避免参加大的仪式、庆典,甚至给孤独长者与憍萨罗国波斯匿王举办的大型布施,他也没有参加。
其他比库渐渐议论纷纷。他们指责他只接近亲人,而不喜参加大型布施等等。这些比库并且向佛陀报告这件事,佛陀就召唤他来,让他自己解释。他说虽然他常回故乡,但只是去化缘,而且只要有足够的食物,不管食物可口与否,他就离开。听完他的解释后,佛陀当着其他比库面前称赞他。佛陀也告诫比库们,需求少,知足的过日子符合所有圣者和佛陀的教诲。同时,所有的比库应效法尼珈玛西提舍。佛陀进一步叙述鹦鹉王的故事:
从前,鹦鹉王和很多的子民住在恒河岸边的无花果树林里。后来,无花果全被吃光了,所有的鹦鹉也就离开林子。只有鹦鹉王留下来,但不管剩下来的东西是嫩芽、叶子或树皮,他都很满足。帝释知道这件事后,想测试鹦鹉王的德行,就运用神通力量使无花果树枯萎。然后,和皇后一起变化成鹅,来到无花果林,问鹦鹉王何以不离开年迈、枯萎,无法再长出大量果实的无花果树呢?
鹦鹉王回答道:「我没有离开,是出于感激的心。只要有足够的食物维持生命,我就不会背弃这树林。」
帝释大受感动,就恢复并且透露自己的身份。同时,从恒河中取水,洒在无花果上,使它们恢复生机。
本文标签:不放(1)逸品(1)摩酰(1)提利(1)阴谋(1)陷害(1) 本文关键字:不放,逸品,摩酰,提利,阴谋,陷害,
相关阅读
愿所有功德回向:

自归依佛,当愿众生,体解大道,发无上心;自归依法,当愿众生,深入经藏,智慧如海;自归依僧,当愿众生,统理大众,一切无碍。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所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Copyright © 2015-2018 如来藏 www.rulaizan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50208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