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手机版 | 如来藏网:倡导正知正见正修正行的学佛门户网站

热搜: 涅槃  三乘菩提  悟道  菩提  公案  十信

当前位置:如来藏网>影音>三乘菩提系列讲座>三乘菩提之相似佛法(二)

22、谈琅琊阁的正知而住 正才老师

视频播放:
视频下载链接(点击右键"另存为")
 
音频播放:
音频下载链接(点击右键"另存为")
 
由 正才老师开示
 

各位菩萨:阿弥陀佛!

欢迎各位菩萨继续收看“三乘菩提之相似佛法——重蹈灯下黑之琅琊阁”。

我们这一集要继续针对琅琊阁网路〔网络〕上的文章来讨论,一则是张志成先生的“谈正觉同修会”,还有几篇是他谈“佛法体系概要”的文章。在这几篇文章中,张先生提到他们群体目前的实修方式,大意是说:就直接修习“正知而住”,到刹那定成就以后,作五蕴观跟六入观来断我见证人无我,就是声闻初果。但因为在这些谈论中,张先生并没有说明实修“正知而住”和“刹那定”的方法,因此末学就在他们网站上找了一些相关资料来参考,主要就是张先生提到的,他们那个群体带领实修的经圆先生所讲的有关“正知而住”整理出来的文章,主要就是他的第一讲的内容。因为第一讲的错误就已经够大了,我们这一集就先来检视他们对“正知而住”的说法。

在那位经圆先生的第一讲内容里,他说“正知而住”这个法是“来自于《瑜伽师地论》的声闻地”,还说他是看了《六门教授习定论》后,“知道了什么是所缘”,然后“进而知道在《瑜伽师地论》里面作为初入门,应该是从正知而住这个地方入手”。〔屏幕字卡内容:正知而住……来自于《瑜伽师地论》的“声闻地”,……看到《六门教授习定论》,知道了什么是所缘,……进而知道在《瑜伽师地论》里面作为初入门,应该是从正知而住这个地方入手,……。〕接着他为了说明“所缘”,引用了《瑜伽师地论》卷98里面的一段论文,论文说:【修四念住,应知略有五种渐次,一、信增上力清净出家;二、戒律仪;三、根律仪;四、乐远离;五、盖清净。诸在家者虽复数数修诸念住获得净信、诸盖清净,然阙学处。当知所修不得圆满。】大意是说:出家人修四念住有那五种渐进次第,至于在家人,虽然一再修学四念住,也获得净信,乃至诸盖清净,但相较于可以具足清净戒的出家众来说,在家众因为缺了戒律仪这个学处,因此说所修不得圆满。

论文的意思并不难理解,但这位先生怎么解释这后半段呢?他说:【你就算已经出家,然后严格持戒,也善护诸根,远离诸欲,甚至诸盖清净。但是这个都还不算,这个只是一个前行。但是没有学处,接下来观修的地方,你可能会不知道怎么修,因为有这个原因,所以你的修行就不得圆满,……。】(〈正知而住、五蕴观、六入观、唯心识观(一)〉,琅琊阁。)弥勒菩萨在论文中明明是说“在家人”缺学处,他却可以说成是“出家人”缺学处;而且,他自己前面已经说“严格持戒”了,那又怎么还会“没有学处”?显然他对“学处”这两个字是不懂的。所以,接着他说:“阙学处”的意思,就是“缺乏心所安住应修的所缘”。其实“学处”这两字在经论出现非常多,尤其在律部的戒律里,因此“学处”一般就是指戒律,这一段论文中“学处”的意思也是一样。那经圆先生所说“心所安住应修的所缘”是什么意思呢?他说是“五根的境界”,并以走路作为例子,说:【所缘是脚底板的触觉,……当你的脚底板在落地的那一瞬间,你就正知你的脚落地了,……。】(〈正知而住、五蕴观、六入观、唯心识观(一)〉,琅琊阁。)说这样的“所缘”就是“学处”,说这样就是在修“正知而住”,这个误会真的很大!

经圆先生在讲解“正知而住”时,主要是引用《瑜伽师地论》卷24的论文,在卷21到卷24是根本论中讲解“正知而住”最多的地方,而在卷22也是论中讲“学处”最多之处。难道他没有读过吗?还是读不懂?否则怎么会误会学处的意思?我们先看卷21里面是如何解说“学处”的。弥勒菩萨说:【云何戒律仪?谓彼如是正出家已,安住具戒,……受学一切所有学处,是名戒律仪。】意思很清楚,受学的“学处”就是指戒律仪。在卷22,弥勒菩萨说:【戒律仪者,谓如有一安住具戒,广说乃至受学学处。】接着详细说明了戒律仪的内容,并多次用了“学处”二字,之后总结说:【如是名为受学学处,如是广辨戒律仪已。】其实根本论里所讲的“学处”,几乎都是跟戒律相关的法义。而这位经圆先生竟然会不知道学处指的是戒律,而将学处说为“心所安住应修的所缘”之处,并举走路为例,说“脚底板的触觉”为所缘的“学处”,真的很让人无言!由此也可知这位先生对经论解读的程度如何了。

接着,这位先生在讲解“正知而住”这个法之前,他说“正知而住适用的对象”,是“人人都可以练”;而且还说“正知而住这个方法,它基本是零基础,确确实实的零基础,不需要任何前行”,又说这个方法“……非常非常简单,入门门坎极低,没有前加行”。可是事实真的是像他说的这样吗?他所引用的是根本论卷24的论文,论文说:【云何名为正知而住。谓如有一,若往若还正知而住。若覩、若瞻正知而住。】这部分后面再来说明,其实他也误会了论文之意。那么要讨论“正知而住”这个法有没有前行法的问题,我们应该从卷21,也就是刚进入〈声闻地〉时,来看“正知而住”这个法的位阶,这样才能如实了解是否真的如他所说的是零基础、是不需要任何前行的。

在根本论中〈声闻地〉的内容是从卷21到卷34,共分为四个瑜伽处。第一初瑜伽处从卷21到卷25,又分为三地:种姓地、趣入地以及出离地;卷21讲种姓地及趣入地,卷22到卷25讲出离地。在种姓地里,弥勒菩萨开示欲证得涅槃所需要的法缘;在出离地里,则说明为趣离欲乃至而得解脱所需具足的世间及出世间的二道资粮;而“正知而住”这个法在初瑜伽处讲得最多,也分别属于种姓地的涅槃法缘之一,及出离地的世出世间二道资粮之一。

在卷21的种姓地里,弥勒菩萨开示说,要具足“胜缘”与“劣缘”两种缘,才能够证得涅槃法。对于这两种缘,弥勒菩萨说:【云何胜缘?谓正法增上他音,及内如理作意。云何劣缘?谓此劣缘乃有多种:谓若自圆满,若他圆满,若善法欲,若正出家,若戒律仪,若根律仪,若于食知量,若初夜后夜常勤修习觉寤瑜伽,若正知而住,若乐远离,若清净诸盖,若依三摩地。】第二种的“劣缘”共十二个法,“正知而住”是当中的第九个。

那么在卷22的“出离地”里,对于世出世间二道资粮,弥勒菩萨开示说:【谓若自圆满,若他圆满,若善法欲,若戒律仪,若根律仪,若于食知量,若初夜后夜常勤修习觉寤瑜伽,若正知而住,若善友性,若闻正法,若思正法,若无障碍,若修惠舍,若沙门庄严。如是等法是名世间及出世间诸离欲道趣向资粮。】“正知而住”是当中的第八个。

在种姓地及出离地,弥勒菩萨对于这些法缘及资粮的开合略有差异,但两者在“正知而住”之前的法,基本上是一样的。在卷21,弥勒菩萨对劣缘中的“自圆满、他圆满及善法欲”这前三个法说明得较为详细,其余的法则仅是略说;而在卷22的出离地,对于二道资粮内涵,则不再重说前三个法,直接由第四个“戒律仪”开始一个个详细说明,一直到卷25为止。由这几段论文可以知道,“正知而住”这个法仅是种姓地中所说涅槃法缘的劣缘之一,也仅是出离地中所说世出世间二道资粮之一;重点是这些法之间是有相关性、次第性的。

在卷21的种姓地中,对于“正知而住”这个法,论文说:【云何正知而住?谓彼如是常勤修习觉寤瑜伽已,若往若来正知而住,……。】请注意“觉寤瑜伽”后面那个“已”字,这意思很清楚,要先“如是常勤修习觉寤瑜伽”之后,才能修“正知而住”;因此“常勤修习觉寤瑜伽”正是“正知而住”的前行法。不但这样,对于“常勤修习觉寤瑜伽”这个法,论文说:【云何初夜后夜常勤修习觉寤瑜伽?谓彼如是食知量已,……。】对于“于食知量”则是说:【云何于食知量?谓彼如是守诸根已,……。】所以它们之间其实是环环相扣,一个接一个的,后法是以前法为基础,才能继续往下修。因此,论文在略说完这十二个法之后,接着总结而说:【彼由如是渐次修行,后后转胜转增转上修集诸缘,初自圆满,依三摩地以为最后。】说这十二个法,从第一个“自圆满”,到最后一个“依三摩地”,要“渐次修行”、依次第而修,才能“后后转胜转增转上”来“修集诸缘”。也就是说,在修正知而住之前,要先修完前八个法;而修完正知而住之后,还要依次修学之后的“乐远离、清净诸盖”,最后再“依三摩地”修学禅定。而像这样具足“劣缘”的法之后,还要具足“胜缘”的法,依善知识所教授的四圣谛等正见修学,才能入谛现观证得解脱。以上说的是种姓地的内容。

而在出离地的二道资粮里,正知而住之前的法,基本上与种姓地一样;之后,则还有“善友性”到“沙门庄严”等资粮要修学,然后还是要依四圣谛等法才能得出离。这是 弥勒菩萨在〈声闻地〉中所开示解脱道的法义。既然琅琊阁要依 弥勒菩萨的开示作为实修的方式,那就得要依论中所说的依序而修,不可躐等,要依教奉行才是。所以要修学正知而住,就得先修前一个法、前前一个法等等。因此,“正知而住”这个法,显然不是经圆先生信口开河所说的“确确实实的零基础,不需要任何前行,入门门坎极低”,也不是如他所说:“在《瑜伽师地论》里面作为初入门,应该是从正知而住这个地方入手。”不但不是,正知而住的前行条件,还真不少呢!

总结来说,对“正知而住”这个法,领众教导的人得要知道它的位阶,它跟其他法之间的关系及次第,也就是所谓的“法住法位”;如果教导者自己连这个都不知道,不但表示他对这个法无所知,也可证明他不可能已经实证这个法。既然这个法不可能实证,还说之后要依这个法而作五蕴观行来断我见证初果,那就更不可能了。像他们这样的作法,就叫作一盲引众盲,其实是在自害、害他。此外,即使是正确的“正知而住”,本身也不是修定之法,仅是修定的前行助缘或资粮而已;否则 弥勒菩萨就不会在正知而住之后,说还要修“乐远离、诸盖清净”,然后再“依三摩地”修禅定了。这个问题我们下一集再来讨论。更何况,琅琊阁也误会了 弥勒菩萨所说的正知而住的意涵。

在经圆先生所举的卷24那段论文,弥勒菩萨对于正知而住这个法说明得非常详细。譬如在说明“往还正知住”的内涵时,弥勒菩萨说:【于所应往及非所往能正了知,……于应往时及非往时能正了知,……是名正知。】弥勒菩萨之后更进一步以乞食为例说:【又于如是村邑等中,或有居家我不应往。何等居家?谓唱令家,或酤酒家,……或有居家我所应往,谓刹帝利大族姓家,或婆罗门大族姓家,……。】又说:【又有居家,我虽应往,不应太早太晚而往。】意思是说,对于什么是该去、不该去之处,要能正确了知;对于该去、该回的时间,也要正确了知等等,是这样的正知而住。就像这样,对于“若覩、若瞻、屈伸、持衣、持钵,饮食、睡眠”等的正知而住,也是同样的道理。

也就是说,需要知道什么是该做可做,何时做、如何做等等,而不是都没有这样的正知,而只要像琅琊阁说的去注意现前五根的境界就叫作正知而住。若是前往不该去的地方,即使过程中都能随时去缘脚底板的触觉,仍然不是“正知而住”。因此,弥勒菩萨所说的正知,意思是“正智正念”,是要有正确的知见智慧加以简择判断什么该做、如何做、何时做等等,而且要有正确的忆念,而随时保有这样的作意,这样才是论文所说的“正知而住”。在前一期的节目中,高老师谈到正知而住时,就曾举《杂阿含经》中 世尊教导弟子们应该时时保持正念正智而住的说法,也正是这个意思。经文说:【云何正智?谓比丘若来若去,正知而住,瞻视观察,屈申俯仰,执持衣钵,行住坐卧眠觉,乃至五十、六十,依语默正智行。比丘!是名正智。】(《杂阿含经》卷37)弥勒菩萨论文之意跟 世尊所说一模一样,可见琅琊阁根本不懂 弥勒菩萨论中所说的“正知而住”!

这一集我们就说到这里。谢谢您的收看!

阿弥陀佛!

【浏览量 243次】
栏目分类
愿所有功德回向:

自归依佛,当愿众生,体解大道,发无上心;自归依法,当愿众生,深入经藏,智慧如海;自归依僧,当愿众生,统理大众,一切无碍。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所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Copyright © 2015-2018 如来藏 www.rulaizan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50208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