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手机版 | 如来藏网:倡导正知正见正修正行的学佛门户网站

热搜: 三乘菩提  涅槃  悟道  公案  十信  菩提

当前位置:如来藏网>故事>哲理故事>智慧故事>

佛教经典中神通故事(2)

[智慧故事]  发表时间: 2015-05-09 09:32 点击: [放大字体正常缩小] 关闭
展现神通或会招致不信者的讥嫌
《长阿含经》卷十六中记载,有一名叫坚固的长者子,请求佛陀每当有不信佛的婆罗门、居士、长者子来到僧团,希望佛陀能命令出家比丘们展现神通给对方看,以彰显佛陀教法的伟大来折服对方。但是佛陀回拒他,并告诉他:“你知道为什么吗这是因为如果比丘现各种神通,被相信的人看见了,去向不相信的人宣传佛弟子有神通;那些不相信的人,就会露出怀疑的神情,讥嫌毁谤地说:“那还不是施用咒术的结果,那有什么真正的神通呢”坚固!我何必因为叫比丘现神通,而让一些人心生不快说出毁谤的恶语呢所以我只教导弟子们专心修行,有德莫彰,有恶莫隐。……并且我的神通法中,最重要的是教诫神通,就是依我的教诫努力修行,而终至四大永灭,烦恼永断,得漏尽通而解脱入涅槃。”(1-101a)
由此可知佛教在依理性指导的教诫修行上,与修习神通的技巧上,是偏重于依于教诫的智慧修行。并主张不轻易使用神通,以防止神通掩盖了佛教的主旨,令人误解佛教为世间外道的幻化咒术之类。[10]
3.神通是对修行者的考验
神通从某个角度来看,也是对修行者严格的考验,考验修行者是否能拒绝世间名闻利养的诱惑,也考验修行者是否知道神通只是修行的光景而非目的。有关这个观念,《杂阿含经》卷二十一中有一则记载:
记叙摩诃迦比丘在一个随长老僧应供,返回树林僧舍的途中,进入禅定显现神通,他身内清凉的禅触竟使闷热的暑天午后下起细雨,吹来习习凉风。后来由于目睹全程的居士质多罗长者的要求,摩诃迦表演火光三昧,从房门的钩孔放射火焰,一时之间院子中的干材都烧光了,但覆盖在干材上的白毡毯却完好如初。质多罗长者惊奇崇拜地立刻表示愿意终身供养摩诃迦比丘。但是摩诃迦比丘只是淡淡地告诉他,这些神通只是不放逸修行而产生的,修行的最终目的不在神通,而在解脱。第二天一早,摩诃迦比丘因为不希望自己受到名闻利养的诱惑,就悄悄离开此地再也不回来了。(2-151b)
由以上所述可知,此则故事在暗喻神通是修行者的陷阱。神通是修行者修行有所得的表征,但也是一个严格考验的关卡,拥有神通能力,意谓一个修行者能跨越圣俗两界。对于世俗凡界而言,他拥有大力量,能改变凡俗世间许多事物的运作规则,因此可能得到世俗的崇拜信仰,获得丰厚的名闻利养,而名闻利养正是欲望的渊薮,是修行者急需避免的,因此神通能力对通往涅槃圣界的修行者,正是他迈向空慧的一大考验。
4.神通的有限性
神通不敌业力
在经典中最有名的神通不敌业力的例子,就是号称神足第一的目连死亡事件。目连是在出外弘法途中,为外道所袭击死,死于乱棍棒打之下(24-286a~290b)。这件事当然是宗教与思想上的斗争,外道使出暴力手段的悲惨后果。[11]但在律部经典中却将目连死亡的事件,巧妙结合业力与神通的关系,来彰显神通不敌业力。律部首先解释“若不豫观,虽阿罗汉智亦不行。”也就是说,若是没有入禅定,即使是阿罗汉也不能预先知道要发生的事情。所以目连根本不知道外道要打他。而当他被打得遍体鳞伤后,舍利弗责问他为何不用神足通逃走呢目连回答:“业力持故,我于神字尚不能忆,况发通耶”[12]所以业力是最大的,当业力现前时,根本使不出神通来。
另一则叙述则是有关佛陀晚年,他的祖国灭亡的事迹。他的祖国迦毗罗卫是个弱小的国家,抵抗不了琉璃王率领大军的入侵而灭亡了。对于这件事,《增壹阿含经》卷二十六中,叙述目连曾想阻止琉璃王的入侵,想把琉璃王和他的军队用神通力丢到他方世界中;又想用铁笼把整个迦毗罗卫城覆盖起来,让琉璃王不得入侵。但佛陀反问目连,可否把迦毗罗卫城的宿业丢掷到虚空中吗或把宿业用铁笼罩住目连则坦承自己没有这个能力。所以佛陀解释迦毗罗卫国会被灭亡是因宿缘成熟而今应受报。(2-691b)
这二则叙述在在暗示:神通不敌宿业,不要说是罗汉,连佛也无法扭转乾坤。这样将业力的力量置于神通之上,除了显示神通的有限性之外,更能彰显佛教要突显的是人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承担。业力是由十二因缘的网脉所形成的,要解除清理这网脉,是要靠自身以智慧破除无明网脉的缠缚,并非可以依靠神通的力量,投机取巧规避自己应负的行为后果。
事相神通不如智慧神通
《增壹阿含经》卷二十九中,记载一则目连与舍利弗比较神通的事例,结果神足第一的目连输给智慧第一的舍利弗。目连非常疑惑,以为自己的神足通退步了,但佛陀告诉目连,并非他退步了,而是舍利弗专修智慧,所以他的智慧无量能成就“心三昧神力”,也就在力量、方式上高于多于目连。也就是说舍利弗修心的境界更高,他的智慧无量,胜于事相上的神通。(2-711c)
5.五神通非修行重点,唯有“漏尽通”才相应于解脱道。
《杂阿含经》卷十六中,记叙有一次佛在禅定中以天耳听见诸比丘们在食堂议论各人的前世,述说前世做什么职业、经历了那些事件、有什么特殊才能等,佛就从禅定中出来来到食堂,告诫诸比丘谈论宿命、过去世的事是没有用的,是“非饶益法”,也不是清净的梵行,更不是智慧、觉悟的行为,是“不向涅槃”的,唯有依四圣谛修行才是“正智正觉、正向涅槃”的。[13]由此可知宿命通是不相应于解脱道的,属于“教诫神通”的四圣谛等,才是佛教所强调的。(2-110a)
又《增壹阿含经》卷三十八中记述有一赤马天子问佛陀他可否以他的神足飞越世界的边缘,而到达无生老病死愁忧苦恼的涅槃佛陀告诉他,再迅捷的神足飞行也无法飞越生老病死的世界,唯有“乘圣八品之径路,然后乃得尽生死边际”。(2-756a)
《增壹阿含经》卷二十三中,亦记述有四个修得五神通的外道梵志;四人知道自己寿命将尽,伺命使者将来抓他们,于是他们一人躲在空中,一人入海,一人躲在山腹,一人钻入地底,但都同时死了。佛陀谈及此事告诉诸比丘欲得免死,唯有修行四法:一切行无常、一切行苦、一切法无我、灭尽为涅槃。(2-668b)
由这三则叙述,可以看出佛教一再提醒五神通是不能得到解脱的,不是修行比丘所应追求的,比丘所应追求的是:
世尊告曰:戒德具足,心游道法,意在四谛,欲至涅槃,此是比丘之所求也。
比丘所应遵循的是戒、定、慧的三学次第,由戒开始,心意所应专注在道法并非在定中求神通,而是由定开慧,修习四谛、十二因缘、八正道等解脱法门,而至涅槃。
究竟依四谛等解脱法门,要解脱什么才能达到涅槃呢要解空、悟空,修行“第一空义经”,了解“第一最空之法”,[14]也就是要了解十二因缘法性空的道理。所以《增壹阿含经》卷二十八中记载一则事例,当佛从三十三天回到人间时,变成转轮王形象的优钵华色女尼,非常兴奋地告诉佛:“佛啊!我是最先迎接您见到您的弟子。”但佛陀告诉她:“真正第一个见到我的是须菩提啊!(当时须菩提仍在他住的山中缝补衣服,并没来迎接佛陀)因为须菩提已领悟了我所说的一切诸法皆悉空寂的真谛。”佛并说偈曰:
(三)大乘佛典中神通故事的作用
到了由大众部转变而成的大乘佛教,不但承继大众部的佛身观把释迦牟尼神化了;更增加了许多从来不曾在人类历史上出现的神通广大的十方佛及菩萨。这使得大乘经典中有关神通的种类、内容更加丰富神奇了。如《大智度论》卷五、卷二十八中将五神通的内容加以增加并细分;新译《华严经》卷二十八有《十通品》,记载佛菩萨的十种广大的神通;《法华经》卷六有《如来神力品》等。其中《瑜珈师地论》卷四十三总结各大乘经中菩萨禅为九种大禅,是菩萨不共的深广禅法,不是小乘人所修,所以称为大禅。这些禅法中有一类是属于“饶益有情禅”,是为了度化众生所具备的神通力。其中包括具备能使用咒术、能呼风唤雨、能除病息灾、能知世间书数、算计、资生方法等等神通能力,另外还具备神足变现、显现神通辩才等。23[23]具体表现佛菩萨救护众生的神通力作品,则可以《法华经》中的《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为代表,在其中观世音菩萨展现了三十二种救济众生的神通能力。
因此,在大乘佛经中,宣扬佛菩萨拥有救度众生的各种能力,可谓极尽铺扬夸张之能事,这使得佛教走向神秘化、他力信仰、祈求神通奇迹的色彩益发浓厚。除此之外,另有一些大乘经典如《维摩诘经》、《妙法莲华经》、《华严经》等,是以整个神通故事为隐喻,来寓意或诠释某项佛理的奥义。在这时,神通故事不是神通理论的例证,也非佛菩萨神通广大的例证,而是利用神通故事营造出虚幻神奇空间,来隐喻某一佛理奥义。
兹举《维摩诘经》中的几则神通故事为例来说明。《维摩诘经》这部胡适称可视为“半小说半戏剧”的经典,24[24]吾人的确可以看成是一部用文学虚构想像的语言所写成的经典,25[25]但其中却寓含佛理的奥义。
《维摩诘经》中叙述维摩诘具有不可思议神通力,在《不思议品,第六》里,当文殊师利菩萨率领无数声闻弟子、菩萨及天人到了维摩诘家,维摩诘展现神力请须弥灯王如来,送来三万二千个狮子座给所有的客人坐,小小的斗室竟能容纳三万二千个高广狮子座,而外在世界亦没有改变样貌。声闻弟子舍利弗不能理解这境界,于是维摩诘向他解释:“菩萨住是解脱者,以须弥之高广纳芥子之中,无所增减。”又如《见阿?佛品,十二》中,维摩诘展现神通力将妙喜世界阿?佛国带到娑婆世界维摩诘的斗室中,让在场的所有大众都睹见了妙喜世界,而在此时“妙喜世界虽入此土,而不增减。于是世界、亦不迫隘,如本无异。”这二则故事叙述维摩诘有能任意增大或缩小其居室的能力,也有能将某一世界缩小而置于另一世界之中的能力。这些描述所谓“芥子纳须弥”,意味着打破固有的空间观念,示证空间的相对性、不增不减性。
又如《观众生品,第七》中,天女以神通力转变自己为舍利弗(男身),又把舍利弗转变成天女像(女身),天女并说:“是故佛说一切诸法,非男非女。”这是意味一切法既非男亦非女而无定相。
又如《香积佛品,第十》,维摩诘展现神通,命令一位幻化菩萨前往“香积佛国”,请求香积如来给予其饭食所剩,香积如来就给了此幻化菩萨一钵饭带回了维摩诘室。这小小一钵饭分给了所有在场的大众后还是满满的,对于这现象在场的声闻弟子有不能明白的。幻化菩萨则解释这一钵饭是如来无量功德福慧所修成,正使“四海有竭,此饭无尽”。这个故事暗喻隐藏在看不见后的“真实”。众生只能看见一钵饭,是因为“心眼”有限,打破“心眼”的限制,就能看出平日在固定相中看不见的部分。
又如《佛国品,第一》中,舍利弗看释迦成佛的娑婆世界是秽土而非净土,释迦于是展现他的佛土清净给舍利弗看,并告诉舍利弗:“舍利弗,众生罪故,不见如来国土严净,非如来处。舍利弗:我此土净,而汝不见。”这个故事寓意我们所见到世界的染与净,都和自己的心境有关,我们看到的外在客观世界的现象,其实都是自己内心世界的主观投射。所谓:“随其心净则佛土净。”
其实,以上这几则神通故事,以《六祖坛经》中的“外离相曰禅,内不乱曰定”(《坐禅品,第五》)的角度,亦可了解到维摩诘经要我们打破一切概念分别、舍弃一切幻想分别,就是趋入不二法门的路径。
由上可知,在《维摩诘经》中,“神通”被运用为文学的表现手法,在《维摩诘经》这个本已是虚构性的故事中,运用“神通”这个佛教观念作为写作笔法,开展出另一个神奇幻妙的虚构空间,可谓“虚构中的虚构”。这样双重性的虚构性空间,是为了寓意或诠释某种佛理而刻意设计的,特别具有引人入胜的效果。在虚构中的“内层虚构”―也就是神通故事中,有叙事、有对话,叙事隐喻哲理,对话有隐喻、有明说,但叙事与对话交叉出现、连成一体,不可分割,是互相支持、辉映的。因此“内层的虚构”―神通故事本身就已寓意佛理奥义。而每一个神通故事,又和其外的虚构故事(经文的其他情节),以及其他的神通故事,是环环相扣,互相支援成一整体,亦表达着某项佛理。“神通”在此已非作为宣扬佛威神通力的例证,而是以神通作为写作笔法,神通故事成了经文结构中不可切割的一环。
四、神通故事的语言特色
以下将从宗教、文学两方面,来分析神通故事的语言特色:
(一)宗教的语言特色
佛教中的神通故事既是属于十二分教中的阿波陀那,基本上是被当成例证来使用。那么,作为例证的神通故事其宗教语言的特色何在有何吸引人之处
由于“神通”的观念在佛教的世界图像中是被认可为真实的。而神通故事又是依据神通观念和理论所建构而成的,因此神通故事有了神通理论和观念的真实性为其背书,神通故事的语言,从宗教上的特质来看,它已超出了譬喻是“喻而非真”的特质,26[26]带有几分“真”的暗示性。具有“似真非真”朦胧性的语言功效。从神通观念、理论的延伸推论,神通故事的语言散发出──“这个故事有可能是真实的”讯息。虽然从现实世界实际生活经验的观察中,人们会觉得那是不真实的,但在宗教理论的背书下,又会觉得:神通世界之所以不真实,是对修行不够的自我而言,目前是不真实的;但对修行证悟者言应该是真实的。所以它是“似真非真”的存在。
本文标签:神通(34)佛教(31)世界(8)故事(10)图像(1)承认(1) 本文关键字:经典,神通,佛教,世界,图像,承认,
愿所有功德回向:

自归依佛,当愿众生,体解大道,发无上心;自归依法,当愿众生,深入经藏,智慧如海;自归依僧,当愿众生,统理大众,一切无碍。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所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Copyright © 2015-2018 如来藏 www.rulaizan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50208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