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衣观音
观音的另一个主要形象是白衣观音。依笔者之见,送子观音应是白衣观音的变体。白衣观音一直是学者争辩的主题,如马斯培罗及陈观胜视祂为密宗女神潘达拉娃西尼(白衣女神),且是白多罗女神的中国化(白多罗是观音的首要女性配偶,西藏佛教的女神)。陈观胜说唐朝时祂被引入中国,进一步转变成保护生殖的女神,因祂属胎藏界曼荼罗,中国民间宗教从佛教中移用了祂,将“胎”一词望文生义,使祂变成送子观音。
各种不同女性观音化身如何来的呢?灵验记和朝圣传统可能提供了最初的导因,而艺术和文学的推广使它们受到欢迎。我认为每种形式的女性观音原先都发展于一特定的地区,并和某一特定人的生命及某种造像有关。如妙善公主原先在河南受到崇拜,马郎妇﹙鱼篮观音﹚在陕西,白衣观音在杭州,南海观音在普陀,由原是外来的男神,就这样转化为独具中国特色的女救世者。随著普陀发展成中国的“普陀洛迦”,在明朝时更成为国内外观音的崇拜中心,南海观音也吸收了妙善、鱼篮和白衣观音的形象,当我们研究南海观音的造像时,可同时发现其他观音形象的痕迹,经由“重叠”的过程,南海观音成功地保留祂的特性,也加入了其他观音形象的神奇传说,有时甚至相冲突,但互相确认证实的结果,却加强了信徒眼中观音的“灵验”。
前面我们谈到观音“如何”转化成为女神及祂所变成的形式,我想对观音“为什么”成为中国人“慈悲的女神”提供假设性的答案,首先,尽管大乘佛教反对二元论,但仍有把般若波罗密多人性化、女神化的传统。在《小品般若经》中有首赞美般若波罗密多的长颂:“我们可以从她找到避难处…… ,她带给盲者光明…… ,她把迷路的人引导到正途,她无所不知,…… ,她是菩萨之母。 ”既然观音是代表慈悲和智慧的菩萨,且有关般若波罗密多最短的经文──《心经》,是观音在深定中所讲的经,所以观音非常合适作人格化的女神,但这答案并不能解答为什么观音菩萨在中国、韩国和日本以外的佛教国家,没有经历过任何性别转换的情况。
另一方面,女性观音化身主要出现在宋朝,也可能是重要的线索。在十二、十三世纪民间宗教发展出现了新的地方神明,如瓦拉瑞?韩森在《中世纪中国神明的变化》里提到:如早期的神明一样,男人和女人在死后被封为男神和女神,但不像早期的神明,这些新的神在世时,他们只是个平凡的人,他们由于示现奇迹而被认定为神明。女性观音含有与这些神明相似的特征,她们﹙除妙善公主外﹚在变成观音之前,都过著卑微及平凡的生活,原来是宇宙菩萨的观音要成? 地成为中国人的信仰之前,她必须适应中国神祇的特色与信仰模式。
当观音采用中国神祇的特色时,她成为全国人广泛的信仰,我想观音能受到欢迎应和同时期内女神出现的现象应一并观察,如妈祖、碧霞元君、无生老母,她们的起源与某些地方有紧密的关系,但最后都变成大地区甚至全国性的信仰,被认为与观音有母女关系或就是观音的化身,为什么这些女神支配中世纪中国人的信仰直至今日呢?这是个复杂的问题,除非能更了解这些女神,否则可能不容易得到解答。无论如何,观音本地化和女性化,对晚期全中国女神崇拜的兴起应当扮演了关键性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