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恶友诸烦恼业是菩萨的道庄严伴
〖“善男子!一切恶友诸烦恼业,即是菩萨道庄严伴。何以故?一切凡夫无有智慧正念之心,故以烦恼而为怨敌。菩萨智慧正念具足,故以烦恼而为道伴,恶友及业亦复如是。善男子!舍离烦恼,终不得受恶有之身,是故菩萨虽现恶业,实非身口意恶所作,是誓愿力;以是愿力受恶兽身,为欲调伏彼畜生故;菩萨现受畜生身已,善知人语、法语、实语、不粗恶语、不无义语。心常怜愍修集慈悲,无有放逸,是名菩萨不可思议。”〗
讲记 一切恶友及诸烦恼业,都是菩萨们在修学佛道过程的庄严助伴,正是逆增上缘:一切恶友是你的道庄严伴,所以遇到恶友时还得在心中感谢他。因为他,所以有机会让你修忍辱行,也促使你更努力进修而加速你道业的成就,所以恶友是你的道庄严伴。诸位想想看:从我们出来弘法以来,十三年了,每遇到一件事故,我就有更妙的法为你们写出来。第一次他们拿月溪法师的东西来否定我们正法,我们就讲了《批月集》,后来出版时改名《正法眼藏——护法集》,当初即将开讲时,有好多人反对。我说:“这里面有很多妙法是你们从来都不知道的,你们都不想听吗?”当时他们不太相信:“明心见性就了结了,还要再学什么法?”没想到一开始讲,一念无明、无始无明、心不相应无明住地、上烦恼、起烦恼……等讲下来了,他们说:“原来悟后还有这么多我们不懂的法。”我说:“对啊!明心、见性只是见道而已啊!”最后才欢喜接受。
第二次法难时,我们写了《平实书笺》;这次已是第三次了,我写了《八九识并存的过失》,把古来一直争论不休的六、七、八、九、十识的诤议,明确的界定了:最多只有八个识,也不能少于八识。以后谁都别再讲第九识、第十识,我以一天两夜时间写出那篇《八九识并存的过失》,当代大师应该没有人会写这么快。我又以三个半月时间写完《灯影》,诸位不都从其中又学到很多法义了吗?所以,这些恶友是不是你们的道庄严伴?还真的是欸!只可惜他们不懂得这都是“自我牺牲而成就佛教大业”的道理,还当作自己真的坏法,所以都不懂得迅速回到正法中来,功德就不存在了!真的很冤枉,真是可惜!却又继续在否定第八识真如的阿赖耶识心体,仍然妄谤为生灭法。以往我们在《成唯识论》课程中早就讲过:“真如亦是假名施设,真如只是识之实性。”这些法义以前我都详细讲过,真见道与相见道也都讲过了!也已详细的说明:真见道只是根本智,相见道是更胜妙的后得智。可是他们当时听我讲解时没有生起胜解,所以念心所没有成就,早就忘记了!上个月还在抱怨我:“萧老师以前都不为我们讲解‘真如是识之实性’。”我说:“他们不该怪我啊!我早就讲过了,只是他们当时没听懂而记不住!而且有录音带为证。不信!你看他们自己书里面都引述《成唯识论》文句而写出了‘真如是识之实性’一句,还说我没有讲。”
但我们不怪他们,只是说他们的智慧不够,死要面子,不懂得这种逆增上缘的护法作略,误以为自己真的误谤正法了,颜面无光就不可能回到正法中来,那就是自己的损失啦!这样的牺牲真没价值。如果能够回心转意复归正法中,那就有价值了,因为他们成为诸位的道庄严伴了:经过第三次他们的否定,我们写出《真假开悟》等书,佛教界相信正觉所悟的真实,反而对未来的正法弘扬更有信心了;以前认为证悟是不可能的,以为正觉同修会的开悟有可能会像现代禅一样是假的,不该对开悟的事情打妄想。但现在第三次再考验下来,就很清楚了!
第三次法难刚开始时,佛教界的作法是“屏息静气、观察以待”,大家都在等着看结果会怎样?因为听说这是萧平实的四五位左右手反咬一口、腋下生变:“来这一下子,不死也去掉半条命!”大家都等着看好戏啊!可是大家也不敢跟着杨荣灿先生等人开骂,大家都做旁观者。其实经过他们这次大干一场也好,反而使佛教界对证悟更有信心了;而且现在有些人私下更有信心:在当今佛教正法中想要修到初地是有可能的。除了继续迷信印顺的法师们,有很多小法师们改变了;以前他们会跟着大法师们人云亦云,现在则改口说:“我们不要乱讲话,万一正觉的证悟是真的,我们诽谤了以后就很麻烦了!”变聪明了!这倒也是全体佛弟子共同的大收获;看起来,佛教正法弘传的未来,是比以前更光明了。
这就是说,恶友往往是你的道庄严伴;将来如果发愿要在五浊恶世人寿百岁时成佛,当你成佛时很可能也会有一个提婆达多,你要有心理准备,然而他是你的道庄严伴。如果是弥勒菩萨来成佛时,不会有提婆达多的,反而有天魔娘蠰佉来护持正法:每次弥勒尊佛要入城托钵时,他在前夜就把全城都先平整道路,洒了香水。弥勒尊佛准备开始说法时,他就预先呼唤大家来听法;那是人寿八万岁时,天魔也变乖了,人们也不会谤法、破法了!因为八万岁生活下来以后,什么教训都学过了;人会犯错谤法,都是因为教训学得还不够。所以在五浊恶世的人寿百岁时成佛,都要有心理准备:每一尊佛都有一个提婆达多跟着,但他却是道庄严伴。
此外,你自己的烦恼也是道庄严伴。为什么菩萨到七地入地心还不舍弃思惑?初地满心已经可以把最后一分思惑断尽,为什么他故意不断?一直留着?因为:若没有烦恼而入涅盘,初地满心到六地满心的六种无生法忍的现观都无法证得,这些现观的因缘都是从自己与众生的烦恼中出现的,犹如镜像、犹如光影都是从烦恼中整理出来的现观境界啊!因为一个烦恼使你产生一个问号?由这个问号去探究,你有了道种智就有能力去探究它为什么会这样,探究完成时才会知道这原来是某一种现观;刚出现疑问时跟现观智慧看起来是两回事,好像无关。所以每一个疑惑都不可以轻易放过,这些疑惑都是在烦恼之中出现的(只有十住位见性所得的身心世界如幻观,是因眼见佛性而出现的,其它的都在烦恼中出现),所以烦恼是菩萨的道庄严伴。如果你把思惑断了,你根本不想理会众生,也不会与众生往来,就不可能有那些烦恼作因缘,无法证得六种现观,所以烦恼是菩提的道庄严伴。
《维摩诘经》不也这么说吗:烦恼淤泥中出生莲花。菩萨的道业就是在众生的烦恼淤泥中完成的,如果不是卑湿淤泥,还长不出莲花呢!所以烦恼存在并没有关系,但是我们应该于烦恼得自在,不要让烦恼于我们得自在——我们要能够掌控烦恼——这样你就成功了。菩萨的最后一分思惑就这样一直留着,到七地满心时才断尽,可以作为六地满心前的六种现观修证因缘,所以烦恼是菩萨道的庄严伴。“烦恼业”是道庄严伴,为什么要加个业字?因为光有烦恼而没有业,不能成就初地到六地满心的现观,这些现观都是业的因缘(在众生的各种身口意业上才能使你发起),所以说烦恼业是道庄严伴。
可别说:“我每天必须礼佛,真烦恼;每天还要去讲堂服务大众,后天还要去为众生做事,大后天又要去某某山做义工。”其实我们讲堂的工作算是很少的,如果因此而起烦恼的话,那你可就错了!菩萨的道业就是要在这些身口业里面才会有因缘出现。当你的智慧到达某一个层次,褔德也到达那个层次了,一个无足轻重的烦恼业出现时,你就会去探究,你绝对想不到那么稀松平常的小烦恼却会成为引发现观智慧的因缘;所以有烦恼业时,不要被烦恼业所转,要能利用烦恼。甚至于证得现观时说:“还好你有去享受那个烦恼,不然就无法证得。”
为什么诸恶友、诸烦恼业是菩萨的道庄严伴呢?这里说一切凡夫都是没有智慧、没有正念之心,可是有的人听了不服气:“哪儿有?我很有智慧啊!我要是没有智慧,如何能白手起家,建立这么一大片事业王国?”但是这里讲的不是世间智慧,而是三乘菩提的智慧。众生正因为没有菩提智慧,所以没有正念之心,因此就以烦恼为怨敌;有烦恼出现时就气愤不平,或者恒生恶念,以烦恼为怨敌。可是菩萨不同,智慧与正念具足,因此能以烦恼作为道伴。恶友也一样是道伴,过去世所造的恶业现行了,也一样把它当作助道之伴;没智慧的人就想要舍离烦恼,舍离烦恼就是二乘人;阿罗汉都是舍离烦恼的,所以就永远不可能发愿再度接受众生之身,舍离思惑烦恼的人连善有之身都不想接受,何况接受恶有之身?“三界有”中有那些是善有?欲界天、色界天是三界的善有,无色界天则无所谓善或不善,因为住在定中都是无记性的。′菩萨连善有都不愿意接受了,更何况是人间这个恶有、五蕴有?所以当然是靠着大愿与大悲心,才会再来接受人间的恶有。
人间的五蕴有都是要有痛苦才能得到快乐,譬如人们认为最快乐的就是当总统,可是当总统不好干,半年竞选下来声音沙哑、脚也肿了、手也握痛、握肿了,加上浑身的酸痛,光说当选之前就痛苦死了;可是当上之后就快乐吗?不然!今天这家报纸骂,明天那家报纸骂,显然不是快乐的!这就叫作恶有。可是这种恶有还是有许多人努力在追求呢!世间人总是如此的。你说:“我送一亿美金给你,请萧老师出来竞选总统。”我才不愿意呢!当你证悟了以后,跟世间人谈一些世间事,总是觉得没意义;若是断尽思惑烦恼,又断尽了七地前所有的上烦恼,那更不可能再来人间接受人身,道业就不容易成就。如果有了道种智而生到天界去,诸天天主见了你都得跟你顶礼,那你还有什么慈忍、悲忍可修呢?全部都是顺境时,诸地满心现观的引发因缘就不会出现了,那要怎么修成诸地满心的现观智慧?可是人间众生的根性低劣,当你讲出层次很高的法义时,众生层次差太多时就不能接受,往往咒骂起来;但是因此就可以增长你的道业,因为你的逆增上缘很多,引发现观智慧的因缘就会很多。
假使生到天界去,诸天天主都会很恭敬你,没有人敢诽谤你;因为在天界都是看光色的,若是你的光特别强、特别漂亮、特别庄严,没有纯蓝光、纯绿光、纯红光,而是金、白色光芒中夹杂种种妙色光的庄严相,大家自然心知肚明:此人褔德与智慧都高。诸天天主看你如此,还不礼拜恭敬吗?但你如果生在人间,就算你放射出万丈光芒,也没有人认得你,因为众生多是没有天眼而看不见的。外面常有人自称有天眼,我告诉你,一百个号称有天眼的人最多只有一、二个,其它都是假的,是笼罩人的;剩下的一、二个有天眼的人,又因为慢心及没有智慧,也一样瞧不起你,所以你在人间是不会被众生恭敬的;因此而会有许多的逆境,所以引发诸地现观的种种因缘可就多了!菩萨发起大愿来人间受恶有时,也有可能会示现恶业,譬如未到三地满心时仍有胎昧,入胎后忘了前世的证量,心性正直,看不惯众生乱欺负人,路见不平就会因瞋而造恶。但是破参以后想法开始改变:“哎!这种打抱不平的事情已经不适合我来做啦!”所以菩萨有时会示现恶业,也是正常的事。其实,菩萨因胎昧的缘故而造恶业,也是因为誓愿力而来的:所造恶业的身口意业本身固然不是誓愿力,但今天他会有这种身口意上的恶业,都为了帮助众生而故意留着一分思惑不断,转生来到这一世才会打抱不平而造恶业,所以说他的身口意恶业,广义的说,也属于誓愿力,是故意留惑润生再来而衍生的。
乃至有时菩萨还以誓愿力来受恶兽身,譬如有时示现为狮王,因为可能有一头狮子世世不断的妄造恶业:不是因为肚子饿,只是好杀而常常滥杀无辜,其余众生都没办法,可是那只好杀的狮子前世与菩萨曾有因缘,所以就来当狮王教训牠,教牠改变不良心行。菩萨是为了要调伏有缘的畜生,所以示现受恶兽身,但这也是以愿力来受畜生身的。菩萨在这种情形下,通常是已修得神通,而且善知人类语言及说法时该用的语言,而且说如实语,不说粗恶语,也远离无义语,不犯口四业。菩萨以大悲誓愿力而受恶兽身时,仍然心常怜愍,修集慈悲,而且自身都不放逸,这也是菩萨种种不可思议中的一种。假使有人说:“你有修得神通了,你去受恶兽身,度那些畜生类好不好?”一般人一定说不好。他们想:“我有神通了,我应当在人类中出生,世俗人都会当我是圣人来崇拜我。”没有人愿意再去当恶兽,只有菩萨才愿意,所以说不可思议。
本文标签:
本文关键字:诸恶,友诸,烦恼,菩萨,庄严,男子,一切,恶友,烦恼,即是,
相关阅读
- 上一篇:三贤位内涵简介
- 下一篇:证悟之后能够迅速完成第一大阿僧祇劫的四个方法
阅读排行
最新收录
讲座文稿
- 何时开始“转识成智”?
- 观一切妄念无相
- 为什么阿赖耶识能能生一切法?
- 增上心学谓定学诸种三昧
- 活在当下,并非心性无见
- 佛藏经卷第一
- 佛藏经卷第二
- 佛藏经卷第三
- 佛藏经卷第四
- 胜鬘师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广经
- 佛说解节经
- 深密解脱经卷第一
- 深密解脱经卷第二
- 深密解脱经卷第三
- 深密解脱经卷第四
- 深密解脱经卷第五
- 种子起现行,现行熏种子
- 解深密经卷第一
- 解深密经卷第二
- 解深密经卷第三
- 看看我们学的是不是相似佛法?
- 礼佛的规矩
- 八万四千法门与不二法门
- 不断烦恼而证菩提
- 欲界中的有情四生---卵胎湿化
- 佛教八部护法:天龙八部
- 释、儒、道所说的道理都是一样的吗?
- 何谓佛教?
- 两个关于“因果”的故事
- 早晚二课仪规
- 菩萨戒之八种殊胜
- 什么是佛法?
- 关于受戒、持戒、犯戒的问答
- 菩萨戒诵戒仪轨(佛教正觉同修会)
- 梵网经菩萨戒本(难字注音)
- 血肉带回的《楞严经》
- 大乘法中的僧,含括了在家和出家四众
- 什么是破和合僧?
- 如来说一切诸相即是非相,又说一切众生则非
- 信仰佛教必须出家吗?
- 顿悟与渐修
- 佛菩提二主要道次第概要表
- 如何获得真正的初地
- 如何修百福
- 诸地菩萨所证之涅槃
- 佛性是第八识的本觉之性
- 佛性是第八识的本觉之性
- 佛陀如何度天魔
- 《佛说阿弥陀经》里的「出广长舌相」是什么
- 禅宗“开悟”究竟是怎么回事?
- 成佛需要三大阿僧祇劫,一大阿僧祇劫到底是
- 修学佛道“信”很重要!--三资粮之“信”资
- 菩萨转依如来藏的功德--平实导师法语
- 亲见自住弥陀
- 「一句佛号概括事理」的真正意涵
- 声闻、缘觉圣人和 佛的十八种差别
- 什么是佛
- 如来行一切行、修三种增上学都是为了利益众
- 菩萨实现福报的方法:继承、婚姻或自己努力
- 正说无余涅槃
- 《心经》到底在说什么?
- 定慧知见
- 定的正受
- “有情无情同圆种智”一语乃方便说法,非真
- 学佛最大的盲点就是想要了生脱死
- 什么是真正的法师
- 佛法中的智慧有几种
- 定力、定境、定相的差別
- 一切众生以四食存
- 大乘法中的善根
- 何谓“五浊”?
- 八种无福听闻佛法的众生
- 八解脱(九证法)
- 见惑与思惑
- 戒有几种?
- 行者具足四禅八定正受之前,当须先求见道
- 证初果的观行
- “空”有两个含意
- 菩萨之四果
- 欝头蓝弗——以定为禅无法解脱生死
- 供养智波罗蜜应知四事
- 菩萨尊贵,不可思议!
- 菩萨戒诵戒仪轨(佛教正觉同修会)
- 禅定与静虑之异同
- 何谓自利利他?
- 度众的善巧方便
- 真正的菩萨行
- 菩萨初果——须陀洹
- 菩萨二果——斯陀含
- 菩萨三果——阿那含
- 菩萨四果——阿罗汉
- 怎样才是有菩萨性?
- 如何修证解脱道
- 菩萨种性何其尊贵
- 皈依后的正行
- 有证量的菩萨可以为人解说法与次法的内涵
- 持守菩萨戒的三个基本原则
- 如何修证四果
- 如何修证三果及初禅的发起
- 如何修证初果
- 每个人都有苦衷,需要慈悲心与同理心来善待
- 消除怨恨,和乐相处!
- 真正证悟了以后,才容易具足发起至诚心、深
- 修行一定要闭关吗?
- “娑婆世界”与“极乐世界”哪里修行比较快
- 欲离众苦,当观无常!
- 解空第一的“须菩提”为何成佛最迟?
- 供养智波罗蜜应知四事
- 禅定的实证
- 什么是忍辱波罗蜜?
- 如何修百福
- 神通是依附意识而有,不是常住法
- 修禅定(静虑)不放逸的方法
- 菩萨的热情与不攀缘五欲
- 精进学佛也要深观眷属跟环境的因缘
- 发七种心可得灭罪
- 修福可以抵罪吗?
- 亲手布施,未来享用美好果报
- 断了“我见”会怎样?
- 听闻佛法的功德比赚几百亿还重要
- 出家人为何要受供托钵?
- “随缘”能不能帮我们减轻烦恼?
- 自杀与杀生
- 释、儒、道所说的道理都是一样的吗?
- 能烧出舍利子就是有证量?发疯与梦境的差别
- 五根不具足原因
- 如何使诵经的利益达到最大
- 关于“戒”的问答(正觉电子报般若信箱)
- 信仰佛教必须出家吗?
- 是一花一世界?或者是一叶一世界呢?
- “知见立知”与“观行”的差异
- 妄想因何而生?使定力提升的关键是什么?
- 如来藏本来具足,世间第一位众生为什么有无
- 犯五逆罪可以成佛吗?是否罪性本空?
- 对初学佛者要从何着手呢?
- 密宗对四加行之误解
- 如何看待《西藏生死书》里面的内容?
- 声闻、缘觉为什么不能称为佛?
- 何谓天魔 阴魔 烦恼魔?
- 佛陀为何制酒戒?
- 次法——施论、戒论、生天之论(连载1)---
- 次法——施论、戒论、生天之论(连载2)---
- 次法——施论、戒论、生天之论(连载3)---
- 次法——施论、戒论、生天之论(连载4)---
- 次法——施论、戒论、生天之论(连载5)---
- 次法——施论、戒论、生天之论(连载6)---
- 次法——施论、戒论、生天之论(连载7)---
- 次法——施论、戒论、生天之论(连载8)---
- 次法——施论、戒论、生天之论(连载9)---
- 次法——施论、戒论、生天之论(连载10)--
- 次法——施论、戒论、生天之论(连载11)--
- 次法——施论、戒论、生天之论(连载12)--
- 次法——施论、戒论、生天之论(连载13)--
- 次法——施论、戒论、生天之论(连载14)--
- 次法——施论、戒论、生天之论(连载15)--
- 次法——施论、戒论、生天之论(连载16)--
- 次法——施论、戒论、生天之论(连载17)--
- 次法——施论、戒论、生天之论(连载18)--
- 次法——施论、戒论、生天之论(连载19)--
- 次法——施论、戒论、生天之论(连载20)--
- 六祖慧能说的“菩提本无树”是开悟诗吗?
- 顿悟与渐修
- 禅宗实证有三关:明心、见性、破牢关
- 佛陀拈花一笑的故事---禅宗的起源
- 菩萨不引用公案、不耍机锋的原因
- 佛性是第八识的本觉之性
- 频呼小玉元无事,只要檀郎认得声——克勤大
- 六祖度道明禅师的故事
- 大慧宗杲禅师是径山中兴之主
- 宗门无念心体非是定心
- 如来有所说法耶?
- 大慧宗杲禅师略传
- 大慧与天童同一所证:如来藏
- 大慧禅师之心性
- 离念灵知之非
- 似即似,是则不是
- 天童正觉禅师所悟者其实不由默照而得
- 悟的六种表象
- 永嘉大师以亲证如来藏而言证道---永嘉大师
- 眼见佛性
- 上品上生
- 上品中生
- 上品下生
- 中品上生
- 中品上生
- 中品中生
- 中品下生
- 下品上生
- 下品中生
- 下品下生
- “娑婆世界”与“极乐世界”哪里修行比较快
- 以清净的念佛念与众生结下善缘
- 九品往生表
- 确保您的权益-捐赠器官应自我保护
- 无相念佛资料汇编(十方论坛忆佛拜佛问答集
- 无相念佛、拜佛问答集锦(般若信箱)
- 弥陀法会仪轨
- 2008年5月17日四川大地震罹难者超荐法会
- 莲友往生助念开示文
- 正觉正法公奠文
- 让自己成为一个可亲可信之人
- 色不迷人,人自迷----“七情六欲”的真相
- 人在做不只天在看!
- 人生就是,你必须接受很多人的离开
- 我们生下来就已经欠债累累了
- 佛教中的夫妻相处之道
- “随缘”能不能帮我们减轻烦恼?
- 学佛后能万事如意吗?
- 往生与灵魂说
- 和什么样的人在一起很重要
- 何谓“我”与“无我”
- 孝道最难做到的是什么?色难!
- 【相好庄严】女人,胖一点命好有福!
- 什么是真正的孝道
- 孝养父母的福德等同供佛
- 听闻佛法,功德难量!
- 安全感从哪里来?
- 不受生死系缚叫自在!
- 我们往世的眷属在哪里?
- 下一世我们会去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