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手机版 | 如来藏网:倡导正知正见正修正行的学佛门户网站

热搜: 三乘菩提  涅槃  悟道  公案  十信  菩提

当前位置:如来藏网>实修>修伏性障>

我见要断除(4)

[修伏性障]  发表时间: 2015-08-01 13:49 点击: [放大字体正常缩小] 关闭
所以如果是因为自己,而想要这些有为的神通法,并非是为了利益众生,这样的念头生以来了之后,应该赶快到佛前忏悔,这样会给自己带来现在未来一切的恶缘,让一切恶知识得便,让自己多生未来的修行之路增加痛楚,所以虔诚地忏悔,希望自己现在将来都能够真心信受佛陀智慧,决心求取菩提,救护众生。有的人因为自己受到了业障,乃至自己想象有业障,所以觉得一定是要找一些对治的有力人士,或是有大有威力的咒语,或是要做什么来加以破除,整天惶惶终日,觉得身心痛苦不堪;这些人还自以为是正信的佛子呢!完全不知道,如有业障,也是自己的如来藏遇到因缘如是和合,这样而生起的,所以这个因果,自心的如来藏,自己的真心都显示无谬,何必怨天尤人呢?毕竟诸外缘,还是比不上自己如来藏正确,既然万法都是由自己的如来藏所显,那即使是有业障,也是由祂所显,并不会有半点差谬,这就是如实的业果,因为有以往的前因,所以今天要受报,所以不必怨叹谁啊!
即使要求助,也应当根据正法,根据 佛陀的教诲,因为 佛陀才是这世界上最有智慧,也是最最最慈悲的,不向着祂求,要向谁求呢?如果 佛陀都不愿度您,那个世界的人更不用想;所以要有正知正见,虽然身心受到痛苦,可是能够因此认识 佛陀的慈悲,这样不是很好很值得吗?应该在 佛前忏悔多生业障,愿意发愿求取菩提,救护众生,生活行于中道,时时刻刻想着佛陀慈恩,决心断除我见,不受到「我」和「我所」的见解束缚,而生生世世作如是见解的奴隶,应该渐渐地对于一切众生起慈心,即使是恶人,恶知识,还是希望祈愿将来都能够幡然悔悟,求学正法,对于自己的身躯,虽然痛苦,不再希求,对于一切众生,也不再希求,没有其它的期待,惟除大众能够进入 佛陀的正法宝藏,对于现在世界的因缘,相信佛语,也不再有所希求,不再期待。
知道自身是因缘假合,不论现在这个思惟的心,知觉的心,感受这个世界的心,也知道这是因缘所生,因缘所灭,我毕竟是假,持有这个我的见解,以为真我就是这样的我,只不过这几十年来自己欺骗自己,自己受到邪教导的影响,如是知道,如是了解,而方便以如是因缘假合的五蕴,不再以之为真我,而能够施作佛事,就是佛子应该尽到的事情,最后随着世缘已尽,自在地弃舍此世界五蕴,不必痛苦上加上另外一层痛苦,痛上加痛,苦上加苦,人生毕竟如是结束,该有终了时候,坦荡荡地走往另外佛陀所安排的下一段路程,这样名为信受佛陀。
有法师回答信众问题,这里举出来,供作探讨,透过这些讨论,就会逐渐明了我见如果断除,这样修行会有多好。
法师说:「『无事闲观一片心』,这是念佛功夫中断,这个不行。可是这一句话,有很多解释,若您确实有『观』,观也是念佛。」
这段话中有的说得蛮好的,当我们的心不刻意攀缘境界的时候,不能说是修行,这样叫做无记,不牵涉善与恶;但是毕竟和念佛不相当,念佛里面又有分无相念佛和有相念佛;有相在声音上面念佛,又有许多:大声、默念、小声、随念、快念、慢念、随音韵、不随音韵,若是在配合身体动作,则更是多,然而如果心不系念在法门上,则不能称为念佛。无相念佛的自在和方便,是要练习后,才能够知道的。无相念佛忆佛,就是一个很好的对世间的人方式,随时随地,都可以如是忆佛,如是便是念佛,意念很轻很淡,而不会跑远,又像是有一根绳子,牵动着忆佛,随时这个忆佛的念还在,而且不会妨碍日常起居,所以这个无相忆佛念佛的方式实在是很好。不过许多人因为因缘,因为知见,因为善根,所以没有办法熏习信受,以为念佛就是要有声音的形相,这样才对。事实不然,经典上说,文殊师利菩萨是从无相念佛得力,这是菩萨修学了念佛法门好久了以后,终于遇到了机缘,可以进入无相念佛,乃至后来才证取了实相念佛,就是开悟。因此学佛的人不必排斥真实教法,文殊师利菩萨是一切未来佛的老师,祂说自身的修持,当然是真实的修行,所以学人知道了无相念佛,当然应该问善知识,然后开始练习,这就是念佛。
因此如果学人只是观心清净,无有杂念,这样只是禅定,这样固然还是有人间天上未来的福报可享,但如果只有这样的修持,乃至于知见缺乏,这样就成为了外道修行。如果是已经可以知道个入处,这样又修学多年,不退转正见,乃至降服了许多性障,断除了许多烦恼,坏灭了许多不如理作意的念头,这样来修学禅定,就会事半功倍,水到渠成;因为佛法所说的禅定是在发起初禅为首要,而不是在养生,也不是在炼气,也不是在大周天和小周天上面绕来绕去,也离开一切坎离现象,乃至离开身体的受用,这到底和仙家的修行不同,不必比论;也不是也不是在找什么殊胜境界相,不是以为得到殊胜五通现量,也不是于此定中感受五欲快乐,而是根据初禅、二禅、三禅,乃至到了四禅,地地增上,按照修学次第而增进,因此首先要了解何谓初禅:要当远离欲界的贪,这是大要,因为禅定的初禅指的是色界初禅,而不是欲界的天界,所以不能够远离欲界的名闻利养、眷属欲望、道场宏伟、弟子群众,这样是不必修学禅定,即使能够不坏自心,不乱自性,这样也无有机缘可以进入初禅。
法师说:「『有时一片空灵』,果然是空灵,这是好境界,正念现前。『灵』是一切通达明了,而且心中不落痕迹。若心中一切无知,那是无明、空无,不是空灵。这个境界决定要辨别清楚,不能把魔境当作是佛境界;空灵是佛境界,空无是魔境界。」
此语大谬不然,空灵还只是意识心所感受、所缘取的境界相,如何攀缘说成是佛境界,这样高攀圣境,不净说法,实在是值得商榷;不过修学念佛法门的大众菩萨们,通常不会自视甚高,一生都是谨言慎行的居多,所以像是这样胡里胡涂去高攀圣境的人,可说十中无一,乃至百中无一,因此这样不净说法是不会对大众菩萨的念佛修行生起什么水花,所以还好。
然而于佛陀正法处,还是仍当修习,到底这些人以为的所知境,明明就是意识心所抓取的境界,为什么还这么大胆地违背佛语,说这就是佛境界,如果是这样就是佛境界,那么进入禅定中,不会五尘境界,而心中了了分明,这样根据如是不净说法,那不就是佛境界,这是什么佛啊?禅定通于外道,因此知道法师也不会禅定,不知道什么是禅定,也没有认真修学过禅定,只是用自己的想象,来推测圣意,来想象圣境,本来自己想一想,也就好了,但因为饶舌,如何能够免得因果?禅定时分,因为不去会外五尘,而守住自己的内住法尘相,所以还是有相可以攀缘,并非无相;即使是了了常知,不着不住,一切不留,还是有知,这个觉知定中,这个觉知在打坐,这个觉知在清净无扰的经验,这个觉知离弃了一切世俗烦恼,这个觉知感觉自在舒服,这个觉知无相宛如虚空,这个觉知宁静宛如远离尘嚣;如是如何不算是觉知呢?既然是有知,就不能不说是意识心的功能,还是在意识心的心所法上作用,这个意识心本身是缘起法,这其所觉所知所受,当然也是缘起法,因为这些境界相不能离开这个心而独立,所以所取能取都是缘起法,所取的都是意识心所感觉的相貌、境界、念头、觉知;不论如何说,离开了意识心的作用,不再现起,因此把境界相当作是佛境界,就是不知道《金刚经》所说,以声色见我,不能见如来。乃至一切有为境界,如何见取如来的真心呢?真心非有为,非无为:如果真心一切无为,则如何出生一切万法,无为如何能够有所作用呢?如果真心一切有为,则一切变异,如何恒常,如何自身不变异,既然变异,如何说是真?
是以凡夫心不能入佛智,不能知晓般若真正的意涵,不能证入般若,取证真心;因为心中喜欢在言词中刻意攀缘圣境,如是喜欢不净说法,多生多劫以来如是习气贪染,从不谨言慎行于佛语之中,如是不知谓知,破坏正法。不知道妄心就是现下这个心,就是这个意识心,其它五识以及意根可以不去论它,而单就这个意识心而言,既然是缘起法,乃至所得的境界相是以意识心为所依,当然这境界相也是缘起,如何不说是缘起,这个境界相要因为「心」了,要因为「心」而不落痕迹,离开这个意识心,哪里有什么了不了可说,有什么落不落痕迹可道?既然不能离开这个意识心,文字说来说去,就不是般若,既然不是文字般若,也会不得实相,就不能会取佛法大道,这样如何可以攀附为佛境界?法师们宏扬佛法是佳,但是说得太过,甚至胡说佛境界,这样怎么可以算是诚实、真诚的佛弟子呢?怎么可以算是出家僧众呢?这样从义理上来说,当然是毁谤圣教,乱说三宝的人;如此之人,连十信位都很难满足,如何论说大乘佛法的实相呢?
空无是无记,实在是不方便说成是魔境界,有相有为,以为是无相无为法,以为是佛菩萨境界,以为是殊胜境界,这样还可以方便说是魔境界,而既然什么都没有,魔王又在哪里?当取这个空空,以为是无为法,以为是佛菩萨境界,这样是恶取空,这样才方便说这是魔境界。空无中,不见有,其实还是有知,如果真的是空无,那叫做昏沉去了,乃至意识心断了,睡觉了,这个意识心不生起作用,那既然没有所知,当然什么都没有,可以方便说是空无,然而这个境界不必去求啊!去睡个觉,就得到了,哪里需要修行呢?所以即使是空无境界,也是闲语句,不论是误认,还是如其所知,乃至所不知,这个空无根本不生用处,不生作用,既然不生作用,纯然的无为,那和我们有何关系,生死如是,这空无也无也帮忙施作,那要这个空无作什么?这个空无还只是虚妄想,以为意识心不去攀缘一切法,不像一般人这么努力攀缘一切法,这样就是会着佛境界,非此即彼,以为凡事只要颠倒过来的就是;这样当然还是不对,意识心为因,意识心为能取,当然可以选择「取」乃至「不取」,即使是「取」所有相,也可以是「有相」,,也可以是「无相」,然而都还是脱离不了意识心的取用功能,只不过空无的情况是意识心它取了空无的境界,所以得到了一个空无的境界相貌,这样来作为一个结论;因此这个结论还是在意识心所缘取的范围,是所取的相,并没有半分半点脱离意识心啊!
下来就是这个相貌是如何依存,不论是一念不生,离念存在,都还是一个和自身受用无关的法,引佛陀圣义,这个心外之法,名为外道法,如何说是佛法!它要不要离念,它要不要存在,它要不要被这意识心所缘取,这都是它的事情,和我们了不相干,如何说是佛法,不相干的事物,取来认为是佛境界,乃至说是真心,这是什么外道?不相干外道吗?凡事都要去找个不相干的,这样来作为真理吗?如是所说,乃至这个了了常知,一切通达明了,不落痕迹,还是不能离开这心而独立,既然这些都是意识心的功能、功用,乃至是意识心的心所法的功能、功用,如何能够说这是意识心换了面貌后,就脱胎换骨,变成了真心,岂有此理!意识心就是缘起法,不是究竟法,这是佛陀于小乘时期为了声闻人所说的真理,如何因为自己不精进,不通达,就改变佛意,哪里有这样不明理的佛弟子呢?
如果说如果这样了了常知,不是真心,何处有真心?
如果说这样了了常知,不是真心,为什么心可以感觉宁静,自在,清净,无念,这个都不是平时的心可以作得到的,为什么呢?这里简要回答,如果如是境界相就是诸佛境界,就是真心,只要些许功夫,就能够达到,让一个人无忧无虑,又不在五欲中贪染,这样子也可以达到如是的心境感受,如果如是,只要佛堂,讲堂,把这个道场改成一个外境也可以摄受来安住的众生,都可以得到如是法界相,那就是佛境界了吗?如果此处作真,那真的是妄语;禅定的殊胜相,也是可以让一切众生得到这样的感受,固然众生心都是因为世间相污染,所以不能够安住;但如果到了弥勒菩萨成佛的时候,那时候无论学佛或是不学佛,都会有许多人的心可以感觉宁静,自在,清净,无念,这个都是平时的心,那请问这就是佛境界吗?那还要学佛作什么呢?这样直接是佛境界,那就直接告诉他如何成佛就好了吗?所以话不是如此,舒适的境界,自在的法界,还是意识心的所缘取的境界,因为有心的受用功能,因为有心的了知功能,所以才能够「知」这个是殊胜的「境界受用」,所以因为这个知,因为这个受,所以才会生起妄相,说这是什么境界,乃至攀缘成佛境界。可是这个意识心还是在这一辈子就永远地离开了,轮回的众生几乎都是如此,即使是宿智,宿命通晓,也是以当时的意识心再去推断前一辈子的意识心,所以如何说这个意识心是常住法呢?意识心到了下一辈子,换了一个新的身体,如果男的变成女的,这个意识心如何安住?所以哪里能够到呢?因为因果到了冤仇人的家,出生为小孩,这样如何安住?即使是在于母胎之时,也将痛苦无法安住,知觉心不愿困于胎狱之中, 萧导师说这样哪里有办法忍受数个月之久呢?这想来是啊!这难以忍受啊,所以意识心哪里有常住的余地呢?既然不是常住法,如是变异,从小到大,就是不断地变异,乃至每天睡觉,就是暂时断灭,醒来的时候,再继续接续,等到下一个辈子,换了异熟果报的业报身,这个意识就会随之配合这个有根身,重新再起,小孩子是大约手脚、脑部形成之后,这样意识和五识都随之生起,意根以如是六识所取纳的境界,作为自境界,乃至攀缘诸境界,而另外又执取阿赖耶识为自内我,当作是我的我,所以爱执取不舍,因此意识不生起诸相的时候,意根因为执取阿赖耶识,恒久不断,因此两个都是恒久不断,永远无失,所以意根以我爱为取,并不会觉得母胎中的痛苦,一切痛苦还是要等到意识心建立出生后,又开始了。
本文标签: 本文关键字:我见,在手边,一本,无量寿经起信录,翻阅,还是,忍不住,泪眼
愿所有功德回向:

自归依佛,当愿众生,体解大道,发无上心;自归依法,当愿众生,深入经藏,智慧如海;自归依僧,当愿众生,统理大众,一切无碍。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所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Copyright © 2015-2018 如来藏 www.rulaizan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50208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