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手机版 | 如来藏网:倡导正知正见正修正行的学佛门户网站

热搜: 涅槃  三乘菩提  悟道  菩提  公案  十信

当前位置:如来藏网>影音>三乘菩提系列讲座>三乘菩提之法与次法

92、人天善法之正道(下) 正德老師

视频播放:
视频下载链接(点击右键"另存为")
 
音频播放:
音频下载链接(点击右键"另存为")
 
由 正德老師开示
 

各位菩萨:阿弥陀佛!

“三乘菩提之法与次法”,今天我们要继续来为大家说明“人天善法的正道”内容。

两千五百多年前,佛陀在天竺住持佛法的时候,婆罗门所学习的典籍中,说着打仗阵亡的人命终生天,投火而死的也能够生上天上,说着天上有种种快乐,很多人听了以后,都以为真的有那么回事。当时有一位类似村长那种职务的人,就打算要投火生天,于是他做了一个火坑,聚集了许多的木材,然后就这样燃烧起来,成为一个婆罗门法生天的一个会所,许多人都来到了会所。当村长他要投入火中的时候,与村长相认识的 佛陀座下一位出家比丘也来了,这位比丘就问村长:“你到底想做什么?”村长说他想要生天,比丘问他说:“那你要如何去啊?”村长说:“我只要投入火坑就能生天了!”比丘就继续问他:“你是否知道天的处所以及前往天的道路要如何走啊?”村长答说:“我不知道。”比丘问:“你如果不知道,你要如何去到天的处所呢?所以我们就以现在为例好了,要从这一村到那一村,你都还需要有人引导,你才知道路怎么走,何况那要去的天,路途那么长远。就像忉利天距离这里有三百三十六万里路那么长远,没有人引导,如何能够到得了那忉利天上?如果天上有种种快乐,那位上座婆罗门,现在年纪那么大了,也没什么丰富的财物,他的妻子已经又老又丑,没有什么可以让他爱乐的,那你何不带着老婆罗门一起,共同去天上受种种乐呢?”

这个时候村长听了觉得说有道理,于是就上前捉着上座婆罗门的手,就要他一起投火共同生到天上。结果那位上座婆罗门就不肯了,因为所有来的婆罗门,只是为了这村长投火死去以后能得到村长的钱财而来的。所以村长看透了婆罗门只是为了财物而来,不是真的知道天在哪里、如何去,却要让他投火死去说可以生天。他再也不信婆罗门所说的投渊赴火以及自饿断食可以生天的道理,认为婆罗门的教理以及所作,都是乐于杀害人命的事情,完全没有慈悲心。因此这位村长丢弃了婆罗门的邪见,信受比丘所说的佛法。

比丘就告诉村长说:你现在能对三宝生起信心以及恭敬心,就开始走上往天世界的道路了。比丘并且告诉他:【佛语至天道,及以解脱道,此语决定至,中间终无错。一切智说道,广略之别相,无害实语等,施及伏诸根;是道与天道,斯非诸苦行,投渊赴火等,之所能获得;此可作死缘,非天解脱因。】(《大庄严论经》卷5)佛陀所说的法语,可以让人依着修行成就天道,以及进一步成就解脱道;佛陀所说的法,这些内涵是可以信受而决定到达的,自古以来到现在都没有错过。一切智者 佛陀说的法道,有广大全面性的佛法,也有略说各别对治的差别相;其中所说的不杀、不偷盗、不妄语、要说如实语等十善道,或者布施、持戒、调伏诸根,也就是修持五戒十善或者六度波罗蜜戒等等,这些佛道所含摄的解脱道与天道,都不是外道所修的投渊赴火等苦行所能够获得的;投渊赴火仅仅可以作为丧身舍命的缘,但是绝对不是能生天的因,也不是能解脱于三界生死的因。

从这个典故中,我们又进一步地了解到,佛陀所说的佛法是必定函盖人天善法的,也就是说,人天善道要能够到达,必定以遵循 佛陀所说的实道内涵为前提。所谓的实道,就是能够真正成就人道、天道、解脱道、佛菩提道的这些法要与修行次第内容,从过去诸佛到现在诸佛以及未来诸佛都不会改变,也不会相互矛盾或者出差错,所以称为实道。例如两千五百多年前,有婆罗门就请问 佛陀:“是什么样的因缘,众生身坏命终以后得以生到天上去?”佛陀说:“要行法行以及行正行,因为这样的因缘,众生在身坏命终以后得以生天。”

婆罗门问:“要行哪些法行与正行呢?”佛陀就告诉他:【谓离杀生,乃至正见,十善业迹因缘故,身坏命终,得生天上。婆罗门长者!若有行此法行、行此正行者,欲求刹利大姓家、婆罗门大姓家、居士大姓家,悉得往生。所以者何?以法行、正行因缘故。】(《杂阿含经》卷37)“所谓的法行、正行,也就是远离杀生、偷盗、邪淫,妄语、两舌、恶口、绮语,贪爱、瞋恚、邪见,慈心不杀乃至在因果上建立正知见,由于造作了有迹可循的十善业业因的缘故,身坏命终,得以出生天上。婆罗门长者!倘若有造作这样的善业法、造作这样正向人天善业的人,想要求在人间生于帝王家、生于婆罗门大姓家、生于居士商贾大姓家,也都能够往生。是什么道理呢?由于造作如法的正向人天善道的业因的缘故。”

在这里我们就先来探讨 佛陀说的这一段,为什么造作十善业得以生天,也得以生在人间帝王、婆罗门以及商贾大姓家里呢?这就牵涉到了人与天在寿量以及受用福报上的差别了,是与因果有关系的。以杀生与不杀生为例,我们来作个说明:如果在人间杀害各种动物的性命,以满足自己在口欲方面的受用,或者满足自己身强力壮的需求,或者作为祭祀的供品满足向鬼神祈福的需求;这样的杀生作为,对各种动物有情来说,就是具足了杀害它命根的根本,通过各种方便来成就杀害物命的杀业。佛陀说过了,以杀业求福,与福的距离是越来越远的,因为所谓的福,从人间的角度来看就是没有老死病痛,也没有五欲乐与眷属的求不得苦,祈求长寿不生病,众多亲族眷属,具足大富饶财自在受用五欲乐。

以距离人间最近的四王天来说好了,有鬘持天、迦留足天、常恣意天与箜篌天四种天,四天各有十个住处,依照所造作的善业受用他们相应的天乐果报。四王天的寿命,以人间五十岁为他的一日一夜来算,这样的寿命满五百岁就是四王天的寿量,但是也有中夭的。生到四王天各个住处的,都是在实质上造作多寡不等去利益众生的善业,例如在饥馑世的时候,有人守持净戒清净身口意,为了利益安乐诸众生,种植果树让行者食用安乐充满;或者有人持戒见到大火生起焚烧众生,以水去灭火来救大家的生命;或有持戒人具有信心,布施佛法僧、布施供养病人;或有持戒人教化众生持戒供养佛法僧等等,这些都是立基于信受佛法僧三宝以及正受三归受持佛戒的前提下,在具备不杀生的善心基础上,进一步造作利乐众生的善业。在因果上要这样看,你所生起的是善心,你所造作的是实质利益安乐有情的善业,所作是增长众生寿命的业因,所以造作善业的有情,必定会获得寿命增长的果报,这就是善心造善业获得福报的来由了。所以,如果是杀害众生来受用五欲乐,或者杀害众生祭祀鬼神,不但没有任何利益众生增长寿命的业因,反倒生起杀的不善心断除众生命根,损减众生的寿命,这样的业因就不可能获得生天长寿的果报。

随着有情造作十善业的多寡程度,天寿、天的身量身力、天身的庄严与色泽以及天福的享用,有着层次上的明显差别。经典中就这么说:【不杀生戒,生四天王处;不杀、不盗,生三十三天;不杀、不盗、不行邪婬,生夜摩天;不杀、不盗、不邪婬、不妄语,不两舌、恶口、绮语,生兜率陀天;受世间戒,信奉佛戒,不杀、不盗、不邪婬,不妄语、两舌、恶口、绮语,生化乐天;他化自在天亦如是。】(《正法念处经》卷25)“若是在人间受持不杀生戒,舍报以后就有福生到四天王天处;如果受持不杀生戒,同时又受持不偷盗戒,舍报以后就有福生于三十三天;如果受持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戒,舍报以后有福生于夜摩天;受持不杀、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戒,舍报以后有福生到兜率陀天;如果受世间戒,又信奉佛戒,受持不杀、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戒,舍报以后就有福生到化乐天;生到他化自在天的情况也是一样的。”

所以,三十三天的天寿天身、身力身色以及天福是胜于四王天处,夜摩天胜于三十三天,兜率陀天胜于夜摩天,化乐天又胜于兜率陀天,生到他化自在天又胜于前面所有的每一天。如果造作了能够生天的善心福业,但是你不想生天,以胜于人间的果报求生在人间,想要生在帝王大姓家,或者婆罗门大姓家,或者居士商贾大姓家,享有人间最富贵的果报,当然可以随心所欲。就好像住在高雄的人参加大学入学考试,你考了可以上第一志愿台大的分数,当然可以随心所欲选择在家附近的中山大学,同时可以拿到极为优厚的奖助学金,这个道理是一样的。最重要的原因是什么呢?在人间的有情受持佛戒,造作十善业道,由于法行的因果轨则,依据正法而生起善心造作善业,持戒、布施、正理供养父母与贤圣,这些业种都是种在福田之中;有超过人间的业因,那么业的果报自然就会在天处呈现。这些道理除了 释迦佛教化弟子众以外,佛陀座下大弟子们,也都同样地会随缘去教化大众。

有一次迦旃延尊者遇到一位老妇人在河边嚎啕大哭,尊者就上前去问她:“你为什么这么样的悲泣懊恼?”原来这位老妇人是在一位有钱的长者家里当奴婢,但是那位长者非常的悭贪、凶暴,没有慈悲心,老妇人从早忙到晚都没有休息的时刻,如果有一点小毛病,就会受到长者鞭打,又没有衣服可以遮蔽身体,吃也吃不饱,非常的贫穷,年纪大了,想死却也死不了,所以才放声大哭。尊者说:“你如果贫穷,为什么不卖掉贫穷呢?”老妇人说:“贫穷哪里可以卖?谁会来买贫穷呀?”尊者告诉她“贫穷确实可以卖”,就这样连续说了三遍。老妇人最后就说,如果贫穷确实可以卖,那我要请问方法了:“尊者大德!贫穷要如何卖啊?”尊者回答她说,如果想要卖的话,你就随着我说的话,照着我的话去作。于是老妇人照着尊者的吩咐,把手洗干净,然后尊者告诉她应当布施。但是老妇人说:“尊者!我非常的贫穷,身上一点东西都没有,虽然有一个水瓶,但是属于长者家里用的,我要用什么来布施啊?”尊者就将他手上的钵拿给老妇人,请老妇人拿着钵,盛一些干净的水;老妇人照作了,拿了这个水双手恭敬地拿给尊者。尊者接受了钵水以后,就为老妇人祝祷,接着教导她受斋戒,也教她忆念佛的种种功德。

由于老妇人在长者家里没有固定的休息处所,于是尊者告诉她:【汝好持心,恭勤走使,莫生嫌恨,自伺大家一切卧竟,密开其户,于户曲内,敷净草座,思维观佛,莫生恶念。】(《贤愚经》卷5)意思是说:虽然长者对她非常的悭贪刻薄,但是她要好好地修持她的这个心,恭敬勤快地为大家做事,不要生起嫌恨心,等到大家都睡着以后,悄悄地开门进去,在门的转弯处,敷上干净的草当座位,坐在草上思维观佛,不要生起恶念。老妇人就遵奉教导,回去以后依照尊者所说思维观佛,在后夜时她命终舍报,生到忉利天去了。生天以后,利根的人都会知道自己是造作了什么善业,所以才生为天人,钝根的人就不知道了,老妇人她属于后者。

当时舍利弗刚好在忉利天,他就以他的宿命通,看见老妇人生天的因缘是因为供养了迦旃延尊者,同时依照尊者的教化去作的缘故。于是这位刚生到忉利天的天子就带着五百位天子,来到人间迦旃延尊者的处所听法,尊者为他们广泛地说布施得福的道理、持戒得福的道理,以及布施、持戒的善法能够生天的道理;又为他们开示欲界烦恼、色界爱烦恼以及对觉知心自己的贪爱,都是不清净的生死法,如果能够出离三界爱烦恼的系缚,才是真正的解脱安隐之乐。听完尊者的开示以后,那位新生的天子以及五百位天子,都远离了颠倒错误的见解,得清净的法眼、断了我见,然后又飞回去天宫了。

从这个例子,我们可以了解到,佛法中所说的生天法门,是可以让人依教奉行以后,确实可以达到生天的结果,然后也可以验证的;婆罗门外道所说的,以杀生的方式求生天,却完全没有可验证的道迹,无论是他们的祖师、先师都一样。这是为什么呢?经中 佛陀说:【诸外道等,不识业果,不知以众人行恶令国灾俭,更作异说,非如实见。何以故?若天世间、若魔世间、若梵世间,若沙门、婆罗门,非其境界,唯除如来及我弟子诸沙门等,闻我所说诸业果报,及余业报决定之相,非是余人能知此业。】(《正法念处经》卷19)佛说:“所有的外道等,都不能识别善业或恶业会得到什么样的果报,不知道因为大众起恶心造恶业,才使得国家遭受雨水不顺时序的旱灾或水灾,这些情况造成谷粮歉收,人民饥馑不能安乐;他却只是在星宿占卜上着墨,作不同的说法,都不是如实的见解。为什么呢?无论是欲界诸天世间、或者是魔天世间、或者是离欲的梵天世间,乃至是真实修证获得解脱果的出家修行人,都不是那些外道们的境界,唯除如来以及所有实证解脱的弟子们能如实了知;听闻如来所说种种善业与恶业主要果报,以及其余随业受报的决定性这些法相,这些业的因果关系都不是其余的外道以及凡夫所能知道的。”

佛陀所说天的世间、魔的世间、离欲界爱的梵天世间,以及解脱于三界世间的境界,这些都是佛法所含摄的;因为佛法函盖了人道、天道、声闻道、辟支佛道以及佛菩提道,佛陀究竟圆满一切佛法所应证的内涵,才能够成佛。所以,佛陀必定是如实了知欲界天与魔以及梵天的境界,以及修证解脱于三界世间的境界是什么;这些断除烦恼的系缚,获得出世间解脱的功德与智慧,佛陀都实证经历了。祂又以实证出生一切世间的如来藏为根本的般若中道,历经无数劫入于世间修证佛菩提道,断除一念无明的烦恼习气随眠,断除无始无明尘沙惑以及随眠,断除分段生死与变易生死,圆满了一切种智,成就了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的这些称号功德。因此,能够善说有情因缘果报的法相,不会有出差错,善说一切佛世界、三界世间生住异灭的因缘法相,这是 佛陀获得十种称号的功德意义。婆罗门外道都不知道天的方所在哪里,又如何能知天的境界呢?又如何能知要如何到达天世界?(你不能知道天的境界,一方面是你就不能到达,另一方面是你也不能解脱于天的境界。)所以婆罗门外道很明显的,没有能力与功德可以证得解脱果。以 佛陀十号中的正遍知来说,声闻、缘觉虽然证得阿罗汉解脱果,但是没有正遍知。

经中 佛就说了:【善男子!声闻缘觉亦有遍知亦不遍知。何以故?遍知者,名五阴十二入十八界,声闻缘觉亦得遍知,是名遍知。云何不遍知?善男子!假使二乘于无量劫,观一色阴,不能尽知;以是义故,声闻缘觉无有遍知。】(《大般涅槃经》卷18)佛说:“善男子!声闻、缘觉也有遍知、也有不遍知。为什么呢?遍知的部分,指的是五阴、十二入、十八界的部分,声闻、缘觉也得到了遍知,以这个部分来说他们遍知。说的不遍知指的是什么呢?善男子!假使二乘圣者在无量劫中,观察一世的色阴,不能尽知色阴的来处,色阴的生灭道理是什么都不知道;因为这个缘故,所以说声闻、缘觉没有遍知。”

佛陀说声闻、缘觉能够遍知五阴、十二入、十八界,是因为声闻、缘觉,必须彻底了知阴界入的法,无论粗细、远近、过去现在未来,都是因缘和合、生灭有为、不能自在的生死法;如果不能遍知,那就无法断除我见与我执了,也就不能证得解脱三界生死的阿罗汉果了。并且他们要遍知:无论是在欲界、色界或者无色界,也就是五阴、十八界、十二入这些法,你只要有生,它一定是苦,要灭尽无余;这灭尽无余了呢,还有本际独存,本际独存这种清凉、寂灭、真实,这才是涅槃。而涅槃指的就是这个本际,而不是阴界入灭了叫涅槃。二乘阿罗汉他不遍知的是什么呢?也就是色阴的来处、色阴的实相。

色阴的来处、色阴的实相这个部分,就不是阿罗汉所能知的,那这个我们就是下一集,我们再继续来进行解说。今天就到这里了。

阿弥陀佛!

【浏览量 579次】
栏目分类
愿所有功德回向:

自归依佛,当愿众生,体解大道,发无上心;自归依法,当愿众生,深入经藏,智慧如海;自归依僧,当愿众生,统理大众,一切无碍。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所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Copyright © 2015-2018 如来藏 www.rulaizan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50208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