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手机版 | 如来藏网:倡导正知正见正修正行的学佛门户网站

热搜: 涅槃  三乘菩提  悟道  菩提  公案  十信

当前位置:如来藏网>影音>三乘菩提系列讲座>三乘菩提之阿含正义(二)

38、灭尽十八界方是无余涅槃 正贤老师

视频播放:
视频下载链接(点击右键"另存为")
 
音频播放:
音频下载链接(点击右键"另存为")
 
由 正贤老师开示
 

各位菩萨:阿弥陀佛!

欢迎收看正觉教团弘法节目,今天我要讲的主题是:“灭尽十八界方是无余涅槃”。

无余涅槃中,除了涅槃本际如来藏独存以外,无有任何一法可以继续存留,故说灭尽十八界方是无余涅槃,所以《大树紧那罗王所问经》卷1的偈颂才会说:“本际寂灭无尽灭,无有方所无住处。”因为本际如来藏不与六尘相应,无有见闻觉知,故名寂灭;又世间一切法皆灭尽无余,无有一法可当情,故说无尽灭;如来藏无形无相,不是三界内的法,故无有方位处所。如 世尊在《大般涅槃经》卷32,告狮子吼菩萨言:“常法无住,若有住处即是无常。”而涅槃本际中的如来藏是真实而常住的,故无有住处。因此无余涅槃是绝对待、无境界的法,所以法乐比丘尼在《中阿含经》卷58,告诉毘舍佉优婆夷说:【涅槃者,无对也。涅槃者,以无羂过、羂羂灭讫。】所以说涅槃是绝对待的法,无对的法就无二,无二故无所得。然而世间法都是相对待的,相待的法就有二,有二就有系缚,有系缚就是戏论法,是戏论法就有所得。请看《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525:

佛告善现:“诸有二者名有所得,诸无二者名无所得。”具寿善现复白佛言:“云何有二名有所得?云何无二名无所得?”佛告善现:“眼、色为二,乃至意、法为二,广说乃至诸佛无上正等菩提、诸佛为二;如是一切有戏论者皆名为二,诸有二者皆有所得。非眼、非色为无二,乃至非意、非法为无二,广说乃至非佛无上正等菩提、非佛为无二;如是一切离戏论者皆名无二,诸无二者皆无所得。”。

此将经文解释如下:佛告诉须菩提说:“所有有二的法都叫作有所得,所有无二的法叫无所得。”长老须菩提又跟 佛禀白说:“为什么有二的法名为有所得?又为什么无二的法名为无所得呢?”佛陀告诉须菩提说:“眼根、色尘为二法,乃至意根、法尘为二法,广说乃至诸佛无上正等菩提、诸佛为二法;就像这样,一切有戏论的法皆名为有二的法,所有有二的法都是有所得的法。不是眼根、不是色尘为无二,乃至不是意根、不是法尘为无二,广说乃至不是佛无上正等菩提、不是佛为无二;所以说一切离戏论的法都名无二,所有无二的法都无所得。”

由此经文可知:菩萨所证的涅槃是无对、无所得的法,是一切羁系永灭的法,是离一切戏论的法,所以《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卷1才说:【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因为涅槃中的如来藏无五阴ヽ无六根、无六尘,乃至无有十八界;有二的意根与意识才有无明,意识有了解脱的智慧,才说无明灭尽,乃至有二的法,就是有生灭的法,有生法就会有老死的法,解脱了生死轮回的法,才说生死已尽,不受后有,也就是老死已尽。但是涅槃中的如来藏无有这些相待的二法,乃至无有诸佛无上正等菩提的法可以修行,以及修行三大阿僧祇劫成佛,要修行的是众生,是有二的法,而如来藏非是众生,祂本来就是佛、就是法身。

阿罗汉入了无余涅槃,一切法都灭尽无余,别说阿罗汉的解脱智慧──无无明或无明永尽不见了,乃至连阿罗汉自身十八界也灭尽无余,自然没有明与无明可说了。有老死是众生,老死永尽是得道的阿罗汉,而涅槃中没有这些法,乃至如《心经》中所说的:【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罣碍;无罣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菩萨证得了涅槃中的如来藏,祂是无有苦集灭道的四圣谛,没有智慧也没有所得,有智慧是菩萨的意识心,是有二的法,所证的如来藏和智慧不相应,自然无所得;菩萨以转依所证得的如来藏,以无所得的心来行智慧到彼岸,心中便无所罣碍,因为心无罣碍,在世间轮回生死度众便无有恐怖,因此远离了常乐我净的梦想颠倒,从此菩萨不再像众生般活在梦中不知梦,已从梦中觉醒故,知道在这世间的一切所作所为都如《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所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因此菩萨依此而究竟涅槃。

法乐比丘尼又为何说:“涅槃者,以无羂过、羂羂灭讫。”也就是说,涅槃没有被羁系的过失,阿罗汉所有的羁系在入涅槃前都灭讫无余,因此阿罗汉想般涅槃,必须断尽我见、我执,所有的无明现行都要断尽无余,最后入涅槃时,乃至连自我的五蕴十八界都得灭尽。此时的涅槃,连阿罗汉都不见了,自然没有被羁系的过失,所以说涅槃者,羂羂灭讫。

佛在阿含部的经典中教导弟子们说,如果想要出离三界生死苦,必须灭尽十八界入无余涅槃,而在涅槃里是不许有自我的存在,也不许有欲想、六尘、禅定想;有想就是有我,有我就有生老病死苦,这样就不能解脱生死,入不了涅槃。请看《中阿含经》卷18:

世尊告曰:“阿难!多闻圣弟子作如是观:若现世欲及后世欲,若现世色及后世色,若现世欲想、后世欲想,若现世色想、后世色想及不动想、无所有处想、无想想,彼一切想是无常法,是苦,是灭,是谓自己有。若自己有者,是生,是老,是病,是死。阿难!若有此法,一切尽灭无余,不复有者,彼则无生,无老、病、死。圣如是观若有者,必是解脱法;若有无余涅槃者,是名甘露。彼如是观、如是见,必得欲漏心解脱,有漏、无明漏心解脱;解脱已,便知解脱: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更受有,知如真。”

所以 佛告诉阿难说:多闻的圣弟子一定要去观行,只要对现在世或未来世有欲或欲想,也就是说存有贪爱的欲望,或是对现世的色尘乃至未来世的色尘有贪念或期望,或对色界天、无色界天、无想天存有妄想,这一切的想都是无常的法,是苦法、是生灭法、是有我的法,只要有我就有生老病死。佛对阿难说,如果能够将一切法灭尽无余,就不再有生老病死,这就是圣者所观行到的解脱法,就是无余涅槃,是甘露法。如果能够如是观行,如是见道,必定能断除欲漏、有漏乃至无明漏,得心解脱或慧解脱,解脱已,便知自我的生死已到尽头,所修的清净行也已经建立,所作所学都已成办,不再更受后有之身,对自己的所知已经知道都是真实的。

佛经常告诉比丘们,要知道色受想行识五阴无常的道理,如能善知五阴是无常变易之法,便能厌离五阴,灭却贪求五阴的欲望,对五阴无所执着,就不会再有未来世的五阴出生在世间,便能入般涅槃,而涅槃就是寂没的境界。请看《杂阿含经》卷2:

佛告比丘:“善哉!善哉!色是无常、变易之法,厌离、欲灭、寂没。如是色,从本以来一切无常,苦、变易法;如是知已,缘彼色生诸漏害、炽然、忧恼,皆悉断灭。断灭已,无所著;无所著已,安乐住;安乐住已,得般涅槃。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此将经文语译如下:佛告诉比丘说:“善哉!善哉!色阴中的五色根与五尘都是无常法,也是有变易的生灭法,要对色阴有厌离之心,要有想要灭除色阴的决心,如此才能入于没有色阴的寂灭境界中。就像是色阴一样,从无始以来一切法都是无常的,都是苦受法、是生灭变易法。如果能这样地了知以后,缘于那个色阴所出生的种种有漏害、炽然的苦恼、忧愁与烦恼,全部都已经断灭了。这样烦恼都断灭之后,心中就再也没有任何的执着;没有丝毫的执着以后,便能安乐地安住下来,安乐地安住下来以后,就可以入般涅槃中。受想行识也是如同色阴一样,是苦、无常、变易之法,全部都要将之断灭无余,如此才能入于无余涅槃中。”

由此经文可知,五阴世间是生灭变易无常的苦法,必须将之灭尽,入了无余涅槃,便没有种种有漏的无明法可损害,就没有炽然忧恼,更没有任何一法可执着,如此便是寂灭的境界。就像净命舍利弗在《广义法门经》卷1对诸比丘们说:【长老!是最后心意识,非色声等所资生长,缘无所有。是时托后受生,悉皆永断,是名苦永断后际。】

此将舍利弗所说的话解释如下:“长老!这个最后世的心意识,也就是过去、现在、未来三世的意识,不会再被色声等六尘所资助而长养,从此缘于蕴处界灭尽后的无所有境界。这时,所依托后有诸受而再度出生的事情,全部都永远断尽无余,如此名之为永断苦边的未来际。”

所以无余涅槃是要断尽心意识的。佛在《阿含经》中所说的心意识,指的是三世的意识,也就是过去、现在、未来的意识,没有了心意识是无有苦乐可言,没有了苦乐就没有贪瞋痴的烦恼,就像在《杂阿含经》卷18中,阎浮车问舍利弗说:【“谓涅槃者,云何为涅槃?”舍利弗言:“涅槃者,贪欲永尽,瞋恚永尽,愚痴永尽,一切诸烦恼永尽,是名涅槃。”】所以 弥勒菩萨才会说,涅槃是烦恼众苦永远寂灭宁静,但不是灭了心意识,一切都变成空无所有。请看《瑜伽师地论》卷73:

“云何为涅槃?谓法界清净烦恼众苦永寂静义,非灭无义。”问:“若唯烦恼众苦永寂名为涅槃,何因缘故非灭无义?”答:“如外水界唯离浑浊得澄清性,非离浊时无澄清性;又如真金唯离刚强得调柔性,非离彼时无调柔性;又如虚空唯云雾等翳障寂静得清净性,非彼无时,其清净性亦无所有,此中道理当知亦尔。”

此将 弥勒菩萨所说的话解释如下:有人问:“什么是涅槃呢?”弥勒菩萨回答说:“就是一切法界都清净了,所有的无尽烦恼以及一切苦受都永远寂灭安静的意思,并非是断灭空无的意思。”有人问:“如果将所有的无尽烦恼都断尽,以及离开一切苦受,这样永远寂灭安静称为涅槃,那以什么因缘来说这不是断灭空呢?”弥勒菩萨回答说:“就如同器世间的水界,唯有离开了混浊,然后得到了澄清的体性,不是离开了混浊的时候没有澄清的体性;又如同真金唯有离开了刚强后得到调柔性,不是离开刚强后没有调柔性;又像虚空唯有云雾等障碍清除后得到清净性,不是那时候它的清净性也一无所有,这里面涅槃的道理,应当知道也是一样的。”

从 弥勒菩萨的开示可知,涅槃不是断灭空,虽然灭尽了无尽的烦恼,无有三界任何一法可留存,并且涅槃中是一切清净而无有诸受的,永远寂灭安静的,但仍有如来藏本来自性清净的体性存在;就像水、真金、虚空,离开了混浊、刚强、翳障,留下的是本然的清净体性。难怪胜鬘夫人在《大宝积经》卷119中才会向佛禀白说:“言涅槃者,即是如来清净法身。”又說:

于诸法中,见高下者不证涅槃;智平等者,解脱等者,清净等者乃证涅槃。是故涅槃名等一味。云何一味?谓解脱味。世尊!若无明地不断不尽,不得涅槃一味等味。何以故?无明住地不断不尽故,过恒沙等一切过法,应断不断,应尽不尽。

现将经文解释如下:胜鬘夫人说:“所说的涅槃,就是如来的清净法身。如果于一切法中,可以分别看见高下的人,是不能证知涅槃的;唯有证知智慧平等的人,解脱平等的人乃至清净平等的人,才能证得涅槃。所以说,涅槃名之为平等一味。是哪一味呢?所谓的解脱一味。世尊!如果无明的境界没有断尽,或不能断尽,就不能证得涅槃一味,也就是平等一味。为何如此呢?因为见一处、欲爱、色爱、有爱四住地无明不断或断不究竟,就会有超过恒河沙等等一切有过失的法,应该断除而不能断除,应该灭尽而不能灭尽。”

从以上经文可知:必须灭尽所有的无明住地烦恼,才能证得无余涅槃。如果心中仍有高下分别的人,就是智不平等、解脱不平等乃至清净不平等的人,这样的人是无法证得无余涅槃的;所以修学解脱道的人,必须先断我见,续断我执,断尽一切无明住地烦恼,最后断尽十八界,才能取证无余涅槃。就像 佛在《大般涅槃经》卷5中告诉迦叶说:“所言涅槃者,无诸疮疣。”疮疣就是痛苦或是祸患。涅槃里面是清净的,当然没有任何痛苦可言,没有痛苦哪来祸患,因为就像前面所说的,入无余涅槃前,是要把一切的烦恼都断尽无余,没烦恼就没苦受,没苦受就没灾患,就是无诸疮疣。如果还有离念灵知心存在,想要以此心住无余涅槃,那是外道不如理作意的思维,是入不了涅槃的。所以才说,阿罗汉入无余涅槃时,名为灭度。灭了一切世间法,才度脱到涅槃的彼岸,不是叫作生度,或者心度,或有法而度。

因此,阿罗汉想要成就解脱道,首先要对色阴的虚妄性作观察,知道色阴会使人流转生死而受苦无尽,因此而一心想要灭除色阴,想要进入无色阴的境界中。对于受想行识四阴也要这样观行,最后断了五阴,不受后有,然后断尽我见、我执,这样才是实修解脱道的圣人。所以必须把十八界都灭尽了,才是真正的无余涅槃。但这个道理,必须修行者自己确实地如理作意思维与实际去观行,不是听闻之后就可以成办。单凭听闻将会只是常识,是无法确实理解的,因为知识与知见是不同的,要有正确的知见修行才能成功,也才肯灭除识阴自我,才能灭尽更深细的离念灵知心,这样才能进而灭尽十八界入无余涅槃。

因为时间的关系,“灭尽十八界方是无余涅槃”就讲到这里。谢谢诸位菩萨的收看。

敬祝诸位菩萨色身康泰。

阿弥陀佛!

【浏览量 587次】
栏目分类
愿所有功德回向:

自归依佛,当愿众生,体解大道,发无上心;自归依法,当愿众生,深入经藏,智慧如海;自归依僧,当愿众生,统理大众,一切无碍。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所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Copyright © 2015-2018 如来藏 www.rulaizan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50208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