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手机版 | 如来藏网:倡导正知正见正修正行的学佛门户网站

热搜: 涅槃  三乘菩提  悟道  菩提  公案  十信

当前位置:如来藏网>影音>三乘菩提系列讲座>三乘菩提之佛典故事

25、供佛功德——海生商主缘 正惠老师

视频播放:
视频下载链接(点击右键"另存为")
 
音频播放:
音频下载链接(点击右键"另存为")
 
由 正惠老师开示
 

各位菩萨:

阿弥陀佛!

我们今天要讲的是佛典的故事,要讲“供佛的功德”,这是有关一个海生商主的因缘,这个故事我们现在开始说。

当 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这个地方,城中有五百位商人想要冒险入海,希望能够采集珍宝。这个时候,商主就娶了望族的女儿为妻子,过了十个月就生了一个儿子,这个小孩就把他取名为海生。这个海生有大福德,他不但令商人获得大量的珍宝,而且都能够平安地回到家乡,所以大家都很高兴地称赞,说他叫作安稳的海生。这个海生渐渐长大,因为商人的不断鼓励,希望他能够让大家带来好运,所以他就同意再度入海。

当这些商人获得珍宝,想要回航的时候,这时候竟然遇到了大黑风吹来了;这船只就漂泊到罗剎鬼国这个地方去,陷入这些黑风漩涡中,没办法出离。商人很紧张 ,大家就跪拜祈求诸天善神能够救护他们,但是都没有神明感应来解救他们脱离困境。其中有一位修行人就告诉商人说:“有佛世尊祂常常怀着大悲心,日夜都在观察我们众生,我们众生如果遭遇苦难的时候,因缘具足的时候,祂一定会来救度我们脱离这个苦难,大家应该称佛的名号,佛陀或许能够来拯救我们的性命。”这个时候这些商人大家就很虔诚地念:“南无佛陀!”这个时候 世尊有相应到了,遥见这些商人遇到了大灾难,就马上放大光明照耀这个黑风,黑风随即就消逝了。这个商人当然就得到解脱,个个就这样的思維这样的一个想法:“我们今天能够蒙受佛的威德光明,脱离这样的灾难,让我们能够平安地回家,我们应该为佛来建筑僧塔佛塔,然后请 佛及僧众来安住,作种种的饮食供养,使他们丰足无缺,便利修行。”大家这样讨论之后,都一致同意;回去之后就要建立佛的塔寺。这个时候他们也很平安地回到他们故乡。

回到故乡之后当然获益良多,大家就依照先前的誓言,来建立 佛的塔跟寺,请 佛陀及僧众来接受他们的供养;供养完毕就退坐在一旁,听 佛来说法开示。在闻法的过程中,心中就有很多疑问,佛陀一一开示之后,他们就豁然开朗,能够实际地了解到 佛所宣说的这些佛法——实际修行的真实义理,能够得证果位。商人们当然就很高兴,希望在佛前能够出家,佛就随着说:“善来比丘!”这些商人就须发自落,然后法衣披身,出家修行。因为这些商人每个人都很精进努力地修行,所以都很快地证得阿罗汉的果位,然后也具足三明六通及八解脱,成为诸天及世人所恭敬的解脱道的圣人。

这个时候有个比丘,见到这个示现之后,就向 佛禀报:“世尊!不知道这五百个商人过去世是造了什么福业,所以遭受灾难的时候,能够承蒙 佛陀您的威德光明加持之后,解脱这些逆境?又能够在 世尊您的座下出家,很快地证得阿罗汉果,这个是什么因缘呢?”佛就告诉这位比丘:“我不仅仅是今天救护他们而已,在过去世,我也曾经救助他们脱离险境。”这时候比丘还是不很了解,就再继续问:“世尊!不知道过去世发生什么事?希望 世尊能够把这个因缘,能够告诉大家。”世尊就很慈悲地跟比丘们说:“你们仔细地听,我现在就很详细地为你们来说明。在过去世无量世中,在波罗奈国有一位五通仙人,住在河边修行。当时有五百位商人,刚好要进入大海来寻求宝物,路过河岸的时候,见到那位修行的仙人,大众就向他问讯作一个祷告,希望仙人能够帮助他们平安吉祥,包括也祝福这个仙人能够平安吉祥,就等于问讯、问安。这个商人要求说:‘你能不能跟我们一起入海去寻宝?’这个修行人、就是这位仙人就说:‘你们自己去就好,如果有遇到什么恐怖的灾难,只要称念我的名字,我就必定会救护你们。’这些商人听到这个话之后,就知道仙人他本身就是修行人,他不愿意去寻求宝物,商人便自行去入海冒险去寻宝,于海中当然就获得很多的珍贵宝物。返乡的时候,路上遭遇了罗剎鬼国,然后黑风开始吹动,有很多的灾难。这时候商人就想起我们应该要称念这个修行仙人的名字;这个修行仙人感应到了这些求救的讯息之后,立即就以神通去救护,大众也就从种种的灾难中脱离。”

佛就告诉诸位比丘说:“你们要知道,当时的五通仙人,就是佛,我的前世,那时候的那五百位商人,就是现在来修行的这五百位比丘。当时这个五通仙人,所谓五通,就是还没断尽所有的烦恼,所以那时候没办法究竟地证得四果阿罗汉,但是我那时候都还有能力来拔除他们的灾难,何况 佛已经成就无上的佛道,于三界中能够究竟解脱,哪里说没办法度化他们,也就是说比以前更有能力。”这些比丘听到 佛跟他们宣讲过去世的因缘之后,大家都能够信受奉行。

这个故事就是说,修行是一个累世,不是只有看到这一世,所以有的人修行有快有慢,这个都是累世的因缘。所以苏东坡居士他就讲“书到今生读已迟”,就是说我们过去有无量无边,因每个人的因缘不知道,所以我们学佛不可以妄自菲薄,大家总是要尽力地修行。

至于这一段故事里面,有讲到的一些名词,一一帮大家解说,希望能够利益大家修行。这个阿罗汉果解脱道的慧,阿罗汉果又分成四果,四果里面初果,其实就是断三缚结,三缚结它整个重点,其实如果能够断我见、身见,后面这两个就容易断了,就是我见还有疑见、戒禁取见。因为不知道这个身——五蕴身,还有意识我虚妄,其实这已经包括五蕴十八界的虚妄,知道这个是虚妄、是无常,尤其是无常、苦、空、无我之后,当然心中就没有疑;没有疑,他就知道怎么修行。修行其实就是断对于我们五阴十八界的贪爱,其他跟这个不相应的一切戒律,对修行没有帮助的这些戒禁取见,我们可以跟着断。所以其实初果的修行,整个重点都在于我见的断除,我见就包括身见,所以初果的证得是这样修。怎么样才算初果的证得呢?初果的证得跟我们的未到地定有什么关系啊?其实我们就是心要能够调伏,怎么样调伏?比如说定,叫作制心一处;制心一处就是说,我们在修行中是不断地修行,而不是片片段段、断断续续,这样修行没办法成就,所以能够心得决定。比如参禅要能够成片,这个就是定力的现起;忆佛能够成片,又叫作净念相续。这个时候都是真的开始进入修行的状况,所以这个初果,就是从断我见开始。

断我见就是我们知道这个身体的虚妄,我们就不会以这个妄为真,去造作种种的业。因为我们现在是在人间修行,就是在欲界,所以我们对这个欲界的贪爱,就会渐渐地知道,既然它不是真实我,我不必为它去造作诸种恶业,这样渐渐地就会成就二果的薄地——薄欲界爱,对这个欲界爱就会渐渐地淡薄。乃至到三果,就离开欲界这个束缚,就真的断离了五下分结,就断离了对欲界爱,这整个真正地能够彻底地把它断除,这样就能够证得三果了。所以它其实跟初禅是一样的,因为初禅已经离开这个欲界的束缚,只不过他是伏,他不是断,他是因为制心内摄的关系,所以他能够伏欲界爱。

但是阿罗汉的修法是要面对去观行这个欲界的不可爱,然后真正能够把它断除,所以两个修行方法不太一样的,一个是伏、一个是断,这个烦恼它是这样修断。四果就是对三界他统统都不起贪爱,都能够彻底地断除了,也就是四果阿罗汉,就是能够断五上分结。五上分结,其实重点就是在色界的贪爱,乃至无色界的贪爱,这样他就能够出离三界。那这里面有牵涉到定,因为解脱道的修法,它一定要有定作基础,所以你看初果跟什么相应,跟未到地相应,三果就跟初禅相应,俱解脱阿罗汉呢?就要跟四禅有一个相应,才能够俱解脱。所谓俱解脱就是定与慧都能够解脱,所以定能够成就。如果是四果阿罗汉,他没有修成四禅,那就只能说是慧解脱,等到他去世的时候,在五阴身灭能够入涅槃,那个我们叫作无余涅槃。

这一段故事里面,它有提到三明六通,三明六通我们也解说一下。所谓三明六通,神通是怎么发起呢?是因为修定的关系,修定他自然能够发神通。神通就是不让外面的这些境界所束缚,所以三明一般来讲,就是说宿命明,然后天眼明、漏尽明,这个是一个比较简单的说法。宿命明当然就知道自身、他身过去世的一个生死相;天眼明就知道自身或者是他身未来世的生死相,叫作天眼;漏尽明就是知道现在的苦,就是五阴十八界的苦,能够断尽三界的烦恼、贪爱这个智慧,这个就是三明。至于六通就是六种神通,六种神通都是因为定而现起的,当然有慧也可以帮助定,这个是一体的两面。第一个就是天眼通,天眼通就是说,他能够得到色界的天眼,当然他就是能够造就无碍,就能够无所障碍地见到各种境界;天耳通就是得色界的天耳根,他就是听闻无碍;他心通就是说,知道他人的心念而没有拘缚,知道人家的心念是在想什么;至于第四个宿命通,就知道自己跟六道众生宿世的因缘;第五个身如意通,其实就是我们说的神足通,就是说他能够来往自在,来往自在不被境界所拘;至于第六个就是漏智通,一般来讲叫作漏尽通,这个漏尽通就诸漏断尽。诸漏,漏就是烦恼,烦恼就是贪瞋痴慢疑,一般来讲都是对三界,能够断尽三界的贪爱,自然就能够出离三界这个修持的方法。

我们来说一下八解脱、八背舍,它这个跟定的修持,是有一个相关的,比如我们说九次第定。定的修持并不是说,因为修而能够增加,它不是;是因为你舍离它的贪爱,它就现起了。我们大家都知道,我们的五阴十八界,我们这个身包括有八个识,有如来藏,所以我们这个凡夫的肉身,这个五阴十八界中,就已经有具足四禅、有八个定,就是四禅加四空定,这些都是因为舍离下界的境界、下地的境界,它就能够现起上界的境界。比如说初禅的现起,本来我们每个人有情的身上,尤其是人身上就有初禅天身,只不过因为我们执著了我们欲界的法、贪爱这个法,所以它没办法现起。所以禅定的修法是舍,就是背舍或者是要舍离,我们如果要舍离我们六根对六尘的贪爱,尤其是五根对五尘的贪爱,自然而然这些禅定、这些受用就会一一现起。比如说欲界,它是以男女欲为主要的,束缚最大的就是男女欲;男女欲你愿意舍弃的话,初禅就容易现起了。

所以要修禅定,它就是要弃五盖,这些整个重点就是在哪里啊,贪欲、瞋恚、睡眠、掉悔乃至疑盖,这些都是盖住我们禅定的现起。为什么叫盖住?因为本来我们众生就有禅定,尤其是欲界的人本来就有定,我们身上都有,只不过因为我们忽略它,我们没有去体验它而已。那怎么体验呢?就是舍离这个欲界的贪爱,就像我们衣服穿很多件,把外面的那一件脱掉了,里面的这些美好的衣服就会一一现起了。所以修行是舍越多,就能够得证得越多,这些证境是本有,就证自己的一个境界。所以众生在六度,大乘的六度里面,第一个就是布施,有布施才能够与定法相应,所以从布施,从身外的我所这边开始布施起,布施到后来,乃至能够布施我,这个我这个心法也愿意布施,就是愿意把它舍离了。一一舍离之后,下面的境界舍离了,上面的境界它自然就现前,所以并不是得;也不是说、不能说没有修就能够得,但是也不是修了之后就增加,只不过修了之后,把我们的这些禅定的功德现起,让我们能够受用。这个方法就在于整个对这个五阴十八界虚妄性的观察,尤其对欲界的这个贪爱,愿意思維了解,愿意把它舍离,禅定自然就现起了。

我们今天的课就讲到这边,希望各位菩萨能够用功,然后能够道业精进。

阿弥陀佛!

【浏览量 883次】
栏目分类
愿所有功德回向:

自归依佛,当愿众生,体解大道,发无上心;自归依法,当愿众生,深入经藏,智慧如海;自归依僧,当愿众生,统理大众,一切无碍。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所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Copyright © 2015-2018 如来藏 www.rulaizan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50208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