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手机版 | 如来藏网:倡导正知正见正修正行的学佛门户网站

热搜: 涅槃  三乘菩提  菩提  悟道  公案  十信

当前位置:如来藏网>影音>三乘菩提系列讲座>菩萨正行(二)【共130集】>

48、无财之施及瞻养治病之布施 陆正元老师

[菩萨正行(二)【共130集】]  发表时间: 2015-04-16 12:56 点击: [放大字体正常缩小] 关闭
视频播放:
 
音频播放:
说明: 播放音频      调整音量     暂停 停止  下载
 
陆正元老师
各位菩萨:
 阿弥陀佛!
欢迎您收看《菩萨正行》的节目,我们在上一次的节目当中,谈到了能舍外物、能舍内外物,以及除了布施内外物之外还要教化众生等三种有智慧的布施;以及要先教后施、怨亲等施,才能够称为是大施主。今天我们要继续来探讨:如果我们没有钱财作布施的话,能够怎么做,也仍然可以成为大施主的道理。
首先,世尊在《优婆塞戒经》卷5当中继续开示说:【善男子!智者若有财宝物时,应当如是修行布施;如其无财,复当转教余有财者,令作是施。若余施主先知此法,不须教者,应以身力往佐助之。】(《优婆塞戒经》卷五)这意思是说,有智慧的人,如果有财宝、财物的话,那么应当要像前面所说的,兼以教化来修行布施;但是如果没有财物的话,也不需要起烦恼,我们可以把这些布施的正确道理,去教导其他有财物的人,让他们来做布施。如果说,有的施主早已经知道做财施,应该要同时作法布施的道理,并不需要你去教导他的话,那么你也可以以自己的身力前去辅佐他,帮助他共同来做财施以及法施。所以说,即使我们没有钱财可以做布施,但是还是有办法累积福德资粮的,我们可以提供体力或者是脑力、技术等等,来帮助别人共同成就财施以及法施的功德啊!
佛陀接着就举了以医药瞻养病人为例,作了十分详细的说明,来让我们了解,虽然没有钱财,但是还是可以想办法来成就布施的福德以及功德。首先 佛陀开示说:【若穷无物,应诵医方种种咒术,求钱汤药,须者施之。】(《优婆塞戒经》卷五)这意思是说,如果自身很穷苦,没有财物可以布施的话,我们可以诵出种种的医药方,甚至是咒术,然后募求钱财来购买汤剂药物,当有人生病需要的时候,就可以施药来治疗他的病苦。当然,依照台湾现行的医疗法规,必须是要先取得医师、药师证书以及执业执照,才能够为人诊疗、开立处方或者是调剂给药,否则就是违法;违法的事我们当然就不能做,不可以辩解说:“佛陀有开示过可以这么做,所以法律不应该办我。”因为法律是会随着时空环境而变化的,当然也不会依照佛律来作考量;而且 佛陀也曾经讲过,在祂舍寿之后,重戒不许更改,但是小小戒则可以因时、因地而作修改。而且“佛所未制戒,于他方所应行者则当行;佛所已制戒,于他方不得行者即不应行。”也就是说,小小戒是可以因应各地方国法、民情的变化来作增删的。所以我们在学戒的时候,应该要依照 佛陀制戒的精神来持戒,而不要被戒相给绑死了,而弄得自己在世间法上进退不得,反而更没办法好好地学佛。当然我们也不可以把方便当随便,结果只是随顺自己的习性胡乱地造作,那就完全失去持戒的意义了。
像现在的环境,已经和佛世时大不相同了,已经不能够没执照而私自为人免费看病。那么如果说,想要为别人看病的话,那就应该努力去考取医师执照,才能够为人诊病、开处方,来救护众生身心的病痛。如果我们私下为人看病,成了密医而被起诉、被法官判刑,那也只能接受,因为现代法律的规定,就是这样子啊!但是现代的主流医学是以治病为主,却不太注重预防医学,不太了解养生之道;很多人都是因为不懂得饮食作息、调身、调心的道理,所以才生病的。我们还是可以在不违反医药法规的情形下,来为他人指点如何调养色身,以保持身心的健康。
另外 佛陀也提到,可以用种种的咒术来为人治病,这也是可行的,只要是义务性质的,而且不牵涉到医疗法规,还是可以为别人持诵某些咒语来治病,但这应该是在没有财物可以治病,或是没有医药时的变通办法。但是我们应该要注意,有某些佛门外道经常使用的咒语,绝大多数都不是佛菩萨所传的正咒,而是用来驱使低级鬼神的邪咒,因为他们想要用这种方式,来达成发财或者是诛杀异己的邪想。像这样的作法,其实大多没有实质的作用,或是只有很短期的作用;但是却有很大的后遗症,有的是会大量的失财、失身、家庭失合,有的是小鬼缠身驱之不去,而造成长期病痛甚至精神失常等等问题。所谓“请神容易送神难”,所以爱好以咒术召唤鬼神的人,应该要懂得自我克制和警惕。
如果我们没有医药执照,佛陀说:我们还是可以去探访以及照料病患,最重要的是要以至诚心,全心全意地来照料他的起居环境,以适当的食物来供养他,让他能够安心的养病,体力能够早些恢复,这样他的病就会快一点的痊愈。而如果自己已经读诵医方而通达了,也有了医师执照,有能力治病的话,那么就可以帮人看病,然后按方诊视,依照他们的病徵,找出病症的根源,而开立出适合的药方来为他治疗。而且治病的时候,也要善知方便;因为众生的习性可以说是千差万别,有时候你为他诊治得很清楚,他却偏偏不信,还提出一大堆的歪理来跟你争辩,说身体是他的,只有他自己最懂得自己的身体。另外有许多人喜欢到处看病,只吃了一两次药就说没效,而就又换了医师看,然后就对各个医师品头论足,自以为是。所以菩萨在为人看诊的时候,要有种种的方便善巧,让病人能够理解信服,而且乐于配合治疗,而让他的病能够很快地好起来。
佛陀又教导说:虽然病人的病榻,往往是脏臭不净的,但是我们前去诊病的时候,不要因此就生起了厌恶之心。当病人的病况加重,或是有改善的时候,应该都要能够掌握到;也要知道给病人吃的食物,以及服用的药物,是会增加他的病呢?还是能减轻他的病况?这些我们都要能详细的了解。如果说,病人要求的药物或食物,是会让他的病加重,那么我们就要有方便善巧,以适当的譬喻,随顺他的心性,委婉地为他说明,让他了解这些药物或食物会加重他的病况;我们不应该用打妄语的方式,来欺骗他说你手中没有这些药或食物;而是应当要根据医理,来为他说明清楚,以免他产生误会。因为如果实际上有这些药及食物,可是却骗他说没有的话,当他发现的时候,心里可能会产生瞋恨,认为你是在欺骗他、不肯给他,这样反而可能会导致他的病情加重。
举个例子来说:台湾在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年代,物资十分地缺乏,大多数人都因为缺乏蛋白质而营养不良,所以常常在生病的时候,就觉得要补充肉类才够营养,病才会好得快。像这种观念,一直被带到物资充裕的现代,所以每天每餐都要大鱼大肉,甚至已经营养失衡而得到癌症,但是到了住院疗养的时候,他还是觉得要再吃鱼吃肉才够补。像这样的人,你如果告诉他说:“不要再吃肉了,再吃,你的病情会更严重的。他可能还是听不进去,私下还是偷偷地吃炖鸡、蒸鱼等等。像这样根深柢固的观念,是很不容易改变的,但是我们还是应该想办法,找到他所在意的点,来化解他的疑虑,或者教他观察自己的色身,在吃各种不同的食物之后,是会好转还是变转坏,要以证据来改变他的错误知见。
另外,当有人的病况已经太严重而无法治愈了,我们知道这个人一定会死的时候,如果我们觉得告诉他实情,反而会增加他对死亡的恐惧与不安,这样对这个病人可能更不好;遇到像这样的情形,我们倒不如先开导他,教他归依,依止三宝,教他要念佛、念法、念僧,还要教他精勤地供养三宝,来增加他的福德以及功德,以作为他转生时以及未来生的资粮。如果有可能的话,还要再为他解释说:“这一世的病苦,都是因为在往世曾经作了不善业的因缘,所以这一世才会有这些苦难,所以你现在应该要真诚地忏悔罪业啊!因为忏悔也是有很大的功德的,可以逐渐消除宿世业障。”但是有些人不相信三世因果,所以在听到这些话之后,并不认为自己有什么罪业,只是比较倒霉所以才会生病;甚至于会生起了瞋恚心,生起气来甚至于破口大骂,说你触他的霉头,诅咒他往世曾经做过恶事。佛陀说:当我们遇到这样的情形,我们不应该生气直接骂回去,而应该要“默不报之”,随他说去。当他大声骂起来,我们可以去倒杯茶给他,或者是弄点好吃的食物给他,缓和一下他的情绪,并且让他知道,我们对他并没有恶意。佛陀特别交代说:“我们不可以因为这样就舍弃他,还是应该要好好地照顾他。”有些人,你要他怎么忙、累,他都没关系,但就是“任劳容易任怨难”,常常人家说了几句难听的话,他就忍受不下去了,所以事情就丢着不管了。但是我们不应该这样子就舍弃了这个病人,正因为他是病人,身心不舒服,所以才很容易发起脾气来啊!所以我们还是应该要安忍下来照顾他才好。
佛陀又继续为我们说明,照顾病患时应该注意的心态,佛陀开示说:【虽复瞻养,慎无责恩;差已犹看,恐后劳复。若见平复如本健时,心应生喜,不求恩报。】(《优婆塞戒经》卷五)这段经文的意思是说,即使这个病患他生起了瞋恚心,我们还是应该要去看顾他,并且弄了营养的食物去养护他的身体。但是无论如何,不要因此就向他说:“我是在照顾你,还弄食物来给你吃,我对你有恩惠,你还骂我!”我们不必讲这些话来讨人情,这就是 佛所说的慎无责恩。所谓差已犹看,则是说他的病比较好了,我们还是要三天两头地去看他,因为恐后劳复;在病刚好的时候,还不是太稳定,所以很容易就会反覆的发作,我们要很仔细地照顾他一段时间,等到他真的稳定下来,完全恢复原本的健康状态了,才可以真的放下心来。这时候,我们心中应该要生起欢喜心,为他感到欣慰,但是要记得不求恩报,不要开口去讨人情说:“我对你这么好,你的病都是因为我的照顾才好起来的,你有没有什么要回报我的啊?”这样会让他感到压力很大,你所作的福德,也会因此减损的。
可是 佛陀又说:【若病差已,喜心施物,便可受之,受已转施余穷乏者。】(《优婆塞戒经》卷五)这意思是说,如果病人的病,在你细心的照顾之下已经痊愈了,所以他非常的欢喜,很感谢你,因此布施了财物给你;如果是这样的话,我们是可以欣然接受的,然后再把这些财物,转施给其他贫穷困乏的人。但是建议诸位菩萨,在接受财物的时候,最好要明确地告诉他:“我会把你所送的财物转施出去。”因为有些人的疑心很重,他可能会在心里想:“这是什么佛弟子啊?还说是在修布施行呢!我送财物,他就接受了。”为了避免他生疑诽谤,所以最好当场就清楚地告诉他说:“我接受,成就你的布施功德和福德,但是我会帮你转施出去,给更需要的人。”而且在转施之后,还要再告诉他,这笔钱财布施到哪里去了,免得他心中一直牵挂着。佛陀又开示说:如果病患的病况,严重到无法救治,最后病死了的话,那么就该设法为他殡葬,并且以因果正法的道理,来教导、安慰亡者的眷属以及亲友。
佛陀在这一大段开示的最后,作了个结论说:【若能如是瞻养治病,当知是人是大施主,真求无上菩提之道。】(《优婆塞戒经》卷五)这意思是说,如果对穷人、病人,你能够这样瞻养治病的话,那么你就是一位大施主;因为不但能够委屈自己,来为众生做事、付出财物,并且还能把正法布施给他们。所以 佛陀说:能够这样子做的人,就真的是大施主,就是真正在求证无上菩提之道的菩萨啊!
因为时间的关系,我们今天就说明到这里。
敬祝各位菩萨身心安泰,福慧增长,早证菩提!
阿弥陀佛!
本文标签:布施(283) 本文关键字:无财之施,瞻养治病布施
相关阅读
讲座文稿
愿所有功德回向:

自归依佛,当愿众生,体解大道,发无上心;自归依法,当愿众生,深入经藏,智慧如海;自归依僧,当愿众生,统理大众,一切无碍。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所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Copyright © 2015-2018 如来藏 www.rulaizan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50208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