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手机版 | 如来藏网:倡导正知正见正修正行的学佛门户网站

热搜: 涅槃  三乘菩提  菩提  悟道  公案  十信

当前位置:如来藏网>影音>三乘菩提系列讲座>入门起信(一)【共130集】>

第94集-能熏与所熏的四种特性

[入门起信(一)【共130集】]  发表时间: 2015-09-03 15:51 点击: [放大字体正常缩小] 关闭
视频播放:
 
音频播放:
说明: 播放音频      调整音量     暂停 停止  下载
 
各位菩萨:
 阿弥陀佛!
欢迎大家收看《三乘菩提之入门起信》节目。今天我们要跟诸位菩萨一起来探讨  平实导师在《起信论讲记》第三辑中,有关“能熏与所熏的四种特性”之法义。我们要了解能熏的七转识与所熏的如来藏,必须各有四种特性,才能互相配合而成就熏习的作用;经由了解这个道理,不仅让我们知道自己有一个不生灭的持种心,而且也会更注意自己能熏的七转识之身口意行。因为所熏的持种心如来藏,祂就像一个仓库一样,专门负责收藏,而且是不会简择地收藏一切熏习进来的善恶染净种子。
我们先来探讨能熏七转识的四种特性:分别是有生灭,有胜用,有增减以及与所熏和合而转。大家都知道七转识是被出生之法,因此是念念生灭的;意根虽然是在睡著无梦的时候仍然不会断灭,可是意根也是念念生灭的,祂只是念念生灭的现行连续不断而已。如果七转识是不生灭性的,那就不能够有六尘中的种种作用。正因为祂是生灭性的,所以祂可以时时刻刻不断地作种种的转变,而有六尘中的种种作用,所以祂是必须具备生灭性的。事实上,七转识见分与六尘相分都是由如来藏心所出生,而由见分来了别相分;譬如在《实相经宗通》第六辑中  平实导师的开示:“佛法中的两头蛇意思是什么呢?是一个很长的身体生出两个头来。也就是说,祂生出的第一个头叫作相分……见分就是两头蛇的另一个头,就是要给自己的见分来玩自己的相分,而见分与相分全都是自己的如来藏所出生的……。”(《实相经宗通》第六辑,正智出版社,页4。)一切境界、一切万法之取舍,皆是由自心如来藏显现之能取心见分,转取自心如来藏所变现之内相分境,本是自心取自心。因此,无论能取之七转识,或者所取之六尘相分,皆属于所生法,而具有“有生灭”的特性。同时也只有七转识见分才能取六尘相分境界,如来藏虽然出生了六尘相分境界,但本身不去了别它,而是由祂所出生的七转识见分去了别;也就是经由见分取相分的过程中而成就熏习。见分与相分都不离如来藏,因此熏习所成的种子,也一定储存在如来藏心中。
能熏的第二个特性是有胜用;也就是七转识能缘六尘境界,能起种种心行。譬如看见喜欢的事物就会生贪,看见讨厌的事物就会排斥;祂有这种胜用,所以祂会造作种种的业行,所以说祂有殊胜的作用。乃至于菩萨长时间修学善净法,因此对于善净法就会产生增上的爱乐之心,这些都可以成就熏习的作用。我们如果以相应的心所法来看,第七识与十八个心所法相应,而意识心更与五十一个心所法相应;因此七转识在六尘中,便能产生无量的心行,因此说有胜用。而其中第七识在各种境界中,自无始劫以来就一直在审度一切法,同时搭配意识心之猛利的思维分析了别作用,因此在六尘中有胜用,而能够熏习成就种种的善恶习气。相对的,如来藏心对于六尘境界如如不动,不了别六尘,因此就无法成就能熏的功德,而只能是担任所熏的角色。
而事实上,能熏除了在熏习上有胜用之外,也有滋润种子之作用。譬如在《方广大庄严经》卷6中的开示:【我爱润业田,从缘受生死。】(《方广大庄严经》卷6)也就是在种种境界上,因为七转识相应的爱、取,而对于业田产生滋润的作用,使得业种感果的势力增强,将来就会感生相应的果报。这其实也是告诉我们:由造作了业因到感果中间,一定要有缘,否则善恶业都会将因为缺少缘而无法感果,而这个缘就是爱取的滋润。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知道修学的目的之一,就是让我们懂得如何去改变这个缘,而能够以道业上的精进,来改变业种展现的结果。
能熏的第三个特性是有增减;也就是祂的心性在善、恶法上面,是会有所增减的。所以熏习善法以后,祂的善法上的体性就会开始增长,恶法上的体性就会开始削减,所以说祂的体性有增减变异。而因为体性有增减,佛子经由修学正法,才能使得七转识逐渐离染得净,成就修行的功德;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因为七转识有染净体性上的变异,也说明了祂是生灭变异性的。相对的,如来藏心的体性始终是本来清净,因此非有增减,不具有能熏的特性;即使祂含藏了七转识相应的染污种子,但是祂的体性仍然是丝毫不受影响。譬如在《大宝积经》卷119中的开示:【刹那刹那善不善心,客尘烦恼所不能染,何以故?烦恼不触心,心不触烦恼。】(《大宝积经》卷119)就是说,刹那刹那善不善的七转识心,以及七识客心所属的烦恼法尘,都不能染污如来藏的自体性。为什么呢?因为烦恼不能触及到如来藏心体,如来藏心体也不触及烦恼;也就是说,这些烦恼染污法与如来藏根本不相应。因此,如来藏虽然受前七识之行为所熏习,而执持染污种子,但是如来藏却不会因此而受到染污,恒住自性清净涅槃中,而于三界万法中继续任运随缘,永不改易、不增减其体性。相对的,种种善法、烦恼法及随烦恼法与七转识相应,并且这些相应的状况,可以透过熏习而加以转变,使得七转识逐渐不与烦恼、随烦恼相应,而变成多分与善法相应,这就是能熏有增减的特性,也是修学者可以亲自体验的。
第四个能熏的特性,就是祂必须和所熏的第八识同在一起;也就是同一个时间同在一处,得要同时同处。如果不同时同处,那就没办法熏习成功了;譬如,玉兰花一定要与所熏的衣服,同一时间同在一处,如果说今天玉兰花在衣橱,但衣服不在衣橱,那就不能熏成功。因此这个能熏的七转识,一定要和所熏的如来藏心,同一个时间同在一起,这样才能熏习如来藏内含的种子。
有关于这第四点,事实上牵涉到一个很重要的法义——也就是每位有情都有他自己独一的如来藏心,这个如来藏心与七转识一定要同时在一起,才能够成就熏习的作用。而修学者常落入两种错误的知见:一种是认为自己的根本,不是与五蕴身心在一起;譬如有人错误认为“意识的细心就是有情众生的根本”,而这个意识细心却是离五蕴而在外常住的。如果真的这样,那熏习道理就无法成就,修学也终将唐捐其功。另外一个常见的错误知见,是认为有情的本体是共有的;这种知见也会使得熏习道理产生问题,因为将造成大家各别熏习之种子混杂在一起,而使因果业报产生错乱,违背自作自受的因果道理。上面所述之两种常见的错误知见,表面上看来好像也是承认众生有生命本体,但实际上他们错误的知见如前所说,其实是有很大的过失。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知道:一个法义或知见上的错误,通常会与其他法义产生矛盾,或无法同时成立,这是我们在修学过程中,要特别留意的。
接下来,我们来探讨所熏如来藏的四个特性:就是坚住性、无记性、可熏性以及与能熏共和合性。首先坚住性,就是说如来藏心体是坚固而常住的,永远都不会坏灭的,没有生灭性的。换句话说,第八识真如心祂的体性一定是永远不会断灭的,不论什么样的状况都不会断灭,这就叫作坚住性,所以祂能够常处三界中而不曾刹那断灭过。所以有时候我们会用“金刚心”这个名称来称呼如来藏心,因为祂本来自在,从来没有出生过,尽未来际也将永远不灭,有这样一个金刚心如来藏存在,才能够让我们修学的无漏法种不会灭失。而事实上,如果如来藏心不是坚住性,是有生灭性的,那只要祂断灭一刹那,不仅使得种子灭失,也使得众生跟著断灭,这就违背“众生界不增不减”的圣教开示。因此如来藏必须是具有坚住性,能够执持种子而不漏失。事实上,相信有坚住性而不生不灭的如来藏心,能够忠实地执持善恶业种,也是佛子们修学的基础。
所熏法如来藏的第二个特性,就是无记性;也就是说,如来藏这个所熏法,不可以有善、恶性的分别能力,也不可以有善性或恶性的自性,否则熏习的道理与因果就不能成立了。因为,如果如来藏有善恶性,祂就只会选择善业种子储存,那就不应该会有三界中的三恶道众生了;因为变成大家的如来藏都能分别好坏的业种,都想执取好的业种。可是问题是,明明三恶道的有情都还存在啊!并且永远都会有三恶道众生不断的轮回。这表示他们的心真如确实是无记性的,也就是祂对于种种法是平等而无所违逆,因此能持各类种子,让因果成就而昭昭不爽。也就是说,如来藏本身是无覆无记性,非善性或恶性,因此可以成就所熏法的条件;也因为这样的缘故,才能成就三界六道轮回。
在《摄大乘论释》卷2中 世亲菩萨曾用世间法的譬喻,用另一个角度来说明无记性:【言无记者,是不可记极香臭义。由此道理,蒜不受熏,以极臭故。如是香物亦不受熏,以极香故。若物非极香臭所记,即可受熏。】(《摄大乘论释》卷2)也就是说,大蒜或沉麝这些东西,是极臭或极香,本身就具备不可以改变的味道,因此不能成为所熏法而受熏;相对的,如果尚未达到极臭或极香的程度,才能受熏而属于论中所说的无记性。所以到了佛地境界,一切的善法熏习都已经圆满具足,这时就成为永不受熏,而属于纯善而非无记性的无垢识了;此时唯带旧种,不会再有新熏的法种进来了。
第三个特性是可熏性,可熏是说祂里面是有位置让你把熏习的内容放进去的;也就是性非坚密,你只要熏了祂,就一定能熏进去。换句话说,祂有这种可熏性,不像玻璃熏不进去,只是暂时附著在表面,下雨,水一冲又不见了。在《摄大乘论释》卷2中,形容这样为:【若物可熏或能受熏,分分展转更相和糅,乃名可熏。非金石等能受熏习,不可分分相和糅故。】(《摄大乘论释》卷2)这就是说,熏习的成分,必须能进入受熏物中而和揉在一起,不是只停留在表面;也就是说,必须是可以熏入心体里面,这也表示所熏必须具备执持种子的能力。事实上,唯一具有可熏性,而能储藏种子的心,就是如来藏心,因此如来藏也称作一切种子识。种子又名功能差别,这些种子流注现行之后,就能产生蕴处界等种种万法;因此也只有能持种之心,才能称作众生生命的本体,因为能持种之心,才能因为种子流注现行而出生万法,才能被称为生命的根源。
所熏法的第四个特性是与能熏共和合性;也就是如来藏与所熏的七转识心必须同时同处,这样才能受熏。如果能熏的七转识在别的地方,而所熏的心真如在这里,两个不相接触,那就没办法成就熏习,所以一定要同时在一起。事实上,除了心王,也必须要有心所法的配合,才能成就熏习。因此其他认为有一个与七转识不在一起,而可以成就受熏之本体,或以宇宙为有情之共有本体等等的错误知见,都无法成就熏习的道理。
在圣教里面开示邪见是十种不善业道的根本,而了解正确的熏习道理,可以帮助我们逐渐离开两种最主要的邪见。譬如在《正法念处经》卷1中的开示:【彼有二种:一、信邪因;二、心不信业果报法。信邪因者,作如是知:身等乐、苦皆是天作,非业果报。于业果报心不信者,谓无施等,是名邪见。如是十种不善业道,不饶益业,一切皆以邪见为本。】(《正法念处经》卷1)其中“信邪因”者,以为受苦乐是天神之赐予或惩罚,而不知是因为自己能熏之七转识的造作,熏习善恶业种于所熏之如来藏中,未来缘熟就会有苦乐之报。信邪因将导致错误的因果认知,以及修学知见体系上之错误。而如果不相信有第八识能持种,或者不相信能熏所熏的道理,就会心不信业果报法,那就会为所欲为,后果真的很可怕,无法想象。
从上面的探讨中,令人了解到能熏与所熏在熏习过程中,各具有自己的特色与角色,密切搭配而不能互相取代;两者密切配合而成就熏习,让佛子可以世世透过修学熏习而成就道业,同时也使因缘果报昭昭不爽。
了解了上述能熏与所熏各自具有的四种特性之后,相信大家对于八识心王的体性也有更进一步的了解。这除了让大家更能相信因果道理之外,也让大家对于修学能够成就善净法熏习,而绝不唐捐其功的道理,会更加具有信心;从另一个方面来说,这熏习的法是一直都在进行的,因此我们对于自己的身口意行就要更加小心。同时除了自心的熏习之外,我们也要知道周遭的众生,也会因为看到我们的行为而模仿或产生熏习的效果。因此,经由对于能熏与所熏的道理之了解,相信对于诸位菩萨的道业,必定会有很大的帮助。同时,真正了解了能熏与所熏,也代表了信受八识论以及因缘果报的正理,这些都是在佛道修行中非常重要的根本法义。
因为时间的关系,我们这一集就谈到这里。
祝您身体健康,道业增上!
阿弥陀佛!(高正国老师)
本文标签:能熏(2)所熏(1) 本文关键字:能熏,所熏
相关阅读
推荐文章
讲座文稿
愿所有功德回向:

自归依佛,当愿众生,体解大道,发无上心;自归依法,当愿众生,深入经藏,智慧如海;自归依僧,当愿众生,统理大众,一切无碍。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所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Copyright © 2015-2018 如来藏 www.rulaizan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50208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