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集 释迦如来如何随宜说法摄受众生(二) 正德老师
视频播放:
音频播放:
说明: 播放音频 调整音量 暂停 停止
各位菩萨:阿弥陀佛!
“三乘菩萨之入不二法门”今天所要说的单元:“释迦如来如何随宜说法摄受众生?”
释迦佛为了调伏娑婆世界的刚强众生,说了因缘果报的事相,已经说过了身业、语业邪行的果报,关于意邪行的因缘果报,经文中这么说:
【是贪嫉,是贪嫉报;是瞋恼,是瞋恼报;是邪见,是邪见报;是悭悋,是悭悋报;是毁戒,是毁戒报;是瞋恚,是瞋恚报;是懈怠,是懈怠报;是乱意,是乱意报;是愚痴,是愚痴报;】(《维摩诘所说经》卷3)
贪嫉指的是有情坚持固守在财色名食睡五欲上的受用,以个人的“欲想”为首要,而产生了喜爱或者嫉妒。喜爱的就不断追求造作贪爱的业,贪嫉别人所拥有的名闻利养,就造作破坏,甚至于互相伤害的业。阿修罗与忉利天的天人经常打斗就是一个例子,严重的会下地狱受果报,倘若再回到人间,由于烦恼未断的缘故,导致在五欲上又会一直增长贪嫉的造作,这是意邪行的第一种。
第二种意邪行就是瞋恼。众生多数不能脱离称讥毁誉利衰苦乐这八种境界风,被别人讥笑、毁谤,失去已经得到的利益,或者不能得到想要得到的称赞与名声,或者不能忍受老苦、病苦,就会出现瞋恼而造作伤害众生的业,打骂、破坏,甚至于纵火杀人,严重的要下地狱受果报,如果再回到人间,由于烦恼没有断的缘故,容易在八风的境界中又再继续增长瞋恼。
第三种意邪行是邪见,指的是对于佛法中的解脱道与佛菩提道的见解完全偏差而错知错解,没有办法走入正确的法道中。例如他把阿罗汉当作就是佛法中最高的修证,认为佛陀与阿罗汉的智慧是一样的,把意识心当作是不生不灭的真心,把世间的修福、修定当作是成佛修练的法门,把世间的哲学推论当作是佛法的解脱智慧,这些都不是真正佛法的行门与修证范围,抱持著这些偏差的见解不能舍,它就是邪见。邪见所造作的业,就会毁谤抵制,甚至于破坏佛陀正法,误导别人走入偏差的邪道中,他就要下地狱受果报,如果再回到人间,听闻到正法不能信受而继续增长愚痴。
悭吝这个部分通常与贪嫉的烦恼是相关联的,缺少布施多生贫穷的有情啊,他不仅会有贪嫉的烦恼,通常对于自己所拥有的财物都舍不得拿出来布施,由于福报缺乏,所以不离贫穷的果报。毁戒的部分与瞋恼关系比较密切,因为受了佛戒的出家僧众或者在家菩萨,如果容易在八风的境界中瞋恼,造作恶口、两舌、打骂,甚至于毁谤贤圣、毁谤正法的犯戒行为,犯了戒罪,如果没有彻底忏悔灭除戒罪,除了因果律中的性罪果报以外,严重的还需要承受戒罪所相对应的地狱果报。另外由于对不能忍的人事物产生怨怼憎恨,就会生起瞋恚烦恼,也就是生气发脾气。经常瞋恚的人,他通常紧绷著脸出现不开心的脸色,睡得不安隐,容易因为生气起来而失去大利益。也因为经常生气的缘故容易失去朋友,也会因为暴躁的脾气,别人对他没有好的评价,导致他名声不好,容易发脾气;又在缺乏广结善缘与善友的情况下,在经商作生意方面或者求职工作,难以顺利到达大富大贵的地步。因为瞋恚而造作恶业,结怨严重的果报会下生到三恶道受报,如果再回到人间,由于烦恼没有断的缘故,很容易在八风的境界中增长瞋恚烦恼与习气。
而说到了懈怠、乱意与愚痴,对一般世俗没有修学佛法的人来说,不容易发现有什么大的障碍,但是一旦发起了志愿想要学佛,假如懈怠的话,就难以成就各项功德了,连最基本的“信根”这个善根也难以具足。那在乱意方面呢,因为散乱的意识觉知心一直攀缘在五欲上,随著五欲六尘的受用贪爱与我见、我执种种烦恼相应,他没有办法成就制心一处的定力与观照力,接著就发起智慧断烦恼成就解脱德,甚至于说能开悟发起法身德与般若德。而愚痴就会造成无法生起择法眼,不能分辨哪个是真正的善知识?什么样的内容是真正的佛法?无法分辨善恶、不信因果,容易受到恶友、恶知识的影响而人云亦云,因此不容易生起智慧,就会轻易地去造作身口意种种烦恼相应的邪行,下堕到地狱受果报了。
由于娑婆众生心性刚强难调伏,所以对修学佛法的佛弟子会不厌其烦地说关于戒行方面的因缘与果报,说啊:“是结戒,是持戒,是犯戒;”有一个譬喻说到,好像有一个人带著很多人要去远方,这个人把远方的路线指示出来了,其中有人迷失了正道的方向,走到岔路去了,这位有智慧的人追著走向岔路的人叫唤他,让他可以走回到正确的道路上。如来对于众生的教导的法与次法也是这样的,一开始的时候说解脱道或者菩萨道怎么走?倘若有许多比丘犯种种过失,这时候为了犯过失的弟子们就说犯罪的果报,然后为他们制戒,成为不应该违犯的项目,这就叫结戒。佛陀制戒为的就是要让佛弟子解脱生死轮回,不是为了要生天享福或者是为了被人恭敬供养。所以所制定的佛戒是为了遮止弟子众们造作落在生死业中,或者烦恼执著中的种种有漏业,如果能够受持佛戒所制的戒相而不违犯,那就是持戒清净了。那在制戒以后,假如弟子众的身口意行为,符合制约不应犯而违犯的内容要项,那就成就了犯戒的行为。对于佛陀所制的戒,佛弟子们需要先发起增上意乐来受戒,向具有戒体的戒师求受佛戒,然后跟随戒师学戒。在学戒的过程中若有犯戒了,要由戒师来教导,经过羯磨,依据所犯戒行的轻重,如法忏悔出离所犯的过失,这样才能真正受持清净的戒行来得到戒体的功德,防止造作下堕三恶道的恶业,茫然无知的偏离佛法正道而走到岔路越走越偏。佛陀祂不仅说明了哪一些是制戒?如何学戒、持戒?什么情况是犯戒?也同时说到了:【是应作,是不应作;是障碍,是不障碍;是得罪,是离罪;】(《维摩诘所说经》卷3)学戒的人啊,不知道受了戒以后,到底哪些是应作?哪些不应作?都应当要问自己原先求受戒的戒师。出家的声闻人所受的佛戒,大多数它是属于不应作的,因为声闻人所求的法道是要解脱生死轮回,所以有许多身口意行的规范都是不应作的;应作的部分大概只有求法断我见、断烦恼、修禅定。而出家菩萨或者在家菩萨所受的菩萨戒,就有应作与不应作的规范,例如布施、忍辱、说柔软语是应该作的;悭吝、故瞋、高慢心、杀生、偷盗、两舌、大妄语这些是不应该作的。对于菩萨来说,应该作的项目没有履行,在根本、方便都成立的情况下,他就属于违犯菩萨戒了,不应该作的项目也是同样道理。而在学法方面,如果受了菩萨戒了,有善知识如法宣讲大乘经,懈怠放逸没有去听闻受学,或者有大乘经论在流通,有实证的法在世间弘传,但是不去受学,反而修学小乘经论或者外道典籍,这些都是受菩萨戒的菩萨应作而没有去作的,就会形成犯戒的要项了。所以应该作与不应该作的,对于受了菩萨戒的学人来说都应当去请教戒师,由于戒师依据佛陀的教诫来给予适当的指导。
例如菩萨受优婆塞戒时,就有应作事项的规范,经中说:
【受优婆塞戒,先学世事。既学通达,如法求财。若得财物应作四分:一分应供养父母、己身、妻子、眷属,二分应作如法贩博,留余一分藏积拟用。】(《优婆塞戒经》卷3)
佛陀说:“菩萨想要受优婆塞戒,就要先学好如何在世间生活的工巧,某项工巧学习通达了以后,要如法的求取世间财,也就是不可用诈骗、偷盗的方式。而如法求得的财物,应当分作四分,一分应当用来供养父母、自己、妻子,以及子女眷属的生活所需,留两分来作为如法经营买卖所需,最后要留一分储蓄起来作为备用。”菩萨在世间生活一定要具备技能,并且要如法求财,如法供养父母、眷属,要有储蓄,才能一方面受用世间福报,一方面继续培植应有的福德。如法求财布施供养植福对菩萨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因此呢,佛陀特地将菩萨应作之事在《优婆塞戒经》中详细地解说。而不应作的事情呢,佛陀也有说:
【受优婆塞戒,有四恶人常应离之:一者乐说他过、二者乐说邪见、三者口软心恶,四者少作多说。】(《优婆塞戒经》卷3)
佛说菩萨受优婆塞戒以后呢,有四种对自己修学菩萨道没有帮助的恶人应当要远离不要亲近:第一种就是乐于两舌说他人过失的人;第二种是知见不正确乐于说邪见的人;第三种是口中所说的话,似乎对于什么都不坚持,都说没关系,但是却心性恶毒老是在暗地里算计别人,这样的人要远离不要亲近;第四种是凡有事情不积极参与也不想多作,但却尽是在各个场合发表谈话或者意见很多喜欢评论,这样的人佛说也要远离。因为这四种人对于受优婆塞戒的菩萨来说,都没有增长利益的地方,反而在与他们亲近以后,应作的事项都被耽误了,不应作的部分却很容易去造作,所以佛陀说:“那四种人要远离不要亲近。”
如果应当作的部分没有去作,不应作的部分老是造作,就会成为获得戒体的障碍,也会变成菩萨道修道的障碍,影响了受戒所应当有的心性上去恶修善的功德了,无法因为受戒而修集清净的福德,反而造作了违戒的业而下生三恶道。相反的,应作的有如法去作,不应作的有简择的能力不违犯,在福德与果报以及智慧方面就能够没有障碍的增长与进步。
学戒的过程往往在有罪、无罪方面不能有明确的认知,佛陀在戒经中也都有教导与教诫,在经中佛陀曾经举了一个例子问文殊师利菩萨:
【文殊师利!“如有一人日日施食,有人来乞,此人即施。因得食故,劫盗他财。文殊师利!是谁得罪?”文殊师利白佛言:“世尊!非施主得罪,施主唯有施意,不令作盗。”】
有一位施主每天都在布施饮食,有一个人来乞讨饮食,那么这位施主就布施饮食给他。这个来乞食的人呢,因为获得了食物,身体有了力气以后,就去劫盗别人的财物。佛陀问文殊师利菩萨说:“这种情况到底是谁有罪呢?”文殊师利菩萨回答佛陀说啊:“虽然是因为施主布施饮食给那位偷盗的人,他才有力气去打劫别人的财物,但施主并没有罪过啊!因为施主的根本只有布施饮食的意念,而不是要他去作盗贼。”这个例子在告诉我们:一件事情的有罪、无罪,在于作事情的时候,他所起的念到底是哪一种心念。要先检讨的是“心念”意思之后,再进一步去判断有罪、无罪,或者罪的轻重等等。
而关于修学佛道也要知道解脱与没有解脱,有断烦恼或者没有断烦恼,或者开悟与没有开悟的差别,所以佛陀还说了:【是净,是垢;是有漏,是无漏;是邪道,是正道;】(《维摩诘所说经》卷3)从解脱道来说,只要是有漏法就是污垢法。有漏法指的就是无论是禅定或者世间智慧,或者有所求而受戒、学戒,只要是能牵引导致生死轮回的法都称为有漏法,也就是污垢的法。例如把受佛戒当作是求生天享福,或者求名闻供养的,或者把修禅定所获得的意识觉知心一念不生境界或者舍心境界,当作是自我解脱、或者自我涅槃、或者自我开悟的,都属于有漏的污垢法,因为本质上都属于不能解脱于三界的生死法。只要有觉知心自我存在,那即是引起在三界中出生的烦恼了,就算无想定、无想天意识觉知心灭了,但是还有意根以及色界天身存在,那就是生死中的法。可以解脱于色身的系缚,不必再受色身果报,但是仍然有意识与意根存在的无色界仍然是三界中的生死法,所以都不是解脱清净的无漏法。
再回来说世间的智慧层面,就算能够放下世间的爱恨情仇,种种人我高下的计较,能够入于欲界定或者未到地定中坐忘,有了极为阔达的心胸以及调柔的身段,但是仍然脱离不了欲界,更破除不了我见、无明,一切的所作都属于有漏的污垢法。必须是不与生死果报相应的才能是无漏法,只要不能到达无漏的解脱智慧都不是清净法,也就是归属于污垢法了,因此在佛法中所说的清净与污垢,完全要以是否能够真正地断我见、断我执,才是判断基础。
说法的善知识自己有实证了,具有解脱的知见了,才能够为人宣说,进一步指导他人断我见、断我执,以清净的解脱法去除污垢的生死法,到达清净的解脱智慧境界。而这样的善知识所说的,必定是来自于释迦佛所说的解脱正道与佛菩提正道,因为那是真正经历实证以后才能获得的清净解脱智慧,不是常见或者断灭论的断见这些虚妄想像的境界,而是只要依据 佛陀的法教去真修实证的人,都能够自己验证啊!也能够验证佛陀或者菩萨善知识是否有到达解脱的果德,也能够验证过去诸佛、现在诸佛,甚至于未来诸佛,三世诸佛所说的佛法,以及在诸佛座下随学的声闻所实证的解脱境界,以及菩萨所亲证的般若实相,一定都是以本来自性清净涅槃的如来藏第一义谛为根本,不容有二,不容许有三,甚至于四五六,就是“唯一不二”的中道法门,所以才说佛佛道同。
永明延寿禅师曾经说过:
【此是十方诸佛同证同说,古今不易,一际法门,如经云:我不见有一佛国土,其中如来不说此法。】(《宗镜录》卷41)
古今不易的一际法门,说的就是涅槃妙心如来藏。以如来藏为不二法门所说的一切法才是正道,否认如来藏的存在,或者把如来藏当作是假名所说,说是性空唯名不是真实可证的,这些说的可都是邪道了。倘若进入邪道中,任凭多么精进的修布施,或者持戒或者修定都入不了正道,因为由邪师说法时,正道也变邪了;那是因为所说的一切都不能脱离我见更加增长我执,所以全数都归属于有漏法,也就必定是有为法了。
有为法不一定是有过失的法,但假如是与生死业相应的有漏有为法,从解脱的层面来说它就是属于过失的法,因此 佛陀很清楚地交代,有漏与无漏法的差别。例如经中说:
【世尊告诸比丘:“我今当说有漏、无漏法。云何有漏法?谓眼色、眼识、眼触、眼触因缘生受,内觉若苦、若乐、不苦不乐;耳、鼻、舌、身、意法、意识、意触、意触因缘生受,内觉若苦、若乐、不苦不乐,世俗者,是名有漏法。”】(《杂阿含经》卷8)
世尊说:“什么是有漏法呢?缘于眼根不坏,色尘现前,有眼识生起,眼触色,眼触色尘的因缘所生的受,导致内心觉知到或者苦受,或者乐受,或者不苦不乐受。耳、鼻、舌、身是同样道理,意根触法尘作意生起意识,意识触法尘,意触法尘的因缘所生的受,导致内心觉知到或者苦受,或者乐受,或者不苦不乐受。”这里主要在说,假如把六根触六尘所产生的境界受,计著领纳归属于六入处觉知的我,因此有了苦乐受或者不苦不乐受,而产生了现前的爱乐欢喜以及未来的希望追求,这样的情况就是属于世俗法了,都是被三界生死烦恼所系缚的法,所以称为有漏法。
那什么是无漏法呢?佛陀说:
【云何无漏法?谓出世间意,若法、若意识、意触、意触因缘生受,内觉若苦、若乐、不苦不乐,出世间者,是名无漏法。】(《杂阿含经》卷8)
无漏法指的是意根已经能够脱离对六入处的虚妄计著了,把眼、耳、鼻、舌、身、意六个识在六入处见闻觉知的我见颠倒想断除了,也已经把相应现行的贪、瞋、痴我执烦恼断除了,这时缘于眼根不坏,色尘现前,有眼识生起,眼触色,眼触色尘的因缘所生的受,乃至于意根触法尘生起了意识,意识触六尘的法尘,意触法尘的因缘所生的受,内心觉知到或者苦受、或者乐受、或者不苦不乐受,这个时候呢,完全不会在境界中有相应的贪、瞋、痴烦恼生起现行,也不会缘于乐受而有爱、乐、欢喜、贪欲的这些烦恼现前,也不会缘于苦受不能忍而有瞋恚,因为他已经出离了五蕴世间的执著烦恼,他与三界世间生死的系缚已经完全断除了,就称为无漏法。
所以有漏法与无漏法它最大的差别在哪里呢?就是有漏法它是归属于生死,而无漏法它是归属于解脱。如果想要在佛法中求解脱,他就必须要有无漏法的真修实证,以及说你一定要有一切有漏法的确实断除,才能到达出离三界生死的真实解脱。假如说都没有经历过这个过程,没有经历过八圣道所应该修道的过程,而说他用这个意识觉知心一念不生的这个不分别境界,就认为已经解脱了,那这就会形成大妄语了。
那么我们今天这个单元,就先说到这里了。
阿弥陀佛!
本文标签:
本文关键字:
相关阅读
推荐文章
阅读排行
讲座文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