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正圜老师 主讲
各位菩萨:
阿弥陀佛!
很高兴能够在《学佛正知见系列讲座》中,再次和大家见面。这个单元,我们要和大家一起来探讨佛法中的两大“甘露法门”,也就是“解脱道”与“佛菩提道”。想从各种不同的角度,来探究佛法的两个主要道之间的差别,希望能够帮助大家建立起正确的佛法修证知见。
首先,我们来说说什么叫做“佛法”。有人说“佛法就是在讲四圣谛、八正道、十二因缘、缘起性空、三十七道品等诸法,这就是佛法”。然而真的是这样吗?其实不然,佛法不只是这一些而已,佛法可以依觉悟内涵的不同,分为“三乘菩提”,也就是声闻菩提、缘觉菩提和佛菩提。而这其中声闻菩提与缘觉菩提,是专门教导众生如何断除烦恼,而得以出离三界生死轮回的方法与行门,这是属于解脱道的修行;而佛菩提则是法界实相根源的证知,也就是众生生命的实相----真如与佛性的亲证,以及亲证之后所产生的智慧,这种证知法界实相而生起法界实相智慧的方法,就是佛菩提道。
在简单说过佛法的意涵以后,我们再来说说:什么叫做“甘露”呢?所谓“甘露”,我们把它分成“世间甘露、邪教甘露、佛法甘露”等三种。
“世间的甘露”有两种:第一种是人间的甘露,第二种是欲界天的甘露。人间的甘露:主要是以食物和草药炼制而成,这种炼制的甘露通常是可以吃的食物,再加上一些牛奶、羊奶,和加上一些磨成粉末的草药共同炼制而成。在某些宗教里面,这一种甘露有时还会加上一些不可思议的东西。诸位菩萨,您一定想象不到是加了什么东西吧?告诉大家:是加了“大香”与“小香”。然而,什么叫做“大香”呢?什么叫做“小香”呢?大香与小香就是他们“上师”的大便与小便。诸位一定是想象不到吧!所以这才叫做“不可思议”啊!
另外一种世间甘露就是欲界天的甘露。欲界天的甘露是欲界天人的日常食物,这没什么稀奇的地方,就好比我们人间的牛奶炼制而成生酥、熟酥,再炼制成醍醐一样,如果说醍醐是人间的至味,那么甘露就是欲界天人饮食中最好的食物了。甘露虽然很美味,但是如果我们拿欲界天的甘露,来请色界天的天人吃,他们则绝对不肯吃。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色界天人的天身是靠禅定之乐来长养的,所以说他们不吃欲界的食物。色界天人为什么不吃欲界的甘露浆呢?因为那个层次很低,如果他们还贪图欲界天的甘露饮食,那么他们就会退回到欲界天的境界,沦堕于欲界天中了,无法超越欲界六天的境界,当然也就无法安住在色界天的天中了。
各位菩萨,以上所说的是“世间甘露”的大致情形。从这里我们就可以知道,不管是人间的甘露也好,或是欲界天的甘露,基本上都是欲界中的有漏有为法,这和佛法的修证是完全没有关系。即使有人宣称他能够作法求得甘露,可以帮助学佛人在佛法上的证量,因此就蛊惑初机学人,前往修学求甘露法,甚至于是服食甘露;然而事实上,甘露也只是欲界天的日常饮食而已,纵使能够天天的服用,对于佛法的修证,仍旧是没有丝毫的帮助。
在说过世间的甘露以后,接下来我们来说说“邪教的甘露”。这邪教的甘露也是很不可思议的,因为一般人绝对想象不到会有这种甘露。在某些宗教里面,有所谓的“秘密灌顶”,这种秘密灌顶他是不肯随便传的,如果你想要修秘密灌顶,那么你必须要先供养“上师”,供养到他心满意足、满心欢喜了,他才会把这个秘密灌顶传给你。所以,有很多人学习很多年以后,仍然没有听说过秘密灌顶这样的双身修法。他们宣称这种修法可以使人“即身成佛”。诸位菩萨,如果你想要了解更多有关“秘密灌顶”的修法,可以请阅 平实导师所写的《甘露法雨》、《狂密与真密》等法宝。基本上,某些宗教的这种“无上瑜伽秘密灌顶”的“即身成佛”修法,完全是一种邪见妄想,它和佛法的修证没有关系,所以我们称它叫做“邪教甘露”。
各位菩萨,以上所说的是人间甘露、欲界天甘露以及邪教的甘露,其实都与佛法的修证完全无关。接下来我们要来说说“佛教中的甘露法门”。它不是物质的甘露,而是修行可以出离三界,以及可以使我们成佛的方法。在佛法当中,并不是祈求佛菩萨赐降给我们某一种东西,再由这些有形的东西可以证得某些境界,或者由这些物质来加持我们在佛法上可以有所修证;而是借着佛菩萨的教导,使我们能够了解佛法修证的方法,然后付诸于实修,因此而可以证得解脱道与佛菩提道,这与有为有漏的欲界天甘露都没有关系。
佛菩提道和解脱道,为什么称为“甘露法门”呢?这是借着譬喻来说明这两大法门的殊胜。譬如说甘露琼浆是欲界天中最好的食物,佛菩提道与解脱道则是三界中最最殊胜的修行法门,也是佛法中最最殊胜的修行法门,它是一切佛法的根本,也是无上的大法,所以借着“甘露”的名称来显示它的殊胜。因此在佛教当中,说“解脱道以及佛菩提道是佛法中的两大甘露法门”,这两个法门可以让人断除分段生死而出离三界轮回,也可以让人成就究竟的佛果,所以就称为“两大甘露法门”。
各位菩萨,三世诸佛出于人间所说的一切法,无非就是要让我们能够证得解脱道与佛菩提道。
那什么是“解脱道”呢?所谓解脱道就是教导众生如何出离三界生死轮回的方法与行门。而什么叫做“佛菩提道”呢?所谓佛菩提道就是生命的实相(法界根源)的证知。而法界实相就是指我们各个有情都有的真如与佛性。假使我们只修学解脱道的话,顶多只能出离三界的生死,而不能成佛。所以阿罗汉并不能称为佛,这是因为不回心的阿罗汉们,他们是不知、也不证佛菩提智的缘故。必须要解脱道修证完成以后,再加修佛菩提道,当这两个佛法的主要道都具足圆满了,才能成就究竟的佛果。由于解脱道与佛菩提道的具足圆满,可以使人成就究竟的佛道,所以我们才会说这两大法门是“佛法中的两大甘露法门”。十方三世一切诸佛所说的法门,都是要让人在这两个主要道之中来修证。一切的佛法也都函盖在这两大主要道之中,所以说这两大法门是佛法中的甘露法门。
各位菩萨,在介绍过“佛法”和“甘露”的意涵以后,我们接着来说说什么叫做“菩提”。“菩提”这个名词,这些年来十分的流行,彷佛加了“菩提”以后,任何事情都会变得非常的有品味、有禅味,因此就有所谓的比如说“清凉菩提”、“拈花菩提”、“星月菩提”,甚至于说叫做“环保菩提”、“健康菩提”、“医疗菩提”等等,都应运而生。然而,真正的所谓的“菩提”,其实是指觉悟的意思。
《金刚经》中说:“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卷一)意思是说,众生由于根器、福德、智慧、因缘的不同,因此所相应的修行方法也就各不相同,当然所觉悟的内涵也就不同了。由于所觉悟的内涵各不相同,因此就有了三乘的差别。譬如 世尊在《法华经》中,就用了“羊车”、“鹿车”和“大白牛车”来比喻三乘菩提的差别,也就是以羊车比喻为声闻菩提,鹿车比喻为缘觉菩提,而大白牛车则比喻为佛菩提。声闻菩提和缘觉菩提完全是在讲解脱道,也就是教导众生如何把三界的贪着给修除掉,然后可以出离三界的生死轮回之苦;而佛菩提则是教导众生如何去亲证生命的实相,也就是亲证第八识如来藏,然后以亲证如来藏为基础循序渐进,次第迈向究竟的成佛之道。
在简单介绍过佛法中的这两大甘露法门以后,为了帮助大家能够进一步的了解这两大甘露法门,也就是“解脱道与佛菩提道之间的差别”,因此我们把它分成五个部分,来为诸位菩萨作详细的介绍:
第一个部分是:“所得果证高低不同”。所谓“佛菩提”又称为“大乘菩提”,或者“大菩提”。我们如果以 世尊在《法华经》中的譬喻为例,就知道说 世尊用“大白牛车”来比喻大乘菩提。而菩萨修学这个大乘菩提,可以到达究竟成佛的果位,因此大乘菩提也就称为佛菩提。意思是说,由于成佛的时劫非常的久远,所以菩萨在这长劫的修行过程当中自度度他,行菩萨道,可以广度无量无边的众生,由于这大白牛车可以运载广大的众生,因此也称为“大乘菩提”。而这大乘菩提所修、所行、所证的内涵是至高无上、究竟无比的胜妙,它不共二乘定性无学,所以也称为“大菩提”。然而这大乘菩提所修证的内涵,包括了解脱和佛菩提的智慧,因此二乘菩提其实是含摄在佛菩提道当中;二乘菩提只是佛菩提修证的一个局部内涵,如果我们只修学二乘菩提,顶多只能使人成为阿罗汉,而无法使人成佛。假使有人要问说:“为什么二乘定性无学所证的菩提,只能使人成就阿罗汉、辟支佛果,而无法使人成佛呢?”那是因为二乘菩提所觉悟的智慧,只能出离三界分段生死的解脱果,而不能使人成就究竟的佛道,因此说二乘菩提不能称为“佛菩提”。
以上所介绍的是从“所得果证之高低”来说这三乘菩提的差异。也就是说,佛菩提可以使人到达究竟成佛的果位,而二乘菩提则只能使人成就阿罗汉、辟支佛果,只能出离三界的分段生死,而无法使人成佛。接下来,我们继续来说明,佛菩提道与解脱道的第二个差别。
第二个差别是:“所度众生多寡不同”。各位菩萨,我们知道,二乘定性无学如果舍寿的时候,就一定会入无余涅槃;入无余涅槃的时候,六根、六尘、六识等十八界俱灭,尽未来际永远不再受生于三界之中,也就是说永远就会消失在三界之中了,因此二乘定性无学只能在舍寿前随缘度众而已。而他们所度的众生也只能证得二乘菩提,而这些所度的弟子在未来舍寿时,同样是会入无余涅槃,不能像菩萨一样尽未来际度化众生成佛;所以说二乘定性无学所能度众生出离三界者,数量十分的有限。如果从这个角度我们就知道,由于二乘定性无学所能度化的众生非常的有限,因此说二乘菩提不能称为“大乘菩提”。
而大乘菩萨则不同于二乘声闻行者,大乘菩萨在证悟之后,不论他是否已经证得有余涅槃,他一定会发起菩萨的大悲愿来,发愿生生世世常住世间,自度度他永无穷尽。由于这样的悲心,所以菩萨永远不入无余涅槃,因此在成佛的三大无量数劫过程当中,可以广度无量无边的众生,就如同《法华经》中的大白牛车一样,因此才会说这个佛菩提,又可以称为“大乘菩提”。
大乘菩萨在证悟生命实相以后,以亲证实相心如来藏为基础,必须历经菩萨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等菩萨五十二阶位的修证过程。也就是,必须历经无量无数劫的“难行能行、难忍能忍”的勤苦修行之后,具足了般若总相智、般若别相智以及一切种智以后,然后加修无量福德,等到福德和智慧都具足圆满了,才能成就究竟的佛道。所以说,一切菩萨在成佛以后,应身虽然示现有灭度而入无余涅槃,但是祂三十二大人相、八十种随形好的庄严报身却永不入灭,永远在十方世界为诸地菩萨宣说一切种智,尽未来际永无穷尽,所能度的众生无量无边不可计数。
各位菩萨,从以上的说明,我们就可以看得出来,这三乘菩提所能度化的众生数量,显然有很大的差别。二乘菩提行者仅能在舍寿前随缘度化少数有缘的众生成就声闻菩提,而不能尽未来际度化众生;而菩萨则可以尽未来际度化众生,乃至于成佛以后亦复如是,永不入无余涅槃。从这里我们就可以看得出来:二乘菩提和大乘菩提,这两者所能度化的众生数量实在是天壤之别啊。各位菩萨,假使我们以恒河中的一粒沙来比喻二乘菩提所能度化的众生数量,而大乘菩萨所能度化的众生就好像是无量无数恒河中的所有沙了。各位菩萨,经过这样的比对,您是不是对佛菩提道与解脱道所能度化的众生数量,有了比较鲜明的印象呢?
在说过解脱道与佛菩提道“所度众生多寡不同”之后,接下来,我们要从第三个部分,也就是“所证智慧深浅不同”的角度来说明解脱道与佛菩提道的差别。佛菩提道所修证的智慧,包括“一切智”与“一切种智”两大类。一切智有十智,也就是“世俗智、法智、类智、苦谛智、苦集谛智、苦灭谛智、苦灭道谛智、知他心智、尽智、和无生智。”这十智都是属于解脱的智慧,也就是三乘无学都有,通教三乘有学、无学依这十智建立果位,来显示三乘解脱果的修证位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