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手机版 | 如来藏网:倡导正知正见正修正行的学佛门户网站

热搜: 涅槃  三乘菩提  菩提  悟道  公案  十信

当前位置:如来藏网>影音>三乘菩提系列讲座>胜鬘经讲记(一)>

第063集 如何检择开悟明心 正仁老师

[胜鬘经讲记(一)]  发表时间: 2020-02-16 11:54 点击: [放大字体正常缩小] 关闭
视频播放:
 
音频播放:
说明: 播放音频      调整音量     暂停 停止 
 
各位菩萨:阿弥陀佛!
欢迎您收看“三乘菩提之胜鬘经讲记”。在上一次的节目当中,我们说明了一念无明和无始无明。今天,我们接着说明“明心所明的心是什么”?
简单地来讲,明心所明的心,就是经典里面所说的真心如来藏。这个真心如来藏,祂有许许多多的体性,我们今天主要讲三个很重要的体性。这三个体性,第一个体性是祂的不生不灭性;第二个体性是祂的离六尘见闻觉知性;第三个体性是祂的三世储藏性,也就是阿赖耶性。我们今天讲这三个体性,这是真心如来藏祂所有这么多的体性里面的三个最重要的精华,大家可以用这三个最根本的体性来比较、来检择诸方大师,他们所悟的到底是真心如来藏还是虚妄的意识觉知心?
祂的这三个体性和意识觉知心是完完全全不一样的。首先,我们来讲第一个体性:不生不灭性。这个在《心经》里面有讲到说这个心,祂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也就是说这一个心—这个真心如来藏—祂是不生不灭的;祂不需要有其他的助缘就能够单独存在,祂不需要依赖三界一切法—任何一个三界里面的法—当作祂的助缘才能够存在,祂能够自己独自、完全不需要其他的条件就能够存在。也因为祂不需要其他的条件就能够存在,所以祂不会因为这些其他的助缘条件消失祂就跟着消失;所以祂不生不灭,祂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祂不需要其他的助缘条件。
相对于真心如来藏祂的不生不灭性,我们来比较一下意识觉知心祂的状况又是怎么呢?我们以欲界有情众生的状况当作一个例子:欲界有情众生,他的意识觉知心要现起的话,他必须要依赖于这个欲界身体它的健康跟它的正常运作才能够现起。实际上,举我们人当作例子最直接,大家都可以亲自现观的一个人,比如说,一天早上醒来了以后,忙忙碌碌地忙到了晚上了以后,身体变得很累很累了,所以他晚上必须要睡觉让这个身体能够获得休息,然后把疲劳消除掉、恢复疲劳;所以当他睡觉的时候,这个身体在休息、在恢复疲劳的时候,他的意识觉知心就会消失,这就是一般我们人每天、每天都可以自己现观、可以亲证的现象——就是晚上都要睡觉,然后睡觉了、睡着无梦的时候,这个意识觉知心就会消失。
第二个例子:我们来看看医院里面的病人,当这一个病人他要被送去开刀的时候,麻醉师都会注射麻醉剂在他的身体里面,这个麻醉剂已被注射到他的身体里面,造成他大脑里面所有的这些细胞全部统统暂时地停止运作的时候,这一个病人他就昏迷不醒了,他的意识觉知心就完全消失了;一直要等到这个麻醉剂退了,它的效果不再显现出来的时候,这一个病人他才会逐渐逐渐地恢复他的意识。也就是说,他意识觉知心的现起的话,必须依赖于他大脑里面的这些细胞它的正常运作,一旦大脑里面的细胞没有办法正常运作的时候,他的意识觉知心就会消灭。
第三个例子:这个也是每一个有情众生,他必须面对的,当有情众生他在这一世生活,他的生命生老病死,他老或是病让这一个身体逐渐地不堪使用的时候,乃至到有一天完全不能够用的时候,这个有情众生他就必须要死亡;他的身体完全不能够用的时候,同时他的意识觉知心也会跟着就灭掉了。
我们再举一个例子,就是一般我们所称的阿兹海默症,阿兹海默症在年纪大的老年人的身上多多少少都会发生,他的现象就是脑部的记忆细胞因为老化的关系,已经局部局部地、一部分一部分地不能够使用;一部分一部分不能够使用了以后,这一位老人他的记忆力就逐渐逐渐地丧失;一旦他的记忆力逐渐逐渐地丧失了以后,他的意识也会逐渐逐渐地变得模糊不清,乃至到最后完全没有办法作用的时候,他的意识觉知心也会消灭。
从这些我们直接就可以现观到的现象,我们可以得到一个结论就是:欲界的有情众生,他的意识觉知心要现起的话,一定要他的欲界的这个身体要能够正常地运作、要能够健康,他的意识觉知心才会现起。如果这一个有情众生,譬如说生老病死,他到达死亡的这个阶段——永远死掉了,然后准备要入胎要到下一世,要入胎到下一世去的时候,他在入胎之前的话,他这一个意识觉知心就会永远地灭掉。所以简单地来讲,意识觉知心祂只存在一世,当这一个有情众生往生完全死掉的时候,他的意识觉知心—这一世的意识觉知心—就会灭掉,下一世的意识觉知心是必须要依赖于下一世新的身体才能够产生的。
所以意识觉知心只有一世,死亡了以后就会完全断灭。这个不像世俗法里面有讲到说人往生了以后,他的意识觉知心还是存在的,只是因为他喝了孟婆汤以后,他这一世的记忆才忘掉了;但是他的意识觉知心是永远存在的,世俗法上面的这种说法是完全错误的。
接着我们来讲第二个,离六尘的见闻觉知性。《心经》里面它是说,这个心祂是不垢不净的;也就是说,祂不会有污垢,但是祂也不是清净的。在《大方等大集经》里面,说这个心祂是对一切诸法无作无变、无觉无观——离觉观者名为心性。就是说这一个心,祂是对于一切的诸法祂不会有任何的造作,不会有任何的起心动念,祂对于六尘的这一切的诸法,祂是完全不会有觉观的;所以这一个心,祂如果是完全没有觉观的话,这个才是这个心—真心如来藏—祂真正的心性。
《维摩诘经》里面又讲这个心祂是“法不可见闻觉知”,另外又说“不会是菩提,诸入不会故”,也就是说,真心这个法,祂是不可以在六识的见闻觉知里面去找寻的;祂对于六尘—色、声、香、味、触、法这六尘,从外面进来这个六尘、六入—祂是完全不会的;这个真心,祂对于外面所进来这个六尘的入—也就是诸入、六入—祂是完全不会的;这个真心因为对于六入是完全不会的,所以这个真心才是菩提。相对于这个真心离六识的见闻觉知,意识觉知心祂会喜怒哀乐,祂会有是非善恶,祂在日常生活里面,祂对于外面所进来的色、声、香、味、触、法等六尘,祂会直接去反应;然后反应了以后,祂就会显现出来喜怒哀乐以及是非善恶的判断等等。
为什么意识觉知心祂对六尘会有见闻觉知?然后真心如来藏祂对于六尘的见闻觉知,祂是不会相应呢?这个其中的道理其实很简单,还是回过头来我们前面所讲的“不生不灭性”。真心如来藏祂不须依赖外面的助缘条件,祂就可以单独存在;世俗话说无欲则刚,那反过头来我们应该是说这个真心如来藏祂是刚则无欲。也就是说,因为祂不须要依赖外面的条件,所以祂对于外面的条件,祂就没有那个欲望、没有那个需求想要去了知它。意识觉知心相对于真心如来藏,意识觉知心祂因为必须依赖于欲界的这个身体,祂才能够存在,祂为了要让自己持续地存在的话,祂必须要保护祂这个欲界的身体,不会让它消失或是受功能上面的损害;为了保护这个欲界的身体它能够正常地工作、能够健康,所以这个意识的觉知心祂必须要去了别外面六尘,祂有需要要了别外面的六尘,然后透过祂的见闻觉知性来发觉说:“这个东西是好吃的、可以吃,吃下去可以长养我的欲界身体;我所看到的这个境界是危险的,我要躲避这个危险。”所以,因为祂为了要保护这个欲界的身体能够健康、能够正常来运作,所以祂必须要有对于外界六尘的见闻觉知性。
所以这个很简单,它的道理就在这里,它真正的原因还是回归到独立的、不须要依赖外面的条件,就能够单独存在的真心如来藏祂这样子的一个体性。我们来举一个例子,真心如来藏祂有这种离见闻觉知的体性:譬如说有一个人,他这一辈子生活得非常的痛苦,痛苦到他实在忍耐不住了,所以有一天他就自己想:“我实在受不了了,我要结束我这一世的生命。”所以他就跑到悬崖去,然后站在悬崖边想说:“我不想活了,我不想活了!我要跳下去了;这一世的生活实在太痛苦了,我没有办法忍受。”当他在这样子想的时候,他的真心如来藏如如不动,不会说:“啊!你不要跳下去啦!这跳下去的话很痛的,这样子摔下去很痛的,粉身碎骨。你好不容易长到这么大了很不容易的,这样子跳下去就结束这个生命的话实在太可惜了,你千万不要作这种傻事等等的。”真心如来藏祂不会有这些意识觉知心的这种想法。所以当这一个人他一跳、跳到悬崖下去,结束了他这一世的生命的时候,这个真心如来藏祂还是如如不动;为什么祂如如不动呢?因为跳下去结束了这一世的生命,是这一个有情他的五阴结束了这一世的生命,他的真心如来藏祂不会结束生命啊!真心如来藏对祂来讲的话,这只是再换一个五阴而已啊!所以祂会如如不动,完全不会受到外面的这个境界的影响,这个就是祂的离见闻觉知性。
第三个体性是祂对于三世的储藏性,也就是这个如来藏,祂有三世的储藏性存在。祂储藏什么呢?祂储藏习气以及异熟的种子,也就是说,我们所讲的这些习气或是这些业果报善业、恶业、无记业种种的这些种子,统统储存在如来藏里面,这个就是如来藏祂的三世储藏性。也因为如来藏祂有三世的储藏性,所以这个有情众生过去世的时候造了善业,因为过去世造了善业的关系,这一世才能够出生为人,在人间来享福,或是出生到天界去享福。但是在人间或是天界,如果说他这一世的时候造就了恶业,这些恶业的关系,就会储藏在他的如来藏里面变成是一个业果报的种子,在这一个有情这一世的生命结束要转到下一世的时候,因为三世储藏性的业果报的影响,这一个有情下一世的时候,他就会流落到三恶道去。
这个储藏性我们又称它为“阿赖耶性”,阿赖耶的意思就是“储藏”。所以真心如来藏因为有这个三世的储藏性的关系,所以祂会储藏所有的种子,包括习气的种子以及异熟果报的善业、恶业、无记业的种子等等,让这一个有情,他在三世流转的时候,造了什么样子的因,就会有什么样子的果存在,一个都跑不掉。世俗法上说:这个因果它不是不报而是时间未到,这个时间也可能是在这一世,也可能是在未来世,所以这个就是三世运作的原理,这个原理必须要依赖于如来藏祂的三世的储藏性。
明心找到如来藏它是必须要靠智慧的,要靠智慧来参禅而不是靠打坐。参禅的意思,参就是参究的意思,就是深入地去研究、去探讨;探讨什么呢?探讨禅,禅其实就是如来藏在哪里?所以参禅的意思,就是要用智慧去找到如来藏在哪里。在参禅的过程里面,要用什么样子的标准来作检查呢?就是用我们前面所讲的三个体性,用这三个体性。当用智慧去参禅、去找到在自己的身体里面去找说:“啊,我找到了!这个应该就是真心如来藏。”找到了以后怎么检查呢?用这三个体性;比如说,这个如来藏,祂是不是不生不灭的?祂是不是不睡觉的?如果找到的这个真心,祂是睡着了以后就不见了,那就不是真心如来藏;以及祂是不是离见闻觉知的?比如说打坐的时候,打到一念不生、了了分明,然后心里面澄澄净净的时候,有的人可能会想:“啊!心里面这么清净的话,那我找到的这就是如来藏。”问题是心里面澄澄净净的,还是意识觉知心的见闻觉知啊!
所以用这三个体性,来简择找到的是真心、还是虚妄的意识觉知心,这就是很重要的这三个体性。一旦找到,他自己检查了以后,接着后续还要作进一步的印证;靠谁印证呢?是要靠已经开悟明心的大善知识来印证,或是靠经典来印证。这样子有体性的检查,再透过善知识或是经典的印证的话,就能够确认自己所找到的,的确是这个真心如来藏。
今天因为时间的关系,我们就说明到这里。非常谢谢大家的收看!
敬祝各位菩萨:福慧增长、早证菩提!阿弥陀佛!
 

 

本文标签: 本文关键字:
推荐文章
讲座文稿
愿所有功德回向:

自归依佛,当愿众生,体解大道,发无上心;自归依法,当愿众生,深入经藏,智慧如海;自归依僧,当愿众生,统理大众,一切无碍。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所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Copyright © 2015-2018 如来藏 www.rulaizan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50208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