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6集 灭尽六入才是无余涅槃(下) 正德老师
视频播放:
音频播放:
说明: 播放音频 调整音量 暂停 停止
各位菩萨:阿弥陀佛!
“三乘菩提之阿含正义”,今天要继续来探讨“灭尽六入才是无余涅槃”。
名色五受阴,也就是色受阴、受受阴、想受阴,行受阴、识受阴。一切众生皆由这五种受用着果报,因此称为五受阴。
要如实的了知地、水、火、风四大与四大所造色,它称为色----五根身就是色。对色产生贪爱就是对色苦的聚集,由于色的因缘所产生的喜乐,就是对色有味着;而本质上,色它是无常法、是苦的法、是会变异的法,那这就是色的过失以及会让人忧患的地方。假如说不能如实了知色受阴是无常、苦、变异、无我的法,那对于色受阴贪爱味着,就会聚集着因为色而有的生老病死苦。正信的佛弟子,如果能如实了知、思维、观察色与色集、色患的内涵,他就能够对于色来调伏欲贪、来断欲贪、来超越欲贪,这就称为“色离”,也就是说脱离色的系缚了。
同样的,对于受、想、行、识,也是必须来如实了知各各有哪些内涵,不能遗漏,各有哪些贪爱味着的法相,各各都是无常、苦、变异、无我的法,要如实了知过患以后,他才能对于受想行识来调伏欲贪、断欲贪、超越欲贪,到达受离、想离、行离、识离而解脱生死系缚。
但是一般的有情众生,都不能如实了知有五受阴这些法,更别提说进一步的观察五受阴了,往往都是取着五受阴而不自知。众生对五受阴的取着,可分为欲取、见取、戒取、我取四种。
“欲取”,指的是对于五受阴所受用的五欲六尘有欲贪,为了得到五欲六尘的受用,进行一切追求与造作,就是欲取。以追求财宝的受用为例子,经中 佛说:
佛见世间人有财宝者,皆坚藏守之,不肯布施与人,悭贪藏之,更复求索。帝王及人民,皆不知厌足,至于死不弃爱欲贪,当舍其死,所有财宝皆置,空去,当趣所作善恶道。善恶随人,如影随人。(《赖咤和罗经》)
佛陀看见世间拥有财宝的人,都坚定的进行宝藏守护,不肯布施给需要的人,造作未来世的福业善报;对别人悭吝,只会贪爱着已经获得的财宝,还想要再求取更多。这种情况,无论是帝王或者人民百姓,都是不知道厌足的,甚至于到死都不会弃舍对财宝的贪爱欲望;但却在死了以后必须舍掉,所有的财宝都只能放舍,一丁点儿都无法带走,空着身舍报而去。若有造善业,就生到人天善道受福报;若有造恶业的,就生到相应的三恶道受苦报。所以说只有善恶业相随,如影随形一样不相离,这是一般世间有情众生欲取的写照。众生都没有想到过:“人出生的时候是单独的来,死的时候也是单独的死,所造作的善、恶业是没有人可以代替受报的,在世间追求的五欲财宝等不能救济守护人的命,也不能让人不老死。”所以 佛陀说:
一者人生无有能避于老者,无有能止身使不老者。二者无有能避于病者,身无有代人死者。三者人死空身,不能赍持财产去。四者人至死,无有能厌于爱欲及财产者,人皆为财产爱欲作奴婢。(《赖咤和罗经》)
没有一个人可以避开老这件事,也没有办法止住这个身让它不要老;没有一个人可以避开生病这件事,也没有人可以拿身体代替别人去死;人死了完全是空着身子,不能带着任何财产而去。人直到老死,没有人能够对财宝的爱欲生起厌恶,也没有人对已经获得的财宝生起厌恶心,人都是在为财产的爱欲而当奴婢。佛陀说的,正是众生在欲界的欲取最粗的相貌,为的都是要满足“五受阴”,受用五欲六尘的各种欲望。
我们接着来谈众生的“见取”,主要来自于贪著利养以及别人的恭敬—这两样贪著—不能舍的增上力而造成的;或者说是有时候是为了诘难责备他人所立的论点为目的;或者说有时候是为了维护自身的论点,免于被别人所征难;或者有时候是为了脱离别人的诘责,对于所拥有的偏邪的见解,坚持取着不舍。
在《阿含经》中曾经出现一个案例:有一位蜱肆王,听闻大家都在赞叹佛陀座下的阿罗汉弟子—叫做鸠摩罗迦叶—才辩无碍、说法微妙。她说有后世、后世有众生继续出生;但是蜱肆王的见解,它是没有后世、没有众生在后世出生。因此他就跟着所有的国人,一起去见鸠摩罗迦叶。蜱肆王以他所谓没有后世、没有众生生的见解,来询问鸠摩罗迦叶。尊者鸠摩罗迦叶总共运用了十几个譬喻,对蜱肆王解说为何有后世、有众生生的道理,但是蜱肆王都说:沙门鸠摩罗迦叶虽作是说,但我此见欲取恚取怖取痴取,终不能舍。所以者何?若有他国异人闻之,便作是说:“蜱肆王有见长夜受持,彼为沙门鸠摩罗迦叶之所降伏所治断舍。”迦叶!是故我此见欲取恚取,怖取痴取,终不能舍。(《中阿含经》卷16)
这位蜱肆王看重自己当王的身分,为了怕失去周边其他小国众人的恭敬,所以他在迦叶一一解说的过程,就算自己无法回应也坚持不舍。最后迦叶以譬喻说到:“老虎不与全身都是臭味的猪相斗,老虎对着猪说:‘你这只猪来相斗只是为了求胜!’所以老虎它会让猪赢的。”迦叶说现在的情况也是一样,若蜱肆王见欲取、恚取、怖取、痴取,终究不舍的话,那蜱肆王就只能自受无量恶,也受到众人的憎恶,就像老虎它会让猪获胜那样了。到这个地步,蜱肆王体悟到自己邪见所产生的见取见,已经成为那只是想要斗到胜全身都是臭味的猪了,他才舍掉恶邪见归依佛门三宝,接受迦叶的教导,修学如何布施。
那么在先前曾经说过善星比丘的例子,他自己亲近恶知识,多放逸而失去四禅。因为这样子而生起了邪见,认为无佛、无法、无涅槃,对于 佛陀所说的都不信受,并且反过来毁谤 佛陀对外道生起嫉妒心,这也是因为见取所引发,以斗争为目的的行为。
第三个是“戒取”,又称为“戒禁取”。将不是解脱的因,或者不是真能灭罪得福的因计著为因;或者把不可能到达解脱的方法,计著为确实能得解脱。也就是所谓的“非因计因、非道计道”的情况,用邪分别所获得的见解为根本,设定身的守护或者口语的守护规范,就称为戒;随着所设的戒,在衣服、饮食或者威仪呈现的行相,就称为禁。好像说裸形外道、拔发外道、断食外道、涂灰外道等等,把这些行为执取为清净道,以为能得解脱,这就是戒禁取。
根据《大唐西域记》中的记载,玄奘菩萨游行到中印度境内的国度时,到了恒河的源头。玄奘菩萨叙述着,约在公元3世纪的时候,有一位提婆菩萨,他在当地曾经为了破除大众被外道戒禁取所迷惑,与外道对话,最后降伏外道舍掉邪见,接受正法改过自新的一个典故。
当时,外道书籍相传恒河水是福水,它认为在河中沐浴可以消除自身罪业,以为啜饮河水、拿水漱口,可免受灾殃,以为说掬起河水顺着水流方向泼去,可以救济亡魂;又以为沉没河中而死可以生天享福。于是,世间的愚夫、愚妇们,时常群聚在河滨,依法奉行。
当年,提婆菩萨怜悯这群迷信的可怜众生,想要矫正风俗,他就来到这里。当大众都往同一个方向泼水求福时,提婆菩萨却刻意往反方向泼水。有一位外道发觉了,就过来问他:“你到底在做什么?”提婆菩萨说:“我的父母在狮子国,我恐怕他们饥渴,所以从这里泼水给他们喝。”那外道说:“你这样大错特错了!山河遥远、重重阻隔,你这样愚昧地泼水给你父母解除饥渴,就如同向后行走,你妄想着跟上前面的队伍一样,你这是绝对不可能的事情!”提婆菩萨回答说:“人死后,阴阳两隔,难以抵达,幽冥亡魂尚且可以凭这个河水泼洒而获得救济;人间只不过是小小的山川阻隔,为什么却反而说无法救济呢?”这时候外道知道自己落在难处了,就向提婆菩萨请求原谅理屈的地方。经过提婆菩萨的教化,外道便接受如来正法,改过自新。那种被虚妄计著可以生福灭罪,必须在河水中数数澡浴的戒禁取的习俗,这个时候才为之销声匿迹。
但是到了末法时期这一千年来,喇嘛教中也有一种戒禁取,一直流传下来,现在已经到达家喻户晓的地步了。善良的佛弟子以及良善的一般百姓,根本都无法接受那样的行为会是属于佛教的行门!那个戒就是所谓的三昧耶戒。在这个戒里呢,规范上师传授灌顶给弟子之前,受灌者一定要先受三昧耶戒;而三昧耶戒本身就是要求弟子要带明妃女人来供养上师,让上师和那位明妃修双身法,当场指导受灌的弟子如何修双身法,并且要以最高的不变大乐为目标;也就是要找很多明妃不断地修双身法,这样才能到达即身成佛、快速成佛。这些都是意识受乐的欲取境界,也是典型的戒禁取啊!因为爱乐身根相触的乐受,就是落在六入处的欲贪之中,对于色不如实了知,堕在色集、色患之中,被六入群贼所入侵而不自知,不能脱离色的系缚;受、想、行、识也是一样,所以根本不可能解脱生死,又怎么可能成佛呢?所以才说三昧耶戒是戒禁取。
以下一段是2017年年初,达赖喇嘛在印度菩提伽耶,主持时轮金刚灌顶法会时,他的一位华语翻译叫蒋扬仁钦接受了访问,他谈到达赖喇嘛在说时轮的法,有这样的内容:“时指的是不变大乐。也就是说,如何将这种从无始以来一直到成佛,也就是从无始亦无尽的这个最细微的意识,转为了空正见,这种的不变大乐为识,这也是法身。”
达赖喇嘛所说的“不变大乐”,其实就是在双身法的修炼中,要运用技巧一直达到遍乐全身,然后虚妄想像,那时候的乐它是来自于修成的天身,那时候能够发起遍身乐的,就是细微的意识,以为那个想象的天身,他是细微意识的空性所出生,就认定那时候已经证了空性法身。所以才会说:“不变大乐为识,这也是法身。”事实上,达赖喇嘛所说的不变大乐,都仅是男女交合身触之乐;无论运用所谓宝瓶气、什么气功的技巧,到达任何身乐境界,都是根尘相触、身识触触尘、意识触法尘所了知领受的,全部属于六入处欲贪不能断所引生的触受、爱取,因缘所生无常变异的苦法,这样的苦法,本质上是无有真实自性的缘起性空法性,缘起性空它是生灭有为的现象,不能常住,所以说缘起性空的法性不是真实空性。既然不是无生的常住法,没有真实空性,当然不是能出生万法的本识,那就一定不是法身。能称为法身的意思就是祂能出生一切法,才有法身的本质,所以能了知境界的微细意识,它仍然属于意法为缘所生的意识,它有待于什么呢?有待于藉意法为缘然后被出生,是缘起性空的法,所以微细意识不是本来无生常住的法身。
能够如实了知思维观察的修行人,他会断除欲贪而远离,不可能涉入六入处欲贪中的,反而被六入处贼所捆绑,因此说喇嘛教的三昧耶戒,它是属于“戒禁取”,认为微细意识为空性法身,那是属于“见取”,因此一切行门都无法离开欲取,是永远到达不了涅槃的,更别说成佛了!如果喇嘛教的祖师,他们不能在三世纪时期时候值遇提婆菩萨,也不能在之后值遇 玄奘菩萨,眼下也还算有福报,能值遇 平实菩萨出世住持佛法,将 佛陀的三转法轮法教正确地阐释宣扬,期望对喇嘛教的师徒们,能够仿效被提婆菩萨劝导的外道,能够知道错了即刻忏悔改过,弃舍欲取、见取、戒禁取以及我取,回归佛法正知见,在漫长的佛道修学上,立下一个不退的开始,乘着五阴灭道迹,来步入大乘本来自性清净涅槃,你才看得见在佛道上能得大果大福大利的那一天。
接着我们来谈众生对五受阴的取著,这个第四取就是所谓的“我取”,又称为“我语取”。也就是众生缘于五受阴,来执著五受阴为真实,在五受阴的受用中安立一个我,以五受阴为我而贪爱取著,这就是众生的我见。一切没有在佛法圣道中见道的有情众生,都是这样安住于五受阴我之中的,为了满足对五受阴的贪爱,不断地去追求财色名食睡,一直到老死从不厌恶这样的贪欲,一向乐于成为财产爱欲的奴隶,因此说对于“六入处是无人空村”这个道理不能如实了知。由于无明愚痴,然后导致安住于虚妄不实的五受阴我中,随着六识的触引入六入处贼,爱乐计执,和合着什么呢?和合着欲取、见取、戒禁取、我取这四取,造作一切生死业,永远没溺在生死流中不能出头;要在生死流中把头浮出水面,要保持不沉溺于水中,得要获得对佛法三宝的善信,并且要坚固而持续地长养善信。但是只有这样,在余生中仍然不能观察生死的过失,所以要进一步的,在得这个善信并且坚固不失善法以后,能观察生死的过失,能如实知这四圣谛的内涵,断我见、疑见、戒禁取这三缚结,到了这个地步,就能够在浮出水面不沉溺水中的同时,来观察沉溺在水中的过失,也能够知道有河岸、如何过河到岸上,所以见道断我见是非常关键的基础。
接下来要如何渐渐游向岸,乃至过河到达岸上呢?那就是断除我见、疑见、戒禁取这三种导致被贪爱系缚的见解以后,然后就开始要降伏贪瞋痴烦恼,才有渐渐趣向涅槃的实质出现。断三缚结后发起初禅,断五下分结与五上分结,这个过程就是断六入处的欲贪,不再造作有任何欲取、见取、戒取以及我取,与这四取相关的身口意业,就不会再有后世五阴受生的因存在了。这就是为什么说六入处灭了才是无余涅槃的道理。不能了知要灭六入处,就会对六识触六尘的触执著不舍,沉溺在种种境界受中而不能了知。然后又长养贪欲爱乐,被四取牵引着造作生死业,这些内容都归属于因为无明而产生的身口意行。我们换个角度来说,假如完全不知道灭六入处的道理,却说他能够证无余涅槃,那是没有道理的。
在《阿含经》中有记载着一个典故。有两位长老婆罗门的弟子,互相之间在论议着,他们各自的婆罗门法是真正能够出离人间到达梵天的。互相争着说:“我是,你非!”于是 佛陀就主动问其中一位叫做婆悉咤的婆罗门----他们所说具有三明的婆罗门:“是否曾经有人见过梵天?”婆悉咤答说:“没有人见过。”佛陀继续问:“那么婆罗门的先师大仙们,是否有人见过梵天?”婆悉咤答覆说:“也没有任何一位先师或者大仙见过。”佛陀就运用一个譬喻,问说:“假如有人在空地立了一个梯子,别人问他:‘立梯子要做什么用途啊?’那个人说:‘我想要上天堂。’别人又问他说:‘天堂在哪里?在东西南北的哪个地方?’这位立了梯子的人答说:‘不知道!’”佛陀问婆悉咤说:“那么这个立梯子要上天堂的人,是不是虚妄不实呢?”婆悉咤回答说:“他说要上天堂确实是虚妄的。”佛陀就说:“那些号称有三明的婆罗门,他们所说的也是一样虚妄不真实。”
佛陀为婆悉咤开示说:
【五欲洁净,甚可爱乐。云何为五?眼见色,甚可爱乐;耳声鼻舌味身触,甚可爱乐。于我贤圣法中,为著为缚为是拘锁。彼三明婆罗门为五欲所染,爱著坚固,不见过失,不知出要,彼为五欲之所系缚。】(《长阿含经》卷16)
佛陀说祂所传的法,以修证真实解脱为贤圣法中,看待世间人所爱乐的,在色声香味触上的五欲,是染著、是系缚、是生死的拘锁。而那些三明婆罗门,都是被五欲所染著,并且爱乐坚固,从未看见五欲的过失,不知道出离五欲的法要,他们是被五欲所系缚的。
佛陀说了这个事实以后,祂又运用了譬喻告诉婆悉咤,那些三明婆罗门,他们再怎么努力地奉事日月水火,然后大声地说:“日月水火诸神请扶接我去梵天吧!”这是不可能达到的。因为三明婆罗门,他们非但不修沙门的清净梵行,反过来他们所修其他的是世间五欲相应的不清净行。这种情况下想要求生梵天,根本没有相应的因果,这没有相应的道理可以说啊!梵天的境界,它是要经过修行,远离欲界五欲贪爱,以及相应的瞋恨烦恼,而且要发起初禅,有这些修清净行的业因,才能有生到梵天的果报;同样的道理,在佛法中获得善信坚固不坏,持续地长养善信,并且建立四圣谛的正知见,遵循八圣道的次第如实地修学,然后断我见破除无明,一定能够往六入处灭,乃至名色灭的圣道轨迹前进。有这些修学贤圣法的因,才会有解脱生死苦、证无余涅槃的果德。因为这些贤圣法,是由自己已经证了,消除这些因的法以后说出来的,祂自己已经实证了,所以我们听了祂的法才能够实证的。
那我们今天就说到这里了。
阿弥陀佛!
本文标签:
本文关键字:
相关阅读
推荐文章
阅读排行
讲座文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