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播放:
音频播放:
说明: 播放音频
调整音量
暂停 停止
各位菩萨:阿弥陀佛!
欢迎您收看“三乘菩提之阿含正义----兼论唯识学的最早根据”,本节目是平实导师所著作的《阿含正义----唯识学探源》一书的导读。
我们在上次的节目中,探讨到该书的第九章第十节“离心、意、识故名涅槃”的部分,我们藉由《中阿含经》中的《𠻬帝经》,来说明了识阴六识是因缘生灭法。在这一节中我们主要想要说明的是:如果学人想要亲证解脱果的话,应该先要了知二乘法中所说的“心、意、识”是什么意思,这个二乘法中所说的“心、意、识”和大乘诸经中所说的“心、意、识”有什么差别?也必须要知道识阴等六识心,都是意、法为缘,根、尘为缘而出生的。因此必须要知道,识阴等六识都是不能去到下一世的,能够像这样正确的了知以后,就知道我们不该再掉入意识常住的窠臼中了。
如果我们了知了意识的缘生性、依他起性以及虚妄性之后,就可以逐渐远离假名善知识的错误知见,开始迈向初果的实证,乃至于在亲证初果以后,还可以再继续进修不放逸行以及未到地定,而在确实远离了欲界五欲的贪爱以后,就能够发起初禅,而成为断除五下分结的三果人了,这样的话,至少在今生就可以取证上流处处般涅槃了,有些利根的人甚至可以取证中般涅槃。这是确实可以亲证的,绝对不是像《红楼梦》中所谓的假语村言,这样才能称为是真实的阿含佛法,也就是说可以实证的佛法才是真佛法;假使口中说得一大堆的言语、或是能写出几十本的佛法书籍,但是却都和胜义谛以及世俗谛无关,那就只是和佛法完全都不相干的凡夫知见。如果在讲说到佛法时,却是连堂头和尚自己都弄错了,又怎么有可能教导徒众们真修实证呢?我们到此已经把“离心、意、识故名涅槃”的道理,都说明完了。
接下来,我们要接着谈某些南传佛法中的法师妄说佛法的事情了。他们的这些邪见,也会对我们的道业造成方向性的转变,而导致在佛法修证上的理路偏差,使得我们一世的努力修学,却得不到好的结果。所以我们就进入下一节,来谈谈古今凡夫大师们对于“涅槃后有、涅槃后无”的论议,到底是否确实如他们所说的,全部都是属于无记法呢?因为这会牵涉到学人是否能够真实地断除我见以及断除我执,所以就不得不特别提出来加以讨论。
当今台湾佛教界,弘扬二乘菩提解脱道的法师、居士们经常会这样倡言说:“谈论‘入涅槃后,是有、是无?’,或者谈论‘无余涅槃中,是否断灭?’都是无记法,所以学人都不应该加以讨论。”然而 佛陀之所以有时候会有这样的开示,只是为了使二乘定性声闻人能够专注于解脱道的修证,而快速地获得解脱果、证得涅槃的缘故,所以才会暂时不为他们解释涅槃后是有、是无,以免他们被这些眼前暂时还得不到答案的思维分心了,而纯粹就是以能否证得涅槃为最紧要的事。所以对于凡夫之人,询问“涅槃后是有或无”这些问题,才会大多不作解说;然而这件事绝对不是纯属于无记法,因为 佛陀对于此事,并不是一向都作为无记的事相来处理的。这意思是说,入涅槃后是有或是无,对于一切修学解脱道的有智慧者而言,是一定要加以检讨的,也是阿罗汉们都必定会加以检讨的,到了这个时候,佛陀就会加以记别,而说明无余涅槃中不是断灭空,所以说这并非纯粹是无记法。但是因为并不是只有亲证四果的阿罗汉无学,才会对这个问题起心加以检讨的,有些人是在因地还没有证得初果以前,就会急着想要先对这个问题加以思维、检讨的;在这个时候,佛陀就不会为他们记说这件事情,因为他们在这个阶段,应该是要以断除我见的修证作为首要的急事的。
接下来,我们就举一些经文,一步步来作证明,我们先举佛陀不直接说明涅槃有无、不加以记说的《杂阿含经》第408经来说明。因为这篇经文有四百多字,而我们的时间有限,所以就只把经文的意涵语译出来,对此经原文有兴趣的菩萨,就请您自行查阅藏经。《杂阿含经》第408经的大意是这样子说的:
【如是我闻,一时佛陀住在王舍城的迦兰陀竹园之中,也就是竹林精舍,当时有许多的比丘会集在食堂中,针对宇宙以及生命的本质在作种种的探讨。对于世间到底是常、还是无常的问题,有的人说“世间是常住的”、有的人则说“世间是无常的”,也有人说“世间既是有常、也是无常”,还有人说“世间既不是有常、也不是无常”。另外也有人在讨论世间是有边、 还是无边的问题,有人说“世间有边际”、有人说“世间没有边际”、有的人说“世间既是有边际、也是无边际”,还有的人说“世间既非有边际、也非无边际”。而关于命根和色身之间的问题,有人说“这个命根就是色身”、也有些人说“命根与色身是相异的”。另外,他们也有在讨论如来死后会是如何的问题,有人说“如来死后是实有”、有的人说“如来死后是空无”,也有人说“如来死后既是有亦是无”,还有人说“如来死后非有亦非无”。】
当天,这些比丘们就是针对这许许多多和宇宙及生命有关的问题,热烈地作种种的讨论以及争执,当时 世尊正在某处坐禅,祂以天耳听闻到诸比丘们会集在食堂论议这些法义的声音。听闻到以后,世尊就下座前往食堂,在大众面前敷座而坐下来,然后就故意问比丘们说:“你们诸比丘们聚集在这里,在讨论什么事情呢?”诸比丘们就向 佛陀禀白说:“世尊!我们众多的比丘聚集在这个食堂中作这样的讨论,有人说世间有常、也有人说世间无常,就如同上面所说的,在作种种的论议。”
于是,佛陀就告诉比丘们说:“你们不要再继续作这样的论议了。为什么呢?你们作这样论议的人,所说的都不是真实的义理,这也对你们的道业没有任何的饶益,只有对非法的戏论有帮助而已,而不是对清净行有所饶益。像这样讨论能够得到的,既不是智慧也不是真正的觉悟,更不是真正的趣向涅槃解脱。你们比丘众们应当要改为下述的所说来论议才好,譬如我观察某个法是苦圣谛、某个法是苦集圣谛、而某个法是苦灭圣谛,又某个法是苦灭道的行门圣谛。为什么我要这样说呢?因为像这样的论议才是佛法的正义,才会对你们自己有所饶益,也是佛法上的饶益、清净行的饶益,这才是真正的解脱智慧、才是真正的觉悟,也才是真正的趣向涅槃解脱。由于这个缘故,比丘们如果对于四圣谛,还没有证得无间等法的人,都应当要广作精勤方便,对四圣谛发起增上欲,来勤学无间等法的涅槃道。”佛陀说完此经以后,诸比丘们闻佛所说,都欢喜奉行。
在这一篇《杂阿含》的经文中,佛陀对于还没有悟得解脱道的凡夫比丘们开示说:亲证解脱道才是眼前最重要的事,而在还没有亲证解脱道以前,就先来讨论“涅槃后是有、是无”等等,这都不是你们切身的问题;最切要的应该是要先断我见、断我执,当你们证得了解脱以后,再来探讨入涅槃之后是有、是无的问题,这才是比较切合实际的。
此外,佛陀在《长阿含经》卷17中也有同样的开示,但那是对还没有归依三宝,不修学佛法的外道们所开示的。经文说,当梵志们问了一大堆问题以后:
【佛告梵志:“世间有常,乃至如来非终非不终,我所不记。”梵志白佛言:“瞿昙!何故不记‘我、世间有常’,乃至‘如来非终非不终’,尽不记耶?”佛言:“此不与义合,不与法合,非梵行,非无欲,非无为,非寂灭,非止息,非正觉,非沙门,非泥洹,是故不记。”梵志又问:“云何为义合、法合?云何为梵行初?云何无为?云何无欲?云何寂灭?云何止息?云何正觉?云何沙门?云何泥洹?云何名记?”佛告梵志:“我记苦谛、苦集、苦灭、苦出要谛。所以者何?此是义合、法合、梵行初首、无欲、无为、寂灭、止息、正觉、沙门、泥洹,是故我记。”】
《长阿含经》这段经文的意思是说,佛陀对于佛门中真正的修行者、或是已经证果者,产生了这些疑问以后,才会对这些问题加以记说。但如果是还没有证果的初行者、或是外道的盗法者来请问,或是外道前来质疑的人,佛陀却总是不会为他们加以记说的,因为这些外道的目的只是想要前来盗法而已,如果花时间为他们作记说以后,他们仍然不会想要投入佛门中来修行、来求断我见与断我执的。至于还没有证果的凡夫比丘们、或是有心求法的外道修行人,则是以确实断除我见与我执为当前最重要的事项,所以 佛陀才会为他们记别苦谛、苦集、苦灭、苦出要谛等四圣谛的法要。因为这个四圣谛是与正法、正义相吻合的,也是修清净行的最初步,所以初行者应该要修离欲行、要亲证寂灭涅槃无为法,止息轮回之苦,证得解脱道的正觉而成就真实出家的沙门果,所以佛陀会对他们作四圣谛法的记说。而对于这些初行者来说,关于涅槃后有或是涅槃后无、涅槃后亦有亦无、涅槃后非有非无的事情,则不是他们当前最切身的重要事项;因为这些法和证道无关,因此就暂时不为他们记说。但是 佛陀对于已经亲证佛法的比丘众,则又会特别加以解说,表明涅槃中是如、是真、是实、是常住不变,而且这些圣者确实能够审观、谛观涅槃之中不是断灭境界。譬如《杂阿含经》第417经中有说: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汝等持我所说四圣谛不?”时有比丘从座起,整衣服,偏袒右肩,为佛作礼,合掌白佛:“唯然,世尊!所说四圣谛,我悉受持。”佛告比丘:“汝云何持我所说四圣谛?”比丘白佛言:“世尊说苦圣谛,我悉受持:如如、不离如、不异如,真、实、审谛、不颠倒,是圣所谛,是名苦圣谛。世尊说苦集圣谛、苦灭圣谛、苦灭道迹圣谛,如如、不离如、不异如,真、实、审谛、不颠倒,是圣所谛。是为世尊说四圣谛,我悉受持。”佛告比丘:“善哉!善哉!汝真实持我所说四圣谛,如如、不离如、不异如,真、实、审谛、不颠倒,是名比丘真实持我四圣谛。”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杂阿含经》卷16)
这篇《杂阿含》417经中的经文,大意是在说:如来所证、所说的解脱,以及四圣谛的现观者所证的解脱,无论是苦圣谛、苦集圣谛、苦灭圣谛,还是苦灭道迹圣谛,都是如,都是真、实,是审谛的如,不是断灭境界。前面曾经举示的经文中,更说是常住不变。这已经显示出一个事实,就是 如来对于涅槃后有、涅槃后无的问题,并非永远都认为是无记性的问题,而是随着当事人是否有解脱证量的情况不同,而作不同的回应的。
这并不是单一的事件,还有别的经教历史事证存在,至今仍然可以举示出来证明。所以 佛陀若是为因缘不具的外道们、或是尚未实证涅槃的比丘们,会这样认为:为外道以及佛门中还没有实证涅槃的人来解说涅槃后有、无,即是无记法;但是若为已证有余涅槃或初果、二果等的二乘圣人,则不可说是无记法,否则佛陀就不必为诸二乘圣者说无余涅槃后真、实、非有非无、常住不变的道理了。
因为时间的关系,我们今天的节目就说明到这里为止,还没有说完的部分,就留到下次的节目继续再说明,谢谢各位菩萨的收看。
敬祝各位菩萨:色身康泰,福慧增长,早证菩提。
阿弥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