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手机版 | 如来藏网:倡导正知正见正修正行的学佛门户网站

热搜: 涅槃  三乘菩提  菩提  悟道  公案  十信

当前位置:如来藏网>释疑>学佛释疑三>

第44集 为什么执着就是苦?

[学佛释疑三]  发表时间: 2015-04-22 09:01 点击: [放大字体正常缩小] 关闭
高正国老师
各位菩萨:
阿弥陀佛!
欢迎大家收看《三乘菩提之学佛释疑》”节目,今天我们所要探讨的题目是:“为什么执着就是苦?”
首先我们来看“执着”这两个字,这两个字不仅是佛法的名相,在世间法上也常被使用。如果查一般国语辞典,里面的解释通常是说:“固守某些事物而不离开。”这有可能是对于某些事物的贪爱所造成,例如:贪着因为攀缘六尘境界、受用五欲境界而产生的乐受,因此思欲能够常常受用这些境界而无法离开,也就是无形中就被束缚住了。
也有可能是对某种观念或知见,在认知上认为就是他认定的那样,因为种种的关系,无法接受其他正确或更深入的说法;因此就一直固守在那些观念或知见上面而无法转进,这也是一种执着与束缚。
当然一般人所谈论的“执着”之内涵,比较少触及到对于自我的执着,这也是我们今天,所要述及的主要内容之一。我们如果从这个问题的字面意思来看,“执着”就代表被种种执着的法所系缚住,因此就是被限制住了。如果执着的法是杂染法或者是邪见,那很明显的,现在也许暂时是快乐的,但是这个执着终将引生种种的痛苦及障碍。而如果执着的法,虽然不是杂染法或邪见,那也可能造成进入到更高一个修学层次的障碍。虽然大家在基本观念上,或亲身经历上,应该都可以了解执着会引生痛苦,也可能会常劝他人不要执着,以减轻痛苦;但是如果再配合佛法的知见来探讨这个问题,相信可以帮助我们对于执着与苦的关系,有更深层次的认识。
一开始,我们来了解执着与苦的内涵。执着的范围很广,为了说明上的方便,我们简单以三类来说明。
第一类:是对于名闻利养、眷属等外我所的执着。这是比较粗的一种执着,也是许多众生可以知道的。
第二类:是对于五蕴我与六识之心所法,内我所的执着。这一部分法义的了解要比第一种困难。
第三类:是对于因缘所生、自心所现的种种法执为实有,或者以为自己的六识心所接触的法,是在自心之外而可以独立存在的。
以上只是一种大略的区分。而苦的内涵,可以有八苦与三苦等不同的区分方式。
以三苦来说,可以分为:坏苦、苦苦、行苦。譬如在《瑜伽师地论》卷53中,圣 弥勒菩萨的开示:“乐受,坏苦故苦;苦受,苦苦故苦;不苦不乐受,行苦故苦。由此因缘,诸所有受,皆说名苦,是名受共相。”
这里面第一个是“坏苦”,譬如:因为所珍爱执着的色身以及一切乐受,都是生灭法,皆不能常住,终将变坏;因为变坏,使得乐受失去,或知道即将要失去,因此感到痛苦,这就是坏苦。而所执着的种种乐受,除了终将变坏之外,通常又会引生更多的贪欲追求与未来之苦。
第二个是“苦苦”,譬如:身体受伤病痛、天气寒热之苦,或者种种环境之逼迫与内心之忧苦,本身就是苦,所以叫苦苦。一般人如果无法正确了解苦苦的本质与苦因,便容易让瞋恚心现行,或造作恶业,而再引生其他之苦出来。
而第三个“行苦”,是因为诸行无常,无常迁流之法刹那变异,无法安稳常住与长久拥有,因此是苦。而如果无法认清诸行无常变异之本质,便容易以为具生灭本质之诸行是可以常住的,而再衍生出种种颠倒的知见,增长愚痴无明与产生其他的苦。
前面所说之“苦苦”与“坏苦”,因为会有很明显之苦受的产生,以及乐受的灭坏,因此一般人大多可以了解及体会;而“行苦”则比较微细,因为即使是不苦不乐法,它也是变异的;因此一般人比较不容易觉察,需要有基本的佛法知见之后,才能有比较正确的认知──知道什么是苦。在佛法的修学上,是很重要的一环。也因为知道无论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之中皆有苦,才能知道要去寻求正确的方法,去灭除会引生苦的种种原因,而产生修学上的动力。
由上面的叙述,我们大略可以对于执着与苦的内涵有基本的了解。初步也可以大致看出,为何由执着会引生苦?因为如果我们所执着的种种法,本身是生灭性的,本来就不可能离开变异与生灭;因此对于这些种种生灭法的执着,希望长久拥有,将无可避免的事与愿违,而产生种种的痛苦。譬如不知有生必有死,而追求长生不老,但无论他如何修炼,终有死亡之日,舍寿之后,仍然必须在三界中轮回受报。
而执着种种错误的佛法知见,也让我们无法朝向正确的修行方向前进,同时也因为知见错误,而无法配合正确有效的修行方法,因此让学佛者在修学多年之后,仍无法成就而唐捐其功,徒耗财力与心力,怎不教人万分痛苦?譬如信受邪见,误以为众生只有六个识,而不知或不承认,人人都有第七识意根与第八识如来藏心;因此产生在经教法义上的错误理解,造成在修行上有如欲煮沙成饭,而没办法获得三乘菩提的实证功德与解脱受用。因此便难以灭除种种之烦恼与痛苦,这也是佛法修学者,所最不愿意见到的事情。
这些执着的产生,主要就是因为对于所执着之种种法的体性,与它们之间的关联性有错误的认知,有各种虚妄想的存在;因此导致身口意行与修学上的偏失与错误,而产生种种的痛苦。因此在《大方广佛华严经》卷51中,世尊开示我们说:“无一众生而不具有如来智慧,但以妄想颠倒执着而不证得。”若离妄想,一切智、自然智、无碍智则得现前。因此远离错误的知见妄想,才能使学佛者从根本上逐渐断除种种执着,因而离开种种的苦,而最终得以开发自心如来藏无量无边的功德。
底下就要对上述所概略区分的三种执着与痛苦的关系,来作一些探讨。
第一种、对于外我所──财富、名利、地位等等。因为执着的关系而辛苦追求,尤其在现代资源不足而竞争激烈的环境,一般人在追求的过程中,一定会伴随有许多的忧悲苦恼,以及难免造作种种伤害众生的身口意行。在辛苦追求得来之后又惧怕失去,而需要作种种的守护与作更多的或其他层次的追求,以及连带会同时生起种种的贪爱执着与悭吝之心,这些都会引生今世种种的身心苦受,与未来世不可爱的苦报。在经典里面也开示说:“深着五欲法,将使众苦如影随形,如响应声。”讲的就是这个道理。而菩萨因为知道,只要能积极行布施与救护众生等六度万行,种种的福报就自然会跟着自己,无需要强求与执着,而这些福报又可以作为利乐众生之用;因此菩萨依正知见来广行菩萨道,可以渐渐离开外我所的执着与痛苦。
对于外我所引生的问题,一般学佛者大致上都能够比较容易认知,也能够设法在这方面让自己渐渐把外我所的执着性淡薄;但是这里要附带一提的就是,对于外我所,即使能够淡薄、知足常乐与逐渐放下,在佛法修学的内涵上,也只是少分而已。只靠放下外我所,仍然无法真正离开所有的执着,而且也是各种执着中,属于比较外层的部分而已。因此您目前修学的方法,如果只是教您“一切放下、不要执着。”但是却没有教导您“断我见”的知见与方法,也没有传授您“如来藏”的正知见,那建议您要留意及思考,如何转进到更高一层的方法,不要执着于目前的修学方法,这样对您才会有最大的利益。
第二种、对于自我与内我所的执着,则是一般学佛者,比较不容易了解与实际去克服的。因此我们要多花一些时间来探讨这方面的问题。对于自我的执着,主要导因于对于“我”的错误认知,最普遍的便是落入以“五阴为我”的陷阱中而自己没有觉察,因此对五阴产生执着,而有五阴炽盛之苦。因五阴炽盛,便导致有情流转生死而不断絶,永远没有寂静的时侯。如果把苦分为八种,就是: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与五阴炽盛苦。而前面的七种苦,也都可以汇归于五阴炽盛苦。而误以为五阴是真实我之“我见”,其中最主要的便是“以为自己的意识心是真实我,可以生生世世存在不灭,以为意识心是轮回的主体,以为此世的意识心与前世的意识心是同一个。”这就是一般我们所说的“我见”。因为长时我见熏染,而与各种烦恼法相应的缘故,令我见逐渐深沉,因而形成生生世世以来,意识心与意根的深刻我执;除了因为我见而产生我执之外,同时也喜爱意识心的种种见闻觉知之自性,与相应的心所有法,希望让自己意识心的见闻觉知,能够时时现起而了别种种的六尘境界,这就是一般所说的──内我所的执着。有了自我与内我所的执着,就会跟前面所讲的,种种的外我所相应,而难以摆脱外我所的执着。
为什么许多人会落入以意识心为真实我的错误知见中呢?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意识心可以反观自己。意识心可以反观、确认、知道自己是存在的,而且祂也与念心所相应,可以在时间上作连贯。譬如:可以把去年与今年的种种事物,在时间先后次第与逻辑上连接起来,并且有非常勐利的思惟分析能力。因为这些原因,众生会感觉意识心是那么的真实,因此意识心也是被众生所最重视及最执着的法,因此就被大部分的众生执为真实的自我。如果没有经由经教或善知识的教导,一般来说,是很难接受意识心不是真实我的知见;因而也就无法成就断除我见的基本条件,而解脱于种种的执着之苦。
厘清及断除这种以意识心为真实我的错误知见,对于学佛者来说是极为重要的事情,也是属于非常基本而且重要的知见。因为我见的关系,会使学佛者不仅无法证得最起码的,声闻菩提初果之断我见的解脱功德,也无法在菩提道上,证得可以入内门修学之七住位明心的果证。没有断除我见,就很难离开戒禁取见与疑见的系缚,因此便不易判断,哪些身口意行有助于解脱?哪些会妨碍解脱?也很难判断诸方大师是否有断我见?因此可能继续受邪见误导,也更无法断我执,因此就无法出离三界烦恼之苦。
在修学上,执着以意识心为真实我,或以六识论为基础的修学方法,都将无法成就声闻解脱果与佛菩提果,同时也有落入未证言证的风险。例如:以定中之一念不生的意识心为真心,或将经教中开示真心第八识的体性,以自己之意识思惟套在意识心上,而以为已经证悟真心;或者想要将意识心修行清净,而转成真心等等。除了在修行上成为妄想,而无法成就之外,将来也有可能因为误导众生,或诽谤正法,而导致严重的苦果。
因此期望诸位观众,务必要以“八识论”作为修学的基础知见,也就是“如来藏心”才是每个人都有,而且不生不灭的真实心。配合八识论以如来藏为核心的正知见,让学佛者在修学上,就可以有断我见的机会,将来也可以逐渐分分修除我执,包括内我所与外我所的执着,而且也是将来证悟实相的基础。
第三种、对于因缘所生、自心如来所现的种种法,执为离心外实有。不晓得一切法都是自心现量,因此执着心外实有六尘万法,同时也误认为心外实有一切法,能被觉知心的自己所接触、感受、了知;因此对于种种法,产生错误的判断与执着,认为必定如自己所想的道理一般,误计为实有及必定如是,而执着之。譬如:器世间山河大地外五尘等,都只是共业有情的如来藏心所变现的环境;而自己的觉知心所领受的境界,只是自心如来藏所变现的内六尘相分,意识心并没有真实的接触到外面的境界。而众生从无始劫以来,就生活在自己的内相分之中,因此应当了解及观察,一切法都是自心现量的道理;虽然一切法,能够灭了又一直出生,但是皆无真实不坏之体性。
这一类的执着性,需要对于如来藏与其所生、所现之法,作种种深入的观察而证得各种现观,及验知如来藏能生万法之体性,与含藏之各种种子,因此比较属于悟后起修的内容。它也会障碍菩萨生起更胜妙的智慧,因此对于菩萨来说,也是属于要断除的障碍。一般学佛人了解这个道理之后,也可以帮助我们减轻对于种种法的执着性;而要远离对于自心所现的种种法的执着性,首先就是要建立八识论的基本佛法知见,这方面就有赖于善知识的正确教导,才能够有后续正确的修学。
以上,我们已经把三种执着及相应的苦与障碍,作了大略的说明。在佛道的修学过程中,就是要藉着对于正法的闻思修,而灭除种种错误的知见以及妄想,进而远离种种的执着,因此才可以消除种种的苦及障碍。而在修学方法上也要知道,如何随着修行阶段的提升,而层层转进;不可以因为执着,而固定在一个修学与观行的内涵上。譬如:菩萨五十二个阶位的修行,每个阶位都有它修学与观行及所证的内涵与重点。如果在修学时,不晓得要受学于善知识,便很难知道如何方便善巧地往上一层转进。因此我们可以说种种的妄想颠倒执着,都能引生痛苦与障碍。而在修学路上,除了信受如来藏正法,远离错误的知见,最重要的就是要先断我见。
因为时间的关系,我们这一集就谈到这里。
祝您:身体健康,道业增上!
阿弥陀佛!
本文标签:执着就是苦(1) 本文关键字:执着就是苦
相关阅读
讲座文稿
愿所有功德回向:

自归依佛,当愿众生,体解大道,发无上心;自归依法,当愿众生,深入经藏,智慧如海;自归依僧,当愿众生,统理大众,一切无碍。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所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Copyright © 2015-2018 如来藏 www.rulaizan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50208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