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手机版 | 如来藏网:倡导正知正见正修正行的学佛门户网站

热搜: 涅槃  三乘菩提  菩提  悟道  公案  十信

当前位置:如来藏网>如来藏>入门起信一>

第071集 无始无明熏所起识及菩萨的留惑润生

[入门起信一]  发表时间: 2015-09-03 16:44 点击: [放大字体正常缩小] 关闭
各位菩萨:
阿弥陀佛!
欢迎您收看正觉教团的电视弘法节目《三乘菩提之入门起信》,我们今天从第二辑第224页最后一行开始讲起,我们先来复习一下,这里所要讲解的 马鸣菩萨的论文,此处论文中说:【无始无明熏所起识,非诸凡夫、二乘智慧之所能知,解行地菩萨始学观察,法身菩萨能少分知,至究竟地犹未知尽,唯有如来能总明了。】(《大乘起信论》卷1)前一位老师已经跟各位解说过,这一句这个无始无明的熏习所生起的那个识,是指第八识阿赖耶识,而不是指前七识。这是因为无始无明的随眠,是眠藏在阿赖耶识中,而不是眠藏在七转识心体中,对于这个无始无明的熏所起识阿赖耶识,马鸣菩萨说这个识,并不是所有凡夫的智慧以及所有二乘人的智慧所能知道的。这里的二乘人是包含了修学解脱道的有学,以及无学圣人。无学的意思是说,对于解脱道的法已经无可再学,所以叫无学;换句话说,他这一世舍报后就可以解脱三界轮回生死而入涅槃了,阿罗汉就是无学圣人;而对于那些还没有到达这个地步之前的二乘解脱道修行人,就称为有学。
那么这个识为什么叫作无始无明熏所起识呢?又为什么连二乘圣人都无法了知呢?我们就来说明一下,譬如说二乘的无学圣人阿罗汉断尽了一念无明烦恼障的烦恼,也就是断尽了分段生死的现行以后,他舍报后可以不再流转生死;也就是说,就入无余涅槃了。这个时候他的五阴十八界统统灭尽不再出生,不会再现行于三界中,在这个情况下,既没有能知的觉知心我、作主心我,也没有被了知的六尘万法等我所的境界,这些统统都灭尽了。可是如果他在舍报前,曾听闻佛菩提道,而且生起好乐之心,因此而回小向大的时候,他就不会选择入无余涅槃了,他会开始修学菩萨的道。可是他既然分段生死的现行都断尽了,不再受生于三界中的轮回生死了,为什么他还可以因为生起一个念说“我要修学佛道,要到究竟佛地去,因此必须再受生”,为什么他就因为这么一个念头,而可以让他不入无余涅槃?这就表示说:虽然他的一念无明的现行已经断尽了,但是他仍然还有一念无明的习气种子存在,因为习气种子还存在他的第八识中,所以他还可以受生于三界中;当然也因为他还有无始无明的上烦恼,以及无量劫以来的无始无明所熏的这个第八识根本识存在,他未来才可以成就佛道,他也才不会在舍报时入涅槃。然而,因为他的一念无明分段生死的现行已经断尽,所以这个阿罗汉位的第八识,在这个时候就不再说祂是阿赖耶识,改名说祂叫作异熟识;而这个异熟识的名称,其实是通成佛前的一切阶位的,而成佛时这个识改名叫无垢识,但其实本质还是同一个第八识心。
那为什么这时不再说祂是阿赖耶识呢?阿赖耶这个词,其实是梵文音译过来的,它的意思就是说能藏、所藏、我爱执藏,也就是说凡夫位乃至尚未修证到阿罗汉位时的第八识,会把一切的业种统统执藏著,包括会导致分段生死轮回的一切业种,以及我见、我执的无明种子,没有不执藏的;而这个执藏的体性,就称为阿赖耶性,凡夫以及三果以下的人的第八识就因为还有这个阿赖耶性,所以他们的第八识就称为阿赖耶识。
而无学圣人阿罗汉们,由于在解脱道上的精进修行,而断除了第八识原有的执藏性,因此不再有分段生死的现行,也就是说已经离开了阿赖耶性,所以就不可以再称为阿赖耶识了;因此有些经论中就说:“阿赖耶识,阿罗汉位舍。”这里的舍字,是说舍去阿赖耶识的阿赖耶性,而不是舍掉这个阿赖耶识心体。可是有很多人在阅读经论的时候,他并没有智慧加以判断简择,所以就会产生误会,误以为这句话是在说阿赖耶识心体是要舍弃的,就认为阿赖耶识也和七转识一样,都是生灭心、是妄心,是可以舍可以灭的,这样的知见可就严重误会经论中的真正义理了。但是阿罗汉虽然断了一念无明分段生死烦恼的现行,可是他的第八识中仍然还有一念无明的习气种子没有断尽,也还有无始无明的随眠存在,这是因为解脱道的修行,是不需要断除这些习气种子及随眠的,因此那些生死习气的种子还在,所以阿罗汉还有习气。这些一念无明烦恼障上的习气种子随眠,和所知障无始无明随眠,都是无始以来就存在第八识中;并不因为证得解脱果而成为阿罗汉时,就不存在了;也不因为无始以来不曾熏习过,就没有无始无明存在;就是因为有这两个原因,所以这个第八识心体就叫作“无始无明熏所起识”。
至于这个熏所起识,论文中为什么说祂不是凡夫的智慧所能知呢?因为凡夫自无始劫以来就不曾找到过祂,不曾与祂相应过,找到祂的时候就能了知万法的根源了,就已经是开悟明心——明白这个真心阿赖耶识的菩萨了,那就不能再叫作凡夫了。而除了凡夫不能知道以外,马鸣菩萨也说到,二乘人的智慧也是无法了知这个识的,这里所说的二乘人是包括有学位、无学位,以及二乘法中还没有见道的凡夫修行人;这些二乘圣人和一切凡夫,他们的智慧都没有办法知道这个无始无明的熏习所起的识体;他们只曾听 佛说过:无余涅槃里面并不是断灭的,是另有一个本际存在不灭的,但他们从来不曾找到过祂,所以也是无法了知祂的。
在杂阿含部的《央掘魔罗经》中,就明说这个第八识又叫作如来藏,在四阿含诸经中说祂叫作实际、本际,有时说祂叫作真如、如、或叫作法、法性。所以经上记载,阿罗汉证得有余涅槃之后,对于种种“我”的错误邪见,以及种种“我”的执著全部断尽,也就是对五阴十八界我的贪著统统断尽了以后,有一天他会突然想起:“那我入了无余涅槃以后,是不是成为断灭?因为五阴我、十八界我的任何一阴、任何一界都不存在了!色受想行识,六根、六尘、六识都灭尽了,那我入了涅槃以后是不是断灭了呢?”当他起了这么一个疑念,免不了会去问 佛,佛就会跟他开示说:“无余涅槃当中,有本际不灭,称之为如,称之为法、法性,称之为实际、本际。”也就是说,阿罗汉入了无余涅槃后,他的本际第八识心体仍然还在,并没有因此就断灭了,所以,听了 佛的开示以后,他们就安心了,因为不会落于断灭境界中。但是,无余涅槃中仍然存在的本际到底在哪里呢?他们是都不知道的。也正因为不知道,所以他们会觉得奇怪:“很多的菩萨们都没有断尽思惑烦恼,有的甚至连欲界爱也都还不曾断除,而他们竟然能够证得菩提,竟然能够证得无余涅槃中的实际?竟然称为本来自性清净涅槃。这可真是奇怪了!”他们无法理解这个妙理。
他们确实是无法理解的,因为二乘人对于佛法的理解是:“要把分段生死烦恼的见思惑都断尽了以后,才能够证得菩提的;而你们大乘菩萨修学佛菩提,竟然可以不必先断尽分段生死的三界爱,就能够证得菩提,这个太奇怪了。”所以在南传佛法里面,普遍地认为:“一切的菩萨统统是凡夫。”在这里我们不妨举一个实际的例子来说明一个观念:在某位法师所发行的月刊里,曾有这么一段话说:“南传佛教主张:菩萨是凡夫,所以菩萨确实是有烦恼,而可以留惑润生的。菩萨是凡夫,所以不入涅槃。证果者是要入涅槃的。”(弘誓月刊37期)因为他们认为,菩萨既然是留惑润生,那么菩萨当然就是还有烦恼存在;既然还有烦恼,那就是凡夫。他们不知道其实圣位菩萨是有能力可以断尽思惑的,而且是已经断除了二果、三果所相应的思惑了,并且早在七住位时,就已经断除了见惑了。那么这位法师也说:“导师……”(这里是指这位法师的导师)她说:“导师只是没有那么明确地说:菩萨非是凡夫不可;因为北传的大乘佛教还是讲菩萨证圣阶次的——从初地以上就已经是圣者而非凡夫。所以,他比较不像南传佛教那么斩决地说:菩萨一定是凡夫。”(弘誓月刊37期)由此看来,他们还是多分相信菩萨大多是凡夫的。那么我们就不免要问:尚未入地而却已经开悟明心的三贤位菩萨,算不算是凡夫呢?三贤位的菩萨们,从七住位开始都是断了我见、断了三缚结,已经证解脱道初果的,对外道来讲,这些菩萨们已经是圣人了,对佛门中的凡夫来讲也是圣人,对在解脱道中修行而已经证得初果到四果的人来讲,已经证得法界实相的菩萨仍然是圣人,怎么可以说这些菩萨们是凡夫呢?三贤位的七住以上菩萨已经不是凡夫,初地以上的菩萨们更不可能是凡夫,这位法师身为大乘法中的比丘尼,怎么会认同南传佛法中的凡夫的说法呢?这也是很奇怪的事情!
此外,在这些已悟菩萨们的面前,所有凡夫乃至其他宗教的教主,都没有说话的余地;这些人来到已经破参明心的人面前,这些已悟菩萨只要跟他谈实相,他就没有办法说话了;因为他们都还是凡夫,既未断我见,也都还没有断三缚结,更未证得法界万法的实相。因此,当菩萨跟他谈法界实相时,他当然无法回应,也就当然没有在三贤位已悟菩萨面前说话的余地。不但这些教主或天神没有在菩萨面前说话的余地,就连二乘修行人,不论有学位或已经证得无学位的阿罗汉,在已经证悟的七住位菩萨面前,也同样没有说话的余地,因为他们也都还没有证得第八识如来藏,都不懂法界实相的智慧境界,已悟菩萨要是跟他们谈论实相,他们哪有说话的余地?然而三贤位中的证悟菩萨,在初地菩萨面前,也同样是没有说话余地的,只有请法的分;因为初地菩萨的五分法身与道种智,对已经证悟的贤位菩萨来说,还是无法想象的。
五分法身是说,有五种法具足而成为法身:也就是戒身、定身、慧身、解脱身、解脱知见身。这五法本身并不是法身,而是第八识以这五法为身,所以称为法身。初地菩萨已经发起这五法,所以也称为法身菩萨。因此,菩萨到了初地,证得五分法身,有了道种智,生起法眼了,这样的菩萨,难道也算是凡夫吗?当然不是!所以,留惑润生的真正意思,并不是这些凡夫法师他们所能知道的。
他们这种错误的观念,大家也都应该要了解。菩萨们不断烦恼的意思,是说他们为了想要一直生生世世修学大乘别教的胜妙佛法,想要修证一切种智,一直到成佛,所以已入地的圣位菩萨们,虽然早就能够断除思惑,但却故意保留最后一分的思惑烦恼,借这个烦恼来润未来世生;他们不是不能断除这最后一分思惑,而是故意保留下来,以免舍报时入了无余涅槃,那可就不能成佛、不能广利众生了!可是这并不表示说他们不能断除这最后一分的思惑!初地满心菩萨可以断尽一念无明烦恼而成为慧解脱的阿罗汉,但是却故意不去修断它;三地满心的菩萨,可以证得灭尽定而成为俱解脱的三明六通大阿罗汉,但是他也故意不去取证,而仍然留取最后一分思惑以润未来世生。
对于灭尽定的修证,如果一个修定的人已经有了四禅八定,那么他只要一断我见,当下就可以进入灭尽定中。而已经三地满心的菩萨,他在很多劫以前的七住位时,就已经断尽我见了,怎么可能到了三地满心又同时有了四禅八定,而却还没有办法证得灭尽定呢?绝对没有这个道理的。他既然四禅八定已经具足了,所以三地满心菩萨是随时都可以证入灭尽定的,然而他却故意不取证,并且他已经有了无生法忍的深妙般若智慧,请问:他不算是圣人吗?当然是圣人啊!所以不能够像他们那样,说世世受生人间广利众生的菩萨一定是凡夫。
这个单元就先为您说到这里,非常谢谢您的收看,祝福您色身康泰,学法无碍,早证菩提!
阿弥陀佛!(林正才老师)
本文标签:无始无明(25) 本文关键字:无始无明
推荐文章
讲座文稿
愿所有功德回向:

自归依佛,当愿众生,体解大道,发无上心;自归依法,当愿众生,深入经藏,智慧如海;自归依僧,当愿众生,统理大众,一切无碍。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所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Copyright © 2015-2018 如来藏 www.rulaizan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50208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