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手机版 | 如来藏网:倡导正知正见正修正行的学佛门户网站

热搜: 涅槃  三乘菩提  菩提  悟道  公案  十信

当前位置:如来藏网>成佛之道>阿含正义二>

第029集 灭尽五阴方是无余涅槃(三) 正光老师

[阿含正义二]  发表时间: 2019-06-17 22:47 点击: [放大字体正常缩小] 关闭
各位电视机前面的菩萨们:阿弥陀佛!
欢迎收看正觉教团所推出的电视弘法节目,名为三乘菩提之“阿含正义──兼论唯识学”的最早根据,是依据 平实导师所著的《阿含正义》来加以说明。
今天将继续上一集的子题“灭尽五阴方是无余涅槃”,前两集已说明五阴的内涵以及将名色所摄的五阴加以灭除以后,不回心的阿罗汉舍寿必然入无余涅槃,从此在三界消失不见了,独处于涅槃寂静的境界中,就算天魔波旬想找到这位阿罗汉神识的去处,终究是无所能为了。
今天所要谈的是佛在初转法轮阿含时所说的无余涅槃的本际、如、我、本识等异名,与佛在二转法轮般若时、三转法轮方等时所开示的真心,到底有没有关联性?知道了以后就不会被恶知识所误导,因而走上与三乘菩提完全没有关联的外道法中,乃至于自己没有智慧判断而被误导,因而诽谤真善知识所阐述的三乘菩提,使得自己的成佛时程要延迟很久、很久以后才能成就。前一集已探讨佛在初转法轮阿含时,已开示有一个无余涅槃的本际存在,祂是一切有情的真心,不能外于这个心而有二乘人所证的无余依涅槃以及有余依涅槃;接着来探讨的是 佛在二转法轮般若时,所开示的真心有很多异名,祂包括了无所得心、无住心、非心心、无心相心、无念心、不念心等心在内。
譬如无所得心,与祂有关而且有名的经典,那就是《心经》,这部经也是佛门早晚必定课诵的经典,只是很多人在课诵时不知道它到底在说什么。这部经主要是叙述凡夫菩萨透过行深般若波罗蜜的参禅过程,因而一念慧相应而悟得这个无所得心,成为经中所开示的菩提萨埵----也就是菩萨;然后菩萨依这个无所得心的体性去修行,最后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也就是说《心经》所叙述的是:凡夫菩萨悟得这个无所得心而成为真实义菩萨以后,最后经历将近三大无量数劫精进修行而成就佛道的一部经。或许有人会怀疑:菩萨真的是悟到这个无所得心而成就佛道的吗?既然有所疑,不妨就举《心经》来说明,经中有两段开示与菩萨证悟有关。
第一段经文为【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也就是说,凡夫菩萨透过参禅的方式,于因缘成熟时,一念慧相应而悟得一切有情的真心,当菩萨现前观察所证的心,不仅是一切有情的真心,而且也是二乘人所证的无余涅槃的本际;这个真心、这个无余涅槃的本际,出生了蕴处界的我,而这个五蕴我是真心藉缘而出生的空相----本是虚妄法,所以菩萨才能照见五蕴皆空;又菩萨证悟后,转依真心的体性来修行,就没有任何苦厄可言,所以就度了一切苦厄。从这一段经文的开示可知:菩萨所悟的心如果不是无所得的心,又如何照见五蕴皆空而度一切苦厄呢?接着佛开示五蕴与真心之间的关系,是非一非异如下:【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也就是说诸法空相与真心,本来就是两个不同的法,故名非一;可是诸法空相却是真心藉缘而出生的法,本来就是真心的局部体性,不能外于这个真心而有诸法空相存在----是同一个法,故名非异。所以诸法空相与真心不仅是非一、非异,而且将生灭不已的诸法空相,摄归于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的真心,诸法空相也就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了;所以今天这个法灭了,隔天藉着其他的缘又重新现起,今世的五阴不堪使用而败坏了,下一世真心藉着无明业种等因缘,又出生了一个新的五阴在世间里生活。
接着佛为了让证悟的菩萨验证所悟的心是不是无所得,随后又开示,这也是菩萨证悟有关的第二段经文如下:
【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也就是说:菩萨观待所证悟的心,其实是没有五蕴、六根、六尘、六识,也没有无明等十二因缘,更没有苦等四圣谛可言。说明白一点,菩萨观待自己所悟的心,是没有五蕴、十八界、十二因缘、四圣谛等任何一法存在;像这样心于一切法----包括了世间法、出世间法、世出世间法等法在内,都无所得,菩萨悟了这个于一切法都无所得的心,才能称为菩萨。所以佛才会开示:“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
从《心经》的开示可知:菩萨悟了于一切法都无所得的心,当然是四种涅槃当中的本来自性清净涅槃,更是二乘人所证的无余涅槃的本际,所以悟得这个无所得心的人,才能称为照见五蕴皆空,而度一切苦厄的菩萨;如果菩萨所悟的心不是无所得的心,而是有念灵知、无念灵知,乃至断际灵知等心所摄的意识心----那是一切法有得有失的心,当然无法成为《心经》所开示的照见五蕴皆空而度一切苦厄的菩萨。不仅如此,佛还开示:菩萨悟了这个无所得的心,依据无所得的体性精进地修行,当然不会有罣碍、恐怖、颠倒等心行出现,乃至最后一定可以成就佛道。
正如《心经》的开示:
【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罣碍;无罣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也就是说,菩萨悟了以后,不是如禅门所说的大事已毕,还要转依这个真心无所得的体性,才算是真正的证悟菩萨,才能转入内门继续修菩萨的六度万行、十度万行,最后经历将近三大无量数劫以后,而成就佛道。最后 佛还特别强调:这个无所得的心“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是真实不虚妄的。所以佛才会开示:“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
从整个《心经》的开示可知,《心经》是告诉大众:如何从凡夫菩萨开始,中间经过一念慧相应而成为真实义菩萨,乃至依所证的无所得体性精进去修行,最后一定可以成就佛道的一部经;其中最关键的地方,就是菩萨一定要悟得这个无所得的心,才能成为菩萨,乃至最后才能成就无上正等正觉。然而佛门就是有不悟无所得心而自称是佛的人。譬如喇嘛教行者,自称在男女双身邪淫法当中可以成就报身佛境界;在学术界被称为导师者,而且他在他的传记公开承认他是佛的人;以及一位比丘尼,以她的形像雕塑一尊自称是佛的法相而让人灌沐及礼拜等等。这些人所作所为不仅违背《心经》的开示,而且也成为佛在经中所开示的大妄语人。
又譬如无住心----就是《金刚经》所开示的无所住的心,与《心经》所开示的无所得心一样,于一切法都无所住,却不断地藉着种种缘而出生了蕴处界及诸法等法的空相;所以《金刚经》才会开示“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由此可知,这个无住心是在指陈一切有情的真心,也是无所得心的异名;至于其他二转法轮所说的心-诸如:不是一般众生心所能了知的非心心、没有任何一切法相的无心相心,以及于诸法都无所忆念的不念心、无念心等-也都是在指陈一切有情真心的异名,祂们于一切法都不动心,于六尘都如如不动,这样的心当然是寂静的;完全符合佛在初转法轮三法印当中“涅槃寂静”的开示。
接下来探讨佛在第三转法轮方等时所开示的真心,祂包括了心、所知依、种子识、阿赖耶识、异熟识、无垢识等心在内。譬如:心,就是在讲三界唯心、万法唯识的道理,也就是不管是欲界、色界、无色界,都是由这个心所造成的,万法都是由八识心王和合运作而成的;所以一切有情从无始劫来,种种的见闻觉知境界,无非都是自心现量,从来没有自外于这个心,所以这个三界唯心、万法唯识的心,就是指一切有情的真心。又譬如:所知依,是由有情的真心,藉由自己所出生的五阴世间的五根,来接触共业有情所造的器世间的外五尘,而由真心变现了内六尘,有了五根及意根的六根与六尘相接触;也就是经与论中所开示的:根、尘、触三和合运作下,由真心出生了识阴六识,这识阴六识能分别色等六尘,其中的意识能够很详细分别诸法,不仅分别五尘的粗相,而且能分别五尘所不能分别的法尘细相,而为自己所领纳、了知及受用,因而有了众生所了知的诸法出现,因此有情所了知的诸法为依止的心,就叫做所知依。又譬如:阿赖耶识,祂有能藏、所藏、执藏的体性,只要将三界有的烦恼现行及习气种子随眠加以断除-也就是玄奘菩萨在《成唯识论》卷2,所开示的阿赖耶性加以断除-阿赖耶识就没有能藏、所藏、执藏的体性,改名为异熟识;所以阿赖耶性未断除以前,这个心体名为阿赖耶识,阿赖耶性断除了以后改名为异熟识;可见阿赖耶识、异熟识,都是同一个心的异名,只是以有没有断除阿赖耶性来加以区分而已。
由此可知:这个阿赖耶识是一切有情的真心无疑,然而这个真心阿赖耶识,却被《大日经》的假佛----毘庐遮那佛否定了,并且将宣说“有情皆有真心阿赖耶识”的真善知识诬谤为阿赖耶外道;也是喇嘛教应成派中观行者----宗喀巴、历代的达赖喇嘛,在学术界被称为导师者及其徒众们、以及学术界一部分的学者等人所否定的心。当这些人否定阿赖耶识以后,他们就与断见外道没有任何差别,其所说的法当然不是佛法而是外道法。又菩萨断除了三界有的烦恼现行及习气了以后,继续去断除异熟识的异熟种子;当菩萨把异熟识的异熟种断除了以后,异熟识改名为无垢识----也就是如来的心体,所以 玄奘菩萨在《成唯识论》卷3才会开示:“最极清净诸无漏法所依止故,此名唯在如来地有”,也就是说异熟识、无垢识,其实都是同一个心,只是异熟识体内的异熟种子还会变异,而无垢识体内的异熟种子,再也不会变异了,已经究竟清净了。
由第三转法轮的开示可知:心、所知依、种子识、阿赖耶识、异熟识、无垢识等心,不仅都是指同一个心,只是 佛在不同修行阶段所施设不同的名相而已。而且这个心,如同初转、二转、三转法轮所开示的心一样没有差别,既然是指同一个心,其体性当然是如初转、二转法轮所开示的一样,而如如不动--祂离六尘的分别,所以是寂静的。
从这三集说明可知:佛在三次转法轮当中所开示的种种法,不论是二乘的解脱道、或者是大乘的佛菩提道,其实都是用真心来贯穿三世,只是说法有深浅、广狭的差异而已。譬如用真心来贯穿三世的部分,在初转法轮名为本际、如、我、本识等异名,在二转法轮名为无所得心、无住心、非心心、无心相心、无念心、不念心等异名,在三转法轮名为心、所知依、种子识,阿赖耶识、异熟识、无垢识等异名;不仅是同一个心,只是在不同修行阶位所施设不同的名相而已,让佛弟子们知道自己所处的修行阶位在哪里,以便能往上一个阶位迈进。而且 佛为了让佛弟子们能够证悟其心,所以在二转法轮、三转法轮当中,详细说明这些真心的体性为何----那就是于一切法都无所得、于六尘都不动,所以是寂静的。又佛在三次转法轮当中,说法有深浅、广狭不同,譬如:二乘人不证一切有情的真心,所以佛在初转法轮的阿含时,隐说一切有情的真心,没有详细说明一切有情真心的种种体性;到了第二转法轮的时候,佛为了让佛弟子们能够证悟真心,必须详细说明一切有情真心的种种体性,于是开始宣说般若诸经的法义,主要是宣说蕴处界及诸法等法的空相都是从一切有情的真心藉缘而出生,虽然蕴处界及诸法等法的空相是为生灭不已的虚妄法,但都摄属于真心的局部体性,所以将生灭不已的蕴处界、及诸法等法的空相摄归于不生不灭的真心,生灭不已的空相也就不生不灭了。又佛宣讲般若经多时以后,观待佛弟子们入地的因缘成熟,于是宣讲第三转法轮的方等经典,明说八识心王的唯识增上慧学,让佛弟子们得以转入地上阶位,继续修学无生法忍的道种智,乃至最后成就一切种智的究竟佛。
所以说佛观待此娑婆世界众生的根性、智慧、福德等因素,用一切有情的真心来贯穿三世及一切法,由浅入深、由狭而广;因而转了三次法轮,无非就是要让众生开、示、悟、入一切有情的真心,乃至最后都可以成就佛道。然而佛门就是有人,不懂 佛为了摄受弟子们而有三次转法轮的善巧方便,因而有种种不如理作意的说法出现,譬如:达赖喇嘛就在他的书上公开指责 佛陀三次转法轮是互相矛盾的,乃至喇嘛教应成派中观行者,将最究竟、最了义的方等时的唯识经典判为不了义的经典,因而造下难以想象的大恶业,未来要承受非常不可爱的异熟果报。以此缘故,当菩萨修学佛法时,不仅要审慎以对,而且要有智慧来作判断,以免被人误导而不知,因而造下谤佛、谤法、谤贤圣的重罪,未来要下堕三恶道受种种苦,再回到人间,那已经是百劫以后的事,真的不堪回首啊!
说到这里,时间已经到了,今天就讲到这里,敬请各位菩萨下次继续收看。
阿弥陀佛!
 
本文标签: 本文关键字:
讲座文稿
愿所有功德回向:

自归依佛,当愿众生,体解大道,发无上心;自归依法,当愿众生,深入经藏,智慧如海;自归依僧,当愿众生,统理大众,一切无碍。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所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Copyright © 2015-2018 如来藏 www.rulaizan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50208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