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1集 无余涅槃界 正国老师
各位菩萨:阿弥陀佛!
欢迎大家收看“三乘菩提之阿含正义----兼论唯识学的最早根据”节目。
今天我们要跟诸位菩萨一起来探讨有关“无余涅槃界”这个题目,这个议题在修学上是属于非常重要的知见。今天的探讨内容,主要是在说明无余涅槃的基本法义、以及让大家确信无余涅槃并不是断灭,因此我们都有必要对这个法义作正确的认识。
一开始我们简要说明“无余涅槃”这个名相的意思,无余涅槃简单地说就是灭尽十八界;因此在无余涅槃中绝对没有十八界的意识跟意根自我存在,也就是说,把蕴处界等有为生灭法把它灭尽,仅余本体如来藏独存的状态。所以从这里我们就可以知道说,无余涅槃的这个无余的意思,它只是针对有为生灭法,所以在无余涅槃中一定有第八识存在,绝对不是断灭;那当然也有储藏在第八识中的种子----包括无漏有为法的种子、还有阿罗汉的习气种子。所以无余涅槃界,它的这个“界”就是说仍然有种子,还有功能差别存在,绝对不是断灭,所以无余涅槃又可以称为无余涅槃界。从以上的简单说明,我们就可以了解说:无余涅槃就是修行人把自我意识跟意根灭除的状态;因此说无余涅槃是清凉而无热恼,是寂静、是灭度、是真实,这是小乘声闻修学者所追求的最高境界。
接着我们来看在《阿含正义》第五辑中,平实导师的开示:
[所以,无余涅槃中并非断灭空,而是仍然有其功能存在的。只是因为意根已经灭除了,没有意根作前导,所以本识出生名色的种种功能不再现起了,……但是本识的界─祂的功能─种子并未断灭,而是仍然保存在本识中的,所以无余涅槃中仍然有界。](《阿含正义》第五辑,正智出版社,页1497。)
所以从上面的概要叙述,我们就可以知道说,无余涅槃是本识独存的状态,而不是断灭,这是大家所必须要先知道的重要知见。另外,我们也可以从禅定的角度来理解无余涅槃;禅定的层次如果越往上走,表示他要灭掉的法是越多的,相对的能取心就越寂静,乃至能取心能够完全灭除。
如果从欲界定开始看,欲界就是说他还没有离开欲界爱,所以在欲界定里面是六识具足;如果进入初禅的等至位,他是必须把鼻、舌二识灭除掉的,而且他也必须要降伏、或者灭除欲界的贪爱;如果再更往上进入到二禅至四禅的等至位,在这个状况下前五识都不再现起,这个就是属于无觉无观三昧,也就是说在这个等至位,他是没有五尘的觉观;如果进入四空定,他就必须要再降伏或者灭除色界的贪爱;如果再进入灭尽定,就是要把前六识完全灭除掉,也要把意根的“受”跟“想”心所灭除,当然因为灭尽定是属于出世间定,所以事先他必须要断我见;如果到无余涅槃他是要把七转识全部灭尽的。因此在这个过程中,是要逐渐地把蕴处界等有为法灭除掉的,然而都只是灭除有为法。越往上面的层次,对于七转识的灭除就越彻底,而无为法如来藏本来不生,所以就不会灭,事实上也不可能被灭除,没有任何一位众生的如来藏是可以被灭除的。
在《杂阿含经》卷12中有这样的开示:
【如此二法,谓有为、无为;有为者,若生、若住、若异、若灭;无为者,不生、不住、不异、不灭。是名比丘“诸行苦寂灭涅槃”:因集故苦集,因灭故苦灭,断诸径路,灭于相续;相续灭灭,是名苦边。】
所以从上面《杂阿含经》卷12中非常重要的开示,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到这里面有两种的法:第一类就是生灭的有为法,这些法它都是要靠因缘所生,所以它是有生、住、异、灭的体性;也就说它们是刹那生灭变异而不能久住,所以在无余涅槃中,这些有为生灭法将会完全灭尽。而第二类的法是属于不生灭的无为法,因为不生所以不灭,所以它是不可被破坏的;在无余涅槃中它是仍然存在的----包括它的真实如如的体性,也不会有任何的改变。
所以在证无余涅槃的修行过程中,是要把无为法如来藏所出生的蕴处界等有为法逐渐灭除。这也正是在《佛般泥洹经》卷2中开示的道理:
【须拔曰:“何谓无为之道乎?”佛言:“灭有、归本,不复生死,谓之无为也!”】(《佛般涅槃经》卷下)
所以这里所开示的“灭有”,就是要把生灭之三界有为法灭尽;“不复生死”就是只余本识独存的状态,所以也称为“归本”,也就是要回归本识自住的状态。所以由圣教中所开示的归本,就表示说一定有本住法存在,这样就不会落入断灭空。阿罗汉因为信受有这个本住法的缘故,他才能心无恐怖,才能入无余涅槃;而大乘菩萨也因为这个缘故,能够成就安隐观,能够亲证“生死即涅槃”的道理,能够现观轮回与涅槃不二。这些都是因为菩萨亲证如来藏的关系,菩萨因为安隐观而能够在三界中利乐众生永无穷尽。所以如果我们看这个圣教里面所开示的“归本”,我们就可以确认说:一定有本住法存在;所以从上面的分析,大家就可以确信因为有不生不灭的如来藏,才使得无余涅槃可以成立。因此无余涅槃绝对不是断灭,因此又称为无余涅槃界。
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些对于无余涅槃常见的错误认知,包括有人误认为无余涅槃是灭尽一切法,所以他认为是断灭,是灰飞烟灭;这个都是因为不承认有本住法的过失,这样的观念是完全错误的,因为无余涅槃一定有本住法存在。所以,有智慧的修学者一定不会接受把断灭当成修学的目标,即使是断灭见者,他的深心之中也不会接受,因为他仍然有我执的关系。
另外有些人,他是想要用意识心入无余涅槃,很明显地这个就违背了前面我们所说的无余涅槃是灭尽十八界的。因为意识心是属于十八界,所以不可能以意识心入无余涅槃;我们也要了解说这样的错误知见,其实它是跟我见相应的,可是这却是许多人的错误观念。
也有人他把禅定的境界误认为是涅槃,譬如把欲界境界、乃至四禅的定境当成涅槃;这一些都是属于五现见涅槃所摄,同样是不离我见,因为禅定跟意识是相应的;在前面所引《杂阿含经》中有出现说:“相续灭灭,是名苦边。”也就是说,要到达苦边是要灭尽五苦阴的相续,事实上要能够作到这样,他是要连灭相的了知、或者作意也需要灭除的。
因此如果有人建立“灭相不灭”的概念、或者“灭相真如”,那这绝对不是无余涅槃,因为无余涅槃中已经没有蕴处界,哪还有依这个蕴处界所建立的灭相呢?同样的,如果把四空定当成涅槃,并向别人宣说已证涅槃,也会落入妄语之中,而得到不可爱的异熟果报。譬如在《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中的开示:
【外道邪师修定亦尔,不近善友、不闻正法,邪求解脱,获无色定谓得涅槃,寿尽之时趣地狱报。】(《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卷8)
所以这也是大家要特别留意的,千万不要把禅定当成涅槃。
有知见的学人,他就不会落入错误的涅槃知见,可是他的先决条件是说,一定要信受八识论,才会跟断我见的知见逐渐相应,也才能够逐渐离开我见所衍生的种种邪见。我们还要能够亲近善知识,然后渐渐离开种种错误的知见,这样才能够了解涅槃的真实道理,如果能够这样,就不会认为涅槃是很神秘、或者无法理解涅槃的道理;如果是无法理解,通常是受了邪教导的关系,因为许多众生都是跟我见相应的。
因此在经教中特别要再提醒,如来藏知见之难信与重要性,在《大宝积经》卷119中有这样的开示:
【世尊!如来藏者,非有我人众生寿者;如来藏者,身见有情、颠倒有情、空见有情,非所行境。】
也就是说,如来藏是真实存在的无我之法,如来藏本身是离开四相的----也就是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如果落入身见、我见或是有四倒的人,就不容易信受;乃至落入否定第八识之一切法空邪见者更难信受,这些都会导致无法信受无余涅槃的正确法义。因此修学者一定要信受八识论的正知见,渐渐离开与我见相应之四相、四倒,以及离开六识论之一切法空邪见,这样修学才不会唐捐其功。而无余涅槃是四果人所证,因此对于往生者,如果没有实际的证量,不应使用涅槃、圆寂等用语,以免误导众生并引生出其他的过失。
上面我们了解了对于无余涅槃常见的错误之后,我们再从其他的几个角度来了解无余涅槃并不是断灭。前面我们有说明无余涅槃并不是断灭,它尚有如来藏,还有如来藏含藏的种子存在,因此在某些状况下,是有可能使意根再度出现,而令种种法再衍生出来,因此由这个现象也可以让我们确信:无余涅槃并不是断灭。譬如在《起信论讲记》第六辑中,平实导师的开示:
[什么时候能离开无余涅槃再修佛菩提道?没有机会了!除非你的善根真的很够,透过以前所熏习而曾经生起欣乐之情的阿赖耶(异熟)识里面的佛菩提道种子的自心流注,可能在三大阿僧祇劫后,……才有可能促使意根种子流注出来而再度出现了意根。](《起信论讲记》第六辑,正智出版社,页92~93。)
因此我们可以确信及了解:既然意根可以有机会再现起,表示无余涅槃中不是断灭,仍然有本识跟界的存在,因为不能无中生有的缘故。无余涅槃中意识跟意根不现起,所以在道业上是完全没办法进步,所以说对菩萨来讲是完全在浪费时间;因此菩萨不应该入无余涅槃,因为对众生完全没有帮助,因为无余涅槃中没有五阴,所以不可能自利利他;这也完全违背了四宏誓愿,而且是四个愿都违背了。
接下来,我们也可以对比在无色界中的有情,其实无色界有情是可以化现色界天身到色界听法的,这也代表:虽然他在无色界,但是其色种并没有消失。譬如在《楞严经讲记》第十一辑中,平实导师的开示:
[无色界天固然没有色身,但他们若是想要听经闻法,就会变出色界身来人间闻法,因为上地能做下地事,所以无色界天在深妙法的聚会中出现也是正常事。](《楞严经讲记》第十一辑,正智出版社,页28~29。)
所以我们就可以知道,无色界有情如果他还没有断我见,他是不出三界轮回的;这就代表说,他舍报后通常会再堕落欲界中,堕落欲界中也代表着他的色法会再度被出生,因此无色界有情只是色法没有现起,并非把色种灭尽。同样的道理,无余涅槃虽然灭尽蕴处界法,可是并不是把这个蕴处界种子灭尽,因此绝对不是断灭。
接下来,我们再从灭谛的法义来证明“无余涅槃并非断灭”,首先我们来看在《瑜伽师地论》卷68中的开示:
【何等法灭故名灭谛耶?答:略有二种:一、烦恼灭故,二、依灭故。烦恼灭故,得有余依灭谛;依灭故,得无余依灭谛。】
所以这里面开示就是说:有余涅槃它是把烦恼障灭尽,可是尚有此世的色身及觉知心存在;如果是无余涅槃,它除了要灭尽烦恼障之外,也要把此世的色身跟觉知心灭尽。所以从上面“灭谛”的开示,我们也了解说,灭谛所说也都只是灭尽有为法而已。另外在《杂阿含经》卷2中也有开示:
【解脱已,于诸世间都无所取、无所著,无所取、无所著已,自觉涅槃: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我说彼识不至东西南北四维上下,无所至趣;唯见法,欲入涅槃;寂灭、清凉、清净、真实。】
这里的开示就很清楚了,也就是说在无余涅槃中,识阴六识不再出生,第八识也不会到东西南北,或者任何一趣。
在圣教里面也开示了无余涅槃的四个特性:第一个是寂灭,也就是说无余涅槃之中无能取、所取,也就是无觉无知,当然是寂灭的;第二个是清凉,因为无余涅槃中没有七转识,所以不可能有任何热恼,所以是清凉的;第三个是清净,因为无余涅槃中仅余本识存在,而本识跟烦恼无明不相应,所以当然不可能有任何染污法,所以是清净的;无余涅槃的第四个特性是真实,也就是说有本际存在,是真实而非断灭,所以称为真实。既然是寂灭、清凉、清净、真实,哪有可能是断灭呢?如果是断灭,何必用这些名相来形容呢?因为断灭就是不存在的意思。所以二乘四圣谛之灭谛,它是要灭尽一切烦恼,也要灭尽有为法,因此它不是断灭,灭除的只是有为生灭法;因此,如果能够信受有不生灭的如来藏心存在,那这样就不会落入断灭见之中,因此这个知见在修学上是极为重要的。
如果我们再从涅槃的这个名相它的翻译来看,涅槃是它的音译;因为在古代很难用大家熟悉的概念,来直接翻译出“涅槃”所希望达到的一个状态;因此在翻译上多采用梵语来直接音译的方式。第二个是用意译来看,如果是以意译来看,就是说以意思上来作翻译;那常见的意译是翻作寂灭跟灭度,既然是寂灭就表示说,要把一些法把它灭除掉,灭度就是说要把一些法把它超越,超越这些种种的束缚。如果从二乘法来看,就是要把自我、连同种种的烦恼都断除掉;如果从大乘法来看,除了要灭除种种的烦恼无明,也要能够亲证本来就超越一切法的如来藏心;这个如来藏心,实际上祂才是四种涅槃的根本。
另外我们也要了解就是说,要能够正确理解跟接受涅槃的道理,必须要先有八识论的基本知见,否则就有可能会觉得很玄、或者落入误解之中。会觉得很玄的原因,通常是因为听了不同的解说,这些解说之间它的说法不同,因此会产生混淆,所以无法正确理解,所以他就会认为很玄;另外一种产生误解的原因,通常是因为落入常见之中,想要以意识心进入涅槃,这样的话,连我见都无法断除,何况是入涅槃?因此在修学的过程中,绝对要自己作一些初步的思维简择,才能够保护自己跟他人。
因为时间的关系,我们这一集就谈到这里。
祝您身体健康,道业增上!
阿弥陀佛!
本文标签:
本文关键字:
相关阅读
阅读排行
讲座文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