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手机版 | 如来藏网:倡导正知正见正修正行的学佛门户网站

热搜: 涅槃  三乘菩提  悟道  菩提  公案  十信

当前位置:如来藏网>影音>三乘菩提系列讲座>三乘菩提之学佛释疑(一)

7、不执着就是"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吗 ? 正纬老师

视频播放:
视频下载链接(点击右键"另存为")
 
音频播放:
音频下载链接(点击右键"另存为")
 
由 正纬老师开示
 

各位菩萨:

阿弥陀佛!

今天我们要跟大家继续“三乘菩提学佛释疑”系列。我们今天要跟大家谈的题目是:不执著是不是就是“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意思呢?

为什么要谈这个题目?我想凡是从中华文化所普及的地区,大家对于一些精神层次的事情,往往也都有一致性的熏习。比方说,我们在苏轼的《前赤壁赋》里面,会读到这样的字眼:“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我想只要读过《前赤壁赋》的人,几乎都会对这些文字以及里面所描绘出的洒脱自在的自境,而心怡不已。又譬如说,我们常常有听到所谓的杨慎的《临江仙》里面有写道,“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等等,也是同样的意境。甚至我前一阵子还看到,在日本的节目里面,还有专门在谈这些诗词歌赋的事情,谈到的也同样是这个样子令人非常向往的这种境界。

我们说这些诗词歌赋之所以存在,一方面必然是由于先民们所面对的环境,有着许多天灾人祸的困苦,在面对这些无能为力的困苦的时候,是不是可以有任何一个层次的精神解脱呢?这个时候,当然很自然的,就有所谓的老庄道家的这个解脱的方式,会在许多的地方会展现,这些地方所展现出来的,几乎一致性的,都是非常的洒脱、自由自在,并且好像是无所束缚般;可是在无所束缚之中,又似乎能够每一个地方,都发现它是生机盎然。所以这些个意境,从古到今不知道羡煞多少的人。

当然由于,本来这些事情本来就是我们所谓的中国文化的或是中华文化的底蕴,所以很自然的在中国地区,古时候中国地区的人们,当这些人们接触到佛经,传过来的佛经的时候,也必然会想办法,用原来我们所理解的意境跟所习以为常的这些解释,来看待佛经。所以,当一般人看到《金刚经》里面写说:“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或者看到《心经》上面写的:“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那么看到这些呢,往往也都会用刚才我们给大家看到的,类似像刚才的诗词歌赋那样子的一个境界,来去理解、来去解释《金刚经》或者《心经》。比方说,我们先看看“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因为这一句实在是《金刚经》里面的一大名句,大家几乎都耳熟能详。

那怎么样去理解跟解释“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呢?我们刚才说,凭借着中国文化旧有的文化,往往大家都会用一个方式去理解它,也就是把“住”这个字,把“住”这个字把它解释成执著的意思。这里面最具体的例子就是,所谓的“余音绕梁,三日不绝于耳”。那这句话形容的是说,当我们非常喜欢,比方说一段音乐的时候,我们可能连续三天,这个音乐都不断的好像在耳朵里面都不断的在播放一样,用这种状况来形容所谓执著的感觉。也就是,当我们的感官机制接触到外面环境的时候,那里面一旦接触的时候,会产生种种的反应,面对着这个的反应,如果我们的反应是把它牢牢的抓住,就好像我们刚才讲的余音绕梁三日都不绝于耳,心里面一直把这个音乐连续放了三天都停不下来,这个我们就把它想象成《金刚经》里面的住的意思,也就是执著。

当然在这个样子讲之下,这样子理解之下,我们对于《金刚经》里面所谓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我们自然而然会把它解释成说,心里面碰到了外面的环境的时候,哪怕有种种的反应,但心中不会受到影响,不牵不挂犹如虚空,不会留下任何的痕迹,也没有任何的挂碍,当然因为没有挂碍,自然也就没有烦恼,这个就是依照着“不执著”这个意思所理解的无住。至于说所谓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个“生其心”又怎么去理解呢?相信各位观众,如果去看看一些关于这一段经文的解释的话,往往都会告诉大家,只要心里面没有执著的话,似乎我们的心会变得更敏锐,因此对周遭的事情,更不会受到执著的关系,会更加地敏锐的处理周遭的环境。这个就是我们看到的,基于传统文化所生来的,对于所谓的“住就是执著”的一种解释;所以,在这样解释之下,自然而然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话,就是似乎要大家不要执著。

当然,对于这个《心经》上面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解释,看起来也都是这样。因为如果我们眼前所看到的许多的事物,都是因缘暂时的聚合,没有一件事物是永恒不变的话,那么当然没有一件事物是真实,所以“空”自然就变成了没有永存不变的实体;那么我们在面对了眼前的境界,所有一切的事物既然没有哪一件是永存不变的话,那又何必执著呢?所以按照这样的解释的话,其实我们对于所谓的《心经》里面讲的“空”这个意思,似乎也变成了只是对世间或者对于我们眼前境界的一种解释,让我们能够透过这个解释,对于眼前的境界不再执著,那不执著就没有挂碍,不挂碍似乎就已经完全解除烦恼的问题。

以上我们说的,可以说都是从固有文化的根基,然后去解释佛经。这个解释佛经,甚至这个样子的解释方式,甚至一直到佛法传到中国来近千年之后,一般人对于佛法的解释,还是有许多停留在这个层次。

比方说,我们说有一位著名的禅师叫作洞山良价,他曾经开示门下弟子,关于修行要有鸟道之类的修行;鸟道形容的就是,鸟在天空中飞过,用这样子的方式,来去暗示弟子们怎么样去参禅。那么这个部分,后代对于洞山良价关于鸟道的这个说法,同样的也是把它解释成,因为鸟在虚空中飞过之后,不留痕迹,所以这个也就表示,我们不要去执著眼前的境界,我们的心境就应该像鸟飞过天空一样,这样子的洒脱无碍,脱去所有的执著;那如果能够这样子的话,保持着像虚空一般的坦荡跟明白的话,那么就是所谓的心无所执著,就是所谓的心无所住。看起来这样的解释也是一样,跟我们前面讲的《金刚经》跟《心经》的解释,都是连成一气的,都是用所谓的不执著,去把所有的道理贯通。

演变到后来,当然我们现在也常常听到,如果我们能够做到,物来则应,过去不留,乃至于说我们能够超脱了诸法分别的境界,不对立,因此而超越了所有苦乐的对立的话,能够做到这样子的话,那也是我们非常向往的一个,好像是佛教里面真正解脱的境界。

其实我们应该认真来讲,以上所说的,所有关于不执著于眼前境物,乃至于说因为不执著的关系,而减轻烦恼,能够做到这样,我们都要给观众们喝彩;因为能够做到这样,的的确确也已经能够帮助我们消除了许多烦恼;甚至有许多时候,也能够称得上是世间的贤圣。可是,因为我们现在要给大家讲的是佛教真正的义理,所以我们觉得,不能够停留在不执著这个层次。

我们给大家分析看看,如果只是观照世间没有所谓永恒存在的事物,而不执著的话,我们如果把这件事情,把它认真去跟基督教、天主教,或者跟印度教,或者甚至就跟在旧的中国地区所衍生出来的老庄道家的思想,我们跟这些教派或思想印证看看,如果我们真的认真去思考其他人的教义、其他人的宗教哲学的话,我们会发现,乃至于基督教、天主教,乃至于印度教,乃至于老庄道家,这些个宗教都反复的告诉信徒们:我们现在所接触的世间,真的不是一个永恒的存在。

比方说在基督教里面,就会告诉门徒说:我们现在所看到的任何的荣华富贵,那并不是真正的荣华富贵,其实它是会坏灭的,真正的荣华富贵是存在于跟上帝同在的天堂里面。基督教、天主教都是如此的。如果谈印度教的话,那更是如此啊。如果再回头看看老庄道家的话,其实你会发现,如果我们只是停留在不执著的层次的话,那么佛教跟这些完全没有什么差别;换句话说,佛教没有什么独特性,没有什么殊胜可言的。如果这样子讲起来,如果我们真的一心想学佛的话,岂不是十分可惜了吗?

再来,我们如果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给大家看,首先要跟大家讲的就是说,如果我们真的能做到对于世间的这些情境,我们能够不执著,因此而我们不会为了这些事情,执著在比方说权势、名利的这些事情的话,那么我们可以说已经是世间难得的圣人或者贤人了。但是,我们要跟大家说的是,佛教里面佛陀所教的解脱,却远远不止于此。我们如果打一个比方给大家说的话,我们说,一般我们所看到的不执著,通常他最后所能得到的结果是什么呢?基本上都是如果有困境的时候,我们都会比较能够泰然处之;或者我们在面对一些变动无常的时候,我们心境比较能够自在去因应这些变动。所以前面讲的这些,不执著的这种修为,大致上都是不出于我刚才讲的两种,也就是在困境里面能够安然自在,处之泰然;对于在变动的时候,又能够比较自在的能够因应,大概就只是这样子而已。可以看到的就是说,不执著只能让我们被动的在目前的一切状况之下,让我们心里面能够得到安慰、能够得到纾解,但是在佛教里面谈的解脱,却远远不是这样子。

因为佛教谈的解脱,谈的是要真正去抓到烦恼的它的关键在哪里。谈到的是什么?谈到的是缚结。缚结,简单来讲就好像是有一个粗粗的麻绳,环绕在我们四周,把我们绑得牢牢的;这个粗的缚结就代表说,我们真正要解脱的话,要对治的对象就是这些缚结。把我们牢牢的绑在哪里呢?不仅把我们牢牢的绑在我们现在的生活当中,更牢牢的把我们的前世今生,都整个牢牢的绑在轮回里面。所以在佛教谈的解脱,一方面它是针对解脱真正的关键,另外一方面佛教所谈的解脱,不仅是现在对于事情能够找到安慰、能够找到纾解而已,并且它是更进一步要打开这些缚结,并且不是现在世打开而已,还是希望我们连未来世的缚结,也都全部打开。这个意境,怎么会是不执著能够函盖呢?

另外,我们刚刚讲的解脱,我们如果更进一步来看,佛教里面除了谈解脱之外,更重要的还有谈到所谓的自在。这个自在谈的是什么呢?其实简单的跟大家讲,这里面谈到的就是所谓的真如佛性。那真如佛性,如果能够真正找到真如佛性的话,那我们才能够真正谈到诸法的分别,才能够真正谈到诸法的究竟是如何无分别,并且因此而在所有一切的境界里面,都能够安适自在。这个境界又远远超过于我刚才讲的,在解脱里面的缚结所能得到的境界。

所以,从我们刚刚以上的分析,我们再给大家整理一下。我们谈到的佛法,其实佛法一定有包含如何解脱跟什么呢?跟将来如何能够分分的证到真如佛性,乃至于最后究竟成佛。所以,我们把它的两个大的方向,或者说两个大的教法,把它叫作解脱道跟佛菩提道。解脱道跟佛菩提道实际上函盖了,现在各位观众所看到的任何一种的佛教的教法,都在解脱道跟佛菩提道的函盖之下。《金刚经》跟《心经》,正如我们今天的题目——“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个经文到底应该要怎么去理解呢?我们要提醒大家的就是,《金刚经》跟《心经》,它们都是所谓的般若系列的经典。这类型的经典,要能够正确的解释的话,有一个最重要最重要的前提,就是一定要先找到每一个人本来都具有的清净本心。如果没有找到清净本心的话,任凭我们用什么样的方式去解释,不管我们说我们自己是怎么样的不执著,那都不是这个经文所讲的意思。所以,在没有真正找到我们的清净本心之前,我们如果用不执著来解释所谓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话,那么我们应该要把它视为这是一个不了义说,或者是说,这个只是为了要方便让一般的人能够亲近佛教罢了。正如同我们刚才讲的,我们刚才给各位观众所解释的,佛教的解脱境界是多么的殊胜,佛教的菩提的境界又是多么的殊胜,这些都远远不是不执著所能够函盖的。

所以,我们再接下来就要跟大家讲说,既然对于像“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类型的经文的理解,必须要在明心之后才有办法真正的理解的话,那么我们对于这些事情,应该如何去看待呢?好,我们在这里,多给大家讲一些。

我们刚刚讲说,所谓的菩提这个字眼,菩提代表的就是每一个人清净的本心,所以我们谈到菩提这两个字,一定也包含了解脱;因为清净本心如果不解脱的话,怎么叫作清净呢?所以,菩提这两个字,一定包含了解脱。我们刚才谈的是佛菩提,我们刚刚说佛法就是解脱道跟佛菩提道,从这个道理上来讲,从菩提必定包含解脱这个概念来说,我们说解脱道一定完全函盖在佛菩提道里面,并且佛菩提道跟解脱道所谈的这个解脱,不会有什么地方会不一样的。这个要先跟各位观众说。所以我们刚刚说,因为还没有明心见性的关系,我们对于经文的解释,最好还是回归到解脱的方面来看。所以我们要说,解脱这件事情,我们要在这里郑重的跟各位观众说:解脱是学佛必备的知见。即便是佛菩提,我们将来希望能够明心见性,也是需要从解脱好好的扎稳基础,要从断三缚结开始,因为这个是娑婆众生的特性;也就是,在我们这个世界的众生,一定在学佛的时候,一定要扎稳解脱的基础。

解脱的关键就是在于三缚结,那么三缚结呢,其中的关键又在于我见,而什么事情是我见?什么东西是我见真正的内涵呢?我在这里先告诉大家,我见的内涵,通常它的意义,不是不执著所能够函盖的。那么如何正确的掌握所谓的我见呢?最好最稳当的作法,就是先好好的参究所谓的《阿含经》,因为《阿含经》是解脱部分最根本的经典。各位观众如果对《阿含经》里面文字能够好好掌握的话,对于我见自然会有深刻的了解;如果您对于阿含的经文有所疑虑的话,我们会里面有出一本的《阿含正义》,您可以透过《阿含正义》一到七册的这个内容,详细的去掌握,什么东西叫作我见。到时候您再回来看的时候,您就知道我见不是执著这两个字能够函盖的。

等到把解脱的基础打稳了之后,接下来您很自然的就会到达了可以进一步的追求明心见性的境界了。一旦到了可以追求明心境界,乃至于最后明心了之后,您就能够了解“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您就能了解“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这些境界,根本就远远超过了不执著;甚至您将来也有一天能够理解,所谓的“诸法无分别”那是怎么样一个殊胜的证境。

如果您现在还没有明心的话,我们给各位中肯的建议就是,一定要回归解脱的原理。回归解脱的原理意思就是,不要碰到任何的经文,就全部一概的用不执著去解释;应该要先稳当的先去理解,什么叫作解脱,什么叫作三缚结,什么叫作我见。而我们刚才说,要理解我见的关键,就在于掌握了《阿含经》真正的义理。所以在这里提供给大家,免得大家碰到所有的事情,全部都用不执著三个字全部去函盖了。这会是很可惜的一件事情,因为这样子就看不见佛教真正殊胜的义理在哪里了。

今天就先跟各位说到这里。

阿弥陀佛!

【浏览量 735次】
栏目分类
愿所有功德回向:

自归依佛,当愿众生,体解大道,发无上心;自归依法,当愿众生,深入经藏,智慧如海;自归依僧,当愿众生,统理大众,一切无碍。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所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Copyright © 2015-2018 如来藏 www.rulaizan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50208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