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菩萨:阿弥陀佛!
欢迎各位菩萨继续收看“三乘菩提之识蕴真义”节目。本节目是依据 平实导师所著作的《识蕴真义》这部书的导读与解说,这一集将说明“二乘及大乘的生空观及法空观”的部分。
各位菩萨在进入佛门之中修学正确的佛法知见时,应建立正确的成佛之道必须要具足两个法:一个就是解脱道,另外一个就是必须要具足一切种智的大乘佛菩提道。虽然解脱道是二乘圣人所证,而菩萨以及诸佛也一样亲证;但是一切种智则是无上正等正觉所得的智慧,只有菩萨随佛修学佛菩提道才可以分分的证得,它是不共二乘圣人的;而且二乘圣人的解脱道也是不究竟的,因为还有与生死有关的习气种子随眠及无始无明上烦恼未断尽。
佛陀为了慈悲摄受各种不同根器的大众,所以施设五乘来接引众生。有哪五乘呢?人乘、天乘、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其中人乘与天乘是属于人天善法,但如果想出离三界六道轮回之苦,则须以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等三乘为主;这三乘的法义内容,各有不同的善巧方便来教导。在二乘法中,主要是依世俗谛来修解脱道,修行法门则是依五阴十八界来修四圣谛、八正道、十二因缘、与三十七道品等法;修行结果,在断一念无明的四种住地烦恼后,也就是断我见与我执的现行而证得阿罗汉果。在大乘法中主修的是佛菩提道,修行法门则是依以第八识如来藏为核心之胜义谛来修行解脱道外,主要内涵以六度万行、无生忍与无生法忍为主;修行结果,是我见与我执的现行与随眠皆须断除,再加上也断除无始无明上烦恼的随眠种子,因而证得四种涅槃,获得四智圆明,成就佛地境界。
大乘法之行门内容称为“胜义谛”,因为大乘法的见道就是以真实如来藏为依归,修得如实智慧;不只是现观世俗谛的无常、无我而已,更须进一步证世俗谛中所有万法缘起缘灭的根源——如来藏。所以说,如来藏即是万法之根源,故如来藏即是一切法界的实相,因此万法实相心如来藏,就是阿赖耶、异熟、无垢识心体。由此缘故,所以才说如来藏是胜义谛,是法界万法的根本;若没有如来藏,即无一法可得,这是法界究竟道理,也称为真实道理,无可改变或替代,故名为“谛”;此谛是世间、出世间、世出世间道理的最究竟义,为一切法界的真实相,故名“胜义谛”。
反观二乘菩提只是在蕴处界世俗法上观行四圣谛、八正道、十二因缘等法上,断除蕴处界诸法上的我见与我执,现观“人无我”,才能得以出离三界分段生死。二乘圣人不曾在蕴处界的根源,也就是第八识心体如来藏上面取证及现观,所以不知道万法是如来藏所变现而非真实有,所以不证“法无我”;也就是说,二乘圣人只须对于粗糙的烦恼断除,而不需要求证如来藏。反观大乘诸圣者,不但必须伏除、断灭我见,乃至要降伏我执,就像阿罗汉一样;进而更须要证悟法界实相心心体的如来藏,才能够得知般若实义,入地时发起道种智。然而二乘诸圣在修证二乘菩提时既不需亲证法界实相心体,所以不需亲证法空观,只须证得蕴处界的生空观所得的生空智即可,故不求实证实相心体。
我们来看经文《成唯识论》卷10圣 玄奘菩萨如何说:
【妙观察智相应心品:(有二种别。一者)生空观品,二乘见位亦得初起,此后展转至无学位;或至菩萨解行地终,或至上位,若非有漏或无心时,皆容现起。(二者)法空观品,菩萨见位方得初起,此后展转乃至上位;若非有漏、生空智果,或无心时,皆容现起。】
经论中说:“妙观察智相应的清净意识心与心所法等有两种空观:一、生空观相应的清净意识心与心所法等,在二乘人断我见时的见道位中,也可以初次现起,不必一定要亲证大乘法中所说的实相心才能发起;或者大乘行人进修到菩萨解行位终了而证得第八识的时候就可以现起,或者在进修到上位时,在非有漏位或者非无心位时都可以现起。二、法空观相应的清净意识与心所法等,在菩萨依大乘菩提而得见道时方能初次现起,此后辗转乃至地上各位中;如果不是有漏心位,不是在通教菩萨的生空智果位当中,不是在生空智的二乘果位中,不是在无心位时,都可以现起。”
由玄奘菩萨在论中说明可知:二乘圣人依世俗谛而观行五蕴、十二处、十八界都是缘起法,无常故其性空,称为“空相”;证知三界世俗法中的蕴处界悉皆虚妄,因此而断除对五蕴我、十二处我、十八界我的我见与我执,由此而成就圣道,名为证得生空观等法品。然而二乘人唯断我见与我执,所观行之对象为五蕴、十二处、十八界法,不需证得法界实相心,不需观行第八识体性;所以,从菩萨的智慧来观察二乘人,方便说他们只得“生空智果”,即是断烦恼障的现行。由于不需亲证万法实相心第八识的缘故,不知万法皆由第八识心体中出生,误以为万法在心外实有;不知万法皆是自心阿赖耶识所生,所以不得“法空智果”。不能现观一切法悉皆由如来藏所生,皆是有生有灭之法,无常故空;不能现观一切法皆是自心所现的现量境界,所以不得“法空观”;会误以为心外实有诸法存在而能被五蕴的自己所领受,不知蕴处界我所领受的一切法,皆是自心异熟识所出生;不证第八识自心现量,所以会以为心外实有诸法能被自己所领受,故不能了知一切法空,执著心外之法为实有。反观菩萨因亲证实相心如来藏,因深信佛语,步步进修而进入初地修学道种智,直至成佛具足一切种智而成就佛道;进而为诸利智菩萨说一切法皆自心现量,故说“三界唯心,万法唯识”。
所以,二乘人“观苦、断集、证灭、修道”皆是依于三界的世俗法之蕴处界而观、而灭、而修、而证;都是依众生我缘起性空之观行而证,从来不曾证知蕴处界所从来的根源——第八识如来藏。也因为二乘菩提的亲证者,不需亲证法界实相之如来藏心的缘故,不需观行第八识心体自性,所以不知一切法皆是第八识自心现量,不知心外一切法空;所以 圣玄奘菩萨说:二乘人不证“法空观”只证“生空观”。然而不论生空观与法空观,都是意识心所观、所修、所证,若离意识心即无可证者;由此缘故,正当意识心眠熟而灭时,生空观与法空观所起的妙观察智及平等性智皆不起;生空观与法空观的智慧,是要依意识同时现行时才得以运作,若意识住于眠熟等五无心位中,生空观与法空观的智慧即皆不得现起。
但是,不论是生空观抑或法空观,皆须汇归于阿赖耶识;若无阿赖耶识,则无包括意识心在内的七识心,更不会有识蕴存在,何况能有意识心所证的生空观与法空观呢?如果没有阿赖耶识,如何能有蕴处界呢?没有蕴处界,如何能有蕴处界的缘起性空、一切法空呢?所以说,二乘菩提乃是以大乘菩提的如来藏阿赖耶识为依归,二乘菩提依于生灭无常的蕴处界而有,而蕴处界则是依于如来藏而有,如来藏即是阿赖耶识,而异熟识、无垢识也是阿赖耶识的异名。
生空观的智慧如是,法空观的智慧也是如是;一切法皆是自心现量,所观的一切法包括:蕴、处、界、心所法、色法、心不相应行法、一切无为法,山河大地、一切三界万法等,实际上无一法不是由如来藏所生、所显。但随着菩萨证量深浅广狭的差别,而得随力分别、随力了知其中实相的正理:或者少分亲证一切法皆是自心现量,或者分证一切法自心现量,乃至于具足证得一切法自心现量而成就佛道;具足了知众生其实从本以来未曾触及自心如来藏以外的一切法,无量劫以来一直都住在自己第八识心体所出生、所显现的境界中而修种种行。如是具足修行而亲证履践自心如来藏的一切功德境界以后,名为具足修行普贤行的菩萨,即可成就佛道,如是名为具足了知众生所触知的一切深广微细万法皆是各人第八识的自心现量。
二乘圣人中的定性不回心者,因为不能亲证实相的缘故,误认为除了二乘菩提所说的蕴处界皆是生灭法、皆是缘起性空,以外就没有别的佛法了。因此缘故,二乘定性圣者舍寿时,由于胎昧未除的缘故,畏惧未来世另有一个全新的意识不能了知此世所证的解脱慧与解脱果,畏惧因为发愿受生而被胎昧所障、再有生死,所以一心一意取证无余涅槃;虽然知道取证无余涅槃者实无取证,只是灭了蕴处界自己而已,却不知剩下仍然是自己的如来藏离见闻觉知而独存的自住境界。由此缘故,定性二乘圣人因为慈念众生的悲心不够,以及挂念正法是否能够久住的护法愿不够坚强,所以在知苦、断集、证灭、修道后,舍寿必入无余涅槃,尽形寿不知无余涅槃实际的如来藏在何处。
可是菩萨则不然,由于已经亲证一切法皆是自心现量的缘故,了知涅槃实际即是如来藏,了知蕴处界及一切法皆是从如来藏中直接、间接、辗转出生,了知一切法即是如来藏之局部自性,所以发心欲证如来藏所含藏的一切法种,发心想成就一切种智;也因为慈念众生不得解脱生死之苦、不明了法界实相,以及挂念正法能否久住以利众生;由于这些种种的缘故,不像二乘定性圣者一心取灭,所以效法学习诸佛永不入灭,利乐众生永无穷尽。是故悟后虽然未离胎昧,却能不畏惧永劫受生的生死众苦,上求佛道、下化众生,因此而世世受生于三界中。所以,能够成就如大白牛车的大乘佛菩提道,而非二乘——如羊车、鹿车的小乘、中乘的声闻、缘觉菩提道。
然而,当我们仔细观察二乘菩提与大乘菩提的相异之处,只有是否亲证实相如来藏而有差别,却不是因为是否断除我见与我执而有差别;因为大乘法也必须要断除我见与我执的缘故,乃至于尚须进断二乘人所不能断的我执习气种子随眠。大乘菩萨更须亲证实相如来藏,以及悟后所证般若的别相智及一切种智,皆非二乘圣人所能证得;唯除后来回心而进入大乘法中修学,随 世尊或随胜义菩萨僧修学亲证者。大乘菩萨所证妙观察智中的“生空观”,同于二乘断除我见与我执之观行,内涵并无差异;大乘菩萨妙观察智中的“法空观”,则非是二乘圣人所能稍证、稍知的。法空观是要依亲证如来藏后,再作万法皆从如来藏出生的确实观行方得初起的缘故;二乘圣人尚且不能证得如来藏,尚且不知如来藏的所在,所以无法观行,故说定性阿罗汉不证法空观。
既然菩萨所证妙观察智中的生空观,是要依于如来藏阿赖耶识所生之意识心来观行所得的智慧而有;而意识所观行的部分,则是生灭无常之世俗法蕴处界,然而蕴处界是要依于如来藏阿赖耶识而有,所以生空观不得外于阿赖耶识而有,因此二乘菩提是妙观察智二观中的生空观所摄。由此可知,二乘菩提要依阿赖耶识而有,菩萨所证的法空观仍要依蕴处界的意识心而有,意识心则仍然要依阿赖耶识如来藏而有;而妙观察智的法空观所观行之自心现量,则是由亲证实相心阿赖耶识而有,所以说法空观仍然不得外于阿赖耶识而有。
如此世间法的蕴处界及所生一切法皆依阿赖耶识而有,生空观与法空观皆依阿赖耶识而有,故知万法悉皆汇归于阿赖耶识心体,实无一法能离阿赖耶识心体而有。由此而得知大乘菩提的亲证与观行者,悉皆不离阿赖耶识心体;乃至断尽我执后的异熟识,也是阿赖耶识心体所改名而称“异熟识”;断尽我执习气种子之佛地无垢识,也是阿赖耶识心体所改名而称“无垢识”;佛地的一切种智之建立,也是依无垢识心体所含藏的一切种子的具足证得而有;佛地真如也是由无垢识假借万法的运行,由诸佛示现于三界中的无垢识所现行的诸蕴而显现,而无垢识即是阿赖耶识心体净除二障后所改名。因此说一切世、出世间法,皆是阿赖耶识心体自心现量,皆汇归于阿赖耶识心体。
今天因为时间的关系,只能说到这里。
最后祝愿所有的菩萨们:色身康泰、学法无碍、福慧增长、早证菩提!
阿弥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