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生极乐世界学佛是缓行道也是速行道
(1)一般人往生极乐世界学佛是缓行道、难行道
那我们来说说代表净土法门的极乐世界。因为那边修行缓慢,往生去极乐世界的人,大部份的人要住在莲花之中半天乃至十二大劫不等,而莲花中的那个时间是在极乐世界的时间,那边的一天相当于我们这边的一大劫。
上品中生的人在莲花中住半天(一个晚上),相当于我们这里的半个大劫,因为那边劫长,所以需要花费的时间很长。譬如说上品中生,在花里面一个晚上才闭花,开花以后见佛菩萨光明说法,七天以后得到位不退,过一小劫才得无生法忍进入初地,时间很久。
上品下生的人住在莲花中,一日一夜花开,七天才能见佛,但是看不分明;犹如我们刚出生时,看见父母亲看不清楚,经过三七二十一天才能够了了分明。再经过那边的三小劫才能进入初地,得无生法忍,时间更久。
中品下生,往生以后七天,才能见到观世音与大势至菩萨,闻法以后证得初果,一小劫以后才能得到第四果。
下品往生的人都是属于造恶业,但不诽谤大乘、不诽谤菩萨藏、不诽谤正法的人所往生,他们所需要的时间就更长久了。
《无量清净平等觉经》卷四中,佛有一段话说:“你们在这个地方行善布施、对人有恩,修学各种功德,能够不犯我所制定的各种禁戏、能够修忍辱行,能够修学以心禅定,能够修学般若智慧,互相辗转教化,这样努力修行而斋戒一日一夜的话,胜过在无量清净佛国修一百年。”请问:在极乐世界修行是不是很慢?是很慢。因为在莲花里面要住很久,花开见佛以后还不能了了分明,闻法证果需要的时间非常的长久。而且五欲的外缘很少,我们很难厉缘对境断除一念无明,很难转化真心里面的染污种子。往生极乐净土的人,除了上品上生人及中品上生人以外,修行都很缓慢,在那个地方,你要修布施持戒忍辱,很困难啊!没有因缘让你修,没有逆增上缘,福德资橙不容易累积。
(2)证悟的人往生极乐世界学佛又是速行道、易行道
有七个原因我们这么说:
第一、极乐世界没有恶缘,所以我们在那边永远不会造作恶业——我们永远不会被那边的任何五欲所引诱而造作恶业。而且当我们能够离开莲花见佛闻法时,表示性障已经消除了,所以永远不造恶业。在那边所有的众生都具有他心通、天眼通、宿命通,那你想想看,想造恶业的话,能造吗?不能啊!刚一起心动念,人家都知道了,还等你造恶业啊?即使意的恶业都不能造啊!
极乐净土没有恶知识的缘故,我们绝对不会跟随恶知识谤佛谤法谤僧,不会诽谤圣人,我们就永远不会入三恶道,不入三恶道,修行就快了。一旦入三恶道,要再恢复人身就很困难了,更何况修行?所以在那边永远没有退失的顾虑,所以修行容易,所以修行迅速。
第二、如果是声闻种性的菩萨,在这边是中品上生的话,往生到那里去立刻闻法,立刻证得第四果,好快喔!只要你能中品上生,马上就是阿罗汉啦,真便宜啊!所以说往生极乐净土是速行道,也是易行道,只要你肯去。如果是明心见性悟得深的人,见性见得分明的人,他往生极乐世界就马上获得无生法忍,一下子跳到初地去。
在娑婆世界悟后起修,慢心消除,性障消除,所以他的烦恼障很淡薄,他的所知障也打破了,而且一往生到极乐世界的时候,他没有粗重的五阴遮盖,他是莲花化生,再加上弥陀世尊无比广大的慈悲本愿的力量加持,所以一旦往生极乐净土,当下闻法之后,立刻得到无生法忍,进入初地乃至八地,多快啊!若在娑婆世界要修行将近两大阿僧祇劫才能进入第八地,所以求生极乐净土是速行道、是易行道。
第三、十方无量世界佛国已经证悟的有情,往生极乐世界,见佛闻法,得到初地乃至八地境界的人,最迟不会超过半天。如果在往生前性障消除得很多,在往生前所知障消除得很彻底(当然不可能究竟),消除得很彻底也就是悟后起修唯识一切种智的慧门修得很好,往生马上得八地。如果这边悟后起修没有做,性障没有除,虽然明心见性,往生极乐净土,闻弥陀说法而进入初地,最多不超过半个白天;相当我们这里四分之一大劫而已,比起我们在娑婆世界辛苦的修行将近二大无量数劫,是不是快得很多呢?快多了。所以说净土法门念佛求生极乐世界是速行道,也是易行道。
如果悟后能够具足四禅八定,能够修唯识的经典和论典,能够深入去用自己所悟的真如佛性引证而入初地得道种智,并且又断尽一念无明的话,往生见佛闻法,立刻得到八地;相当于我们这个世间也不过几万年几千年而已,所以悟后必须要继续修行,必须要断尽一念无明,还要精通唯识的经典和论典,譬如《楞伽经、成唯识论》等等,藉以薰习一切种智。如果没有做到这些,往生极乐以后,见佛闻法需要的时间就比较长,才能得到八地。或者半个时辰;或者一个时辰,那也只是相当于这世界十几万年或者几百万年,但是比起在娑婆世界修两大无量数劫,那还是快得不得了。修学净土法门往生极乐,对悟后的人来讲,它是速行道,也是易行道,这是释迦世尊慈悲,特地教我们检便宜。
第四、在极乐世界容易修行四禅八定,也容易使我们远离隔阴之迷;因为在极乐世界没有粗重的五阴来遮盖我们,而且在极乐世界不须为生活而奔忙。我们在娑婆世界,每天上班八个钟头,星期天要陪先生陪太太去郊游,不然人家不高兴,是不是?在极乐世界没有这些烦恼,因为没有男女相,都是中性身嘛!哪有先生哪有太太?更没有子女,大家都是独立的,没有牵绊,可以专心修行。
极乐世界环境清净,非常适合修学禅定三昧,所以去那里修学禅定三昧很迅速,而且在极乐世界,可以经由弥陀世尊的慈悲愿力加持,使我们本心里面的功能显现,三明六通等功能可以不断的显现运作,能显现运作以后,我们回到娑婆时,就有这个能力,就不再退失,不再有隔阴之迷,所以悟后往生极乐世界是速行道,也是易行道。
第五、上品上生人,或者极乐世界的初地以上菩萨,常常可以见到弥陀世尊。初地以上菩萨见到世尊时,往往是一闻千悟。不是闻一举三,而是一闻千悟,所以获得功德很迅速,而且很容易断尽上烦恼。上烦恼就是无始无明、修道所应断之过恒河沙数上须恼,因此很容易证得修道所应证之过恒沙数一切所应证法,可以很迅速的证得等觉位,所以净土法门悟后求生极乐世界是速行道,也是易行道。
第六、不离极乐能作大施。上品上生人能够不离极乐世界而作广大的布施。以法施来讲,能度十方有情。以无畏施而言,因为八地以上菩萨具有大威力,能够在冥冥之中广泛的利益有缘的广大众生,也能够减少大的天灾,这岂不是更大的无畏施吗?以财施来讲,他们能够在一个早上供养十方无量数佛。而且到八地以上,能以定果色化现有形的食物普供一切有情,因此能够迅速的累积福德资粮,所以能够迅速的成佛。可不离极乐世界而作三种广大的布施;所以成佛很快,所以极乐世界净土法门是速行道也是易行道。
第七、极乐世界劫短。咦!刚才不是说极乐世界劫长吗?怎么又变成劫短了?说来说去都是你的道理啊?但我们是有根据而说的。在六十华严,卷二十九里面这么说:“如此娑婆世界释迦牟尼佛剎一劫,于安乐世界阿弥陀佛剎为一日一夜;安乐世界一劫,于胜服幢世界金刚佛剎为一日一夜;胜服幢世界一劫,于不退转音声轮世界善乐光明清净开敷佛剎为一日一夜;不退转音声轮世界一劫,于离垢世界法幢佛剎为一日一夜;离垢世界一劫,于善灯世界狮子佛剎为一日一夜;善灯世界一劫,于善光明世界卢舍那藏佛为一日一夜;善光明世界一劫;于超出世界法光明清净开敷莲花佛剎为一日一夜;超出世界一劫,于庄严慧世界一切光明佛剎为一日一夜;庄严慧也界一劫,于镜光明世界觉月佛剎为一日一夜;如是次第乃至百万阿僧祇世界,最后世界一劫,于胜莲华世界贤首佛剎为一日一夜。”这样比较起来的话,极乐世界这个时间是长还是短呀?还是短。对娑婆世界而言,极乐世界是长劫了;但对其他世界而言,极乐世界又是短劫啊!可见还有许多别的地方的修行时间比极乐世界更长。
从《华严经》来看极乐也界,从十方虚空一切世界的观点来看,极乐净土的时间也是短劫。我们这个世界真正证悟的人,一旦往生极乐世界,就可以立刻证得初地乃至八地,只不过相当于这个世界几万年几千年,或者大不了几百万年,比起在这里修行大约二大无量数劫快得太多了。因此我们说净土念佛法门悟后求生极乐世界,既是易行道也是速行道。
推荐文章
最新收录
讲座文稿
- 五位百法(图解)
- 六尘境中作主者必是意根
- 大乘入道----实证第八识如来藏
- 二乘菩提依如来藏而建立
- 七识住
- 四识住
- 唯识五位百法
- 三种能变识,就是大乘唯识经典中所说的“心
- 离念灵知之非
- 五十一心所法之色法十一
- 五十一心所法之善十一法
- 五十一心所法之六根本烦恼
- 五十一心所法之随烦恼
- 五十一心所法之不定心所法
- 心不相应法
- 五十一心所法之六种无为法
- 一心前后不相应
- 破和合识
- 何为“意生身”
- 三界唯心,万法唯识
- 众生所造业行为何会感生各种异熟果报?
- 众生如何感招地狱果报的呢?
- 深信因果之佛教五果
- 深信因果
- 穿搭海青
- 穿搭幔衣
- 大悲忏(一)
- 大悲忏(二)
- 大悲忏(三)
- 大悲忏(四)
- 寺庙巡礼
- 在家居士如何设佛坛?
- 佛教基本礼仪
- 佛像安座仪轨
- 居家修行早晚二课仪规
- 居士学佛常用礼仪(一)
- 居士学佛常用礼仪(二)
- 寺院的基本殿堂
- 寺院的各种法会
- 供佛简要仪轨
- 十信位修学的基础是什么?
- 菩萨--当满足信位,入初住位修学,快速增益
- 引导学人快速开悟是破坏佛的正法——开悟须
- 修集福德资粮(十住位)
- 十信位
- 具足十信位,初发菩提心
- 十回向位的如梦观
- 十行位的修行
- 十住位的修行
- 三贤位的修行,应当如何圆成进入初地的功德
- 如何从明心之第七住进入初地
- 明心与初地释
- 菩萨初果——须陀洹
- 具足发起菩萨性的有情会显现出怎样的性相以
- 十地的观行与修证
- 《人间佛教》 目录 引言
- 《证道歌》与般若中观之关系
- 永嘉大师以亲证如来藏而言证道--永嘉大师《
- 眼见佛性
- 离念灵知是妄心
- 大乘法中的善根
- 何谓“五浊”?
- 八解脱(九证法)
- 见惑与思惑
- 行者具足四禅八定正受之前,当须先求见道
- 证初果的观行
- “空”有两个含意
- 菩萨之四果
- 欝头蓝弗——以定为禅无法解脱生死
- 五逆(七逆)罪的轻重
- 神通是境界法,不是常住法
- 学佛的目的在离苦得乐,如何才能真正地离苦
- 何为“意生身”
- 世间及众生的成因--三界唯心
- 佛菩提道首重开悟
- 正说无余涅槃
- 声闻简介
- 三界中的我见
- 出家弟子当学八种智慧
- 您修的到底是那个心
- 菩萨初果——须陀洹
- 菩萨二果——斯陀含
- 菩萨三果——阿那含
- 菩萨四果——阿罗汉
- 具足发起菩萨性的有情会显现出怎样的性相以
- 如何修证解脱道
- 皈依后的正行
- 有证量的菩萨可以为人解说法与次法的内涵
- 如何修证四果
- 如何修证三果及初禅的发起
- 如何修证初果
- 菩萨种性的义涵?如何发起、乃至圆满菩萨种
- 如何修证声闻菩提
- 修苦圣谛断我见
- 观行断三缚结
- “唯识五位”的修行
- 简述八正道
- 菩薩情
- 梵网经菩萨戒本--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
- 菩萨性是何时才算具足呢?
- 诸佛菩萨赞佛偈
- 早晚课必备---忏悔发愿回向文(更新)
- 四禅八定到底有没有念?
- 有想定与无想定
- 略谈无我的修持与护法
- 依靠自己的业种与业力而生活
- 何谓实相忏悔
- 忏悔是佛教中很重要的一个善法
- 如何灭除三障烦恼
- 引导学人快速开悟是破坏佛的正法——开悟须
- 何谓三障?
- 具足十事发菩提心能坏恶业
- 劝请发大乘菩提心
- 大乘见道所需的福德资粮
- 如何种福田
- 种福田应“如法回向”
- 菩萨应观“福田”与“贫穷田”而布施
- 福田的种类及注意事项
- “布施”相略探
- 度众的智慧
- 六字大明咒的真实意涵
- 破邪显正乃中国佛教宗门传统家风
- 十回向位的修行
- 三贤位之十回向位
- 《楞严经》中「情」、「想」什么是意思?
- 三贤位的修行,应当如何圆成进入初地的功德
- 五戒释疑
- 如何获得神通
- “三界唯心”与“唯心主义”之不同
- 何谓神通
- 许愿、还愿和发愿
- 佛教与神通
- 释印顺人间佛教与佛菩提道之差异
- 业障大致有哪些?如何转业或消除业障?
- 提婆达多在地狱做什么?
- 《金刚经》四句偈说什么?
- 加持的功用是真的吗?
- 佛法中的善恶标准及善因是否会得恶果
- 在家信佛十问
- 众生共同只有一个如来藏吗?
- 第001集 共相怨害喻--陀罗尼
- 第002集 五百陀罗尼
- 第003集 菩萨妙陀罗尼
- 第004集 咒陀罗尼--众生欲求 历史演进
- 第005集 陀罗尼:咒语
- 第006集 恒伽达--心欣慕圣贤
- 第007集 卖身供养三宝果报
- 第008集 大光明王发菩提心
- 第009集 为母说法
- 第010集 微妙比丘尼
- 第011集 孝养父母--长者子共天神感王行孝缘
- 第012集 供佛功德--身贫供养品
- 第013集 孝养父母-弃老国缘
- 第014集 忍辱-忘恩负义
- 第015集 布施-智慧护眷德被众生
- 第016集 供佛功德_须曼花衣随身产缘
- 第017集 童子持戒守信获宝
- 第018集 波斯匿王女善光缘 游正光老师主讲
- 第019集 旃阇摩暴志谤佛
- 第020集 佛为诸比丘说利养灾患缘
- 宗门无念心体非是定心
- 大慧宗杲禅师略传
- 大慧与天童同一所证:如来藏
- 大慧与天童同一所证:如来藏
- 大慧禅师之心性
- 离念灵知之非
- 似即似,是则不是
- 悟的六种表象
- 永嘉大师以亲证如来藏而言证道---永嘉大师
- 眼见佛性
- 言语道断、心行处灭的真心
- 禅宗历代传法偈
- 有证量的菩萨可以为人解说法与次法的内涵
- 禅宗公案是灭六见之法
- 藉无门慧开禅师语,与当代佛门四众共勉
- 永嘉大师《证道歌》真义
- 默照禅古今之差异
- 破邪显正乃中国佛教宗门传统家风
- 丰干与寒山、拾得的故事
- 禅宗法脉记要
- 【般若信箱】关于往生的系列问答
- 确保您的权益-捐赠器官应自我保护
- 浅谈无相忆佛拜佛之中的掉悔盖
- 修学念佛法门三资粮--信愿行
- 念佛就能往生,何需受五戒、修十善?
- 毁谤大乘不生极乐
- 勿入极乐边地胎生
- 三资粮之行:三福净业之“孝养父母、奉事师
- 三资粮之信、愿
- 三资粮之行:三福净业之“受持三归”
- 三资粮之行:三福净业之“具足众戒,不犯威
- 关于种福田
- 种福田时特别要注意到的三件事
- 无相拜佛图解
- 人死后是如何投生?
- 佛教的丧葬方式
- 如何拜佛
- 死后七七四十九天中的故事
- 【无相恋爱】念佛就像谈恋爱:无相念佛、无
- 中峰系念法事三时全集
- 将来万一有复制人类,请问此复制人有无灵性
- 受持三归五戒可以获得无量无边的福德
- 【创伤疗愈(三)】
- 【创伤疗愈(五)】
- 【创伤疗愈(六)】
- 【创伤疗愈(四)】
- 【创伤疗愈(七)】
- 【创伤疗愈(八)】
- 【创伤疗愈(九)】
- 【创伤疗愈(一)】
- 【创伤疗愈(二)】
- 菩萨夫妻、成熟的爱:【结婚好修行】读后感
- 菩萨如何面对男女欲与男女分际
- 亲子教育:家长应知道的心理学规律(一)
- 贪欲越少、果报越殊胜
- 何为男身七宝,女身五漏
- 死后七七四十九天中的故事
- 买卖股票观察内心:钱财的虚妄
- 莲花在佛教表示什么?
- 皈依,你赚大了
- 禅茶与八正道
- 灵修培训黑幕重重 开办涉淫谭崔课程疯狂圈
- 钟山佛教文化产业园 一个宗教文化的精神家
- 南岳衡山宗教文化旅游产业SWOT分析
- 南岳衡山宗教文化旅游产业SWOT分析
- 四川多处古石刻现天龙八部题材 系佛教中8种
- 塑肉身佛步骤大揭秘 3步骤实现肉身千年不腐
- 来朝阳凤凰山 瞻礼两佛真身舍利
- 我与北京佛博会
- 九层四面金碧辉煌 牛首山佛顶塔比大雁塔更
- 每日一景|佛宝古镇
- 拾忆四川佛宝古镇---川南市井民居里的飘逝
- 探秘:千年古镇,佛宝八美!
- 泰国佛教之旅的25个官方小贴士
- 泰国佛教旅游攻略+3月/4月特价
- 【旅游】宋皇家寺院大相国寺 镇寺之宝“千
- 【旅游贴士】游览寺院注意事项及佛教常识
- 旅游指南 之佛教寺院常识及游览禁忌
- 【特色旅游线路推荐】韩国寺院深度禅修体验
- 奇险壮观:建在悬崖峭壁上的寺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