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手机版 | 如来藏网:倡导正知正见正修正行的学佛门户网站

热搜: 涅槃  三乘菩提  悟道  菩提  公案  十信

当前位置:如来藏网>影音>三乘菩提系列讲座>三乘菩提之胜鬘经讲记(二)

62、边见(二) 正翰老师

视频播放:
视频下载链接(点击右键"另存为")
 
音频播放:
音频下载链接(点击右键"另存为")
 
由 正翰老师开示
 

各位菩萨:阿弥陀佛!

欢迎收看正觉教团电视弘法节目《三乘菩提之胜鬘经讲记》,而我们今天要讨论的题目是“边见”

上一集中我们谈论到“边见”的问题,摄属在恶见当中,也称之为邪见;邪见就是不正确、错误的见解,邪见是佛教界的大危机,因为邪见会导致佛法的断灭。如果不能把邪见从佛法上来根除,而让邪见渗入于佛教之中,在佛教中继续弘传,让佛子误以为那些错误的见解就是佛法,那么佛教就会变成和外面的一神教及民间信仰一样,会变得和常见外道、断见外道没有差别。若到了这个地步,佛教就是名存实亡,只剩下寺院、经典以及一些出家人的表相,而本质也就消失掉了。因此,我们应该为众生建立正确的佛法知见,我们要继续更深入的来谈邪见,以免众生被邪见笼罩而误入深渊。想要断除邪见妄想是不容易的,如果他自己本身的条件不够,不愿意实事求是去探讨看看、去尝试看看,那他就跟正法无缘。

在《阿含经》记述中,佛世尊特慈悲为这一个五浊恶世拙劣的众生,示现一一亲历众多外道,去证实他们所修所证的是不正确的究竟,不是真实成就佛道。这意思是告诉大家不要迷信、不要盲从,你要实际去理解外道所说的法到底对或是不对;要亲自去了解经历以后,你才能够判定说:他是外道、或是邪魔、或是破法者。这是 佛世尊特地示现给众生看的,示现从凡夫而一世成佛,由中间的过程,譬如经历六年苦行,日食一麻一麦为众生示现修苦行;同时背后的意涵,就是告诉众生修禅定苦行是无法成佛的,这是祂要告诉众生最重要的讯息。可是现在的人往往急功好利,凡事求便利快速、不求甚解,总是人云亦云,因眷属欲及情执深重,单凭错悟的法师一句话就信受了,而不知道心中敬仰的师父是错悟的大师,或不愿意承认自己的师父没有开悟。但他们为什么会这样呢?都是因为他们的世间智还不够,所以无法作基本的抉择,因为他们都是迷信的、盲从的。

不幸的是,迷信与盲从是人间的正常事,理智与抉择反而是人间的非常事;而这个迷信与盲从是一个习惯性,你很难去扭转它。正因为这一个迷信、盲从,所以会造成共业的不可转。共业的不可转的产生,所以很多人就走不进正法当中,对悟错者还以为是真的悟了,没有证果的人也真以为他证果了,然后反过来把真正的证果者当作是没有证果,这也是邪见的一种状况,都是由这一个异想分别而产生。因此,生起异想而作出错误分别的原因是什么呢?就是很值得探讨。异想分别,其实说穿了,就是对经中所讲的起不如理作意。由于不如理作意,所以猜测臆想而产生了异想,于是就产生了与经中真义不同的分别,也就是所谓的异分别;由于异想、异分别,就使众生走入歧途。

可是维持正确的作意要靠什么呢?这又值得深究了。想要离开不如理作意,要一直维持正确的作意,其实也不难,佛也早就讲过了,就是多闻熏习。多闻熏正法一定要经由多闻,如果肯多闻,固然恶法也闻熏进来,可是必然也会闻熏到正法,所以想要离开不如理作意的最好方法就是多闻熏习。因为听闻多了以后,你就增加了一分的抉择力,对其他错误的表相佛法,你就有能力分辨。佛陀座下证悟的弟子都是由于离开了不如理作意的异想,能够离开不如理作意的异想分别而成为圣弟子,都是由于多闻而来,多闻的重要就在这里。异想分别就是对经中的真义生起不同的想法而作出来的不同分别,想要离开异想分别,就得要从离开不如理作意而来;想要离开不如理作意,就一定要从多闻熏习而来。

我们就来举些例子来说明异想分别。《胜鬘经》中有段话很适合拿来作说明:

见诸行无常,是断见,非正见;见涅槃常,是常见,非正见;妄想见故,作如是见。(《胜鬘狮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广经》)

第一句“见诸行无常,是断见,非正见”:从五阴的每一阴去作详细的观察,观察之后看见五阴有种种行,并且在身口意行中看见每一阴都是无常,都不可能延续到后世去,这就是断见,这不是正见。因为对于色身五根作了分别与思维,现前看见色身会毁坏,看见色身当中有受想行识,而老死以后全部都会毁坏消失,所以生起了断见。由于都是虚妄想所见的缘故,这一些由虚妄想产生的见解,是因为对于实相心如来藏非断非常的正理,有着愚昧性而无法理解实相心的正理,因此就作出种种不同的妄解以及错误的分别,所以就有了断见。

印顺派是最佳的例子,他们一天到晚在讲:诸行无常,缘起性空。缘起性空当然是讲诸行无常。但是否定了如来藏心以后而讲诸行无常,就是断见;因为他们认定一切法空,不承认最后还有一法真实不空。当他们在讲一切法空的时候,就应该要反省:这是不是断灭见?印顺一定会作这个反省,所以不得不创建意识细心常住说。他一定要建立这一个创说,否则就无法与别人应对了。人家一定会说:“那你这样入涅槃以后,是不是要全部灭尽呢?”他不能够说“不”,一定要说“是”,因为四阿含中明明白白写着要灭尽五阴十八界的。

可是在灭尽五阴十八界以后,佛为众生开示说:灭尽十八界以后是真实、清凉、寂静、常住不变的如来藏独处的境界,不是断灭。印顺既然否定了如来藏,当然要另外抓一个法来作依靠,从哪里抓呢?抓如来藏来依靠吗?他不能抓如来藏来依靠,因为由于他证不到如来藏,就干脆把祂否定了,否定了以后,当然就不能拿如来藏来作依靠,而且他也怕别人质问有没有证得如来藏,所以就只能从识阴中的意识加以细分而建立一个比较细的法,作为常住不变的心——也就是意识细心,这样就逃避了断见的评论,人家就不会说他是断见者。假使真的有人抨击他,他会这样说:“我不是断见,因为还有个意识细心常住。”

但是这是违背佛所说的“意、法为缘生意识”“诸所有意识,彼一切皆意、法为缘”的圣教。我们就再请问他:诸所有意识有没有包括极细意识呢?说句老实话:极、极、极、极细意识都还是意法为缘生,都逃不出“诸所有意识”的范围。所以他不能够说“不是”,他不能蒙着眼睛说瞎话,因为他已经说了“意识的细心”,怎能说不是呢?“既然你说是意识的细心,请问意识是不是由意根、法尘为缘而出生的呢?”他也只能答“是”,只是心不甘情不愿回答你;既然不甘愿而回答,就只好回避而说:“我不屑跟你们谈话,你太肤浅了,你不懂!”只好这样。如果有人质问说:“意识细心一定会被人堵住的,那我们就说意识极细心。”那么请问:“意识极细心算不算意识呢?”还是逃不出佛说“诸所有意识,彼一切皆意、法为缘生”的这个圣教,还是落入将意识心当作是能够贯通三世的常住心这种错误妄想见中,结果又从断见转变成常见了,应验了《胜鬘经》第二句“见涅槃常,是常见,非正见”。佛开示涅槃是常住不变的,但无法证得涅槃心如来藏的众生,就误以为五阴中的识阴或是意识就是涅槃心,这就是常见,这也不是正见。

由于不如理作意而产生虚妄见解的缘故,对于有一个真实心一直相续不断的存在,但因为他愚痴无智而又不能理解这个事实,然后又由于不知道每一剎那都在不断变化的意识境界,误以为意识心及意识所住的境界是恒常不坏的;对于意识所住的境界全部都是剎那变异的事实不能够理解,因此误认为意识是常,所以就生起了常见。这部分的最佳例子就是外道五现涅槃,佛法中说的二乘菩提“无余涅槃境界”是不可见的;因为无余涅槃境界中已经灭除了五阴十八界,无一法继续存在,所以二乘无余涅槃境界是不可现见的。但菩萨所证的却是本来自性清净涅槃,其实就是如来藏的自住境界,不牵涉五阴十八界在内;是单以如来藏自住境界来说,离六尘中的见闻觉知,不是意识所住的境界,这是唯有菩萨才能看见的涅槃境界,非二乘圣人所知。而菩萨们就以现前所见的如来藏自住境界,来观察五阴十八界全部消灭后的如来藏独住境界,来观察二乘圣者所入的无余涅槃境界,同样了知无余涅槃中是不可以眼见耳闻的;因为进入无余涅槃时,是要把五阴十八界全部都灭尽的。

但是外道“五现涅槃”,是以五种现前觉知心存在的当下,就可以亲见的五阴境界来作为不生不灭的涅槃,不离五阴境界,所以名为外道“五现涅槃”。这是因为觉知心还在,可以现前观察所谓的涅槃中的境界相,所以称为“现”。这种外道所谓现前可见的涅槃共有五种,所以称为五现涅槃。常见邪法的第一种涅槃,最佳的实例就是西藏密宗的乐空双运、乐空不二的双身法境界中的意识境界,他们自以为意识心可以长时间住于双身法中的第四喜极大乐触境界当中,那时观察意识正在领受淫行的最大乐触,此时的乐触是无形无色,所以是“空性”;而这个领受最大乐触的意识,也是空无形色,祂也是“空性”,当意识觉知心住于淫乐第四喜境界当中,与淫乐和合为一时就是乐空不二,就说淫乐与意识心二者都是空性。所以,喇嘛教密宗都妄认为现前领受涅槃快乐的意识心就是涅槃心,这正是外道五现涅槃中最低的层次,顶多只能与欲界定相应,其实正是意识心行运作的法味;但因为喇嘛教密宗不懂乐空双运时存在的觉知心正是意行境界,落在常见之中而不自知。

除了前面所说的喇嘛教密宗的乐空双运、乐空不二的双身法之外,还有一种就是误将欲界定中的离念灵知误认为是涅槃心,所以有大师主张说:“证得一念不生境界,而能长时间保持不生妄想杂念时,就是涅槃心。”也有大师主张:“前念已过,后念未起之时,前后念中间短暂时刻的离念灵知,就是涅槃心。”这些都是现在佛门大师所主张的,但是这仍然是堕入常见而不自知啊!

因为时间的关系,我们今天的课程就只能上到这里。

阿弥陀佛!

【浏览量 557次】
栏目分类
愿所有功德回向:

自归依佛,当愿众生,体解大道,发无上心;自归依法,当愿众生,深入经藏,智慧如海;自归依僧,当愿众生,统理大众,一切无碍。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所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Copyright © 2015-2018 如来藏 www.rulaizan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50208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