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手机版 | 如来藏网:倡导正知正见正修正行的学佛门户网站

热搜: 涅槃  三乘菩提  菩提  悟道  公案  十信

当前位置:如来藏网>影音>三乘菩提系列讲座>识蕴真义>

第104集 大乘真见道与相见道(上) 正莉老师

[识蕴真义]  发表时间: 2020-03-03 19:32 点击: [放大字体正常缩小] 关闭
视频播放:
 
音频播放:
说明: 播放音频      调整音量     暂停 停止 
 
各位菩萨:阿弥陀佛!
欢迎收看“三乘菩提之识蕴真义”。今天我们要谈的主题是“大乘真见道与相见道”。什么是大乘真见道?什么又是大乘相见道?我们要如何修才能进入大乘真见道与相见道位?相信这些都会是您所关心的问题。在这一集的节目当中,我们就跟大家作一个简单的说明。
首先,我们先来介绍“见道”的意涵。在佛法中所说的见道有两种,就是二乘见道以及大乘见道。二乘见道就是断我见、断三缚结而证得初果,成为预入圣流的须陀洹。二乘人证得初果成为预入圣流的须陀洹以后,如果精进观行,进一步求断我执与我所执,或许一世就可以取证无余涅槃。如果证得初果以后,就懈怠而随缘过日子,那也可以在极尽七次人天往返以后,成为阿罗汉而取证无余涅槃。
还未断我见的世间人叫作凡夫,因为我见未断,未能预入圣流,未能成就声闻初果的分证解脱境界,所以叫作凡夫。虽然说二乘法中,初果须陀洹到四果阿罗汉以及辟支佛都叫作圣人,但是从大乘法的般若以及种智上来看,仍然还是称为愚人,因为二乘圣人仍然愚于法界万法的实相,对于法界万法的实相,不知也不证的缘故,所以称为愚人。如果二乘圣人回心大乘修学菩萨道,最多也只是六住位的贤人,因为还未证得七住位菩萨所应证得的法界实相主体第八识如来藏,而如来藏又称为阿赖耶识。当二乘圣人回心大乘证得阿赖耶识以后,决定不入无余涅槃,必定会留惑润生或起惑润生,还是会留在佛菩提道上继续修行。这时候就不再称为愚人,因为已经证得阿赖耶识,已经生起般若实相智慧而成为实义菩萨,必定会在佛菩提道上真修菩萨道,那么未来一定会成佛。
二乘见道所断的烦恼障异生性容易断除,只要真断我见、断三缚结以后,二乘见道所断的异生性就可以断除,之后就不会再对二乘解脱道产生误会而加以毁谤。可是所知障中见道所应断的异生性非常宽广深细,不是大乘真见道就可以断尽,必须真见道以后继续进修相见道的种种妙义,直到见道妙义完全通达了,进入初地入地心,具足相见道位应修的别相智,也就是后得无分别智具足以后,才能尽断所知障中见道所应断的异生性。总而言之,烦恼障中见道所应断的异生性浅狭,证得声闻初果时就可以断尽;所知障中见道所断的异生性深广,必须要到初地入地心,才能全部断尽以后,才是真正进入大乘的修道位。所以,学佛的首要之务,就是先要取证二乘解脱道的初果解脱,然后再来求证大乘般若实相智慧。
如果想要取证初果解脱,就是要求断我见、断三缚结。断三缚结以后,即使是最钝根、最懈怠的初果人,也可以极尽七次人天往返,就可以出离三界生死。所以说,学佛应当以断除三缚结为首要之务,然后求证法界实相,也就是禅宗的明心开悟。断我见以后,即使未能获得禅宗的明心开悟,未能证得大乘见道的般若智慧,不起般若实相智慧,不入实义菩萨数中,但也可以成为大乘通教的初果菩萨,就是证解脱道的声闻初果。如果是钝根的话,也可以因此而世世进修、渐次取证四果,然后留惑润生不取无余涅槃,世世以解脱道正理来度众生,这就是大乘通教的初果菩萨。如果在证得声闻初果以后,入于大乘法中来修学究竟了义正法,那未来也会有开悟的因缘,缘熟的时候,也可以悟入实相而生起般若实相智慧。也就是说,断我见证初果以后,可以进一步求证大乘见道,生起般若实相智慧,入实义菩萨数中,永远不退堕于意识我见中;那么退一步来说,这也可以确保解脱生死的进程,最迟历经七次的人天往返,也可以出三界生死。所以说,学佛的首要之务,就是先要断三缚结;而断三缚结的第一个要务,就是断我见;因为只要我见断了,三缚结就跟着断了。
事实上,大乘见道内涵非常宽广、非常胜妙,它函盖真见道、相见道以及通达位。大乘真见道只是发起般若见地,这个般若见地还没有通达,距离通达位的初地的入地心还很遥远很遥远,还有一段很长的过程要修习。所谓通达位就是说:大乘见道的见地已经通达了,已经进入初地的入地心。如果想要圆满具足大乘见道位的功德,从禅宗明心开悟的七住位开始,一直到初地的入地心通达位,是要历经一大阿僧祇劫的三十分之二十四,才能圆满具足大乘见道位的所有功德,才能进入初地的入地心,接下去就是进入大乘的修道位。所以,《瑜伽师地论》卷81 弥勒菩萨开示说:“略有五地:一者资粮地,二者加行地,三者见地,四者修地,五者究竟地。”这就是成佛之道的唯识五位。
首先在见道之前,应当修集种种资粮,叫作资粮位,就是在外门广修六度万行,修集福德资粮。资粮位修学满足以后进入加行位,那么在这个加行位当中,就要熏习中观般若,并且修四加行以及参禅知见。修四加行的目的,就是要去认定:能取的七识心以及所取的六尘境界都是虚妄的,都是从第八识如来藏中出生。这时候就是唯识学上所说的:“现前立少物,谓是唯识性。”(《唯识三十论颂》)因为这时候还没有亲证如来藏,对于般若实相就只能靠思惟想象。也就是心中先建立一个观念:“真如心如来藏确实存在,我的身中有一个真如心,我的真如心离见闻觉知、不生不灭。”心中先建立这样的正知见,认定自己身中真的有一个真如心,这个真如心就是第八识如来藏,祂是万法的根源,也就是心中先建立“三界唯心、万法唯识”的正知见。也就是说,在大乘真见道明心证真如进入内门修菩萨行之前,应当要修四加行。这是六住位即将满心,想要亲证如来藏以前应当要修断我见的加行。
我们再从另一个面向来说,加行位就是学人想要进入唯识性之前,在破参明心之前,要确实断我见,并且熏习参禅知见的阶段。当四加行完成,我见断了,大乘别教的六住位加行才算圆满。但是这时候还没有破参明心,所以接下来就是要参禅。这样修完四加行再来明心见道,将来才不会退转大乘真见道。即使有大名声的恶知识来否定,也不会退转,不会再回头去错认意识离念灵知心为真实常住心。所以四加行很重要,必须从心中彻底把“我”死掉,就像古时候真悟禅师所说的:“人家是死了活不了,他是从来不曾死。”这就是在讲他的“我见”根本就没有断。因为使人流转生死最主要的烦恼,就是我见;所以在参禅之前就要好好地观行,先要把我见断除。只要我见断了,再加上熏习如来藏体性的正知见,一旦找到如来藏就能承担,就能确实体认祂是不是如来藏。所以,修学佛法很重要的,就是先要断我见,认定能取与所取都是虚妄的,都是从如来藏中出生。这样加行位满足以后,就是六住的满心位;这时候再来参禅,才有可能真见道。所谓真见道,就是真的见道了。
真见道以后就是七住位,开始进入见道位,接着继续深入修相见道而通达了,叫作通达位,就是初地入地心,可还是属于见道位所含摄。佛菩提道的见道位,它的层面很宽广,是从七住位一直到初地的入地心都属于见道位,函盖真见道、相见道以及通达位。见道位通达以后,接下去就是修道位,也就是从初地开始一直到等觉都属于修道位。修道位圆满具足之后,才能圆满成就究竟佛果,叫作究竟位。这就是 弥勒菩萨所开示的成佛之道的唯识五位。
我们简单地说,一念相应找到如来藏,现观如来藏的真如性,就是真见道,就是禅门中所说的明心证真如。所谓真如,是说如来藏真实与如如的法性,由于真实与如如,合起来就叫作真如。那为什么说真实呢?因为如来藏本来而有,真实存在,永远不灭,并且祂有种种功德,可以出生宇宙万法,因此说祂是真实。那为什么又说如如呢?因为如来藏于所出生的蕴处界运作时,永远都不动其心,不管蕴处界如何的快乐,或如何的痛苦,祂永远都不会动心;痛苦与快乐都是五蕴十八界的事,如来藏永远不动心,祂永远如如不动,所以称为如如。真实而且如如,合起来就叫作真如。这个真如法性是依于如来藏而有,是如来藏的所显性,如果离开如来藏,就没有真实与如如可说。就譬如说,这朵牡丹花很漂亮,这个漂亮是牡丹花的所显性,是依于牡丹花而有,离开牡丹花就没有漂亮可说。同样的道理,真如是如来藏的所显性,如来藏有种种功德在作用,运作的过程中显示出如来藏是真实与如如,所以说真如是如来藏所显示出来的法性。
可是这只是大乘般若智慧的初见道,还没有到达般若见道的通达位。所以明心开悟以后,还要跟随有种智证量的善知识来修学别相智以及一切种智,要努力探究成佛之道,并了知佛道的次第与内涵,这样渐次迈向通达位。到达通达位成为初地入地心以后,继续进修发起更深妙的种智;有了更深妙的种智以后,才能破斥一切外道以及佛门中似是而非的邪见,这样才能救护一切众生回归佛教正法的正道。这意思就是说,入地菩萨能够肩负如来家业,能够破斥邪说,能够显扬正法,成为真佛子住。换句话说,七住位菩萨初次亲证第八识如来藏,就是大乘真见道,因为真的见道了,能亲自证知般若正理的本体了。可是真见道才正要开始进入内门修行,还不是初地圣人,只是开始进入内门修菩萨行、修相见道。
在经中 佛开示说:阿赖耶识就是如来藏,亲证阿赖耶识就是真见道。真见道的内容,是以亲证阿赖耶识为目标。阿赖耶识是万法的根本,如果没有阿赖耶识,就没有识蕴六识,更没有一切世间与出世间万法;所以说,阿赖耶识不是生灭法,不可以把阿赖耶识归类在识蕴中。阿赖耶识是世出世间万法的本源,是清净法界真如的理体,如果离开阿赖耶识心体,也就没有所显示的真如清净法界。识蕴六识是阿赖耶识的所生法,这个所生法不应该含摄能生法,所生法应该含摄在能生法里头。
此外,修学大乘般若禅,就是修学中国禅宗的禅悟,是以亲证如来藏阿赖耶识为目标,叫作大乘真见道。由于真见道的缘故,可以渐渐观察五蕴十八界都是从如来藏阿赖耶识中或直接、或间接、乃至辗转出生。这样可以证知:法界实相心就是如来藏阿赖耶识。可是大乘真见道的般若实相智慧只是根本智、总相智,还必须在真见道以后,依真见道的根本智、总相智为基础,转入相见道不断深入进修与观行,才能圆满具足后得智、别相智。此外,还要永伏思惑如阿罗汉,并且在如来圣像前勇发十无尽愿,这样才能圆满通达大乘见道而进入初地,开始大乘修道位的修行。
时间的关系,今天讲到这里。
阿弥陀佛!
 
 
本文标签: 本文关键字:
推荐文章
讲座文稿
愿所有功德回向:

自归依佛,当愿众生,体解大道,发无上心;自归依法,当愿众生,深入经藏,智慧如海;自归依僧,当愿众生,统理大众,一切无碍。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所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Copyright © 2015-2018 如来藏 www.rulaizan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50208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