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手机版 | 如来藏网:倡导正知正见正修正行的学佛门户网站

热搜: 涅槃  三乘菩提  悟道  菩提  公案  十信

当前位置:如来藏网>影音>三乘菩提系列讲座>三乘菩提之学佛正知见(一)

3、佛菩提之不共二乘 正纬老师

视频播放:
视频下载链接(点击右键"另存为")
 
音频播放:
音频下载链接(点击右键"另存为")
 
由 正纬老师开示
 

各位菩萨,阿弥陀佛!上一次的课程里面,我们跟大家讲解了大乘真是佛说。那么同样是佛说的佛菩提道跟解脱道,两种的道,到底差异在哪里?相信各位在这一系列课程听下来之后,心里面已经有所了悟,我们在这里用提纲挈领的方式,跟大家讲一讲:到底解脱道跟佛菩提道的差异在哪里?并且我们会直接用阿罗汉的证境跟佛的证境的差异,给大家说明。首先我们来看看,阿罗汉在成就阿罗汉时,常常会说的一句话是:“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

这是每一个阿罗汉在成就阿罗汉证境的时候都会说的一句话。我们可以从这句话里面逐一来看看:到底解脱道跟佛菩提道的差异在哪里?首先,“我生已尽”,我们可以指时程的方面,我们来看看解脱道的修行,从已证初果之后到最终“我生已尽”所需要的时程。证初果之后极为怠惰的修行人,当他真正证初果、破我见之后,他最多、最多七返人天之后,必能够成就阿罗汉果。当然,如果是利根人的话,在成就初果没有多久,也许经过仔细的观行之后就能够成就阿罗汉果,也就是当生成就阿罗汉果。这个在《阿含经》里面可算是屡见不鲜,有非常、非常多的初果人当生到达阿罗汉的境界。所以,从时程上来讲,成就阿罗汉——解脱道的极果并不长,数都数得出来的。

由于时程上的短,并且阿罗汉在入无余涅槃之前,通常都是随缘示现度众,并且通常一般的阿罗汉不会像菩萨那样精于说法,只有少数阿罗汉会精于说法;所以在阿罗汉入无余涅槃之前,度众的数量本来就有限了;并且当阿罗汉入无余涅槃之后,从此之后就不再受生了;从此所有的心行都不再现起,当然就不可能再做任何的度众之举。所以,从这一点来看,阿罗汉所度的人是非常非常有限的。解脱道里面除了阿罗汉,还有缘觉的辟支佛;他的状况跟阿罗汉其实也是大同小异,并且辟支佛比阿罗汉更不擅长说法,或者说更不喜欢当众说法,所以辟支佛所度的人也是非常有限。

那么,大乘的佛菩提道就不然了。我们来看看,大乘从十信位开始,然后进到初住、二住、三住,一直到六住圆满的时候,这个时候就已经是断我见,所以六住圆满的时候就已经是断我见(证初果)了。到七住开悟明心,断三缚结成就初果了,所以从六住满心到七住开始,就已经是等同于解脱道的初果境界了:我们从解脱的方面来看,就等同于初果的境界了。可是在佛菩提道的修行并不是像解脱道那样子七返人天就解决了,因为从七住之后还要经过八住、九住、十住而眼见佛性;然后一直到十行、 十回向,十回向之后入地,还要地地的修行,总共的时节要有三大阿僧祇劫才能够成佛。

在这个过程中,菩萨勇于发起受生的愿望,所以每一世都不入无余涅槃;纵使他有能力去入,他也故意不入无余涅槃,以这样生生世世的受生来成就佛道;所以在这样生生世世的过程中,不仅能够学到的佛菩提道的道理大如大海之无量,并且在生生世世受生过程中,会遇到很多的有缘众生,所以说菩萨在成佛之前所度的众生,可以说是非常非常多的,其数量完全不可称量。并且在成佛之后,尽管在应化身的部分示现有入无余涅槃;可是实际上成佛之后,报身一直都是恒常在天宫说法度众的。所以从这一点来看,成佛之后不入无余涅槃,于无住处涅槃继续说法度众。所以整个佛菩提道成就的时节不仅有三大阿僧祇劫那么久远,跟解脱道的七返人天比起来,长久长久了许多;并且由于时节长久,度众也无量,这个就是为什么佛菩提道也叫作大乘,因为度的人非常非常的多。这是从时节方面,我们从“我生已尽”这个方面来衍生出阿罗汉解脱道跟佛菩提道的不同。

接下来证阿罗汉的另外一句就是:梵行已立。我们可以进一步的看看“梵行已立”这句话所牵涉到的证悟内容跟证悟的境界。内容的部分,阿罗汉所要修习的方式就是听闻 佛陀所教的各种的法,然后去思维、观行;这些法的内容,不外乎是依据“五蕴、十二处、十八界虚幻不实”来断我见。一般来讲,如果是利根人的话,当他听闻 佛陀开示的这个五蕴、十二处、十八界的道理之后,他有可能当下就断我见;稍微钝根一点的人,可能不仅是要听闻 佛陀来说五蕴、十二处、十八界的道理,并且还要再加上一一去观行四圣谛、八正道,以及十二因缘的诸相道理之后,才能够把我见断了。我见断了之后,随后就可以成就初果了;我见断了之后,剩下的部分就是要历缘对境修除我执,这个部分如果有一些修行人原来在听闻 佛陀开示正道之前,就已经具足四禅八定的话,当他在断除我见的当下,我执也会完全的断除;三界的烦恼就完全的降伏,不现行,所以这个时候这个人便成就了俱解脱的阿罗汉境界。

如果说,在听闻 佛陀开示的断我见的正理之前,这个人并不具足禅定的话,这个人至多只能成就慧解脱阿罗汉的境界。换句话说,慧解脱尽管已经断了我见、我执,可是由于不具备定力的关系,他必须要等待此生舍寿之后,才能够入无余涅槃。相对来讲,俱解脱阿罗汉由于具足定力的关系,所以当他此生舍寿之后就可以立即入无余涅槃;并且他在此生寿尚未尽的时候,也可以凭借着定力,随时随地而入无余涅槃。这是俱解脱跟慧解脱的差别。

以上所讲就是约略说明了解脱道阿罗汉所修证的境界。缘觉辟支佛所修证的境界,大体上来讲跟声闻阿罗汉的境界差不了多少。差别在于声闻阿罗汉的修证必然是从佛闻道,可是缘觉辟支佛出世在没有佛的时候,所以他不能够从佛那里,听闻到这些正理,而必须靠自己往世修行累积的种子,然后在此世因为一些特殊因缘启发了修行的契机之后,然后再自己详加观行五蕴、十二处、十八界、十二因缘的道理之后,再证入一切虚幻不实,以之断我见、断我执,入无余涅槃,这是缘觉辟支佛。所以(二者)最重要的差别,应该就是(此世)有没有听闻佛所开示的正道─有没有声闻─那么至多、至多,我们可以说,缘觉是自己来寻思缘起的道理而悟入(因缘法),所以说他对缘起道理的体悟会比较深入。

佛菩提道就不然了。佛菩提道的这个部分,我们说从初住位开始外门广修六度万行,就已经累积了我们刚才讲的解脱道的这些智慧;所以在六住满心的时候,才有机会能够断我见。在七住开悟明心之后,那时候才知道原来佛法的根源都在于真心,都在于如来藏;从此之后,佛法的大门才算真正打开。从七住之后一路的修行,可以说都是环绕着如来藏。七住看到的智慧就是所谓的总相智,总相智再进去修行之后再看到别相,也就是一一分别的(法界相)的智慧;那么从这个别相智再深入进去,就变成种智──种智的智慧;到佛地,(圆满道种智)即是一切种智。

不管是总相智、别相智或者是一切种智等等,这些智慧全部都是环绕着如来藏,也就是去点点滴滴地开发、认知如来藏所有的本来的无上的广大妙用。所以说,佛菩提道的修行相对于解脱道只是看五蕴、十二处、十八界的虚幻不实从而断我见、断我执而言,证悟的内容是天差地远的。实际上所有解脱道里面所应该知道的解脱的道理,我们甚至可以这样说:这六住满心的时候,大乘的佛菩提道的行者就已经具备了;从此之后从七住之后,所有的境界都是阿罗汉所不知道的智慧境界。这是它们(解脱道与佛菩提道)证境的不一样。

在证境上面,还有另外的一种述说方式,就是从涅槃的方式来述说,也就是说阿罗汉,我们刚刚讲过慧解脱阿罗汉在此世的寿还没有尽之前,他所证的境界是有余依涅槃,等到他舍寿之后入无余涅槃;俱解脱阿罗汉是随时都能够入无余涅槃,所以就解脱道来讲,解脱道的行者可以证到有余依涅槃跟无余依涅槃。可是在佛菩提道来讲,除了这两种涅槃之外,七住明心之后的菩萨尚且证得了本来自性清净涅槃;那么这个证境,只要第七住的位不退的话,从此之后,本来自性清净涅槃的境界就一直都在。到了佛地之后更会证悟所谓的无住处涅槃的境界。所以,从四种涅槃的境界来讲,解脱道只证有余依涅槃和无余依涅槃两种境界,而佛菩提道是四种涅槃到最后都会证得。这是从涅槃的状况来跟大家解说解脱道跟佛菩提道的差异。

接下来我们从证境来看 佛跟阿罗汉证境的差异。我们在前面讲每一地的修证内容的时候,乃至于等觉的修证内容时,其实我们都已经约略跟大家说过了,每一地的修证内容和证境都不是阿罗汉能够想象、能够思议的。光是就 佛能知无量劫的事情而言,包含了 佛能够用处非处智力,知道三界一切众生的一切心行,以及一切该得的善巧方便的方法来度他们入涅槃。这些无量尽知的能力,可以说阿罗汉是远远不能够比拟的。所以从证境上来讲,我们当然可以说阿罗汉的证境─解脱道的证境─完全不能够比同于佛菩提道的证境。

坊间往往都会有人说佛陀在初转法轮的时候,曾经说过祂也是阿罗汉,所以就依据这句话认定说 佛就是等于阿罗汉。关于这一点,我们在这里给各位打一个小小的比方,让各位知道为什么这里面是大有蹊跷、大有不同的。比方一个小学生,当他会用九九表来解决乘法问题的时候,我们会说,这个小学生用九九表来解决乘法问题;可是同样的(道理),一个大学的数学教授,当他在面对乘法的数学问题时,仍然是要用九九表来做手算;所以如果我们看到一个大学的数学教授在用手算,在计算一个乘法问题的时候,我们也会说这个大学教授在用九九表解决乘法问题。可是同样用九九表解决乘法问题,却不代表这个大学数学教授的数学能力是跟这个小学生一样的。所以用这个比拟,各位可以想想看,当 佛说“我也是阿罗汉”的时候,佛其实是说:“阿罗汉所说的解脱境界,我也证得了,所以当你们称这样子的人叫阿罗汉的时候,当然我佛陀也算是阿罗汉。”因为就这样子的解脱境界来讲,佛已经具足证得了,所以祂当然也可以称为是阿罗汉。可是不能够因为 佛说祂也可以称作阿罗汉,就说 佛的证境等于阿罗汉的证境。请各位根据我们刚才所举的例子好好思维便能够了解,这个是有关证境方面的佛菩提道跟解脱道的不同。

接下来的话,阿罗汉常会说的是“所作已作”。“所作已作”,我们可以把它从福德的方面来看,阿罗汉累积的福德,从初果之后最多七次人天往返,所以累积的福德其实是算得出来的。可是菩萨从初住位就开始修布施,此后一路布施就没有断过;到初地的时候,更是行广大的法布施,法布施成就的功德又是不可思议的。从初地、二地、三地,同样的,布施的行持从来都没有断过;到了等觉的时候,还要(广大布施)百劫修相好。所以我们可以知道,佛菩提道所成就的福德是无量无边的;相对于阿罗汉解脱道所成就的福德来讲,若是我们要勉强比拟的话,阿罗汉所成就的福德,就如同沧海一粟,佛菩提道所成就的福德就如同大海一样无量无边;所以这句话从福德方面来讲,也可见出这两个修行的道路是相差很远的。

最后,阿罗汉在修行的证境上面,会讲的最后一句话,往往都是“自知不受后有”。为什么“自知不受后有”呢?那是他知道,当他此生已尽的时候,他可以选择入无余涅槃,从此之后就不再受生于三界,就不会再受三界的诸般烦恼的纠缠。可是从这点来看,佛菩提道的菩萨从时节方面,我们刚才就已经给大家讲过了,菩萨生生世世都再起了一个受生的愿,即使是不得不证灭尽定了,即使不得不念念入灭尽定了,还要刻意想办法的去引起一分的习气种子,让自己能够受生;那么从这一点来看,菩萨的心态真的跟解脱道行者的心态有非常非常大的差异。我们如果从这里进一步再去看的话,会看到菩萨为什么跟解脱道行者在心态方面有这么大的差异?这个最主要的就是所谓的菩萨种性。

也就是说,菩萨所有的修行,不是光是为了自己而修行,实际上是既为了自己,也为了广大的有缘的有情众生而修行。这个心念从最早开始,从我们在说十信位的回向心开始,就已经开始发起这样的种姓了;所以可以说菩萨─菩提萨埵─里面带有浓浓的“有情”成分,这个“有情”使得菩萨不舍众生,生生世世使得菩萨会愿意不断地勤苦修行来度众。

并且从另外一方面来看,我们用《法华经》 佛所开示的道理来讲,也就是说二乘解脱道,不管他是阿罗汉,或是缘觉的辟支佛,当他入无余涅槃的时候,看起来应该是从此之后就不会再于三界内受生了,实际上真实状况是不是这样子呢?在《法华经》里面,佛陀曾经给我们做了一个非常生动的比喻,佛说二乘解脱的这个境界只是一个化城。这个化城是做什么用呢?这个化城是让勤苦修行的人能够有机会进到化城之后稍事休息,等到休息过了之后再往前进,所以从这里,我们可以知道 佛陀用这个例子告诉我们:二乘的无余涅槃其实只是一种方便,让还没有发起菩萨种姓,心量还不够广大的解脱道行者,能够藉由修习解脱道,生起对 佛所教导教理的信心;并且在入无余涅槃之后─自己能够实证无余涅槃之后─就好像进入 佛所说的化城,有朝一日只要他的心识里面存有一丝一毫大乘的种子,也就是说曾经听闻到 佛所说的佛菩提道妙理的话,终究有一天,他还是会从无余涅槃中再度现起种子,再度(从二乘涅槃中)出来,再度行菩萨道;所以从这个道理来讲,我们知道解脱道跟佛菩提道在涅槃的证境上来讲,也是大有不同的。 以上我们就约略根据时程,证的内容证境福德等等,跟大家解说了两个解脱道与佛菩提道的差异。今天我们就先上到这里,阿弥陀佛!

【浏览量 531次】
愿所有功德回向:

自归依佛,当愿众生,体解大道,发无上心;自归依法,当愿众生,深入经藏,智慧如海;自归依僧,当愿众生,统理大众,一切无碍。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所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Copyright © 2015-2018 如来藏 www.rulaizan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50208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