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播放:
音频播放:
说明: 播放音频 调整音量 暂停 停止 下载
蔡正礼老师
各位菩萨:
阿弥陀佛!
上一集我们介绍到〈供养般若波罗蜜〉,前面说要供养般若波罗蜜,需要先供养父母、师长、和尚、有德、耆旧等等,等于说要供养报恩田,这样才算是有供养般若波罗蜜的法性。为什么要这样供养报恩田呢?那就是说,有了供养报恩田,能够如实而作,就在我们的身上就有了修学智慧的一个法性;也就是如果有世间人,能够懂得报恩,能够修集报恩田的福德,然后有这样的智慧,这个智慧就可以作为将来实证般若波罗蜜智慧的远因;如果有人不能去供养报恩田,那表示他没有这样的智慧,就没有办法供养般若波罗蜜,将来也不可能实证。所以,一个实证者,一定是一个孝养父母,然后尊敬和尚、有德、耆旧的一个好人。如果说一个人能够供养报恩田,将来他如果进入正法道场,修学般若的正知正见之后,修学般若的正知正见就成为他将来实证般若一个正因;所以有了远因、有了正因,将来这位菩萨就可以真实的实证般若波罗蜜。
佛陀解说了供养六方——供养六波罗蜜之后,佛陀继续有开示,佛陀说:“善男子!一一方中各有四事,施方四者:一者调伏众生、二者离对、三者自利、四者利他。若人于财不生悭惜,亦不分别怨亲之相、时与非时,是人则能调伏众生。于财不惜故能行施,是故得离悭悋之恶,是名离对。欲施、施时、施已,欢喜不生悔心,是故未来受人天乐、至无上乐,是名自利。能令他人离于饥渴苦切之恼,故名利他。”
佛陀在说完供养六方,也就是供养六波罗蜜之后,佛陀继续教导大家、教导善生菩萨在供养六方,每一方又各有四事-—有四个事情;这个意思就是说,在供养六方的时候,每一方还有它四个重点,是应该要重视的,这样子才能够在供养六方的时候,能够如实作到。因为前面在说的时候,有时候是偏向于世间来说,所以在这个地方,佛陀就要再更进一步来说明,在这些世间法的实践上面,表面上是人天法,可是它有它深刻的法义,才可以让一个人,因为供养六方而最后能够进入初地乃至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最后能够成佛。所以提示了四种事情,每一方都有四个要点,来作为供养六方的时候应该要注意的事项。
对于布施波罗蜜的这一方,佛陀就有提示有四个:第一个就是要调伏众生,也就是说一个人行布施要懂得行布施目的,是要调伏众生;调伏众生的意思是什么呢?就是让众生能够听从我们的意思,然后最后能够迈向善法,最后能够成佛。所以说在布施波罗蜜的时候,首先就是要重视调伏众生;可是调伏众生不是一般人说:“那我用威权或是武力、或是种种的威势来调伏众生。”佛陀所说的意思就是说,要以布施的方式来调伏众生。譬如说,我们跟众生也许有怨结,我们这个时候,应该要以布施的角度去调伏众生。譬如说我们有怨家,那我们要修菩萨行,就应该要主动的对于怨家抛出善意;也许我们就逢年过节,拿个礼品去怨家,去跟他交好,化解冤仇;如果对方一时不能接受,那我们就要多跑几趟。从表面上呢,这个菩萨是受了委屈的,可是如果说最后这个菩萨,依他的耐心还有诚恳心,能够打动对方说:“啊!你这个人果然有诚意,愿意跟我化解。”,而最后愿意化解,而成为同修道友。,虽然说表面这个菩萨是受委屈的,可是从修学佛法的眼光来看,他就能够调伏众生;因为他能够调伏怨家,跟他结为同修道友,能够在佛菩提上共同修道,这样子才是真正布施的道理。所以,布施要供养檀波罗蜜,事实上就是要能够以调伏众生的眼光来看,这样子也代表这个菩萨有方便善巧,能够调伏一切众生。所以表面上虽然是吃亏,事实上那是他的一种能力,所以说他有能力来调伏众生。
我们可以看,在《法华经》中有一段经文,也可以来代表,佛陀祂能够调伏众生的能力。《法华经》卷2〈信解品〉:“其父先来求子不得,中止一城;其家大富财宝无量:金、银、琉璃、珊瑚、虎珀、颇梨珠等,其诸仓库悉皆盈溢;多有僮仆臣佐吏民,象马车乘牛羊无数,出入息利乃遍他国,商估贾客亦甚众多。”,《法华经》中有一个叫穷子喻,就是说有一个大富商主,他有一个儿子跑掉了,然后他要去寻找这个儿子。这个大富商主,事实上就是世尊的一种譬喻;这里就有说到这个大商主,他有非常多的财富,而且他还有非常多的仆人,乃至他有大臣来辅佐他;从这里就可以看到,事实上这个大商主,就是因为他能够以他广大无边的金银财宝,而这金银财宝不是只有世间的财宝,乃至有出世间的法财,还有世间出世间的法宝,来布施给众生。所以就有一切的众生,愿意来跟随这个大商主,来共同营利;乃至最后他能够有种种的出入息来遍及他国。也就是说一切的众生,其实都曾接受诸佛的布施,因为这样子,所以一切众生值遇诸佛的时候,事实上都应该礼拜供养;而这礼拜供养,其实不是佛陀多得,而是众生感恩于过去诸佛行菩萨道时候的布施,所以他能够回报;而那个回报不过是一些利息而已啊!所以这经文有说到“出入息利乃遍他国”,也就是说即使是在他方的国土,一样所有的众生都要供养诸佛,因为那不过是一些利息而已;这也代表说,诸佛能够调伏众生的道理。
接下来的就是说,要能够时与非时,也就是说在行布施的时候,不能管时节因缘;也就是说,不能说我是初一、十五才行布施,其他时间我不行布施,这样子就有时与非时。行布施的时候是有因缘就应该要布施,而不管哪一天或是怎么样的日子,不应该这样子!如果能够这样子,才是能够真正供养施波罗蜜的。
这里有说到,这个四个事情里面的第二事就叫作离对。为什么叫作离对呢?离对就是说,我们一般人,如果说拥有了财富之后,就被财富所系缚,就认为说这个财富是我的,就很悭惜这个财物,不愿意去布施。我们从修学佛法的眼光来看,这个就是被财物所系缚了,那这样就有对——也就是我们面对了财物,就被财物所绑住。所以我们要修布施,事实上就是要能够离对,离开财物对我们的束缚,这样子我们无所畏地去行布施,没有任何的畏惧的方式去行布施这样才能够离对。而这也是符合实证般若的道理,因为实证第八识如来藏的时候,可以知道第八识离一切法的系缚,连世间的财物,乃至一切的色法、心法,对第八识如来藏都无所系缚;既然无所系缚,所以第八识如来藏,也远离一切的对立。因为这个缘故,所以要修施波罗蜜的时候,事实上应该要能够离对,离开被财物所系缚的那个情况。
接着要说自利,也就是说,如果一个人想要布施,或是布施的时候、或是布施之后,他能够欢喜,然后不生后悔的心 ,那这样子这个人未来,一定就可以获得人天的果报。譬如说他能够生到欲界天,去享受天福;乃至能够修种种的福德之后,他就有闲暇,未来就有修禅定,然后生色界天的果报;乃至最后因为累积广大的福德之后,福慧圆满而成就佛道,这就是自利。
利他就是“能令他人离于饥渴苦切之恼”,也就是说别人有饥渴的情况、有危难的时候,我们能够帮助他,依于布施波罗蜜的道理来布施他,让别人也可以来离开饥饿、渴乏乃至苦切的这种痛苦,这样的话就是,能够帮助他人而能够利他。
接下来佛陀又说,戒的方面也有四个事情:“戒方四者:一者庄严菩提、二者离对、三者自利、四者利他。庄严菩提者:优婆塞戒至菩萨戒,能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初地根基,是名庄严。既受戒已,复得远离恶戒无戒,是名离对。受持戒已,得人天乐至无上乐,是名自利。既受戒已,施诸众生无恐无畏,咸令一切离苦获安,是名利他。”
佛陀接着说,在戒的方面也有四个事情:首先就是要能够庄严菩提,也就是说要受持优婆塞戒,乃至菩萨戒。要受持种种的戒法,乃至最后要受持菩萨戒,这个意思就是说,一切的佛弟子最后,都要依于菩萨戒,然后这个戒,是可以令人最后成佛的。所以有些人认为,如果实证之后是没有戒可持;可是这个没有戒可持的意思,并不是说完全没有戒,而是没有戒相而说无戒;可是这个无戒,事实上还有一个叫作道共戒。所以 平实导师在《禅─悟前与悟后》的下册里面,就有提到一个实证般若——也就是一个明心的菩萨,他的功德正受里面,他就有所谓不着有戒,也就是对于三界有,依于三界有而施设的戒法,他已经不执着了。为什么?因为依于三界有而施设的戒,事实上它是一个有相的戒,它是一个比较死板的戒。可是菩萨要在世间广利人天的时候,会有种种的因缘,他必须依于种种的因缘,来利益众生,这个时候他就不着于有戒,乃至不非戒取戒。也就是说有些外道所施设的戒法,譬如说,规定一个人一天要打坐几个小时,要连续多少天之后,他就可以获得开悟的智慧,能获得明心的智慧;或是说以能够每天打坐不停,持续几百座,来作为明心的一个标准,这样子叫作非戒取戒可是一个真正明心开悟的菩萨,他知道明心开悟事实上是实证第八识如来藏,其实跟打坐的时间长久不一定相关,所以说这个时候,就能够不非戒取戒。
另外导师还说到不取相戒,也就是说有些戒,它是有戒相的,那是依于某一个因缘而施设;可是有些情况,菩萨在行菩萨道的时候,是有种种的因缘,那种情况不一定是符合那样的戒相所施设的因缘,那个时候对于那样的戒相,事实上他不去取。所以说一般的取相戒,都是约束身行跟口行的,可是菩萨实证了第八识如来藏之后,他所依的是心地法门,是依于他的心行。这个时候,有时候某些情况之下,为了利益众生,他必须要作一些某种身行跟口行,作了这些身行、口行,目的是要利益众生;可是表面上他的身行、口行,是有所不清净的。譬如可能会责备某一个人愚痴,责备众生愚痴,表面上是有些不清净,可是他的用意是要让众生能够警醒说:他错了!他是陷入无明的状态里面,所以要责备他是愚痴。可是就一个菩萨的心地法门来说,以他的道共戒来说,要警醒众生让他不堕入无明,那才是重要啊!所以有时候我们在经典里面,也看到佛陀会责备外道是一个愚痴,乃至会责备外道说他是畜生;事实上这个都是为了要警醒众生,所以心中起的是善念;是要警醒众生,不让众生掉入愚痴里面,不令众生掉入畜生道里面去。所以依于这样子的道共戒,所以一个实证般若的菩萨,他是不取相戒的,因为依于佛陀的教导,是应该如是而行啊!最后乃至不取佛戒,因为 佛陀所施设的戒法,事实上所有的佛戒,统统都要使众生获得利益;所以菩萨依于利益众生的因素,所以作了种种的行,其实真正才是能够畅佛本怀的;既然是要畅佛本怀,就不会被佛陀的这个戒相所约束。因为佛陀施设佛戒的意思,也不是在约束这样的菩萨啊!而是在约束一个还不懂得心地法门,还没有道共戒的ㄧ般人。
所以佛戒是要约束还没有实证心地法门,还没有道共戒的ㄧ些佛弟子。对于有心地法门,有道共戒的菩萨,佛陀就不以佛戒来约束,所以一个菩萨最后是无戒可持;可是这无戒可持的意思是说,对于佛陀所施设的种种戒法,他不是不持守,而是依于他的道共戒的所知他去持守,所以表面上有时候他持守得非常的严谨,可是有时候众生会以为说,这个菩萨怎么有些戒没有持好呢?其实不然,那是因为这个菩萨,他依于佛陀所施设,所依于实证第八识如来藏而建立的道共戒,这菩萨在持守他的心地法门,持守他的心戒、持守他的道共戒。因为这样的缘故,所以说一个菩萨最后是无戒可持,可是他的无戒可持,并不是真正无戒,而是因为他有道共戒在持守;因为他有他的般若智慧,能够审度时势来利益众生,因为能够这样子利益,这样才是能够庄严菩提,才令菩萨的智慧能够超越一切的人天,所获得的福德智慧,也能够超越一切人天,所以说这样子才是持戒波罗蜜的一个重要的要点。
今天我们就先跟各位介绍到这边,谢谢各位菩萨收看。
阿弥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