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播放:
音频播放:
说明: 播放音频 调整音量 暂停 停止 下载
章正钧老师
各位菩萨:
阿弥陀佛
问候大家身体健康,精神愉快!
《三乘菩提之菩萨正行》,今天要和大家谈谈:如何除去布施法的障碍,以及一切施的相貌。
上一次的菩萨正行之中提到“施有四累:一悭贪心、二不修施、三轻小物、四求世报。”了解了这四累所产生的原因之后,就可以改变之,转而使自己的布施度更加圆满。世尊为我们开示了两个方法,就是“修无我、修无常”。
为什么菩萨要修无我呢?前面所修学布施法的四种是拖累,其中的内涵,其实是与自我的执取有着很大的关系的。譬如从悭贪心来说:有悭贪心的不就是我吗?怕我损失了财物,怕我没有了财物之后就无所依凭;真的都是为我!但其实“我”是假的。可是这对于一般人而言,根本就无法信受的。也许就会问:“你说每一个人的我是假的,那我现在打你,你明明就会痛;然后你坐在那边,我也没有办法再坐在同一个位置,你怎么能够让人家信服‘我’是假的呢?”真的是很难!对不对?所以才同时要配合修无常。
说说财物的无常好了,可以举一个生活周遭的例子来说。早年政府发行的货币,可是因为战乱的缘故,据说到了后来好几百块才能买一个蛋;到了台湾之后又改为新台币,随着众生共业所感,币值也是天天的变动;金钱就是这么无常,没有它一定的价值。同样地,物品的价值也随着人们的喜好与需求的不同而会有着改变,做生意的不就是依于这个原则来赚钱的吗?然而财物只是有情受用福德的表征而已,并没有一成不变的价值。无常道理的思惟、观察以后,再来思惟观察无我的道理,就不会像一般人那么难以接受了。这里所说“修无我、修无常”的道理,可是要在菩萨法的基础来说,虽观照无我、无常的道理,却不是要你把所有的东西一下子都舍弃掉;因为菩萨道是久远的,就要随着一世又一世,心量越来越广大,福德越来越增长,这样子渐次来布施。
所以假如希望生生世世都能够乐行惠施,不会因为布施的时候,众生对你所布施的东西是有所嫌弃的,也不会是以争胜的心态来作布施,而产生了瞋恨之心;总而言之,就是要在这一个过程之中,想法子要把瞋心去除掉,这无非是希望能够乐行惠施,而也是乐行惠施第一件所应该除去的事情。第二个应该要除去的就是:自己舍不得财物的悭吝之心。因为若是对财物还有悭吝之心,当然就无法乐行惠施了;而就在将财物布施出去的同时,其实也是在把自己的悭吝之心舍弃掉了。第三个应该要作的是:要善于调伏自己的嫉妒之心。布施的时候,有时候会嫉妒他人:“为什么他的福报那么好?总是布施那么多!”所以心里面突然就起一个念:“哎呀!我不布施了,因为永远也比不过某甲。”这是因为争胜所起的嫉妒心;既然要乐行惠施,就纯粹去利益众生就好了,所以嫉妒心也是应该除去的。第四个应该除去的是:不要太过于爱惜身命。虽然说对菩萨而言,为了要除去极微细的烦恼,乃至应当在布施之时是应该要不惜身命的,但这毕竟是因人而异的。譬如说因为随着布施者的证量、福德不同,也许布施了十万块钱,对于某乙而言就是一件很大的布施;若是某乙布施了出去,会对他的家庭有着很大的影响,虽然说布施之时是应该不惜身命的,但也不应该令家人生起烦恼才是。第五个应该要除去的是:不信因果。所以会有不信因果的状况,表示说这个人在布施法上信愿行的环节之中出了问题,或者是只是稍微相信,继续去作布施的愿就不会那么恳切,碰到可以修于布施的时候,就是有意无意地作一点,那么怎么有可能叫他乐行惠施呢!所以若是要于布施法的因果,是要能够深信不疑的话,也不是一蹴可几的。
这样子一世又一世,渐次地行于布施之行,就会感得很多可爱的果报。第一件是:终不远离一切圣人。俗话不是也说“天公疼憨人”吗?老天爷当然要特别疼惜这一些人,因为他们踏踏实实的作人,不会去侵犯别人。同理而言,佛法中这一些被世间人认为是不聪明的人,因为他们看起来好像都不晓得为自己打算,总是努力地去利益众生;然而这其实是聪明的人才会作的事。真正的圣人也是自久远劫以前,就开始这样地去利乐有情的,他深知这个道理,所以时时作意眷顾这一些乐行惠施的人;再加上乐行惠施的福业所感,所以这一些人才能够不会远离一切的圣人。第二个可爱的果报是:当世就可以获得。因为既然是乐行惠施,当然人人都喜欢亲近,听到他的名号,也会竖起大拇指称赞,未来世因缘所感,也会有类似的状况。既然是一切众生乐见、乐闻,他就不会像一些人平常只作一些偷鸡摸狗的事,入于大众之中,只恐怕被人认出来而常常心生恐惧;所以乐行惠施的人有第三个可爱的果报就是:入大众时不生怖畏。第四个:现世之中,这一些乐行惠施的人得到众人的称赞,乃至是名声远播。修学佛菩提道中有一个很不容易成就的部分,就是修集广大的福德资粮,因为那是要经过三大无量数劫的修学,作为利乐三千大千世界众生的依凭;而这样子一世又一世,渐次地行于布施之行,正是在修集福德资粮,当然就可以庄严菩提,这就是第五项所说的可爱果报。
接下来 世尊开示说:【善男子!菩萨之人,名一切施。云何名为一切施耶?善男子!菩萨摩诃萨如法求物,持以布施,名一切施;恒以净心施于受者,名一切施;少物能施,名一切施;所爱之物破悭能舍,名一切施;施不求报,名一切施;施时不观田以非田,名一切施;怨亲等施,名一切施。菩萨施财凡有二种:一者众生、二者非众生。于是二中乃至自身,都不悋惜,名一切施。菩萨布施由怜愍心,名一切施;欲施、施时、施已不悔,名一切施。】世尊开示说:往佛菩提道上前进之时,菩萨要逐渐具备一切施,然后世尊就举例说明菩萨摩诃萨,也就是说七住明心以后的菩萨,所应该修学的一些一切施的相貌。
首先说,应该如法求物施,持以布施。如法求物的定义,前面几次的菩萨正行之中,已经说明过了,这里就不再重复了。菩萨之所以要如法求物施的原因,是因为知道不如法求物施的果报,未来世虽得财物,却为王、贼、水、火之所共有,这样子的话,不但损了自身的福德,同时也与一些众生结下恶缘,所以就无法一切施了。不如法求物施,当然就不是菩萨所应当作的。菩萨若恒常以清净心来行于布施的时候,也叫作一切施。因为恒常以不争胜,不轻慢受施者,不为受世间名声,不为刻意去讨好他人,或者不是为了酬偿所曾发的世间愿等等,不以种种不清净的心态去布施,这样的时候就可以除去种种的烦恼,而向着一切施的目标前进。布施的时候也不计较自己现在身边的财物或多或少,只是说遇上众生需要的缘分现前了,那就布施出去,这样子才能够成就一切施。遇上该布施自己最喜欢宝物给所需要人的时候,也要当作就同时也把自己的悭吝之心一起舍弃一样,这样子也可以成就一切施。布施的时候,若是存着一丝一毫希望别人回报的心念的时候,就不可能成就一切施了;因为一旦有一个人不对他的布施回报的时候,难道他不会有丝毫退失于布施行的心念吗?同样的道理,若是在布施的时候,还会去选择是不是福田的话,一定也无法成就一切施了;因为此时布施的心态,就已经是不清净了。乃至是布施的时候,应该要怨亲平等,这样子才能够成就一切施。
菩萨施财的种类共有二种:一者是众生,也就是说你所布施的可能是鸡、鸭、牛、羊,乃至是妻、子,或者是自己的头、目等。第二者是非众生,表示说你所布施的可能是金银珠宝、宅舍田地等物品。在这两者之间,若是能够布施内财,就已经很不容易了;要是再加上布施的时候,是没有丝毫吝惜的心的话,这就更容易成就一切施了。而且菩萨在布施的时候,应当是要怀着怜悯的心态,所以才能够怨亲平等,这也是一切施。此外,布施之前思虑周圆以后,决定要布施了,所以就不会在正在布施的时候心存犹豫,更不需要说在布施的时候,反而生起了后悔之心;这样子将来的果报,才不会因此而有所减损,种种的烦恼也能够逐渐的去除,这也是一切施。
世尊又开示说:【或时设以不净物施,为令前人生喜心故。酒毒刀杖枷锁等物,若得自在、若不自在,终不以施。不施病人不净食药,不劫他物乃至一钱持以布施。菩萨施时虽得自在,终不骂打、令诸仆使生瞋苦恼。如法财施,不求现在后世果报。施已常观烦恼罪过,深观涅槃功德微妙,除菩提已更无所求。施贫穷时,起悲愍心。施福田时,生喜敬心。施亲友时,不生放舍心。若见乞者,则知所须,随相给与,不令发言。何以故?不待求施,得无量果。】菩萨有时候会以不清净的物品来作布施。不清净的物品指的是什么?譬如说有一只流浪狗,也许是跟你有缘的,因为那么多人在一起,它偏偏就跑到你的跟前,还对你摇尾乞怜;虽然说流浪狗在佛法中得度的缘分甚少,也许你左看右看,附近正好有一家便利商店,就方便买一个包子,因为人家既然已经来到你的跟前了,就让它再欢喜一下,再跟它结上一缘。有的时候随缘去拜望一下亲友,中国的习俗尤其是不能两手空空,为了要迎合那一些亲友的喜好,也有可能是送一些或者是荤食,或者是佛法中所说的不净之物,为的是要令其欢喜;因为观察他有得度的缘分,就先让他欢喜一下,再来为他说法。至于说,酒、毒药、刀杖、枷锁等物,不论对方能不能自在受用,因为饮酒会使众生沉迷,而且可能造作更多不如理的事情;而毒药、刀杖、枷锁等物,是会伤害众生身命的,菩萨就绝对不应该拿来布施给众生的。但是在菩萨法中是有所谓的开缘,这主要是说自己的心意是善心的,而所将成就的利益,是利益众生的一件善事。譬如说有一些药物,其实有时候本身就是毒药,但是为了对治某一种特殊的病,再加上所用的分量也是有所限制的,这样才可以医治好某甲的病;假如说一时之间找不到药,而你知道到哪里可以求得那一种药,虽然药物的本身有毒,但也可以方便取得那一种药物,因为是要让医生可以治好某甲的病。但是毕竟于开缘与遮止之间的分寸,一定要把握好才是。
菩萨也不应该拿不清净的食物、药品来布施给病人。譬如说那一些食物可能已经开始败坏了,也许就想说:“唉呀!煮一煮,然后再调味一下,就吃不出原来的味道了。”或者是说药品的有效期已经过了很久了,虽然外观上看不太出来,你也许会觉得说那无伤大雅;但是这是一开始布施的心念,就已经是不清净了,所以不应该这么做。菩萨也不应该去劫夺他人,乃至一钱的财物来布施的,因为那就是不如法求物施;未来世的果报虽得财物,却为王、贼、 水、火所共有。同时,虽然菩萨布施的时候是很自在的,也不会打骂仆使,使其生诸烦恼。这样子一直如法财施下去,不求现在、后世果报,也在布施的时候,常常观察我见、我执等的过失,这一切都是为了圆满佛菩提的缘故。
今天就说到这里。祝愿大家幸福健康,道业猛进!
阿弥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