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莲生活佛与弥勒菩萨
卢胜彦著《清凉的一念》,页36-41,有一篇文章,名之为〈弥勒菩萨说唯识〉:
【我闭关时,弥勒化现一回。他没有大布袋,而是应化菩萨形,我与菩萨漫谈唯识。
……〔无关的部分省略〕
我问:“心与识何别?”
菩萨答:“心是能也。识是藏也。”
“八识有何功能?”
“前六识是六根,第七识是末那,第八识是阿赖耶。八识中,前六识是了别功能,第七识是思量功能,第八识是根本识,义集功能。”
“晕绝时,识在何处?”
“识依缘而起,缘不至则不起,诸根失去作用。”
“七识是什么?”
“思想。”
“八识是什么?”
“含藏。能藏、所藏、执藏。无覆无记。种子。”
“转识成智是什么?”
弥勒答:“八识是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阿赖耶识,即一心有八个了别作用的识。这了别作用是杂染知见,要转八识成四种清净智,才是清净正智。即转前五识为成所作智,第六意识为妙观察智,第七末那识为平等性智,第八阿赖耶为大圆镜智,转八识为四智,即是转识成智。”
“为何称唯识?”
“世间诸法,唯心识所现,因一切法皆不离心识,故名唯识。”
“唯识之理?”
“空明万法性相。”
“唯识第一义?”
“宇宙一切万有都是由阿赖耶识所变现。”
“如何修持?”
弥勒答:“又远离遍计执,远离凡夫之妄情遍计度。一切染净依止,皆唯识变,本无自性,即不起虚妄遍执、计我及法,即离遍计。”
(遍计指:横执有情、众生寿者、我及我所、乃至情非情异,执有实体,周遍计度,名遍计)
弥勒又说:
“证入圆成实性,证见菩提妙觉明性,已离依他(因缘、世间假合),及遍计执。此时识性圆明,是名真心。”
“圆成实性?”
“明心见性,见证甚深真法性,寂灭无相同虚空。此一切众生悉有,如来常住无有变异。”
“圆成实性是真如?”
“是真如,自性清净、佛性、法身、如来藏、实相、法界、法性即圆成实性。”
“梦是何?”
“六尘缘影。”
“种子如何成?”
“念作。”
“如何是无明?”
“无始无明及增上无明。”
“人死何者不灭?”
“第八识阿赖耶。”
我问至此,一切明白。】
莲生活佛有一个很大的优点,他一向承认有八个识,也认同“三界唯心,万法唯识”的说法。和主张只有六个识、没有末那识和根本识(阿赖耶识、如来藏)的应成派中观师来说,莲生活佛至少没有诽谤菩萨藏(如来藏即是菩萨藏),这是很不容易的。就这一点来说,莲生活佛远胜过月称、阿底峡、宗喀巴、达赖、印顺等人。
不过,从证据上看来,莲生活佛迄今尚未认明自己身中的阿赖耶识,恐怕连末那识的功能,都懵无所知。怎么说呢?以这篇文章来说,这位“弥勒菩萨”所说的唯识荒腔走板,根本是个冒牌菩萨,莲生活佛不但没能识破这位冒牌菩萨,还夸口:“我问至此,一切明白”,莲生活佛还得要问学于冒牌菩萨,可见并不比冒牌菩萨高明。
“心是能也”,所谓的“能”应该是和“所”相对,“能”意思是说能认识的主体,也就是七转识。“识是藏也”,经文中单称一个识字,有时是指第八识而言,第八识又称为藏识,藏识是第八识的专称,前七识并没有含藏的功能。“心是能也。识是藏也”,二句合起来,前一句解释七转识妄心,后一句解释第八识真心,──虽然也勉强说得过去,只是和经论中的一般说法不同。一般来说,心与识都是以了别为义,八个识都是属于百法明门中的“心法”,如《大乘百法明门论解》说:【心法者,总有六义……四、或名为识,了别为义故】。现在讲“心是能也。识是藏也”,又没有清楚的界定,很容易让人误以为:第八识真心能识别六尘,或七转识也有集藏的功能,这是初证悟的菩萨们都不会犯的过失,而冒牌的弥勒菩萨与莲生活佛都犯了。
“前六识是六根,第七识是末那,第八识是阿赖耶。”这个说法就更显得冒牌菩萨与莲生活佛的不懂了,因为这是初见道的人都不会违犯的过失:六根不是六识。在 玄奘菩萨的《八识规矩颂》中说:“愚者难分识与根”,五根是有形质的东西,八个识则没有形质,二者不可相提并论──大乘法中的凡夫和二乘法中的凡夫不会区别根与识,还可以理解,莲生活佛既然自称是弥陀化身,碰到的这位“弥勒菩萨”既然是等觉菩萨,竟然也分不清楚,足见二人都是冒牌货。在二乘法中,初果人已能分别六识与六根不同,所以四阿含诸经中都说:“眼、色为缘生眼识”,乃至“意、法为缘生意识”,所以六根是六识生起之助缘,是在六识生起之前就已存在著的根,六识是依六根为助缘才能生起的,怎会说六识就是六根?证明莲生活佛与冒牌的弥勒都是愚痴凡夫,连二乘初果都还不曾证得,所以成为 玄奘菩萨颂中所说的“愚者难分识与根”的愚人。
莲生活佛问:“晕绝时,识在何处?”冒牌菩萨说:“识依缘而起,缘不至则不起,诸根失去作用。”意思是说,晕绝(现代医学称之为休克,唯识经典称之为闷绝)时,诸根失去作用,所以识就不能生起──我没说错,依冒牌菩萨自己的说法,已经证明冒牌菩萨果然没有智慧区别根与识,把根认作识。闷绝和沉睡无梦时,如果诸根失去作用,闷绝和沉睡的人,即使以任何音响、大力摇晃,乃至水泼、针刺、刀砍,应该都无法醒来──但是我们睡觉时,听到闹钟响可以醒来,中医师以针扎在适当的穴位上,也可以把休克的人救醒;可见闷绝和沉睡无梦时,诸根并非失去作用,六根都仍有作用而运作不停。所以说,在闷绝等五位中,失去作用的是前六识,而不是诸根,可见冒牌菩萨与莲生活佛真的不懂佛法、唯识学。
每天清晨,闹钟响起,因为耳根(包括外耳、中耳、内耳、听觉神经和大脑掌管听觉的部分)功能正常,所以恒审思量的意根(末那识)可以察觉声尘有重大的变化,所以起作意唤醒意识和耳识,几个刹那之后,意识和耳识起作用,终于能够分辨音响的种类和意义,最后仍由意根决定起床或继续赖床;若是决定起床,耳识和意识就会一直现行不断,使人们可以不断的了别六尘境界。以上根、尘、识互动的过程,大乘见道的行者,在悟后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思惟、整理,就可以了知,可是冒牌的弥勒菩萨却不懂,胡说八道一通;莲生活佛也没有反驳,还写在书上弘扬,让内行人看笑话。
冒牌的弥勒菩萨说:“前六识是六根”,换句话说,眼识就是眼根,……乃至意识应该就是意根──那么末那识又是什么东西呢?可见祂根本不知道末那识即是意根。连这个唯识学的基本常识都不知道,也敢冒充 弥勒菩萨,胆子也未免太大了!这位冒牌菩萨说前六识是六根,那么眼根就应该是眼识了,乃至身根应该就是身识了!意思正是五色根等于前五识!但是人们睡著以后,前五识都断灭而不生起时,应该是眼耳……身等五色根也都跟著灭失了,可是明明人们的五色根都仍然存在而无坏失,前五识却都断灭不起了,由此可见冒牌菩萨与莲生活佛都不懂根与识的分际,还自称是懂得唯识学的圣者呢!内行人可是会笑话他们的。
冒牌菩萨与莲生活佛又说:“七识是什么?”“思想。”在唯识学中,“触、作意、受、想、思”称之为五遍行心所法,是与八个识都相应的心所有法,特别是意识也有思和想这二个心所有法,思和想并不是专属于末那识的心所有法,因此以“思想”来定义末那识,非常不恰当。冒牌菩萨显然不知道第七识真正的作用,而是把意识的思想当作是末那识,才会这样回答。此外,五遍行心所法中的思与想,并不是莲生活佛所以为的语言文字思想;如果把语文思想当作是五遍行中的思与想心所法,那又会有更多的笑话闹出来了!冒牌的弥勒菩萨与莲生活佛对其中的义理又懂得多少呢?敢再写书公开的说一说吗?
第七识又称为现识,祂在八个识的运作方面,在六尘万法中居于主宰的地位,透过祂的触、作意、受、想、思,另外七个识才能够起作用。在闷绝和沉睡无梦时,前六识断灭,第七识继续“恒审思量”,对五尘所显的极粗糙法尘能作下劣而广泛的了别,能够分别外境所生的重大变化,所以人才有办法被闹钟吵醒;一旦清醒过来,祂便将前六识的了别性据为己有,藉六识而对六尘作精细的了别,这显然是冒牌菩萨与莲生活佛都不懂的法界事实。
冒牌菩萨又说:“远离依他。众缘所生,心心所体,及相见分,有漏无漏,皆依他起,故须远离依他。”这话很奇怪,开头和结尾都错了,只有中间是对的,可见是胡搭乱凑、不懂装懂,所以只好乱说一气来笼罩人了。修行的目的不就是要证得无漏果吗?依他起性虽是有为法,但是却通于有漏、无漏,如果因为无漏有为法也是依他起性,就要远离,那修行人要如何证无漏果?三乘菩提的行者都同样要面对这个问题。对一个修行人来说,必须明白众缘所生,心(此处指前六识,依较广义的解释,亦包括第七识)、心所,相分、见分(此处的见分,指前六识,依较广义的解释,亦包括第七识),有漏、无漏,皆是依他起性,明白这些东西是依他起性;最重要的,是能与常住真心有所区隔,不要把依他起性的六识心体及其见分、如来藏所显示的相分……等法建立为恒常存在的,是要证知祂们的依他起性来断除我见、我执,而不是要远离依他起性。事实上,若没有现象界的依他起性,也不可能显示常住真心的圆成实性;若没有依他起性的种种无漏有为法,就不可能有人修行成佛。
莲生活佛自己,就是经常将依他起性的种种生灭法,建立为常住真心,包括:子光、母光、无云晴空、炁等(本书前面已有详述,此处不再重说);还有修双身法、打通中脉五轮,作为证“大乐智慧法身”的方法,也是落在依他起性里面,因为“大乐智慧法身”及乐空双运的第四喜境界,都系因修而得,非本来有,无论藏密活佛、上师们如何吹嘘,高推其证境,其本质仍属觉知心所住的生灭境界,在五位中(正死、灭尽定、无想定、闷绝、沉睡无梦),必定中断、不复存在;莲生活佛如果真的信受冒牌菩萨的开示,应该立刻宣布双身法不是佛法,因为双身法从来都不能离开依他起性。(这一句是实说,密宗双身法的大乐智慧法身是依他起性的法,不应建立为圆成实性的常住真心。)还有真佛宗的观想、真言、手印,以及一切修法的仪轨,也都应该废弃不用,因为这些也都是依他起性的生灭法,都该废弃;真佛宗的师兄弟甚至也不应该走路、吃饭、睡觉、穿衣服,因为这些法也都是依他起性啊!(此句不是实说,除了无余涅槃以外,修行人不可能离开依他起性;这只是以归谬论证法,指出冒牌菩萨说法的错误。)
对于成佛之道的修行者来说,真正要远离的,只有第七识的遍计执性,凡夫的第七识一向普遍的计执三界万法为我、我所,甚至也将阿赖耶识内执为我(此非未悟者所知,唯识论典仅有简单的文字叙述,不作明说;真悟者虽能详细解释之,但均凛遵 世尊守护密意的告诫,不敢为之),譬如莲生活佛就是贪图觉知心的觉受,所以才会主张修双身法、证“大乐智慧法身”,这就是典型的遍计执性──将见分觉知心计执为我,将相分大乐境界计执为我所。凡夫必落入遍计执性,只有初果以上的修行人才能够渐次远离遍计执性,莲生活佛无法离开意根的遍计执性,所以落入双身法的大乐境界中,正是遍计执性者。他又不知乐空双运的大乐境界只是意识与身识对淫乐境界的领受,都属于意识心的境界,所以他也是未断我见的凡夫;这一点是他永远都无法否认的事实,因为他已经自曝其短的写在许多本书中了,证据流通满天下,永远都无法全部回收了。
莲生活佛问:“种子如何成?”冒牌菩萨答:“念作。”这个答案不够好,构不上等觉菩萨的程度,甚至也没有三贤位中的第七住菩萨的程度。岳灵犀比较喜欢的答案是:“熏习而成”。种子是可以记录业习和酬偿因果的功能,它本身无形无色,没有办法拿来一个一个检验,但是证悟的人可以观察到种子流注时,对身口意行产生的影响。意识的善念、恶念,虽然也是形成种子的原因,而一般人所不知道的是:知见也会熏习成种。但是种子也不全是熏习所成的,因为有些种子是本有的,不经由熏习成就的,所以冒牌菩萨说是念作,其实还是不符事实的。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说:“不思议熏及不思议变是现识因。” 平实居士解释道(《楞伽经详解》(二)页61):
【不思议熏者,谓有情之染污末那,经由见道之见地为因,及悟后历缘对境之修道为缘,转化身口意三行,令诸染污末那四烦恼种转化为清净无漏法种,使我见我慢我爱我痴俱生烦恼逐渐消除,此种熏习过程名为不思议熏。
譬如我慢种子现行,则使有情于他起慢,若能以见道之无漏功德返观自己之我慢,则依于如理作意思惟所得之无我见,能除我慢而逐渐消除此诸我慢种子。此种历缘对境之观修,仍须依赖分别事识之观察修正,降伏我慢之习惯,令身口意三行修正,则能使末那之我慢习气种子渐因此种熏习而逐渐转变,乃至断尽,名为不思议熏。于我慢习气渐生转变,即名为不思议变。
#p#page_title#e#错悟之人及无闻少福之人亦复如是,以错悟故不断我见,增长我慢,令末那识永不离慢;观行用功不唯无益,抑且更增我慢,名为不思议熏,以不如理作意故。无闻少福之人更加如是,以权威名声之崇拜故,依彼大名声之错悟者语,于真善知识之开示及诸著作等,皆悉不屑于一闻一读,更不肯尝试以诸经典比对思惟;以依大名声者故,于诸方不作宣传求名之善知识起于我慢;如此多人互相熏习,益增我慢,名为无福少闻之人我慢不思议熏及不思议变。
此不思议熏及不思议变是现识之因,以其转变及其熏习皆非如分别事识之熏习转变明显,乃至有时因于见道或不如理作意之邪见,致此不思议熏及不思议变,亦于梦中及眠熟无梦之际亦能熏习转变,故名不思议。由于此种不思议熏习及转变,致使有情众生之具慢与无慢者间差异极大,故云不思议熏及不思议变是现识之因,能令现识转变故。】
《佛藏经》卷中〈净戒品之余〉也谈到邪见所产生熏习的力量:
【“于意云何?若人杀生、偷盗、邪婬、妄语、两舌、恶口、绮语、贪嫉、瞋恚、邪见,是人为是常杀生不?常夺命不?”“不也!世尊!在家杀生不常夺命,杀生时少,不杀时多。”“舍利弗!于意云何?若人偷盗,偷盗时多?不盗时多?”“世尊!不盗时多。”“舍利弗!于意云何?若人邪婬,邪婬时多?不邪婬时多?”“世尊!不邪婬时多。”“妄语、恶口、两舌、绮语、贪嫉、瞋恚时多?不瞋恚时多?”“世尊!不瞋恚时多。”“舍利弗!是十不善道中何者罪重?”“世尊!十不善中邪见罪重。何以故?世尊!邪见者垢常著心,心不清净。”】
此处明言,十不善道中,邪见(痴)是最重的罪。为什么呢?因为其余九种不善,都是犯时少,不犯时多;只有邪见,一旦著身,除非值遇真正的佛、法、僧三宝,敬信受学,否则永无了期。以十二支因缘来说,无明(邪见)是众生轮转的第一个缘;因为无明,才产生了染著的行;若无无明,则其余九种不善流转,终不能自生。
以莲生活佛来说,若不肯舍弃修证“大乐智慧法身”的双身法邪见,永远都是罪障深重的人,无论日常生活中起多少善念、修多少善行,均无法改变此一事实;因为“十不善中邪见罪重”,“邪见者垢常著心,心不清净”。何况莲生活佛以诸邪见教导众弟子,影响众弟子同堕邪见中,世世轮转不断,其果报更加严重!如《佛藏经》〈净法品〉所说:
【若人悉夺三千大千世界众生命,不净说法罪多于此。何以故?是人皆破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助魔事,亦使众生于百千万世受诸衰恼,但能作缚,不能令解。当知是人于诸众生为恶知识,为是妄语,于大众中谤毁诸佛,以是因缘堕大地狱。教多众生以邪见事,是故名为恶邪见者。】故莲生活佛不能舍弃邪见,转以大量书籍误导众弟子同入双身法及我见、邪见中,其罪更重。
“如何是无明?”冒牌菩萨答:“无始无明及增上无明。”这样回答,只是把一个文字概念,变成二个文字概念,大家看得懂才怪!应该直接引用 弥勒菩萨所说的《瑜伽师地论》(卷8,〈本地分中有寻有伺等三地之五〉):【无明者,谓由亲近不善丈夫,闻非正法,不如理作意故;及由任运失念故,于所知事若分别、不分别,染污无知为体。】白话解释:【所谓的无明,有二种,一种是邪见(见解上的无明),是指亲近恶知识,听闻不正确的法,而产生不符事实的想法;一种是习气上的无明,是由于对正确的法,偶然的失去忆持,对于所知道的事,依其性质,应该分别而不分别,或不应分别而分别,都是无明──这是以染污、无知的惯性作为根本。】
从《瑜伽师地论》对无明的定义,即可知道无明至少有两种,邪见是因为后天的邪教导和不符事实的想法所产生,这种无明,可以因为见道的缘故而一时断尽。另一种无明,它是以过去无始劫以来的染污、无知的惯性作为根本,没有办法一时断尽,必须依于见道的智慧,于历缘对境当中,一点一滴的加以对治,才能够在相见道位及修道位中完全断尽。
莲生活佛迄今未断见解上的无明,甚至他本人即是邪见的教授者、散播者;如果他不肯舍弃邪见,当然不可能有见道的机会。莲生活佛自己是大邪见者,所有主张“莲生活佛是当今世上修证最高的成就者,真佛密法是当今世上最殊胜的佛法”的真佛宗师兄弟,由于各自不如理作意,和莲生活佛邪教导的缘故,都无法断除见解上的无明,都没有办法见道。因为具足邪见的缘故,其修证原理便有极大的差错,所以企图以双身法取证“大乐智慧法身”;但是这样做的结果,不但不能断除染污习气,反而增长贪欲,无明习气越来越重,乃至轮转三途,永不得出。
有很多人主张:“修行人应该没有分别心,普遍的尊重一切的宗派。”这就是“应分别而不分别”。怎么说呢?譬如我们从台北出发,要开车前往高雄,你身旁有一个乘客,他告诉你:“我们对每一条公路都应该一视同仁,不可有分别心。”你如果信受他的话,可能会绕了许多年以后才到得了高雄,也可能永远都到不了高雄。不净说法的人,最喜欢说“修行人应该没有分别心,普遍的尊重一切的宗派”,这是因为他们的法,被真悟者破斥而无法答辩,为了保住信众的支持,便希望信众不分别邪法、正法的分际。大家如果相信他们的说法,将会永远都在邪法当中,无法出离。
什么叫做“不应分别而分别”呢?譬如我们吃饭,只要有营养就好,不应贪图美味;如果注重美味而作种种分别,将会随著生起贪著,这就是“不应分别而分别”。不当的分别,和不当的不分别,都是“染污无知为体”。
“人死何者不灭?”冒牌菩萨答:“第八识阿赖耶。”这个回答虽然不完整(人死时还有第七识末那不灭,只有在定性二乘人取证无余涅槃时,才有办法消灭末那识),但已不落入断灭论,光是这一句,就强过佛护、月称、寂天、阿底峡、宗喀巴和历代的达赖喇嘛、印顺了。莲慈上师、缘空、天云,还有其他主张没有常住心的师兄弟,你们如果不信岳灵犀的话,好歹也要信受冒牌菩萨这一句:“第八识阿赖耶不灭。”若有人造作五逆重罪,而信受“第八识阿赖耶不灭”,以此法供养的功德,犹有可能往生极乐世界;因为信受此句者,未来际必能发起菩萨性,未来际必能精勤求证佛菩提道,利益广大的有情众生,故说此句功德难可思量。莲生活佛和冒牌的“弥勒菩萨”,虽然错说佛法,误导众生;但在这个关键的知见上,却有正确的说法。岳灵犀仍然要赞叹你们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