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
24、如何做佛事? 正源老师
2015-04-14 09:56:08  类别:学佛释疑(一)【共130集】
视频播放:
 
音频播放:
说明: 播放音频      调整音量     暂停 停止  下载
 
各位菩萨:
 阿弥陀佛!
今天“三乘菩提之学佛释疑”,我们要来讨论的题目是:如何作佛事?
佛事这两个字,从字面上说是关于佛教的事,或者是关于佛陀的事;那究竟是什么事呢?答案可能会因为一个人对于佛教以及佛陀的了解而有所不同。还没有深入经藏,对于佛教以及 佛陀只有初步了解的人,可能会认为佛事就是供佛、拜佛、念经、诵咒的这些仪式,或者是在佛菩萨形像前举行拜忏、追福、消灾、超度等一般所称为法会的这些的活动。这样的认知到底对还是不对呢?我们不妨先来探讨:法会在佛教中的真实意义是什么?是否就仅仅是拜忏、追福、消灾、超度等这些的活动以及仪式?
读过《金刚经》的菩萨们应该记得《金刚经》的第一段是〈法会因由分〉,这一段是在叙述 佛陀聚集弟子宣说这部《金刚经》的起因;所以,法会的真正意义应该是说法的聚会。我们可以再举《大般若经》的经文,里面 佛陀开示的经文,大家就可以了解。这个经文里面:
【佛告舍利子:“是菩萨摩诃萨从十方界所事诸佛法会中没来生此间,是菩萨摩诃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已经无量无数大劫,于深法义能随觉了。所以者何?若菩萨摩诃萨从他方界所事诸佛法会中没来生此者,是菩萨摩诃萨已多亲近诸佛世尊,曾问此中甚深法义,于深般若波罗蜜多若见若闻,便作是念:‘我今见佛,闻佛所说。’由此因缘,若闻宣说甚深般若波罗蜜多,属耳听闻恭敬信受,于深法义断诸疑惑。”】(《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五百四十四)
这位菩萨摩诃萨,既然是从他方世界诸佛法会中舍寿来生到娑婆世界,那之前他已经亲近了诸佛世尊,参与诸佛法会,并且曾经向佛请问甚深的法义;对于般若波罗蜜多,也就是大智慧到彼岸的深妙义理,当然就有所见闻。由于这样的因缘,他来到娑婆世界,听闻  释迦牟尼佛宣说甚深的般若波罗蜜多的时候,那当然能够专注地听闻,恭敬信受;然后,能于深法义断诸疑惑。他所参与的诸佛法会,一定是诸佛说法,而且是宣说微妙甚深无上法的聚会。
由此可知,佛陀在世的时候,对于这些唱诵与敲打乐器的事相,并不称为法会;佛世所有的法会,都是指的说法的聚会。所以,真正的法会并不是用乐器敲敲打打,大家口里唱诵文句;而是什么?而是说法、布施佛法的聚会。
大家知道了法会真正的意义,就可以再来看看,那什么是佛事的真实意涵呢?既然法会的真实意义,其实跟一般所认知的法会其实是有差异的,那当然所谓的佛事,它真实意涵是什么,那当然就要更进一步去加以探讨了。
前面一开始我们说“佛事”二字,从字面上说是关于佛教的事,或者是关于佛陀的事,而佛教就是佛陀的法教,所以,佛教的事可以说就是佛陀的事。我们在前面几集讨论到“佛为什么要度众生”这个题目的时候,也曾经说到说,度化无边众生,化度一切众生使无有余,这是诸佛于因地行菩萨行的时候所发,乃至于成佛之后也不舍弃的殊胜大愿。所以,佛陀所施作的佛事,可以说都是为了教化众生,为了利乐有情。就像《华严经》中记载了诸佛世尊为了度化众生,而施作无量无边不可思议的十种的佛事,我们可以举其中一个让大家了解。
经文里面说:【佛子!诸佛世尊有十种为众生作佛事。何等为十?所谓:一切诸佛示现色身为众生作佛事;一切诸佛出妙音声为众生作佛事;一切诸佛有所受为众生作佛事;一切诸佛无所受为众生作佛事;一切诸佛以地、水、火、风为众生作佛事;一切诸佛神力自在示现一切所缘境界为众生作佛事;一切诸佛种种名号为众生作佛事;一切诸佛以佛刹境界为众生作佛事;一切诸佛严净佛刹为众生作佛事;一切诸佛寂寞无言为众生作佛事。】(《大方广佛华严经》卷四十六)
大家看看,这个经文当中说,十方诸佛世尊所施作的这十种佛事,没有一项不是为了众生而作的。
不仅是成佛之后是这样子为众生来作佛事,其实诸佛在因地行菩萨道,还只是菩萨摩诃萨的时候,就已经是这样子了,来为众生施作种种让众生能够成就圆满的佛事。在《华严经》里面也有这样的一段经文,我们可以来看看。这经文里面讲说:
【菩萨摩诃萨令众生得十种圆满已,复为众生作十种佛事。何等为十?所谓:以音声作佛事,为成熟众生故;以色形作佛事,为调伏众生故;以忆念作佛事,为清净众生故;以震动世界作佛事,为令众生离恶趣故;以方便觉悟作佛事,为令众生不失念故;以梦中现相作佛事,为令众生恒正念故;以放大光明作佛事,为普摄取诸众生故;以修菩萨行作佛事,为令众生住胜愿故;以成正等觉作佛事,为令众生知幻法故;以转妙法轮作佛事,为众说法不失时故;以现住寿命作佛事,为调伏一切众生故;以示般涅槃作佛事,知诸众生起疲厌故。】(《大方广佛华严经》卷四十一)
在这个经文当中告诉我们,菩萨摩诃萨施作种种佛事,也是为了成熟众生,为了亲近众生,为了让众生离诸恶道,乃至为了调伏一切的众生。
所以,佛事应该指的就是:佛陀为了教化众生,利乐有情所作的事。这也是诸佛来人间示现成佛的一大事因缘,要开示万法根源的实相心如来藏这唯一佛乘无二无三的正理,让众生得以亲证悟入,悟入这个此经如来藏。而诸菩萨与诸佛都是同样发了度化众生的誓愿,所以菩萨在成佛之前,为了教化众生、利乐有情,所作的事当然可以说都是佛事。因为都像《法华经》里面说的:“护持助宣无量无边诸佛之法,教化饶益无量众生,令立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妙法莲华经》卷四)就是都要教化众生,依佛菩提来修证成熟无上正等正觉。
这样子了解佛事的真实意涵之后,再来看看佛陀,祂是福慧两足尊,祂的福德与智慧都已经圆满成就,具足无量无边不可思议的方便善巧。当然就如同《维摩诘经》当中 佛陀这样开示说:“诸佛威仪进止,诸所施为,无非佛事。”(《维摩诘所说经》卷三)因为如来进止举动,威仪俯仰,乃至一颦一笑,一举手一投足,未曾无益于众生;所以,“诸所作为,无非佛事”。就像《维摩诘经》当中记载,维摩诘菩萨令他所化现的菩萨,前往上方四十二恒河沙佛世界,去到众香国,向 香积如来求得如来斋食所剩的香饭,带回到娑婆世界来施作佛事;就能够令爱乐声闻解脱道小法的娑婆世界  释迦牟尼佛弟子们回小向大,信受并且弘扬佛菩提的大道,也使 香积如来的名声普闻于十方世界。难怪阿难尊者亲见如此胜妙之事以后,他要惊讶地赞叹,说这是他从未曾见、从未曾听闻的事情。
那么前面说到《维摩诘经》里面所说的“诸佛威仪进止,诸所施为,无非佛事”的这个经文,就让我们想到教外别传的禅宗。释迦牟尼佛在灵山会上拈起大梵天王致献的金色波罗花示众,当时一会大众看了都默然,无言以对,只有金色头陀摩诃迦叶破颜微笑。世尊就说:“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摩诃迦叶。”(《五灯会元》卷一)那这何尝不是  释迦牟尼佛为了让弟子直接悟入万法根源的实相妙心如来藏,所施作的殊胜佛事呢?
乃至于中国禅宗真悟祖师的公案,像有人问云门文偃禅师:“如何是超佛越祖之谈?”这个云门怎么样说呢?云门说:“胡饼。”那又有人问云门:“如何是诸佛出身之处?”云门禅师回答说,说:“东山水上行。”又比如说像赵州禅师,这个赵州从谂禅师很有名的洗钵的公案。说有一位来修学的僧人上来请法,请求赵州禅师能够指示他。赵州禅师他就只问他说:“你吃过粥了没有啊?”那个僧人跟赵州说:“已经吃过粥了。”那赵州禅师就只再教他:“洗钵去。”那个僧人就在这一句话下忽然就开悟了。这样子一则又一则禅宗的公案,也都是传承 佛陀的教外别传、直接教化学人证悟实相的佛事。
那么,想要求佛的真正妙法,又该如何作禅自度而后度人的佛事呢?我们常常听禅师这样讲,说“搬柴运水,吃饭疴屎,无非是禅”。所以,禅在日常生活当中这句话没有错;因为第八识实相心如来藏,不论众生是否已经证得,他的如来藏都是恒常分明显现,不曾一时被遮盖,只是未悟的人不知道。已经亲证真悟的人,都是可以现前观察,祂在一切众生身中这样子运行不断,并且能由众生日日受用运行之中,让众生来日日受用。可是众生日日受用却不能知,所以,禅师就称之为“日用而不知”。
古时候禅门学人日常的一切作务,都是保持着参禅的疑情,随时随地在寻觅实相心如来藏;而禅师也是在这些作务当中,随时因地制宜而让弟子们证悟自心如来藏。而担柴挑水这些的日常事务,也确实处处都有证悟的因缘;所以,黄龙禅师才会说,说“生缘处处”。因此缘故,证悟般若的这一切祖师所说的这些的搬柴挑水这些禅,都是佛事。可是问题是,没有悟得真的人,或者是悟得真但是落于片段的人,他就难以体会,难以体会说这搬柴与运水就是神通妙用。禅固然不能够离于生活,但是对于未悟的人,那就完全没有资格说“穿衣吃饭是禅,搬柴运水也是禅”。对于真悟的人来说,穿衣吃饭、搬柴运水的时候,都能分明现前观见到自心如来的运作,毫无遮隐;因为已经亲证而完全可以了知禅门所悟的内涵,这样才可以向人大声地说“穿衣吃饭是禅,搬柴运水也是禅”,而问心无愧,这样才是说他是作佛事。
真实佛法的实证,绝对不是在世俗法上面修行可以证得的,也绝对不是在经忏法会、朝山、劝募、盖道场、救灾、济贫这些世间法的事相上,就能够证得这个真实佛法。因为真实佛法乃是生命的实相之法,应该要向五蕴色身之中去找寻《心经》里面所说的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不一不异、不观自在的,本来无念离念的实相心如来藏,那才是修学大乘佛法的入道的首要。如果还不能够实证万法的根源,而妄说证量有多高,说法多么胜妙、多么不可思议,那其实都是说食数宝,那都不是作佛事,因为说者自己还有听者都不能够得到实益。
我们常常看到有一种人,嘴里面讲的说“我要解脱,我要学佛”,然后就到处去赶场,哪里有法会、有拜忏、有讲经就去啊;可是听完了,拜忏完了回家,照样是妄想一大堆,照样是跟一般人一样,喜欢发脾气,喜欢贪求五欲的享受,那这样子想参禅就很难。那想要参禅,首先就要亲近真悟得如来藏的善知识,闻熏正确的知见;由善知识的教导,次第增进无相念佛的功夫,来修习动中定力;有了这种动中定的功夫以后,就会看话头,然后就能参禅。修学的过程当然要很专注,不要攀缘,职业上必须要做的事情,我们尽量要去做,要尽我们本分去把它做好;那除了职业和家庭之外,我们应该要履行的义务,还有其他一切修福的活动,应该要有所抉择——与参禅不相干的那些事务,我们应该要把它暂时的放下;除了要履行职务,职业跟家庭的义务。
所以那些的法会、朝山、劝募,还有联谊等等这些活动,其实它的目的是什么?它的目的是要去除我们的贪心、瞋心,培养我们慈悲忍辱心,目的是在调伏我们的心性。心性调伏之后,我们的福德也有了,我们就能够值遇到真善知识,因此能够建立参禅的功夫和知见;这时候我们修慧的条件具足了,就应该要把过去修福德回向明心见性,把那些福德作为我们进入正法大道的助缘。既然我们找到了真正能够亲证如来藏的禅法,找到了佛法真实的入理的大门,就应该要暂时放下一切的教相,一心精进的来参究;然后才有因缘在生缘处处的日常作务中,一念慧相应;就像赵州禅师教他洗钵去的那位僧人,在赵州禅师一句话下就忽然开悟,亲证自心如来,为自己成就一场殊胜的佛事。
以上我们就是从经教还有宗门来说,佛事的真实义是什么。那对一个精进修学佛道的人、勤求证悟的人,搬柴运水、吃粥洗钵这些日常作务,都有因缘成就殊胜的佛事;这样的心态来供佛、来礼佛、来拜忏,作这些事相上的佛事,当然也一样有他证悟的因缘。所以,在从事这些供佛、礼佛、拜忏、超度等这些佛事的时候,除了要有信心、要有愿力之外,当然要心无旁骛,一心恭敬;这样不仅能够将福德确实地回向给亲属跟往生者,也能够累积自己的福德,增进自己值遇真善知识的因缘。等到因缘成熟的时候,有了功夫,有了知见,就能够一念相应慧,与实相相应,能够证得根本无分别智。
我们以上的说明,今天时间关系就到这边。
阿弥陀佛!
下一篇:25、佛教徒是不孝顺父母的吗? 正源老师
上一篇:23、娼妓屠宰渔猎贩酒等人可以信仰佛教吗? 正源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