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学佛人应本于佛法正义修学 正融老师
130、学佛人应本于佛法正义修学 正融老师
视频播放:
视频下载链接
 
音频播放:
音频下载链接
 
由 正融老师开示
 

各位菩萨:阿弥陀佛!

欢迎收看正觉教团弘法节目。这一集我们要继续来讲“三乘菩提之相似佛法——重蹈灯下黑之琅琊阁”,正觉弘法是为了要开解广大学佛人的正知见,而因此势必要对于琅琊阁在网路〔网络〕上PO文的诸多谬见来加以回应。

在上一集的单元中,讲到历史上 鸠摩罗什以及 玄奘两位法师,他们对于佛法在中国长远的弘传是有非常宏大的贡献。今天我们要来看琅琊阁在网路〔网络〕PO文提出有关于佛经论真伪探讨的方向,琅琊阁提出“必须要从佛教历史的角度,来探讨佛经论真伪和权威”,他们又提出“要懂梵文才不会错解经文,不懂梵文就会错解经文”的说法。虽然他们提出这两个观点,但是很显然的我们可以看到,琅琊阁诸君们他们是完全不懂这两个问题的关键点——都是必须要根基于“实证佛法”的立足点,才能够究竟开解疑虑。也就是说,对于“要能够辨别佛经论的真伪”必须是要根基于“实证佛法”的立足点,才有智慧力、才能够辨别佛经论的真伪;同样的,对于“要能够正解佛经论”也必须要根基于“实证佛法”的立足点上,才能够正解佛经论的意涵。因为,佛法三乘菩提的经典都是 释迦牟尼佛“自心现量”的实证,所以学佛人想要能够完全正确地了解佛教经典的意旨,“实证”就是唯一的方法。也就是说,唯有透过“实证佛法”,才有智慧力能够正解佛经论,才有智慧力能够辨别佛经论的真伪;若是不知不证佛法,当然无可避免地就会错解、扭曲佛法的法义内涵。

接下来,我们就来看琅琊阁诸君对于《金刚经》以及《维摩诘经》当中的法义,是如何的错解以及扭曲。琅琊阁提出说:《金刚经》有两个汉译本,而正觉只选择以鸠摩罗什法师所翻译的《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这个译本来作宣讲,又因为在这个译本当中,鸠摩罗什法师所翻译的“一合相”,在原梵文中并没有“相”这个字;而玄奘菩萨在《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当中则是翻译为“一合执”。琅琊阁就提出说:鸠摩罗什法师所翻译的“相”这个字是中性的意涵,而玄奘法师选字更是忠于梵文原文的“执”这个意思,这是有明显的负面的意涵。(〈《观念篇》(6):不同人翻译的佛经差异有多大?〉,琅琊阁)

首先,琅琊阁认为这两者之间的义理完全是不相同的,其次他们认为正觉既不懂梵文,又不明白《金刚经》这句经文的义理,所以就会将不同经文里面的“一合相”混为一谈,做出错谬的推论,造成对于理论和修行理解上的分歧。他们又更提出说:正觉“单看一本汉译本就去随意演绎推论经文义理是很危险的事情”。(〈《观念篇》(6):不同人翻译的佛经差异有多大?〉,琅琊阁)我们姑且不论琅琊阁诸君们所持的心态是如何,我们就先来看近代的思想家熊十力在他所著作《佛家名相通释》的序文之中,清楚地表明:在中国若是有志于学佛的人应当要以汉译经文为所本;又说:虽然汉译本众多陈列,但是要以鸠摩罗什和玄奘法师的译本为考证取信的标准。熊十力又认为:如果说不经由这个路径来学习而想要用广博的学习梵语为能事,那么你就干脆专心于从事梵语的志业,千万不要轻易的说你懂得佛学;他又说:【不悟佛学自是佛学、梵语自是梵语。】(《佛家名相通释》,广文书局有限公司,页5-6。)这也就是说,若是你不能够悟得佛法正义,那么佛学自是佛学,梵语自是梵语;通俗一点地来讲,其实讲的就是“一是一,二是二,两不相干的事情”。

当然他的这种说法是可以认同的,但是在这里也必须要声明的是:当熊十力在回归传统儒家六经之学之后,却又错误地解读 马鸣菩萨所作《大乘起信论》中所说的“一心二门”的真实意涵,又更执持他所错解的“体用不二”来建立宗义;那么由此可见,他毕竟还是一位借用“佛法名相”而作考据与逻辑思辨的学术研究者,并不是一位在佛法正义上的实证者。事实上,我们都知道学佛当然是要以实证佛法为首要。那么我们回过头来,我们再来看看琅琊阁诸君们,他们的那种说法是不是无明颠倒、高慢自大,却又无端造作诽谤贤圣之事呢?

佛陀在《大宝积经》当中,对于修道箴言所作“四依、四不依”的开示:【依义不依语,依智不依识,依法不依人,依了义经不依不了义经。】(《大宝积经》卷82)在这里,佛已经非常清楚明白地教导我们,若有实证佛法的大善知识说法论义之时,一定是要遵循实相法为根本核心来作宣说。当然实相法就是三乘菩提的如来藏法,因此正觉大善知识讲经说法,依实义菩萨所翻译的经本来宣说“如来藏法”,请问有何过失?就如前面我们曾经举出译经者对于译经会取直译、意译或者兼而有之的原则;而且因为古时候的排版印刷费用非常的昂贵,因此译经者在经文的翻译上面也是简明扼要的,事实上实证佛法的大善知识必定是能够秉宗通而说通无碍的;相对于那些不能实证佛法的人,反而就会错误地产生自以为是的——“郭公夏五、断简残编、郢书燕说”的不正知见。所以说,如果你离开实义佛法不顾,而单单拘泥在文字的表义上面去执著,那你就是只能见秋毫之末而不能直见舆薪,这也就是所谓的舍本逐末的愚痴人啊!

接下来,我们就以琅琊阁所提出 鸠摩罗什法师与 玄奘法师翻译的《金刚经》的两个汉译本的质疑的部分来作检视。首先,先来看 鸠摩罗什法师翻译的《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卷1的这一段经文是这么说:【“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以三千大千世界碎为微尘,于意云何?是微尘众,宁为多不?”“甚多!世尊!何以故?若是微尘众实有者,佛则不说是微尘众。所以者何?佛说微尘众,则非微尘众,是名微尘众。世尊!如来所说三千大千世界,则非世界,是名世界。何以故?若世界实有者,则是一合相;如来说一合相,则非一合相,是名一合相。”“须菩提!一合相者,则是不可说,但凡夫之人贪著其事。”】这是 鸠摩罗什法师所翻译的经文内容。

其次,再来看 玄奘法师翻译的这一段经文则是说;【“如来说三千大千世界,即非世界,故名三千大千世界。何以故?世尊!若世界是实有者,即为一合执,如来说一合执,即为非执,故名一合执。”佛言:“善现!此一合执,不可言说,不可戏论,然彼一切愚夫异生强执是法。”】(《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

对于《金刚经》的这两个汉译本,琅琊阁诸君们执著在“一合相”与“一合执”的译文上有所差异,认为 玄奘法师的翻译比较贴近梵文文字的事实,而质疑说正觉因为不懂梵文,而单以一本 鸠摩罗什法师所翻译的汉译本就随意地来作经文的演绎。然而,我们看这两个汉译本的法义内涵并没有相互排斥啊!因为在这一段经文之前,须菩提 (也就是善现)就曾经说:“那些微尘的无量数目,如果是真实有的话,佛就不说那是微尘无量数。为什么呢?因为佛说微尘无量数,其实不是说微尘无量数,就是微尘无量数。”因此,须菩提就跟着 佛那样再使了一遍这样的机锋说:“如来所说三千大千世界,就不是世界,这样才能够说是如来说的世界。为什么这么说呢?如果世界是真实有,那就是一合相;但是如来说的一合相,不是在说一合相,那才能叫作一合相。”也就是说,一切法都是“一合”之法。然而,一切法中能够显现出的种种事相,都是因为有阿赖耶识所执持,才能够成就这“一合”之法。也就是说,“一合”的背后其实是有真实之理——第八识如来藏,或者称为阿赖耶识;但是因为凡夫愚人不懂“一合”背后的真实道理,所以就会坚固执著于种种的表相而被淆混不明事理。

譬如,当我们在说佛法第一义时,“佛法第一义”并不是在指“言说”就是佛法第一义,也不是说“所说”就是佛法第一义,当然更不是说佛法第一义圣智妙乐的“言说本身”是佛法第一义,而是必须是依佛法第一义圣智妙乐言说“所入”才是佛法第一义。因此这个佛法第一真实的正义,其实是指实证佛法第一义智慧者自心觉悟所得,而不是凡夫愚人,在他所听闻到佛法第一义的言说之后,而生起的妄想知觉的境界。绝对不是这样的!

因此,佛又恐怕众生仍旧会落在文字言说的种种表相上面产生执著,所以紧接着在后面进一步的作开示说:“须菩提!一合相者,则是不可说,但凡夫之人贪著其事。”这是 鸠摩罗什法师的这个译文翻译。那么相对来看,玄奘法师的译文翻译则是:“善现!此一合执,不可言说、不可戏论,然彼一切愚夫异生强执是法。”所以我们从上面两个译本,经文中的真实义理的陈述来看,无论翻译为“一合相”或者是“一合执”,都是没有违背法义的实质。然而在其中最重要的,其实还是 世尊在告诉佛子们,必须要去实证种种文字言说表相背后的“一合”之理,然后你才能够胜解佛经中所说的真实义理为什么不可言说、不可戏论。

接着,我们再举出琅琊阁诸君们所提出的质疑,琅琊阁提出《维摩诘经》有三个译本,在〈弟子品〉中的一段经文,支谦法师翻译为:“不以婬,为无罣碍。”鸠摩罗什法师翻译为:“法离于相,无所缘故。”玄奘法师翻译为:“法离贪著,无所缘故。”琅琊阁认为原梵文没有“相”这个字,所以玄奘和支谦都是依照梵文原意翻译为“贪著”或“婬”。(〈《观念篇》(6):不同人翻译的佛经差异有多大?〉,琅琊阁)那么要请问琅琊阁,反过来说,诸君是不是在质疑 鸠摩罗什法师的翻译有错误呢?

琅琊阁又质疑说:三个版本单看汉译,读起来感觉绝对不同,在这种情况之下,懂梵文和不懂梵文的人,哪一个的理解更为精准呢?(〈《观念篇》(6):不同人翻译的佛经差异有多大?〉,琅琊阁)那琅琊阁诸君们这是在质疑 平实导师以 鸠摩罗什法师翻译的译本宣讲此经,是因为不懂梵文以致于无法精准理解经文义理吗?在这里我们又再次的看到他们违背了 佛在《大宝积经》当中,对于修道箴规所作的“四依、四不依”的开示。为什么这么说呢?这是因为对于什么是佛法的真实义理?什么是真正的成佛之道?琅琊阁诸君们一直都没有回归于实证的道理来探究,当然也就没有理智的智慧抉择力能够简择,所以就会在佛法修学的道路上产生种种的障碍。

我们从历史考据的记录上来看,《维摩诘经》曾经有过七个汉译本,但是在目前现存的就只有三个汉译本,包括了:三国时期吴支谦所翻译的《佛说维摩诘经》三卷,后秦 鸠摩罗什所翻译的《维摩诘所说经》三卷,以及唐朝 玄奘所翻译的《说无垢称经》六卷。虽然琅琊阁他们指称三位法师的译文有所差别,然而事实上在《维摩诘经》〈弟子品〉的整段经文,都是从实相法义的层面来开示如来藏本来自在的清净体性。

那我们就把这一段经文的前后句一并列出来看,大家就能够理解经文所开示的宗旨,主要就是在显示法义脉络的完整性,前后贯通都不会有所扞格;而且实义菩萨在研读经论的同时,就能够随闻入观体究法义而有所本、不会错解。好,我们就同时列出三位法师的译文来看:支谦法师的译本是:【断如灭相,不以婬为,无罣碍。】(《佛说维摩诘经》卷1)鸠摩罗什法师的译本是:【法常寂然,灭诸相故;法离于相,无所缘故。】(《维摩诘所说经》卷1)而 玄奘法师的译本则是:【法常寂然,灭诸相故;法离贪著,无所缘故。】(《说无垢称经》卷2)事实上,维摩诘大士在这段经文中的开示是说:“法”是常恒寂然的,同时也是离相——灭种种相的;“法”的本身没有任何一相,是离于对一切法相的淫习贪著,也是对于六尘境界相一无所缘的。也就是说,这个真实法如来藏,祂是离见闻觉知,祂是无覆无记性的,祂不贪著自我,祂不执著自我,祂也不贪执于自己附属的六、七识;反而是众生的六、七识把祂执著住,抱着祂不放,抱着祂轮回生死。因为如来藏本身并没有任何相可说,祂也不缘六尘一切诸法,可是众生却是在六尘万法当中不断地攀缘、贪爱、执著。

平实导师在《维摩诘经讲记》中也有开示说:如来藏也是有所缘的,只是祂所缘的是“无漏有为法”,不过这还得要等你确实明心开悟实证了第一义谛之后,也确实生起了智慧,才会清楚知道这句话的意涵。可是当有智慧生起之后的你,所缘的仍然是六尘万法,然而如来藏祂对六尘万法仍然是一无所缘。但是就在不攀缘的当中,你所需要的六尘万法,如来藏祂从来就是如镜体显现影像一般的示现给你,让你去了知,而祂自己却从来都不加以了知,因此就说如来藏无所缘。

我们从《维摩诘经》的经文中所开示的真实意涵来看,就非常清楚明白的知道,那都是在讲第八识如来藏的本来清净性与功德性,都是在证明如来藏祂具有真实不坏的体性,也都是在证明祂常住本来涅槃中。所以《维摩诘经》是印证禅宗证悟明心的一部非常重要的经典,特别是在其中的〈弟子品〉以及〈菩萨品〉这两品当中的义理,都能够提出作为印证勘验的依据。那我们就支谦法师所翻译的“不以婬为,无罣碍”的译文来看,若是从前后经文法义的陈述来理解,事实上也就是“法离婬为,无罣碍故”的义理,这个跟 鸠摩罗什法师所翻译的“法离于相,无所缘故”以及 玄奘法师翻译为“法离贪著,无所缘故”的义理表达,都是契合于“法”的真实义,而且也都能够在法义义理上呈现出“法离言说、法离于戏论”的真实意涵。

因此从实义菩萨研读翻译经文的立场来说,必定是以法义宗旨为本,前后往复的检视经文义理之后,自然就能够融会文法句型而不致于执著文字相的分别而顾此失彼,进而断句错误,甚或者是错解扭曲法义的真实义理。所以我们在研读经文的时候,应当是要以 佛所教导的“四依、四不依”的修道箴规奉行为主旨,而不是像琅琊阁诸君们仅仅是在取文字相上的执著而断章取义以及执言害义,并且又刻意的忽视和错解法义上的宗旨来误导他人。

琅琊阁诸君们总是浸淫、拘泥、执著在文字的表相上面,也乐于被局限在文字当中,因此终究不免自困愁城、作茧自缚,这就叫作舍本逐末、进而又笼罩学人的愚痴人,真是自误误他大矣!

好,今天我们就讲到这里。谢谢您的收看!

祝福您:色身康泰、学法无碍、早证菩提!

阿弥陀佛!

【浏览量 38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