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菩萨如何看待众生? 正才老师
71、菩萨如何看待众生? 正才老师
视频播放:
视频下载链接
 
音频播放:
音频下载链接
 
由 正才老师开示
 

各位菩萨︰阿弥陀佛!

欢迎各位菩萨继续收看“三乘菩提之入不二法门——空性中道真实义”。这一集我们从新的一品,也就是〈观众生品〉开始讲起。

〈观众生品〉顾名思义就是在说明︰菩萨要怎么观待、怎么看待众生,尤其是证悟之后。所以文殊师利菩萨就帮我们请问,经文是这么说的︰“尔时文殊师利问维摩诘言︰‘菩萨云何观于众生?’”(《维摩诘所说经》卷2)那么这里众生的意思,其实就是在讲五阴,也就是要如何看待自己以及看待众生的五阴,这目的是要帮助大家悟后怎么样来断除对自我的执著,也就是断我执。

如果能够详细思维并深入观行维摩诘菩萨所回答的每一句话,并且如实地以维摩诘菩萨所教导的方式来看待众生,那么自己的解脱功德受用就会大幅提升,心性也会整个改变。那么维摩诘菩萨怎么回答呢?我们来看经文:“维摩诘言︰譬如幻师见所幻人,菩萨观众生为若此。”(《维摩诘所说经》卷2)这意思是说︰就好像一个魔术师在看待他所变化出来的人一样,菩萨看待众生就是像这样子看。也就是说,我们的五阴都像是幻化出来的人一样,因为每一个众生的五阴,都是由他的如来藏所变现出来;如来藏就像是魔术师变出了这一世的五阴,上一世、上上世的五阴,乃至未来世的五阴也都是由各自的如来藏所变现。菩萨看待五阴众生,就像魔术师在看所幻化出来的人一样,都不真实,所以不需要去贪着。

维摩诘菩萨接着又说︰“如智者见水中月,如镜中见其面像,”(《维摩诘所说经》卷2)这意思是说︰就好像有智慧的人看见水面映现出来的月亮,也像是看见镜子里面所反射出来自己的脸一样,知道那些都是假的。那么菩萨从如来藏的立场来看自己的五阴、来看众生的五阴,就像水中月、镜中像一样,都是虚幻不实的。

经文接着又说︰“如热时焰,如呼声响,如空中云,”(《维摩诘所说经》卷2)夏天出大太阳的时候,在比较远的前面的柏油路面上看起来好像有水的样子,而且那个水变幻不定,这就叫作热时焰,但是其实并没有真的水存在。众生的五阴就像是这样,在六道之中轮回不断,身分、角色变来变去,有时当人、有时是畜生;有时身为女人、有时却当男人,变幻不定,就像是热时焰一样无法常住不变。或者像叫声、或者是风吹的声音,这些声音我们不能以手牢牢抓住它们;五阴也是像这样虚而不真,没有人能够把自己的五阴抓得牢牢的而不让它坏掉;不论是色身或是意识心,都是会坏、会灭的法,所以五阴如呼声响一样虚而不实。五阴也好像空中飘来飘去变化不定的云,无法永远保持一个样子,是不能停住、不能久住的,所以说如空中云;譬如这一世的觉知心,祂会不断地演变,永远无法保持在同一个状况,就像空中的云一样,最后舍报时就永远灭了,不能去到下一世;下一世是另一个全新的觉知心,已经不是这一世的觉知心了。

接着经文说︰“如水聚沫,如水上泡,”(《维摩诘所说经》卷2)聚沫是讲︰在河流当中有些地方会有漩涡,漩涡的中心有一些小水泡聚在一起,这些水的聚沫一直都在,但是如果仔细去观察就会发现,其实里面的水泡会不断地破掉,但是也有新的不断出生,就这样看起来好像一直都在,却是不断地变异;那个水沫不能说是真实有,因为它是由很多的小水泡聚在一起而成为水沫,五阴也像水沫一样是聚合体,是假合而有的,不是真实法。水上泡则是说︰下雨时,地面有很多的水泡不断地出生又不断地破灭,五阴也是像这样,从过去无量世来到这一世,每一世的五阴出现了,不久又灭了;所以众生的五阴都是像水泡一样,时起时灭虚幻不实。

接下来说︰“如芭蕉坚,如电久住,”(《维摩诘所说经》卷2)芭蕉其实不是树,它是多年生的草本植物,它看起来好像有一根树干,但那其实是假茎,是由叶鞘相互重迭包覆而成的,横切开来可以看出它并没有树干的年轮,因此不能称为树;强风一吹很容易就从中间折断,所以是不坚固的。我们的五阴、我们的生命,也是像芭蕉一样很不坚固,再健康的身体、再多的财产,也只是一世拥有,都带不走。再譬如说空中的雷电,不都是一闪就过去了吗?我们如果从无量世来看一世的众生、来看自己这一世的五阴,不也就像是闪电这样一闪而过吗?或者也可以从天人的角度来看人间众生的五阴,因为天人的寿命长,譬如四天王天的一天,是我们这里五十年,再往上推每一天都加一倍,如果以第六天他化自在天来看人间的一生,可以说一下子就过去了。所以说众生五阴就如电久住,百年似乎很久,其实就只是那么一剎那,所以应该把心用在道业上而不要在世间法上去计较。

接着经文说︰“如第五大,如第六阴,如第七情,”(《维摩诘所说经》卷2)地、水、火、风总共是四大,三界中的物质没有第五大,众生的五阴却像第五大;这意思就是在说︰只是虚设——虚假的施设。又说犹如第六阴,可是众生最多就只有五阴没有第六阴,所以五阴的存在犹如第六阴;意思是说︰它根本是虚幻而暂时而有的。接下来说“如第七情”︰三界里的人虽然都有情与欲,可是欲只有五种——色、声、香、味、触或者财、色、名、食、睡,没有第六欲。那么“情”,《阿含经》中说“情”有六个,眼见色生起觉受是第一情;耳闻声生起觉受是第二情;乃至意根、意识对法尘生起的觉受是第六情,总共就只有这六情,哪来的第七情!大乘经也没有讲过有第七情,所以众生确实没有第七情、第六欲。

以第五大、第六阴、第七情来譬喻五阴,就表示说五阴其实是不真实的,众生其实不是常在的,都只是暂时而有,所以说好像存在,其实不是真实存在,而是自心如来暂时化现的。菩萨是这样看待五阴众生的,同时也用如来藏的真实性、如如性,来看待每一世的五阴自己,也来看待所有众生这一世的五阴。这样对于五欲、六情的执著,世间相的执著、五阴自己的执著,就可以渐渐地淡化。

再来“如十三入,如十九界”的譬喻也是一样。六根、六识的入总共只有十二入,没有第十三入;六根、六识加上六尘,总共是十八个法界,没有第十九个法界。五阴就像这样,都是众生自己感觉存在,可是从实际理地来讲,都不是常住法,就像第十三入、第十九界一样。菩萨看待众生是这样看待的,不会将五阴执以为实。

那么接着经文又说︰“如无色界色,如焦谷芽,”(《维摩诘所说经》卷2)既然是无色界,当然就没有色法、色身才叫作无色界;所以无色界色,就表示不是真实存在的东西。同样的道理,烧焦了的稻谷,也不可能有新芽长出来。菩萨开悟亲证如来藏之后,以这个真实常住的如来藏来作对比,五阴就显得很虚妄,菩萨看待众生的五阴,就像是无色界的色法,也像焦谷长出来的新芽一样,都不是真实法。

维摩诘菩萨接下来说︰“如须陀洹身见,如阿那含入胎,如阿罗汉三毒,”(《维摩诘所说经》卷2)这是说︰这个五阴又像初果人生起了的身见;须陀洹是初果人,是已经断了三缚结,也就是断了身见或称我见、以及疑见、戒禁取见的人,才能称为初果人,所以初果人不可能再有身见,所以对初果人来说,身见是虚妄不实的法。接着说阿那含︰阿那含是三果人,三果人有个名称叫作“不来”,意思是说不会再来人间入胎受生。初果人如果舍报之后往生到欲界天,之后还要再回到人间受生,最钝根的初果人需要七次人天往返才能入涅槃;二果斯陀含则称为“一来”,是说还会再来人间一次。而三果人是不会再回来人间的,即使最钝根的三果人在人间舍报后,次第生到色界诸天去,最后在天界入涅槃,是绝对不会再来人间的,所以才叫作“不来”;所以对三果人来说,入胎就是虚妄不实的法。再来说四果阿罗汉︰阿罗汉的我见、我执、我所执都断尽了,怎么可能会有贪、瞋、痴三毒的现行呢?阿罗汉虽然还有贪、瞋、痴的习气种子,但是不会有现行,既然没有三毒现行,所以不可能有三毒;因此对阿罗汉来说,三毒是虚妄不实的法。菩萨证悟以后看待五阴众生,就要像看待须陀洹的身见、看待阿那含的入胎、看待阿罗汉的三毒一样,现观都是虚妄不实的法。

接着经文又说︰“如得忍菩萨贪恚毁禁,”(《维摩诘所说经》卷2)已经证得无生法忍的菩萨,是不会对五欲再起贪心,也不会对众生发脾气,更不会去毁犯禁戒,因此对得忍菩萨来说,贪恚毁禁是不可能存在的。菩萨看待五阴众生,就像在看得忍菩萨有虚妄的贪恚心与毁禁出现一样,都只是假名而无实质。

经文接着又说︰“如佛烦恼习,”(《维摩诘所说经》卷2)这意思是说︰证悟菩萨看待五阴众生时,也应该像看见佛的烦恼习气一样,都是虚妄假名而没有实质;因为诸佛都是习气、结使断尽的人,怎么还会有烦恼的习气存在呢?接着又说︰“如盲者见色,”(《维摩诘所说经》卷2)那么瞎子是看不见色相的,如果看得见,就不能叫作瞎子了,所以对瞎子来说,色相当然是不存在的。已经证悟如来藏的菩萨,看五阴所成就的众生,只是一个又一个的如来藏,不是看一个又一个五阴众生,所以五阴众生如同盲者所见的色相一样,不是真实常恒的存在。

经文接着又说︰“如入灭尽定出入息,”(《维摩诘所说经》卷2)在灭尽定中如果还有出入息,也就是还有呼吸,那就一定不是灭尽定。而众生的五阴,就像灭尽定中的出入息一样不真实,而愚痴人想要把握自己五阴不坏,就像是想要在灭尽定中,继续保有呼吸一样。又说:“如空中鸟迹,”(《维摩诘所说经》卷2)是说众生的五阴,也像天空中的鸟飞过去所留下的痕迹一样,是虚幻的、不存在的东西;因为鸟飞过去并不会在空中留下鸟迹。菩萨这样看待五阴众生时,恶劣的众生也就变得可以接受了。又说︰“如石女儿,”(《维摩诘所说经》卷2)菩萨看众生又像石女所生的儿子,石女是没有生育能力的女人才叫作石女。菩萨看待众生五阴时,现前看见他们的虚妄不实,不能久住、常住,没有实质,所以五阴众生就像石女所生的儿子一样,同样也是虚幻不实。

又说︰“如化人起烦恼,”(《维摩诘所说经》卷2)魔术师所变化出来的假人,不管它是影像或是道具,都不可能有烦恼的,所以化人所起的烦恼,其实都是虚妄不实的。而菩萨看五阴众生,就像看到化人起烦恼一样。又说︰“如梦所见已寤,”(《维摩诘所说经》卷2)又譬如说正在作梦的人梦见自己醒过来,但其实还是在梦中啊!还没有醒啊!菩萨看待五阴众生的真实性也是像这样,如同还在梦中的人梦见自己已经醒过来一样,其实并不是真的。又说︰“如灭度者受身,”(《维摩诘所说经》卷2)又譬如说已经入无余涅槃的阿罗汉,再来三界中受身也是不可能有的。又说“如无烟之火”,古时候说凡是有火一定有烟,才会看到有火在,所以无烟之火是不存在的。

菩萨所见的五阴,就如同以上所举的譬喻一样,这些譬喻都是指虚妄不实的法,菩萨看众生就是这样看,五阴众生都是虚妄不实的,所以维摩诘菩萨总结说︰“菩萨观众生为若此。”也就是说︰如果能够在证得如来藏之后,用这些譬喻去一一如实观行,世间计较之心也就可以渐渐淡薄,甚至完全舍尽,只会在自己及同修们的道业要如何迅速突飞猛进上用心。五阴自己的存在,真的如水中月、如镜中像,乃至如第五大、如第六阴,乃至到最后的如灭度者受身、如无烟之火一样,虚妄不实。

所以如果有所谓的大师教人要把握自己,你可千万别相信他,因为他是在教人执著五阴自我、是在使你加强我见与我执。五阴自我是这么的虚妄不实,为什要把握虚妄不实的五阴自己?而想要时时处处都当自己,那是永远都无法成功的。假名大师可以愚痴地想要把握自己,我们可千万别跟随他们继续增长五阴自己实有的我见、我执。

今天这个单元就为各位说明到这里,谢谢您的收看。

祝福您︰色身康泰、学法无碍、早证菩提!

阿弥陀佛!

【浏览量 63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