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电视机前的观众朋友们:
阿弥陀佛!
首先先问候大家:少病少恼否?色身康泰否?游步轻利否?道业精进否?众生易度否?
现在大家所收看的节目是“三乘菩提概说”。佛教正觉同修会,将一些想要学佛的人应该具备的基础知见,分门别类地把它整理起来,统一地为大家解说。
在前面的课程中,我们已经谈过了,在佛陀出世之前,佛菩萨们在印度所作的准备工作;以及释迦牟尼佛出世以后,佛陀在衪一生当中——大约四十多年的传法过程中,佛陀前后分为五段时间,由浅至深传授了二乘的解脱道,三乘的般若总相智、别相智,以及大乘佛法的道种智,也就是藏教、通教、别教,所以全部呢是五时三教的这个历史。
在上一集当中我们也讲到了,在五时当中里面的教法的种类。最初华严时,它函盖了一切后来所有说法的内容;然后一直到最后的法华涅槃时,则是专门在成佛的果地,真如如来藏里面的种种的智慧上面来说的。所以,佛说法的阶段,总的合起来虽然是五时,那佛陀说法的内容,却是三类三教。
我们也说到了,这样子五时的教法,看起来是五种法教,可是其实它们统统都是用同一种法乳,用如来藏这个法乳来作成的;所差别者,只在于这个牛奶会越提炼越纯,越炼就越香,越炼就越营养。就好像我们从生乳提炼成奶酪,奶酪把它提炼成生酥,生酥提炼成熟酥,熟酥再提炼成为醍醐;不管哪一个教法,都是佛陀的法乳;所以五时的教法,都是同一个牛奶的同一个味道,所以说五时一味。释迦世尊的法教,与诸佛的法教完全相同,向来都只有一个味道,没有两个味道。
是哪一个味道呢?就是最后圆教所圆满阐述的,真如如来藏的这一个一味。用如来藏来贯穿了释迦牟尼佛的一生所说的五时与三教。如果把这个如来藏的前提给忽略了,那么佛法呢,就将全部变成没有意义的戏论。正如同《妙法莲华经》里面所说的:
“如来愍诸众生有种种性、种种欲、种种行、种种忆想分别,历劫缠绕无有出期,乃为此大事因缘现世,敷畅妙旨,作殊胜方便,俾皆得度脱超登正觉。”(《御制大乘妙法莲华经序》)
是说:如来世尊怜悯众生有各种各样的个性,各种各样的欲念心想,各种各样的身、口、意的行为,种种的忆想与分别;就这样子,众生历经了久远时劫,而无法出离三界,未来继续仍然没有解脱的可能;所以世尊就为了这一件大事因缘而出现于世间,设立了种种的方便善巧、各种的法门,来演说如来藏的妙旨,又施设了种种殊胜的方便善巧;只是希望众生都能够得度,而解脱于三界,乃至能够亲证这一个无上正等正觉这个如来心印。
那这样的一个心印究竟是什么呢?如果说简单,那再简单不过。各位还记得释迦世尊出生时候的状况吗?世尊祂老人家,可是一出生就已经立即的忙着开示我们这一大事因缘,只是要看我们自己的根器能不能会得。
世尊出世时:“举,世尊初生下,一手指天,一手指地,周行七步,目顾四方,云:‘天上天下,唯我独尊。’”
如果众生真能会得世尊出世时的说法,那么世尊就不用麻烦了,大可以在这个时候就回去入涅槃去了,也就不用后来八十年的汤汤水水。可惜的是众生愚昧,看到大菩萨们在笑,自己也要赶快跟着一起笑,却不知道为了什么?这叫作瞎哥看戏,人笑我也笑。所以世尊无奈呀!只好继续入泥入水,陪着人间的众生就这样子瞎搅和;这一和下去,可就是人间的八十年过去了。在这一段期间内,世尊一次又一次地为众生演说无上的法印;乃至于一直到了度化时期的最后,绝大部分的众生,仍然像是这个上海人说的“汤圆入了水”啊——扑通啊扑通,不懂就是不懂。所以最后,世尊还得藉由拈花微笑,才能把这个心印交付给大迦叶尊者。
拈花微笑的事迹记录在《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里面,可惜的是这一本经在中国已经失传了,还得要从日本回传回来。这本经说法的因缘是在世尊已经接近涅槃的时候,依照因缘向着拘尸那迦城前进。这时候世尊说:“我今日涅槃时间已经快到了,你们对法如果有所疑问的话,一一皆可提出来问,不要再迟疑了。”这时候大梵天王,也就是初禅天之主,走向世尊面前,奉献上金色妙波罗花,然后不发一言退坐到一旁。此时,世尊就拈起了其中的一朵花,瞬目扬眉向大众显示。只是这个时候大众都沉默无语,只有金色头陀迦叶尊者破颜微笑。
这里这一句“金色的头陀”里面有涵意,就好像说金色的频婆娑罗王一样,都是指他们不是亚利安人。像世尊是属于白皮肤的亚利安人,所以世尊小的时候,学习吠陀的思想——婆罗门教的哲学。而金色皮肤,也就是这一个皮肤不是黑色的,那代表他们是原住民,是本来就分布在恒河的中下游的,这一些原来的居住的这些居民。他们的传统并不是吠陀思想,也不是婆罗门教;而是依循着印度原住民达罗毗荼人,自从哈拉巴文化所传下来的思想。到了世尊的年代呢,这两种思想已经充分的得到交流与融合;也就是外来亚利安人的文化,与原住民的达罗毗荼人的文化,已经有了初步的融合了。但是,依照印度文化的习惯,仍然要先说明今天这个主角这个人他的出身、他的种族;所以在这个地方,才特别强调金色。
此时,世尊就说到:“有我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即付嘱于汝;汝能护持,相续不断。”世尊说:“我有正法之眼、正法之藏,也就是真如涅槃妙心,现在就交付给你;你要护持这个真如妙法,让正法相续不断地传承下去。”而大迦叶也奉佛的命令,走向前顶礼佛足,然后就一言不发地退下了。
这样子,由大梵天王铺陈了这一段事情的因缘,然后世尊亲自交付这个正法眼藏给金色头陀,而且还付嘱说,要将这个法一直传下去,不要断灭了。可是,各位有没有发现,世尊有没有把什么东西交付给大迦叶?没有啊!那为什么佛却说“已经交付给你了”,而大迦叶也似乎收到了,所以不发一言?在小说里面,唐三藏去西方取经,好歹如来佛还给了唐三藏无字的经书;可是现在,释迦世尊似乎什么都没有交给大迦叶,但是世尊却说已经给了,而大迦叶也已经拿到了,这是什么缘故?这就是这个真如如来藏的胜妙之处。如来公开地交付给迦叶,而迦叶尊者呢,也没有把它偷偷地藏起来,光天化日之下,可惜众生就是看不到!
佛就接着说:“诸佛出世为一大事,亦复为众生也。”也就是说,诸佛所以要出世弘法,就是为了传授众生如来藏妙法这一件大事,就是为了使得众生能够出离三界,能够圆满地证得无上正等正觉。
接下来佛继续说:【诸佛密意者,以言辞而不可测度。何以故?是法非思量、非思量分能解,即是唯佛与佛究尽法。汝等当知,以其言辞者,则每会随宜之法也,不随宜之法者,则不可言说。】(《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
这是说:“如来藏乃是诸佛的密意之藏,也是秘密说;众生用言语思量,是根本没有办法来测度这个如来藏的。为什么呢?因为如来藏本来就不是在思量的境界当中,用思量是无法了解如来藏的。”就好像说今天我们的眼睛能够看到光,但是如果今天有一个东西它不是光,我们却硬要用眼睛去看,那么就算把眼睛看穿了,也是看不到的。如来藏祂无法用我们的眼、耳、鼻、舌、身、意去测量得到的,所以任凭我们想破了头,也是想不到的。所以佛接着说:“因为真如本来就是佛与佛才能究尽之法。弟子们应当知道,语言文字所能包括的,是相对的随宜方便之法;而如来藏祂是绝对的,不是随宜之法,所以,祂无法用语言文字具足来表达。”
接下来佛又说:【所言密意者,如上所言,不可测度,强而宣其法体者:非因非果、非修非证、非自得非他得、非自然得、非因缘得……我昔日于觉树证悟此旨,是故言唯佛与佛究尽法。】(《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
然后,大梵天王就接着说:【“唯然,世尊!唯然,世尊!如是密意者,一切修多罗心体也……一切菩萨证是而成正觉……世尊!日兮可寒,月兮可暑,正法眼藏,终无二语。”佛言:“如是!如是!如汝所言。梵王!如是能护持。】(《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
这是讲说佛又开示:“所谓如来藏的密意,就是像前面所说的,不是语言文字所能测度的。如果要勉强地来宣说,到底这个如来藏的法体,是怎么样的呢?那可以说如来藏祂不是因,也不是果;祂也不是中间修行的过程,也不是最后的果证;祂不是藉由自己就可以证到的,但也不是藉由别人来得到的;祂不是自然无因就可以得到,但也不是藉由因缘法而得到。我释迦牟尼佛昔日在菩提树下,所证悟到的就是这个如来藏法,所以说,只有佛与佛才能够究尽如来藏法。”
大梵天王听完之后,马上就应和着说:“正是如此,正是如此啊!世尊!这个如来藏密意,就是一切法教的心体,一切的菩萨都是因为证得这个如来藏而能成就正觉的。世尊啊!就算太阳可以变成寒冷,而月亮可以变成炎热,这个真如如来藏还是永远不会变的,不会再有第二种说法,不会再有第二句话语。”然后世尊就称赞大梵天王,并且要大梵天王好好地护持这个如来藏正法。
此时,在这一场法会上——法会是指说法之会,并不是像现在人所说的唱诵,这个唸唸经、唱一唱,这个敲敲打打的梵呗,那个不是法会,真正的法会是必须要说法之会。好!所以在这个法会上,与会的十六国的国王,这时候就一起对佛禀白说:“我们想起来,过去对于这个唯佛乃能知见、唯佛密意的如来藏,其实世尊您虽然每次说法都有不同的言说,但是都是以不同的名言在述说这个如来藏。世尊!您不曾隐藏不说,只是我们当时是那样的愚昧,而无法证得这个如来藏啊!”
今天时间的关系,我们就先讲到这一边,下一次再继续为各位演说。谢谢大家!
阿弥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