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播放:
音频播放:
说明: 播放音频 调整音量 暂停 停止 下载
我们继续来说明,我们说这个实体,祂一定是不能去分析的,因为不能分析,祂才能够叫作实体,所以为什么,我们要来观察我们的五阴,因为五阴是可以去观察,去分析我们所有观察到的,外面的器世间,跟我们这个五阴,都是由更微细的,把它去组合起来。譬如说外面的器世间,我们刚刚已经用这些纸,或是说我们用这个莲花,也可以来作这个分析,它都是由这些更小的,这些原子所构成的,所以显然它是怎样,它不是实体。
因为它可以被分析,那我们的五阴,也是一样可以被分析,因为我们的色身可以被分析,被分析成手脚身体等等,一个一个分析出来,那我们的受也可以被分析,分析说这时候是心情不好的,是怎么样苦受,我们也可以分析这时候它是乐受,也可以说它是不苦不乐受,它是怎样,它是变换不定的,它是可以被分析的,想阴呢,想阴也是可以,我们想要做什么,这个想变换不定,一下想做这个,一下想做那个,变换不定,所以它可以被分析,所以我们的想阴就由这一些,不同的想阴去聚合起来了,说这统统是想阴,所以它是怎样,它是可以被分析的,行阴呢,身口意行可以被分析,六识呢,识阴呢,六个识,眼耳鼻舌身意都可以被分析,所以五阴是聚合起来的,因为五阴是聚合起来的,所以五阴也不是实体,所以凡是可以被分析的,就绝对不会是实体,这是很重要的观念。
因为吴胜奇,他没有经过真正正法的教导,所以他就不懂得这个道理,所以他才会讲说,如来藏是幻有的体,可是如果如来藏是幻有的体,可是如果如来藏祂是幻有的体,那表示如来藏这个心体就不是真正的不生不灭,就不能说祂叫作金刚心,因为金刚心祂是真实,祂不是被幻化出来的,吴胜奇又说如来藏是幻有的,表示幻有的东西,是不会有作用的,这个作用跟幻有的关系,我们后面还会再说到,就会来证明,原来他说的幻有,是有很严重的过失,既然祂是幻有,表示祂不会有作用,既然不会有作用,怎么又可以说祂的用,是祂本体的一部分的用,所以他这个也是自相矛盾,所以如来藏是实体,因为如来藏不可以被分割的,不可以被分析的。
所以我们导师说,诸佛有神力,即使集合诸佛的神力,想要把一个人的如来藏把祂破坏,什么叫破坏?就是分析祂,把祂分解,也没办法分解,因为祂就是一个,不生不灭的心体,祂本来就存在的,因为祂不可以被分析,所以说,祂才是真正法界里面的实体,所以说什么叫实体?祂可以单独存在,而且祂不可以被分析,祂本身不是其他的什么法,去把祂组合起来的,这样子就叫作实体,可是这个实体,是以这样子来说祂是实体,而不是以说,祂是不是有固定方所来说祂是不是实体。
因为如果以是不是占有一个方所来说,祂是不是一个实体,就落入什么,落入色法,他是以色法为实体,如果这样的话,那实体可多啰,那这个莲花是实体,这张纸张也是实体,这个灯光也是实体,这桌子也是实体,那实体太多,因为什么叫实体,实体就是表示祂不生不灭,那这个都是不生不灭,都永远不坏,这个莲花也不坏,这样子怎么样,那就颠倒,那世间的实体太多了,所有的色法都是实体,因为所有的色法,都是占有空间,对不对?占有方所,那占有方所就是实体,我们所有屋子都不会坏了,地球都不会坏了,可是明明器世间是会坏的,色法它是会坏的,所以色法虽然占有方所,可是都不是实体,所以他说,哪来所谓的实体,显然他对于如来藏,否定祂是个心体,他才会这样子说,说如来藏不是实体。
可是宗门所实证的这个如来藏的心体,祂是实体,所以即使诸佛以祂的神力集合为一种最大的强大的力量也不能坏这个心体,任何一个有情的如来藏的心体,都不可以被破坏的,都不可以被分析的,这样才是真正的实体,所以如来藏才是真正的实体,除了如来藏之外呢,世间这个法界里面,再也没有一个法可以称为实体,只有一种实体就是如来藏,所以如来藏是实体,祂才是真正的心体,才是真正不生不灭的心体。
那我们来看看后面讲得更明显,吴胜奇说【那个体是这样子,那个用也是这样子,你说祂体,祂没有固定的实相,你用体这个字都很勉强的讲,哪有体,再小又无内,再大又无边,你说什么体,再小嘛,你用世间的,一切一切的东西来比喻祂,祂又没有内,就无内,再小又无内,再大又无极无边,你说祂什么体】
请问他是不是否定了体,他心里面是否定如来藏为心体的,他心中事实上他没有怎么样,没有实证如来藏这个心体,所以他就要否定,因为经典说,说这个如来藏,小呢小到无内,大呢,大到无量无边,所以他就怎样,他就想,那这个东西,他就想用世间的这个物质来想,这个东西祂可以大到无量无边,祂小又可以小到没有里面,没有里面就是没有,所以他是怎么样,他是否定体的,那显然吴胜奇,他是落到断灭里面了,所以吴胜奇将如来藏的体,落到世间方所的想像,你看他怎么样判断这个体,他就用说祂的体,祂是没有固定的实相,所以他说用这个体很勉强,为什么,因为他否定祂,所以他认为说经典里面说,这个如来藏是个心体,他觉得这个字用得太勉强了,为什么勉强,因为他根本否认,否定如来藏是个心体,可是真正实证如来藏的人,都会很肯定说祂是个心体,因为祂是真实存在,所以他说,再小又无内,再大又无边,所以显然他是怎样,落入世间方所的思惟,他就以为那个体,应该就跟世间的,物质色法是一样的,可是如来藏这个法,就不是世间物质的这样子的这些相貌,所以祂是无形无色,没有任何的形相,可是虽然没有任何的形相,也没有方所,可是祂不是不存在,祂是真实而存在的一个心体,这样子才是真正有实证如来藏,对如来藏的心体有正确的认识,所以说他不知道如来藏的心体,是离世间的时间跟空间的,他不知道如来藏祂是不受到时间跟空间的束缚。
所以说,假设如来藏,祂就像世间里面,只要能有一分的微尘来作为祂的法,那祂就怎样,祂就不能成就很多功德,譬如说我们说一个人,如果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经典说,屈伸臂顷,就到西方极乐世界去了,对不对,为什么如来藏祂可以怎么样,在我们坐上莲花台之后,因为自见其身坐上莲花台,不管是怎么样的莲花台,然后屈伸臂顷就可以到,为什么,因为如来藏有祂的功能性,祂有那种功德,可以怎么样,可以让我们直接,依于祂的功德,就变现到那边去,所以有缘的父母,如果在多遥远,那个中阴身就一下子就可以到了,那也都是如来藏的功能性呀,有祂的功德啊,可是如果如来藏祂的功能性,是被时间空间所系缚的话,祂就达不到这个功能性。
或者是说,各位想想看,我们在地球,我们在这地方生活,可是地球不是现在才存在的,它是很久以前凝聚起来,可是在以前凝聚的时候,那时候是没有人类没有有情,那在我们这个太阳系,银河系还没成立成就之前,我们在哪里呀,我们在他方世界,可是他方世界,要来到这个地方要多久呀,你说你如果坐最快的太空船,我们这边死了,要到他方世界去出生,恐怕没得等哪,什么时候出生,如果坐火箭还有什么时间,哪有办法马上去出生,可是我们为什么可以在这边,如果有人往生了,可以屈伸臂顷就到西方极乐世界去,不要说到西方极乐世界去,如果我们同样在别的世界,人间的世界到别的世界去,说不定就不是在我们这个太阳系呀,是在别的星球去,那怎么去,也是要靠著如来藏的功能性,因为祂不受时间跟空间的系缚,才可以让我们往生到那边去,那我们这里的人也不是都是在我们的地球里面一直生一直死,有些人也是从其他的世界转生过来的,那他怎么过来,也是要依靠如来藏的功能性,因为如来藏祂就是怎样不受时间空间的系缚,所以祂就可以让有情,从他方世界,就投胎到这个世界来,然后这边死亡往生的人,就可以到西方极乐世界去,就可以到他方世界去,这个都是因为如来藏,祂不受时间空间的系缚,不受那个拘束的。
那假设祂的体是有世间的方所,那祂怎么样,祂一定会受到空间的系缚,所以显然吴胜奇,他对于如来藏的心体落入想像,所以他不知道如来藏这个心体,祂是离于世间的时间跟空间的系缚的,如来藏祂是怎样,祂是本来就在三界外,因为祂是三界外法,所以祂可以随意变现众生,你到哪里就到哪里去,不受时间空间的拘束不受时间空间的系缚,那个才是如来藏的功能性,这样才是代表对于如来藏,祂的心体有正确的认识,所以从这个地方,就可以知道吴胜奇是怎样,他是把如来藏,用世间的色法去想像的,然后认为说,这世间哪有这种东西,哪有这种体,表示他是否认了如来藏的心体,那我们用吴胜奇对于如来藏心体的这个譬喻,还有他的理解跟说明,我们可以这样判定,他确实没有实证,那我们要来稍微说一下,第八识跟第七识,第八识跟七转识,或说跟色法之间,经典里面是怎么说的,怎样才是正确的说法,破也要破,可是我们也要来建立,所以我们看到第三页第三点,第八识跟前七识的譬喻,还有色法跟第八识的譬喻。
关于第八识跟前七识的譬喻,在《楞伽阿跋多罗宝经》里面说,【藏识海常住,境界风所动,种种诸识浪,腾跃而转生,青赤种种色,珂乳及石蜜,淡味众华果,日月与光明,非异非不异,海水起波浪,七识亦如是,心俱和合生,譬如海水变,种种波浪转,七识亦如是,心俱和合生】
这个譬喻就是说,这个藏识就是第八识,因为第八识祂能够含藏业种,所以就说祂叫作藏识,这个如来藏识,就是这第八识,祂就像大海的常住性是一样的,这个常住性当然不是说,世间的大海常住,不是,而是说世间的大海,相对于波浪来作比对,你就可以知道,第八识祂的常住跟波浪来对比,你就知道七识是如何地生灭,第八识是如何地常住,作这个譬喻,然后说这个藏识,就像大海常住,那因为有境界风所吹动,可是境界风可不是五识,我们孙老师前几天说,刘灿梁把前五识,当成没有作用了,以为前五识是这个境界风,不是,事实上这个境界风说的就是六入的现象,也就是因为有外面的,色声香味触法种种的尘,尘境,所以就飘动,吹动了藏识海,所以就起了种种诸识的波浪,所以波浪就是指的就是七转识,所以就像大海,如果你看大海的海平面,它上面有波浪,因为风吹起种种波浪,那个波浪就像七转识,而那个海,那个海就是波浪固定以下,那个不动的部分就叫作海,那上面飘动的波跟浪,就是七转识了,所以说种种的识浪,就是七转识的识浪,就是腾跃而转生,它就在如来藏的心体上面做种种的转生,然后就像波浪,在大海里面腾跃这样子。
然后又像什么呢,又像青赤种种色,珂乳及石蜜,就是说,我们看任何一个物质,譬如说这个物质,譬如说这张纸,它是一张纸,可是这个纸,上面有什么,有它的颜色,这颜色是青黄赤白种种颜色,这个纸的本身就是藏识的心体,上面的颜色就好比是七转识,譬喻就是这样子,或者是就像珂乳也就是牡蛎,牡蛎它有怎么样,它有那个,不晓得大家有没有吃过,牡蛎它里面它会分泌乳汁,软软的这样子,我们南方是说叫蚵仔煎,蚵仔就是牡蛎,牡蛎它本身它会分泌乳汁,你说那个牡蛎本身,就是这个心体,它会分泌乳法就是七转识,可是我们说种种的颜色,或是珂乳,或是石蜜,就是黑糖,我们看出它有实体,对不对,它有这样的结晶,那个是黑糖,那我们尝到它的滋味,它是甜的,所以它有种种的味道,它是淡味的,或是说很甜的味道,或是说各种的水果,譬如水果,你看他有体,水果,可是它有种种的味道,那个味道就像七转识,然后那个水果就像第八识心体,所以你可以看看,在这个譬喻里面,所说的心体都是非常具体的,然后七转识就像那个颜色,就像牡蛎所分泌的乳汁,或是说石蜜的甜味,或是说日月与光明,日月的体,就是譬喻第八识如来藏,然后那个光明就像是七转识,然后它们之间的关系怎样,非异非不异,你不可以说它不同,为什么,因为它就是和合在一起的,你也不可以说,它就是一样,不可以,因为心体跟七转识毕竟不同,它的关系就是这样子,就象海水起了波浪,这个大海因为境界风所吹,就起了波浪了,那七转识就像那样子,所以第八识跟第七识,就这样和合而运作,就像海水,因为海水来变生种种的波浪,然后波浪又在那边翻腾转动,就像这样子,七识就像这样子,然后第八识跟七转识,就这样和合运作,来显示出种种的境界,所以说心呢,八识心之间的关系,就像这样的关系,八识心之间的关系是这样子。
那另外的色法是什么关系呢,色法的关系,就是色法跟心法的关系,又是不同的譬喻,而且这样的譬喻,才是正确的观念,才是正确去理解色法,色法也是一个,我们修学大乘法,要去注意的一个法,因为我们常常看到很多的色法,而且这个色法里面,我们被很多的物理学家科学家,灌输很多错误的见解,所以很多就会落到能量外道,落到极微外道里面去了,那我们看一下,色法跟八个识之间的关系,是怎么样,《杂阿含经》有说,它说,【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譬如恒河大水暴起,随流聚沫,明目士夫谛观分别,观谛分别时无所有,无牢无实无有坚固,所以者何,彼聚沫中无坚实故,如是诸所有色,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若内若外,若粗若细,若好若丑,若远若近,比丘谛观思惟分别,无所有,无牢无实无有坚固,如病,如痈,如刺,如杀,无常苦空非我,所以者何,色无坚实故】。
这里就告诉各位,色法就我们刚刚譬喻,色法会占方所,可是这个占方所,占空间的这个色法,它不坚实,《杂阿含经》就说到这个地方,然后它的譬喻是怎样譬喻,它说恒河水暴起,就是恒河的水突然冒出来了,然后在那边流动,然后流动之后就会怎样,产生聚沫,我不晓得大家有没有看过聚沫,什么聚沫,就像那个有一些河,河流或是水流,它流动的时候,就会有一些脏东西,在那边堆积起来,然后白色的,有没有,它就起泡,那有都那边玩这样子,色法就这样子,那这里的恒河水暴起,指的就是什么,就是前面所举的,八识之间的关系,也就是恒河水的那个水体,就像如来藏,然后它的恒河水暴流流动,上面的那个波浪就像七转识,因为有恒河水的水体,加上波浪就怎样,随流而产生的聚沫,这个聚沫就譬喻成什么,就譬喻成色法,我们的色身就像这样子,它是第八识识心的心体,然后因为有七转识的流转,然后怎样,就变生出我们的色身。
各位想像一下,我们流转生死是怎样,是第八识跟意根,然后怎样,一下出生在人间,然后就变现出我们人间的色身,因为怎样,因为我们可能过去,前一世善恶业相伴,互相交杂,你也没有做什么坏,也没有做很好,然后就怎样,就变现出在人间的色身,如果这一世做得很好,怎么样做很好,用心法来做,心法色法的运作,产生了种种的业,如果是善业就怎样,因为这个心法,八识心的运作产生了怎样,产生了那么样的业,产生了种种的善业,变生到欲界,那欲界就有欲界的天身,然后如果是有禅定,那就变现到色界去了,那是因为怎样,因为我们有如来藏,跟七转识的运作,它的转生,七转识的转生,然后就变现出怎样,变现出我们的聚沫,就是我们的色身,那无色界呢,无色界没色,就像那个被静止的水一样,可是,不是这样就没有,因为那个聚沫,最多八万大劫,非想非非想天最多八万大劫,怎么样,又掉下来了,又产生聚沫,可能是什么,畜生道的聚沫,就是色身,畜生道的有情的色身,所以色身这个物质之法,是什么,它是聚沫,它是一直被变现的,被怎样,被第八识所变现,所以第八识不是单独能够变现,是因为有七转识造的,种种的业因跟缘,然后就变生出这个聚沫,就是色法,变现出我们的五根身。
所以这里就说,明目的士夫,谛观分别,它这里是说,眼睛很明亮的人,如果眼睛不明亮的,他就看不到,所以它说【明目士夫,谛观分别】他谛观分别的时候,发现怎样呢,发现说这个色法是无所有,怎么样,你说我要握有这个色身,这个色身好真实,我一直保有它,无所有,为什么,它一生就结束了,你没有办法拥有它,所以无所有,没有牢固,你说我现在年轻力壮,好结实,好坚牢,好坚固,不牢固,老了就散了,无实,你说它好结实,才不结实,打一针麻醉药,它就软趴趴了,软掉了,所以无实,你说它好坚固,骨头好坚固,怎么会坚固,到时候死了之后就烂坏掉了,没有坚固,所以说,所以者何,聚沫之中没有坚实性。
就是说色法它没有坚实性,所以跟吴胜奇所讲的不太一样,吴胜奇说,固定方所就是有一个实体,那显然跟经典所说不符,因为经典里面说,【彼聚沫中无坚实故】就是说色法不坚实,占有方所的不坚实,而且能够看到色法中,这个聚沫中无坚实的人,是什么人,明目士夫,眼睛雪亮的人,那吴胜奇眼睛有没有雪亮,眼睛就没有雪亮,他不是明目士夫,他是怎样,他是盲目的士夫,所以他就不能看到,聚沫中是没有坚实性的,他以为聚沫是实体,以为聚沫它是有坚实的体性的,所以经典说,这个色法不是我们所见,是所有的色法都是这样子,而不是说,我身体色法才这样,这个外面就很真实,不是这样子,所有色,诸所有色,凡是所有的色法,什么是所有的色法,包含那个能量,佛陀的意思是这个样子,包含能量都是,那样子才是所有色,所以不管是过去的色身,未来现在,里面的,外面的,粗的,细的,好的,丑的,远的,近的,统统都一样,都是属于色法,只要是色法,它一定怎么样,一定是无所有,无牢无实,无坚固,而且还要说它怎么样,它是如病,如痈,表示说如果你把色法,当成是实体,那怎么样,那就如病,你把病当成是自己,你把病把这个痈,当成是自己,可是它是怎样,它是无常苦空非我的。
所以结论就怎样,色无坚实,就是聚沫它只是八识心王,在法界里面运作所怎样,如唯识里面说二所现影,就是八识心王,跟与此相应的心所法,这两个法所应现的,所以色法它是不坚固的,这样才是符合佛所说的道理,而且这个道理才是,阿含也是这样子说,二转法轮也是这样子说,乃至唯识也是这样子说,这样子三乘才能够贯串,这样才是真正理解色法,也是真正理解八识的关系,所以吴胜奇说五阴,五阴方如吴所说的,本来就是幻有的一个体,那如来藏则是,能生五阴的真实心,所以这个祂是不可能,这如来藏心,是不可能是一个幻有的体,应该说五阴才是幻有的体,因为众生都以为五阴是真实,以为五阴有体,可是五阴才是真正是幻有的体,可是如来藏这个心体,祂不是幻有的体,祂是真实的心体,而且说,无有一法可以坏祂,所以祂叫作金刚心,可是吴胜奇说,如来藏是本来幻有的一个体,可见他就没有证得如来藏,所以从我们所举例,他的譬喻跟他的说法,就可以知道他根本否定了,如来藏这个心体,所以从这个地方就可以知道,吴胜奇没有证得这个心体,因为他没有证得这个心体,所以说他根本没有实证如来藏,所以显然他对于宗门,是不了解的,他没有真正的实证。
所以我们简单就可以来说明,吴胜奇他没有真正明心的,他是怎样,他是想像,是因为他跟刘灿梁学,然后就把刘灿梁那一套想像,想像有一个心体,可是真正呢,他心中里面不认为有心体,他是把祂否定掉了,既然宗门他错悟,我们接著也可以,继续来看看,属于教门他的过失是什么,当然我们知道宗门要是不正确,那教门也不可能正确,可是我们看看他对于教门,他的错误也真的很离谱。
我们看第三页的第一段,第三页的第三点,吴胜奇不知教门的过失,第一吴胜奇他有文字障,这个文字障看起来还不轻,为什么要举这个呢,因为佛陀有说,说如果五阴有病,就一定不是断我见的人,因为他一定不能够知道,明心的菩萨所证的内涵,什么叫作五阴有病,就是一个很简单很基本的道理,他竟然就没有弄清楚,那就怎样,表示他的五阴也还有病,那什么叫五阴没有病呢,就一个真正断我见的人,一个断我见的人,一定可以知道,色法它是如何虚妄,他不可能把色法当成是真实,所以我们前面证明,他把色法当成生死的本体喔,以为说占有方所的就是实体,显然他就是五阴有病,那他一定不可能是断我见的人,那他的文字障有多严重呢,念给各位听听。
在《大乘方广总持经》里面的一段说,【尔时世尊正念现前,从三昧起,遍观大众,欠呿频申,如师子王,如是至三】这个是说什么呢,是说世尊当时要说法之前,在说《大乘方广总持经》之前,事实上祂是在三昧之中,那个时候世尊正念现前,所以就从三昧之中,三昧的智慧境界里面就起来,然后呢,遍观大众,就看著大家,然后怎样呢,欠呿频申,如师子王,就好像那个狮子,狮子是森林之王,然后它醒过来之后,一般狮子会打打哈欠,欠呿频申就是这个意思,会打了几个哈欠这样子,就如狮子王这样子几次。
可是吴胜奇,他怎么样解读这段经文呢,他说,【尔时,世尊正念现前,从三昧起,遍观大众,欠呿频申,如师子王,如是至三】你看他怎么说,他说【尔时世尊正念现前,从三昧起】在这个入自己的真如之后呢【遍观大众,欠呿频申】大家所有的所有的欠呿频申是这个这个嘴啊,他在讲课的就嘴巴嘟起来了,然后说,【都等著佛,等著佛,眼睛呢,都看著佛来开示,看到这个法会,都惊呆啦,都惊呆啦,不是困了,不是困了,频申个个都这样子,还一个一个都是频申】他意思是什么,他的意思说,佛陀从三昧起来之后,看到大家都在打哈欠,了解这个意思吧,本来是怎样,佛陀起来之后,看了大家之后,大家都很安静等待世尊说法,然后世尊就打了几个哈欠这样子,然后又有显现广长舌相,可是吴胜奇就解释成什么样呢,说佛陀从三昧起来之后,就看到大家都在打哈欠,变成是这样子,那是不是差很多,差很多。
为什么?因为佛陀说法的时候,是大家都很安静,每个人都等著佛陀怎样,聚精会神看佛陀什么时候,从三昧起来要跟大家说法,所以会不会大家在那边打哈欠,佛陀出来了,然后每个人都在打哈欠,看到佛打哈欠,那这样佛陀还能说法吗,可是吴胜奇,他就这样子错解了经典,我想大家如果读这部经典,应该也都不会有这样的错误,可是吴胜奇,竟然有这么严重的错误,我看到这段之后,我真的是,还好我在看这段的时候,没有在吃东西,否则我就要喷饭,所以说从这个简单的举例,就可以知道吴胜奇,他有一点文字障,可是这个文字障,还不是只有这样子,后面也有蛮多蛮严重的文字障,只是因为我们不想举很多,我们只是稍微举一下,提醒吴胜奇先生,如果连这么简单的经文的解释,都会错误,那个内容会正确的机会,真的是不大啦。
我是劝他说那就不要说,为什么呢,说法是要负起因果的,既然是要负起因果的,对于不懂的事情,为什么要说呢,没有必要嘛,对不对,所以希望,举出这么一点来提醒他,希望,当他不能把文字障消除之前,不要去讲经典,因为对自己没有好处,对大家都没有好处。好我们看看第二点:吴胜奇对于粗浅的佛法名相,坦白讲也是用得不好,我不晓得他的感觉怎么样,我看到之后,我是觉得说很不习惯,应该这样说,他怎么说呢,他说【这个可以说是,初果的阿罗汉,无我的状态时候,无我也是假的,你可以得到初果阿罗汉,所以为什么说我到佛经里面,为什么那么容易,一下就到初果阿罗汉,就像《楞严经》一样,《楞严经》那个摩登伽女,她马上就得到三果阿罗汉,还是几果阿罗汉了】
他初果也是阿罗汉,三果也是阿罗汉,四果也是阿罗汉,当然他没有讲到二果,可是我在别的地方看,他二果也是阿罗汉,这个感觉就像什么呢,就像说什么是阿罗汉呢,阿罗汉它的原文的意思,是说是应供,是受尊敬的,代表什么意思呢,代表说一个修学解脱道的一个声闻人,或是通教菩萨也可以,当他在修学的时候,他能够断除了见惑思惑之后,他成为怎样,受人尊敬的,然后可以受人家供养的一个圣者,所以说他叫作阿汉果,所以我们导师在前面的经典,有说好像是《法华经》讲阿罗汉有三德,对不对,有无生德,有杀贼的德,有应供的功德,那个部分已经讲过,我们就不重复。
那为什么要举这个呢,表示吴胜奇对于佛法的名相,这种误用,他是没有怎么样,没有什么感觉的,为什么要举这个例子呢,就像如果我们大家,都读过小学好了,如果我们刚进入小学,如果看到那个六年级,叫作毕来班嘛,对不对,那我们说他是要毕业了,他学了比我多,所以我尊敬他,他是我的学长,那我们一年级进去,就怎么样,说我是一年级,我是新生,对不对,都会这样讲,所以有读过小学的人,都会知道说我进去,我一年级就是新生,那六年级要毕业了,那什么叫阿罗汉,阿罗汉就叫毕地,就是修学解脱道的法,已经毕业,就好比说读小学,已经学到六年级,前面的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四年级五年级六年级都学完了,他是毕业班的,所以我们每个人,如果去读小学的话,对于毕业班要尊敬嘛,对不对,那我们会说我读一年级,我是一年级的毕业班,会不会这样讲,我想大家不会这样讲,说我是一年级我是新生,绝对不会说一年级毕业班,二年级毕业班,三年级毕业班,六年级也毕业班,那表示大家一起毕业,他的用语就是这样子。
所以我看了他所说的解释经典,坦白讲,我还觉得真不习惯,为什么,因为我看到他这样说,就好像那个小孩子,没有读过书的,他就不懂得什么叫毕业班,一年级毕业班,二年级毕业班,六年级也毕业班,统统都是毕业班,可是佛法不是这样子,所以初果都是说什么,初果是须陀洹,对不对,为什么因为初果人他是,在解脱道里面他刚刚实证,刚刚实证之后,他只是在见解上面,他知道什么是断我见,他也知道说在断我见之后,应该要怎么样,要知道世间的虚妄,可是世间这么虚妄,我应该怎么样,要求得解脱,因为我要求得解脱,可是什么是我解脱上面,应该要遵循的行为的标准呢,就要遵守戒法,我就应该要怎样,如果有伤害众生的这些事情,譬如杀盗淫妄,种种杀害众生的事情,我不能作,我要持守戒法,而且对于外道所施设的戒法,我不应该遵守,我应该怎样,把外道的那些什么水戒,要整天泡在水里面,或是火戒,每天要待奉火,要把这种错误的戒把它去除掉,因为那个东西不能让人解脱,他就懂得,我应该怎样才能够迈向解脱,然后他的疑见也不会有,因为他知道该怎么样做,每一件事情来,我在解脱道上面,我应该如何来处理,来依偱,他是有正确的见解,而且他可以判断,哪一些人是有断我见的,哪一些人是没有断我见,他疑见才断啊,所以初果人他是怎么样,他是见解上理解这些事情,可是行为上,他不一定能够完全作得到,所以他预入圣流嘛,须陀洹就是这个意思,是入流,预入圣流,既然是预入圣流,怎么会是叫作阿罗汉,怎么可以说他是毕业班的,所以初果人,不可以说他是毕业班的,因为阿罗汉才是毕业班的,他一定是怎样,一定是四果阿罗汉,四果才可以说他要毕业,他已经完成解脱道应该修学的才能够说是毕业。
那二果人叫斯陀含,因为还要一来,因为对于欲界里面的贪著,还没有去除掉,譬如说吃东西,他的饮食很贪爱,所以声闻解脱道里面的一些出家众要怎么样,要修一坐食,佛陀会施设施设一坐食,你一天就只能吃一餐饭,就是日中一食,然后怎么样,坐下去吃的时候不能站起来,如果你站起来,就不能再吃了,所以要坐下去吃,就是要把那一餐,这个午供吃完,吃完才可以离开,然后一天就吃一餐,为什么要这样子,要离开团食,对团食的贪爱要把它逐渐去除,为什么这个很重要呢,因为如果,对于饮食还很贪爱的话,表示他对于世间的,口腹之欲很贪著,可是世间的贪欲里面比口腹之欲的这种贪欲,更强烈的是男女欲,那如果说一个人,对世间的口腹之欲,还没办法断除,没办法出离的话,那他不可能怎样,他是不可能离开男女欲而发起初禅而能够离开欲界爱,说他可以证得初禅,不可能,所以佛陀要施设一坐食,让这个声闻人,他要修解脱道的时候,要离开口腹之欲,当他能够把口腹之欲能够调伏,那他才有可能断除男女欲的,这样那他才能够解脱发起初禅,然后成为三果人,所以口腹之欲是一个很重要的,所以二果人他就要调伏,让他对于欲界爱的贪著降低,这样他才会迈向三果,那为什么还要一来,因为还没有断除,对于欲界的爱还有一些贪著,可是他毕竟也有一些降伏,已经淡薄了,所以他还要一来,那一来就是斯陀含,就是二果人。
那三果人呢,三果人就真的是把,欲界里面的贪爱,把它断除掉,因为断除掉之后就发起初禅,而且是包含口腹之欲,还有男女的贪爱确实断除,因为确实断除之后呢,就发起了初禅,当然是除五盖了,发起初禅,就是成为三果的阿那含,就是不再来,不来哪时在,不来欲界,所以修声闻解脱的三果人,他是不眷恋世间,特别是欲界的这些法,什么饮食的口腹之欲,或者是男女的情爱,世间眷属的情爱他是要断除的,因为断除之后,他才能够生到色界天,那如果说他对于男女之爱,或者是饮食还有贪著,还贪著团食,他了不起他就生天欲界天,他还没有办法脱离欲界,所以三界人一定是脱离欲界,而能够发起初禅,能够生到色界天以上,所以三果人就一定发起初禅,所以三果人就叫不来,就阿那含的意思。
所以说初果叫作见地,见解上面他能够知道,解脱道的道路是什么,就是见地,那二果呢,二果人叫作薄地,因为薄贪瞋痴,那三果人叫作离地,离开了欲界爱,然后四果人叫作毕地,因为是毕业,表示他如果是三果人,发起了初禅,生到色界天去,那他断除了欲界爱,要是对于色界无色界的贪爱,他还有所需要断除的,所以说,他还要断除五上分结,因为三果人他是断除五下分结,他还要继续断除五上分结,然后成为阿罗汉,那断除了这些结使之后,他就成为阿罗汉,就是四果人,就是毕地,他一定可以解脱于生死,他在舍寿之后可以入无余涅槃,所以四果他有不同的意涵,那不同的意涵,显然初果二果三果四果,一定跟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一一配对的,那你这样读起来,或是这样说法,说起来才会正确,如果不是这样配对,那初果也是阿罗汉,二果也是阿罗汉,三果也阿罗汉,那统统都一样,那如何能够显示出,不同位阶的功德,跟他的解脱智慧呢,所以一定是怎样,一定会互相搭配的,所以在说法的时候,那个名相一定会精确。
可是我们也不是在挑剔他,而是他这样的用法太多了,如果他的说法里面,偶尔出现这样子,那没有关系啦,那也许是不小心误说了,不是,他每次都是这样说,经常都这样说,初果也阿罗汉,二果也阿罗汉,三果也阿罗汉,四果也阿罗汉,那这样说法就不相应,就不能让学法者能够有所理解,对于法的界限,他所应该呈现的功德是怎样,不能经常熏习,因为熏习是很重要,而且要正确的熏习,所以说吴胜奇,对于粗浅的名相,也会有经常性的误用,可是这个例子也很多,而且非常琐碎,我们就不多举,我们就举吴胜奇的文字障,举一个例子,吴胜奇不辨粗浅的佛法名相,那其他的部分,我们就留到下堂课,再继续跟各位解说。
阿弥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