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
34、作者与受者的关系(二) 余正伟老师
2015-04-16 14:45:51  类别:菩萨正行(二)【共130集】
视频播放:
 
音频播放:
说明: 播放音频      调整音量     暂停 停止  下载
 
余正伟老师
各位电视机前的菩萨:
 阿弥陀佛!
首先先问候大家少病少恼否?色身康泰否?游步轻利否?众生易度否?
各位现在所收看的是佛教正觉同修会为各位所准备的《菩萨正行》的节目,也就是导读 平实导师菩萨《优婆塞戒经讲记》。
在上一集的节目当中,我们讲到了国王看到了王后与王子即将要被斩首了,忏悔说:“这一切都是因为我过去造作恶业,今天才会有这样的果报。”此时国王静下心来入定,就知道了,原来一切都是这一位第二帝释天帝所为。此时,虚空之中就传来了声音:“为什么不杀了这一位帝释呢?”国王就回答:“不可!我听说帝释天一向是普济众生,心性光明,仁爱之心超过慈母,只要是有生命的众生,莫不蒙他的护佑。这一位第二帝释,大概是因为修行过程中没有遭受过恶缘,而直接担任这个位子吧!”讲到这里,第二帝释他的恶因就成熟了,罪业已成就,生身直接堕入地狱;此时在旁的天人、龙、鬼大家都拍手叫好。后来得到了别国国王的相助,事情终于圆满的解决了。当时的国王就是世尊,王后是耶输陀罗,王子是罗睺罗,那一位第二帝释天呢,则是提婆达多;至于出手相助的他国国王,就是 弥勒菩萨。这就是因为这一位天人他已经离开了初发的善心,又转回头去依止于自己的五欲,三毒炽盛,所以即便是已经得到了天身,甚至成为诸天的天主,如果他不懂得继续修行断除五欲,舍弃了最初所发的善心,那么很快的还是会有下堕的一天。那各位说一说:“到底天人、甚至是天主,他的五阴身有没有可能出生苦痛呢?”是有这个可能的。唯有圆满解脱的佛陀,因为烦恼障与所知障都已经完全清净了,所以才没有任何的苦痛。
接下来经文继续说:如果你不同意以上我的观点,那就是说,你认为佛身如同天人身一样会有苦吗?这就等同于愚痴人说:“佛陀会生贪,而天人会生瞋”一样。因为事实上,佛陀纯无所得,所以不会生起贪;而天人未离慢心的缘故,故有所得,有可能会生起瞋的想法;所以不可以说“佛身造业,而天人身去受报”。说同时有两个有情,彼此有不同的五阴身,却说甲去造业,乙来受报,这是不对的。佛身与天人身虽然都叫作色法,都叫作五阴身,但是佛身与天人身之间,其实是有差异的。例如同一个果报之法,佛所得到的是无所染着的白法,而天人所得到的则是有染着的黑法;如果以五阴身表面上的名称相同,就说他们是同样的内容意涵,那么每一个人都是五阴身,难道一个人出生,则其他的一切有情也应该一起出生吗?当一个人死亡的时候,其他的众生也都同样会死吗?不是这样的嘛!那么外道不懂得这个道理,才会说甲去造业,乙来受报。
说到这儿,可能有的人不能理解:“佛陀所受皆是净白无瑕,无有缺损过失。”我们来看一下《经律异相》的记载:随罗然国,有一位婆罗门种姓的国王,名字叫作阿耆达,聪明多智。有一次前往阿难邠坻,共同议论。共同议论,这是指印度的习惯,有智慧的人们,他们会约好一个话题,大家共同来聊天。聊完了之后,这位国王就问在座的须达多—也就是给孤独长者—说:“在你们这个地方,有厉害的修行人,可以让我拜见吗?”长者就回答说:“有的!悉达多太子出家修行,已经成佛了,佛陀相好殊胜,乃是天人所共尊者。”于是阿耆达就请这个给孤独带路,去到了只园精舍拜见佛。他看到了佛的相好庄严,心中生起了恭敬,就站起来向佛禀报:“希望佛与僧团结三月夏安居的时候,能够到我的国家来,接受我的供养。”佛就回答他说:“我的僧团人数众多,而你的国家人民邪见、邪信者多,恐怕难以供养僧团。”国王就回答:“不!不!不算多!请您接受我的要求。”如此至诚再三请求,佛陀就只好答应。后来,佛与五百比丘就来到了随罗然国,这个国家城池狭小,人民贫穷,根本不信佛教,所以比丘们出去托钵乞食很困难。一开始也没有供僧团安住的精舍,在国城的北边有一片树林,枝叶茂密可以阻挡阳光和雨水,地面平坦广博,佛陀就只好带着僧团在这个地方停留下来。此时佛陀就告诉比丘们:“你们要知道,这个国家穷困又狭小,国人又不信正法,所以难以供养我们。如果要在这个地方安居者,那就住下来;如果不想住下来,也可以随意的到任何地方去吧!”此时舍利弗就独自前往阿牟迦末迦山,接受帝释天与阿修罗女的祈请,受天食供养。
那时有一位天魔,就来迷惑了阿耆达国王的心,要国王回到王宫内,沉迷于五欲,也就是宝饰、女乐、衣食、荣利以及色欲;国王一进到后宫以后,就不再出来了。国王告诉守门的士兵,三个月之内不管他是什么人,所有外面的事情统统不准入内报告。所以国王就沉迷在五欲中,忘了要去对佛供养,也没有下令叫属下去供养。经过了六天之后,诸比丘托钵乞食非常的困难,这时候神通第一的大目犍连,就向佛禀告:“佛啊!我知道有一棵树叫作郁阎浮,我想用神通去取得它的果实,来供养僧团大众,这一棵树在诃梨勒森林、阿摩勒森林里面;另外在北方郁单曰这个国家,还有自然生成的各种粳米,是忉利天人所吃的美味食物,我想都把它们去取来,来供养僧团大众;还有有很好吃的从地中自然生出来的食物,我可以一手托住众生,另一手托住地面,让所有的比丘自己去取来而吃。希望世尊能够答应我的请求。”佛就说:“你自己有大神力,可以吃到这一些食物,但是诸比丘们因为他们过去生的恶行,现在果报成熟了,这是不可转移的业报。”因此大目犍连的建议,统统不被接受。
恰好随罗然国它有许多的清水与牧草,所以有从波罗国来的牧人逐水草而居,在这个地方牧马;牧马的这一些人反而相信佛法而且心地清净,牧人就告诉比丘们说:“我们知道大家都非常的饥饿,食物也都吃光了。这样子吧!正好我们有这个喂马的粗麦,但是味道很不好,你们能吃吗?”于是比丘们就把这件事情报告给佛知道。佛说:“这一些马是属于牧马人所有的,这一些牧马人他们都以好的草料、水来喂马,所以这种马麦我们可以自在的接受供养。”当时马匹总共有五百匹,每一只马一天要吃两升的马麦,所以就把每一只马各分一半的粮食,也就是一升的麦子供养比丘;其中还有一只最好的马,一天要吃四斗的马麦,也分了一半,也就是两斗,专门拿来供养佛陀。佛的侍者阿难拿了佛陀那一份两斗的麦子,也拿了自已一升的麦子,然后进入村庄,在一位妇女的面前开口咏赞佛的功德,说到:“今日佛陀因为小小的因缘在这里安居,那么大姊你能不能够帮忙把麦子拿去煮成干饭呢?”这位妇女就说:“我家的事情很多,没有时间帮你作饭。”旁边有另外一位妇女听到了,就说:“你把麦子拿给我,我来帮你作饭。其他如果还有心地善良、有智慧又持戒的比丘,我也可以帮他们作饭。”所以呢,得到了这一位好心大姊的帮助,于是阿难就把这个煮好的饭带回去。阿难是佛的侍者,也是佛俗家的堂弟,平时恭敬佛至极,情意深重,当时就想到,佛在家的时候是净饭王的王子,总是享用最美味的食物,这个马麦作的饭粗恶,人天至尊吃这个东西,恐怕对佛的身体没有益处啊!阿难准备好清净的饮水,然后把饭交给佛陀,见到了佛吃这种马麦饭,阿难悲伤到哽咽说不出话,心中非常难过。佛知道了阿难的心意,想让阿难知道个中的实情,佛就拿起了手中的饭问说:“你能吃这个饭吗?”阿难说:“我能!”阿难就把饭接过来吃了,结果竟然是:马麦饭的滋味实在是太美味了!不是一般的美食可以比拟,简直就是诸天天人,各以最美味的食物,所综合起来的上上美味。此时阿难生起了无量的欢欣喜悦,原来的悲伤哽咽都没有了,阿难就把之前找人作饭,遇到两位大姊的事情,禀告给佛知道。佛就说:“那一位愿意为佛作饭的妇女,未来她会投生为转轮圣王的王后,因为不经过请求而自己发心去作,这样的福德是无量的。”那时其他国家的豪贵居士、大富长者,听到了佛在阿耆达国三个月之中在食用马麦,大家赶紧就带着种种供养妙具,种种美食前来供养三宝,人数多到呢,马车把路都塞得满满的,世尊也一一地接受他们的供养。
七天之后,佛告诉阿难:“你现在到城中去,告诉阿耆达国王,僧团已经结夏安居完毕了,我们要去其他的国家游行了。”阿难与另一位比丘两个人来到王宫,把佛的话告诉了国王,国王还没有弄清楚,国王就问:“佛现在在哪里啊?”阿难回答:“因为接受了国王您的邀请,所以现在还在您的国家啊!”王又问阿难:“那这一段时间是谁在供养僧团呢?”阿难就回答:“这一段时间僧团穷苦之极,佛陀与众僧三个月之中都在食用马麦。”阿耆达国王这个时候才忽然觉悟,自责说:“我怎么会这么糟糕,竟然让佛陀及僧团到了我的国家三个月在吃马麦。”此时国王的恶名以及丑态,也流传到其他的国家,所以阿耆达王心怀忧愁苦恼,带着王室与大臣赶紧地来前往拜见佛陀,在佛的面前深自忏悔,并且请求佛能留下来,再接受国王七天的供养,并且奉上了上好的僧服、衣料、僧鞋等等各种物品供养三宝。为了表示诚意,阿耆达王甚至准备将自己供三宝的物品,遍洒在道路中央,要让佛以及僧团踩过去。佛说这一些粮食应该拿来食用,不适合用脚踩过去。佛接受了这一些供养,也一一地为施主们祝愿祈福;阿耆达王终于生起了喜悦,心中的结也解开了,因此证得了须陀洹初果——法眼净。
从以上的故事当中,我们可以了解到,由于佛陀的烦恼障与所知障已经完全的修除了,习气种子与异熟种子都已经断尽无余,成为福慧两足尊,所以佛陀纯有善业善报,无有恶业恶报。所以经文里面说:“佛陀的五阴身所受,皆是净白妙果;而天人的五阴身,则有可能受黑业恶果。”也就是说,即使佛陀接受了马麦的供养,这个马麦的滋味也会转变成为纯天厨妙味。有人心里会想:“那为什么佛还会遭受到这种吃马麦的果报呢?”这一点我们在后面的节目中,再为各位解释。简单来说,都是为了要救度众生,为了帮忙成就众生上上福德功业,所以佛陀会示现各种如同凡夫一样的际遇。
接下来经文说:【汝意若谓:“汝亦异作异受,我亦如是异作异受;若异作异受,应同我过,何故不见自过而责我者?”是义不然。何以故?我异二种:一、次第生亦次第灭,二者次第生不次第灭。是生异故,灭亦复异,是故我言“异作异受,此作此受”,不同汝过。譬如有人欲烧聚落,于干草中放一粒火,是火次第生因缘故,能烧百里至二百里;村主求得,即便问之:“汝弊恶人!何因缘故烧是大村?”彼人答言 :“实非我烧。何以故?我所放火,寻已灭尽;所烧之处,一把草耳。我今当还,偿汝二把;其余之物,我不应偿。”是时村主复作是言:“痴人!因汝小火次第生火,遂烧百里至二百里。事由于汝,云何不偿?”虽知是火异作异烧,相续不断故彼得罪。善恶五阴亦复如是,受报时阴,虽言不作,以其次第相续而生,是故受报。】“《优婆塞戒经》卷四”如果这个时候外道说:“你 释迦牟尼佛说的是异作异受,我也是说异作异受,我们两个人说的是一样啊!如果都说是异作异受,那你应该和我一样有过失啊!为什么你不说自己的过失,却只来责备我呢?”佛回答说:“你这个说法不正确,因为我所说的异,与你所说的异并不相同。为什么呢?我所说的异有两种:第一种、是次第出生而且次第灭。如同前世的五阴身灭了,而下一世的五阴身才生起。第二种、是次第出生而不次第灭。例如此世的五阴身虽然次第出生具足,慢慢地按照顺序次第长大,但是现在则一时俱存,未来此世舍报时,则同时一起舍身。因为这个出生有不同的定义的缘故,它的灭也就跟着不同。所以我们说异作异受是正确的,而我说此作此受也是正确的,和你们外道主张会产生过失是不同的。如果你还是不能了解我所提出来你的过失,我现在用譬喻说给你听:譬如有人想要放火烧村庄,在干草堆里面放了一粒小火,结果这一粒小火引燃了干草,越烧越大,次第转生,最后烧到了一两百里的范围。村主就去找出火的来源,找到了放火的人,问他说:“你这个低下的恶人,为什么要烧我的村落?”结果那个人却回答说:“这不是我烧的。为什么呢?”
今天时间的关系,我们到下一次再为各位继续解说。谢谢大家!
阿弥陀佛!
下一篇:35、作者与受者的关系(三) 余正伟老师
上一篇:33、作者与受者的关系(一) 余正伟老师